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各地匠人赶制花灯迎接即将开启的“赏灯模式”
手工花灯制作忙 非遗文化共传承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4-02-14 09:42:20  浏览:-
字号:

  在兴宁的新年传统民俗里,赏灯是一项重要的活动,而花灯正是这项活动的“主角”。目前,兴宁的花灯制作都已进入高峰期,记者日前走访部分花灯师傅,了解花灯制作的精湛工艺和文化内涵。

  年味正浓

  各家灯匠制作忙

  走进吴远新的花灯店铺,只见他与妻子正一边聊天,一边制作花灯。今年50岁的吴远新从十几岁开始就跟父亲学习制作花灯,坚持手工编织传统花灯已有30多年。他与妻子谭全珍相识20年,“夫妻档”合作无间。

  “虽然兴宁的‘赏灯’民俗是在农历正月,但因为订单量大,加上花灯制作工序多,所以我们一年四季都在制作花灯,只是年底会更忙碌。”吴远新说,今年他接了上百个订单,一个花灯的制作需要半个月以上。“做花灯看着简单,但要做得好看需要花很多心思和时间,要经过裁料、火熏、扎架、糊纸等许多道工序。”吴远新表示,其中最费工、最麻烦的一道工序就是开竹,即把竹子劈成各种尺寸不等的细条竹篾,然后反复晒干备用。

  “我的父亲继承了曾祖父和祖父的手艺,他对花灯有着特殊感情,一辈子都在研究花灯制作技艺。”今年51岁的吴镜彬已有30多年的花灯制作经验,十几岁时,他在祖父与父亲的熏陶下,开始学做花灯。

吴远新与谭全珍的花灯制作“夫妻档”在年底特别忙碌。(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陈思杰 摄)

  记者采访时,他正小心翼翼地把一朵纸花糊在半成品的花灯上,旁边还摆放着许多已经制作好的花灯。“从农历十二月开始是最忙的时候。”吴镜彬说,旧时制作花灯是一项很吃香的手艺,然而20世纪70年代,祖传的花灯生意曾中断过一段时期,直到改革开放后,花灯和兴宁赏灯民俗再次受到人们关注,其父才重新开始制作花灯。他表示,若不是父亲的坚持,或许这门祖传技艺到他这辈就传不下去了。所以即便做花灯很辛苦,但他愿意为传承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记者了解到,兴宁花灯综合了多种传统艺术形式,主要体现在编织、印花、剪、刻、裱、装饰等一系列制作工艺上,是融神话、传说、诗词、对联、书法、绘画、剪纸、竹艺于一体的工艺美术品。传统的兴宁花灯完全由手工制作,设计独特,造型美观精致。现流传于兴宁的花灯形式多样,有圆形的花灯,以及观音灯和宝盖花灯等。目前兴宁市掌握花灯制作技艺的超过千人,分布在兴宁市各镇(街),至今有20多户人家专业从事传统花灯制作。

  源远流长

  有深厚文化内涵

  花灯是我国传统农耕时代的文化遗产,起源于东汉,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兴宁花灯传承了我国元宵节花灯文化元素,是从元宵佳节花灯演变而来的。据《祝枝山手写正德兴宁志》记载,自明代起,兴宁即有在元宵节赏灯的习俗。据考证,兴宁花灯起于明代,盛行于清代、民国,历经600多年传承至今。2012年,兴宁市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花灯之乡”。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花灯越来越漂亮,且不断被赋予人丁兴旺、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家业兴旺、美满幸福等美好愿景。今年71岁的吴桂连自幼跟父亲学做花灯,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的家族内还保留传承着“烟火”的制作技艺。“这种‘烟火’也叫企盆,有着花灯的外形,里面有很多层,点燃以后每一层会自动脱落,展示出不同的吉祥人物故事和动作变化等。”吴桂连说,“烧烟火”是一项喜庆活动,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客家话‘丁’与‘灯’同音,因此赏灯不仅有观赏灯色的意思,还能表示庆祝添丁。”广东省非遗项目“赏灯”(上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罗志平告诉记者,兴宁人家中添了新丁,就会在新春期间隆重庆祝,被称为“赏灯”(上灯)。“上”是把寓意“丁”的“灯”(花灯)挂到祠堂上,以此告慰祖先,且含传承血脉之意。

  “兴宁的赏灯从正月初八到十九,甚至二十,都有不同姓氏、不同村落的人过赏灯节,所以在兴宁素有‘赏灯’大过年的说法。”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黄红亮表示,花灯在兴宁不断演变与传承,从文化内涵上来看,它传承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文化,寄寓着百姓的美好愿望和祈盼,承载着众多的社会信息和记忆,是客家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 陈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