2016,民生实事促和谐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17-01-11 10:19:40  浏览:-
字号: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提高保障底线民生、帮扶困难弱势群体等十件53项民生实事。一年来,在全市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 2016年市十件民生实事已全面完成,部分指标超额完成,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升了市民幸福感。

2016年成绩单

1保障底线民生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110元。

●城镇低保补助补差水平从每月375元提高到419元。

●农村低保补助补差水平从每月173元提高到191元。

●城乡医疗救助人均补助标准从每年1556 元提高到2178元。

2帮扶困难弱势群体

●新发放无人抚养儿童生活津贴500元人/月。

●新开工建设9024套(户)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含货币补偿)和985套(户)公共租赁住房(含租赁补贴),完成7767套(户)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和518 套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3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完成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化改造400公里。

●完成34宗64项660.4公里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30 宗新增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完成县、镇、村(社区)三级多功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4促进教育资源公平

●市属公办中职学校免学费补助从每人3500 元提高到4000 元。

●学前教育困难家庭幼儿资助标准从每年300元提高到1000元。

●新建4所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

●规划建设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梅江区风眠小学、芹洋学校。

5扶持创业就业

●促进创业2500人,带动就业1万人。

●向珠三角输送劳动力约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000人。

●扶持2000名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

6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

●规划新建21个森林公园、2个湿地公园。

●建设24个市级乡村美化绿化示范点。

●规划建设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及梅江干流沿河镇的污水处理设施。

●完成106 个集中式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建设。

7实施网络信息惠民工程

●启动“电信诈骗防火墙”工程。

●新开通875个行政村光纤入户(住户)业务。

●新增快递末端服务网点100个,覆盖全市104个乡镇。

●建设114个标准化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

8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从年人均380元提高到410元。

●市内二级医院住院支付比例从70%提高到80%。

●基金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从20万元提高到45万元(不含大病保险)。

●符合计生政策的顺产补助从700 元提高到1000 元、剖宫产补助从1000 元提高到1300 元。

9优化文卫体及法援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每人每年40元以上。

●35-64岁城乡贫困妇女免费检查乳腺癌、宫颈癌。

●建设100个农村文化俱乐部。升级改造东较场游泳池、田径场和3个足球场。

●将法律援助的对象从低保群体拓展到低收入群体。

10保障公共安全

●出租屋安装应用“门禁+视频”系统5000 套。

●建成10个社区微型消防站。

●创建1个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在全市农贸市场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