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打好监督“组合拳”促发展惠民生!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回眸
来源:梅州网  时间:2025-02-21 10:13:11  浏览:-
字号:

  翻开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监督工作项目一览表,听取审议报告16个,开展执法检查6项、专题调研8项、专题询问2次……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一场场监督活动,充分体现了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监督职能、服务发展大局的生动实践。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创新监督方式,打好监督“组合拳”,以监督实效推动梅州苏区加快高质量发展。

  以“询”问效

  助力振兴发展

  专题询问,是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监督工作的亮点之一。自年初谋划工作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就把开展好专题询问作为监督工作的“重头戏”。为做足做好询问准备,市人大常委会对标省人大常委会和兄弟市有关经验做法,认真研究制定了专题询问规定,进一步完善制度程序,推进专题询问规范开展。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实施“百千万工程”作为服务市委中心工作的“头号工程”。2024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针对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召开专题询问会,把询问视角聚焦在“百千万工程”、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绿美梅州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将近年来普遍存在、反复出现、关注度高的4个方面8个难点热点问题作为询问重点,以“人大之问”,切实推动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见行见效。

  2024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我市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并首次以常委会联组会议的形式开展专题询问。通过面对面询问,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建好乡村振兴示范带,全力推动“头号工程”加力提速。

  除做好专题询问外,做好财政经济、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常态化监督,同样是市人大常委会发挥监督作用、推动苏区振兴的重要举措。

  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加强财经监督,看好守好人民“钱袋子”。通过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强化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决算审查监督,依法加强国有资产和政府债务管理监督,切实防范债务风险,护航经济平稳运行。

  执监督之笔,绘绿美画卷。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听取和审议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及重点断面水质达标攻坚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专题调研绿美梅州生态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等情况,助推美丽与发展共赢。《抓立法 强监督 勇担当 用心用情守护梅州绿水青山》工作案例入选全省人大环境资源领域十大典型监督案例,便是市人大常委会在绿水青山间书写“履职答卷”的精彩一笔。

  以“督”问效

  助推民生改善

  民生福祉所系,人大监督所向。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找准民生监督“风向标”,紧扣人民群众所思所愿所盼开展监督,助力改善民生、提升“民生温度”。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既是群众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建设的“民生大事”。去年,市人大常委会两次组织调研组到梅江区、梅县区、丰顺县等地多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对2023年改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回头看”,对2024年新开工改造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监督。

  监督对象从“旧”到“新”,监督力度始终如一。在市人大常委会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推动下,252个城镇老旧小区开工改造,城市居住环境与居民生活品质都有了提升。

  丰顺县汤坑镇东二街一个老旧小区改造后有了大变化,“小区建成已经20多年了,原本比较破旧,经过改造,干净整洁多了。”“对改造效果很满意,改造后十分靓,到处都宽敞!”住户们纷纷点赞。

  2024年初,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票选出十件民生实事项目,涵盖教育、医疗、养老、交通、安全等多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

  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只是开端,做好项目实施“后半篇文章”才是关键。

  强化监督力度,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市人大常委会不打折扣、从不含糊,通过持续跟踪、监督问效,力促实事办实、好事办好、难事办妥,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推动下,市十件民生实事取得了良好的办理成效,26项具体任务全面完成——建成8个“就业驿站”,超额完成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培训招生任务;乡镇“三所学校”、县域高中办学质量不断提高;136名市县执业医师下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1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四好农村路”建设超额完成目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补助、残疾人两项补贴提高……

  我市老龄人口数量较大,养老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为进一步解决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更好地满足群众养老需求,去年,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和审议全市医养结合工作情况报告,开展《广东省养老服务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专题调研,持续督办关于支持整合利用闲置医疗资源或医院周边资源办养老院区的建议,助推全市新增9家登记备案医养结合机构、加快建设医养结合示范点,医养结合服务供给、质量得到提升,老年人生活的幸福底色更足了。

  以“执”问效

  赋能基层治理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执法检查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和重要途径。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用足用好执法检查这一监督方式,围绕基层治理、权益保护等领域法律法规,加强执法检查力度,多形式监督法治工作开展情况,助力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梅州、平安梅州。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社区矫正法》及《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督促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效。组织开展《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广东省专利条例》《广东省河道管理条例》《广东省全民健身条例》《广东省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办法》等的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在我市全面有效实施。



  客韵乡村,美丽家园。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促进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组织开展《梅州市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我们及时梳理发现问题,并转交相关部门研究办理,有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基本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有了新提升。

  漫步于梅县区梅南镇水美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清澈的溪流蜿蜒于山野间,环境宜人,像一幅宁静而美好的乡村画卷……市人大机关干部、驻梅南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吴良科有感而发:“这么美丽的居住环境需要大家一起守护。下乡时我经常跟老乡宣传我们人大制定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圩镇客厅也布置了条例宣传栏,让更多群众知晓条例、提升环保意识。”

  在助推基层治理方面,市人大常委会同样聚焦聚力、精准发力,专门围绕诉源治理工作情况开展调研,针对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起到推动作用,助力社会和谐稳定。(记者 郑炜梅  通讯员 梅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