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东亚文化之都” | 千年古镇通三省,海丝史话连四方
来源:梅州文广旅游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2-03-14 15:08:14  浏览:-
字号:

  梅州梅县区松口镇自古有“松口不认州”的说法,明清时期是嘉应州(今梅州)最繁华的乡镇之一

  梅江水悠悠,客家情绵绵。

  行走在“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松口古街区,南洋风格的灰塑骑楼里时不时传出客家山歌对唱,引人驻足。从悠扬歌声出发,追溯的是松口古镇的千年人文印象。

  松口镇,建置于南汉乾和三年(公元945年),建制早于梅州,距今已逾千年。作为岭南地区四大古镇之一,松口镇人文资源丰富,文物古迹天然风景比比皆是,有甘露亭、五显宫、王明宫等15个古老宫庙,还有建造400余年保存完好的元魁塔等。

  历史上,松口繁华盖过州城,以致有“自古松口不认(嘉应)州”的说法。因其地处闽粤要冲,水上交通发达,从古至今商贸物流活跃,松口在历史长河中,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明末清初时期粤闽赣地区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也是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

  今日的松口镇,拥有众多美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

松口镇火船码头,明末清初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

崇文重教

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

  “椿高楼棚好嬲凉,捉起锣鼓齐咚喳。”这是一句流传在松口当地的顺口溜。据当地居民介绍,该顺口溜其实说的是松口姓氏,可译为:“钟(椿)、高、刘(楼)、彭(棚)、何(好)、廖(嬲)、梁(凉),卓(捉)、许(起)、罗(锣)、古(鼓)、徐(齐)、董(咚)、程(喳)。”

雕刻在墙上的“松口赋”。

  事实上,松口的姓氏远远不止顺口溜所提到的。据1985年的户籍册统计,全镇人口(不包括农村人口)13241人,有梁、李、陈等120多姓,因此松口也被喻为“姓氏博物馆”,大多数梅州客家姓氏都能在松口找到足迹。

  百家姓背后,是客家先民南迁始居地松口的佐证之一。翻阅1995年梅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梅县客家姓氏源流》,其中记载着松口各姓氏迁居到松口的时间。宋末元初,来自福建汀州府各县的汉人大量迁入松口,使得松口镇人口剧增,姓氏也变得多了起来。明末、清初有小部分居民迁入。

  今日的松口镇,仍留存不少客家文化历史印记,其中建筑便是其一。位于松口镇铜琶村下店的“世德堂”,传说是明末最后的行宫。相关史料记载,明朝灭亡后,明崇祯皇帝的东宫太子朱慈烺的侍读李士淳(号二何)便携太子回乡,即松口镇,以图东山再起,恢复大明江山。

  1645年,李二何便把侄子李直简所建之“世德堂”进行改造,规模巨大。和仁寿楼、源远楼、登岸楼、乡贤第、石柱堂、诒燕楼、宝德楼、花园楼、掬水楼、花萼楼等共11座主体建筑组成建筑群,各座主体建筑按皇家的规制被赋予不同的功能。

  世德堂只不过是松口古建筑的一个缩影,元魁塔、张榕轩纪念馆、崇庆第、爱春楼、仁寿庄等建筑都是研究客家建筑的生动标本。业内人士表示,松口的古民居、古建筑蕴藏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是研究客家建筑文化的活教材,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

  松口人聚族而居,信守客家祖先崇拜,存留中原文明基因,保留着耕读传家的风尚和崇文重教的传统。早在南宋,松口即开办私塾。

  走进松口镇南下村,村中几乎每个大姓氏都有自己的学校,赖姓“听涛学校”,伍姓“宏育学校”、张姓“三儒斋私塾”……其中由国内外乡贤创办的溪南学校,规模和设施为当时全县之最。据不完全统计,科举时代,松口有进士22人,其中翰林4人,其数量之多在梅州各镇中名列前茅。

  “自古山歌松(从)口出”。松口声是“下水声”的代表,和梅城话存在明显差别,有“松口声,软过糯米羹”的说法。松口人民所唱山歌作为劳动人民的一种口头文学,内容丰富多彩,语言质朴浅白,意境含蓄优美,唱腔多种多样,具有浓郁的客家文化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为海内外客家人所喜欢,是极为宝贵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

  此外,松口镇保留着客家祖先南迁时带来的饮食文化,企炉饼便是典型的代表。企炉饼的口味、外形大致与北方大饼相似,是客家祖先南迁时带来的手艺,整个饼从原材料到制作保存全是天然,手工完成,但不损其耐保存的特性。“企炉饼是上个世纪客家祖先们下南洋时必带的食品之一,到现在仍然是松口人民喜爱的食品。”在松口古街经营特产店的魏叔说。

松口镇古街区上骑楼古香古色,印着“企炉饼”等字样的彩旗迎风招展。

商业发达

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

  松口古街区繁荣路旁,一座中西合璧式五层建筑,即使在今天也显得恢弘气派,这也是松口商业发达的历史见证。

  “这是由华侨廖子君先生出资于民国21年建成的‘松江大酒店’,当年曾经是闽粤赣最有名的酒店之一……”一旁的导游正在讲解酒店的历史。

松口镇位于梅江下游。图为与梅江相邻的松口镇移民广场与松口古镇。

  昔日,梅州地区的华侨出洋谋生或归国返乡多在松江大酒店投宿,因此它成了华侨漂洋过海的驿站,时至今日酒店仍留有“HOTEL TSUNGKIANG”英文字样。

  从地理位置上看,松口镇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闽粤赣三省交会处,水陆交通方便,过去的交通主要是水运,松口东北连接闽西,东南直通潮汕,梅坎铁路、省道S223线、S332线及梅县白渡至三河公路贯穿其中,是周边乡镇商贸的集散地。

  作为商贸重镇,松口镇不仅水路交通发达,陆路交通也极为便利。来自潮汕地区的海盐、海产、干货等经松口向梅城、福建永定、蕉岭等地扩散,而来自各地的木柴、木炭、水车瓷等山货则经松口向潮汕地区、南洋等地扩散。“日观千帆过,夜看万盏灯”是当时繁华场景的真实描写。

  历史记载,在商业鼎盛时期,松口有1000多家商铺林立,而码头最繁华的时候有300多条船只在这里停泊,6000多名旅客从这里出发。

  明末清初,松口不少人迁移外地谋生,其中有部分外出南洋群岛,他们首先要经过的便是松口港,故而松口港成为客家人海外迁徙的第一站,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发地之一。

  与松江大酒店相隔不远的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吸引人眼球的是,在广场上有一路标,路标上四个方向的箭头分别标注着松口距离世界各地的距离:利马18091公里、多伦多12309公里、旧金山10811公里、阿姆斯特丹9224公里、伦敦9565公里、悉尼7463公里、吉隆坡2818公里……

  “松口是客家人‘印度洋之路的第一港’,这一历史地位放在国家推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意义尤为重大。”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组长、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彰显文风的元魁塔,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至今,坐落在松口镇境内的古道大部分保存完好,其中,起于小黄渡口,经大黄渡,至横东村的大黄村清代古驿道是昔日松口镇境内最主要的陆路通道。经过修缮,千年古驿道散发出新的活力,成为松口镇大黄村的一个景观,每年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尤其是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过后,松口镇成为旅游热点,我们把传统的种植与旅游业结合起来,群众收入不断提高。”松口镇大黄村党委书记廖建明说,松口镇大黄村已经成为梅州柚重要的产销地,柚果远销海外。

家国天下

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

  一条江水向东流,送郎送到火船头,哪有利刀能割水,哪有利刀能割愁……每天清晨,松口镇中山公园里,热闹非凡。

  与大多数镇级公园不同,松口镇中山公园建于1933年,是为纪念1918年孙中山先生视察松口而兴建的,它不仅是梅州境内的第一座公园,而且是全国最早的一座乡镇级“中山公园”。

松口镇中山公园一角。

  作为孙中山的亲密战友,清未民初的旅印尼爱国侨胞梁密庵便是松口人。当年梁密庵任中国同盟会雅加达分会会长,曾鼎力资助民主革命,他在印尼募集的革命经费几乎占革命总经费的40%。在1911年,3·29广州起义前夕,他毅然捐出家中所有存款作起义用资。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成功后的1912年三月初一日特颁《旌义状》给梁密庵,以嘉奖他为革命所作的贡献。松口人民为了纪念他而建了“密庵亭”,把《旌义状》和所有的题词碑刻都镶嵌在亭内,以供后人瞻仰。

  孙中山在松口留下的足迹甚多。1918年5月,孙中山由广州经汕头到大埔三河坝视察援闽粤军时,专程到松口探望谢氏兄弟,驻足于谢氏“爱春楼”盘桓3日,亲书门楼两联以赠,其一曰:“博爱从吾好;宜春有此家。”其二日:“爱国爱民,玉树芝兰佳子弟;春风春雨,朱楼画栋好家居。”两联均嵌入“爱春”两字,可见孙中山对谢家感情之深挚。“我们小时候都经常听老人家说起孙中山在松口的故事。”铜琶村党支部书记李发东说。

松口镇中山公园内的孙中山雕像。

  要说松口人民对国家是忠,那对家乡便是情的表现。松口境内梅江河上的第一座桥梁梅东桥,就建筑技术而言已达到当时国内的先进水平。

  桥梁的建设离不开华侨的支持。为了改变遇上洪水季节时无法出行这种单一落后的交通状况,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松口热心人士张作新等人远赴南洋向海外侨胞募资建桥,爱国侨胞们纷纷热烈响应。1937年,大桥开始动工兴建,但开工不久后抗战爆发,动荡不安的局势使海外捐款无法汇回国内,工程因此不得不停工,直到1946年才复工,于1950年竣工落成。

  梅东桥是松口侨胞们热心乡梓建设的历史见证。据不完全统计,松口镇目前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有8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大旅居海外华人华侨在有所成就后,纷纷捐资在家乡松口铺路修桥,助力家乡建设。

  侨批是松口侨乡的一大特色,每一封侨批都记录了松口华侨与家人间的感人故事。侨批,通俗的叫法是“番批”,是一种“银信合封”的传递物,即汇款凭证。1949年前梅州市正式挂牌的侨批局59家。松口私办的钱庄有泗源庄、泰生、广隆、昌源、均和、广通等商号,办理国内外的汇兑业务。原梅县区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朱迪光介绍说,松口人对海外通邮、通航、通商不需经过当时的嘉应州城,海外信件的信封上只要写明“中国汕头松口转某村某人”,便可经汕头港直转松口,自然就有了“松口不认州”的说法。

  ■相关

  ▷▷小镇名片

  松口镇享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美誉,被评为“全国重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松口古街区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国移民纪念广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中国唯一的移民纪念项目。铜琶、大黄、南下、梅教、小黄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松口也被评为“广东省金柚技术创新专业镇”。

  ▷▷松口镇特色民居精选

  喆庐

  位于松口镇大黄村,始建于1925年,为丘哲先生的故居。曾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和中国民主同盟在梅州的联络点和活动基地。该建筑为中西结合的三层洋楼。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走廊、门坪比较宽阔,门前池塘面积约800平方米,门坪与门前池塘落差比较大。依山面水的选址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但布局、用材和工艺则彰显着现代文明气息。建筑材料如门前玻璃、山泥、部分木料等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有整体园林绿化设计,连配套的绿化花木如白玉兰、罗汉松、美国杉、棕榈树等都是进口而来。受当时国内政治背景影响,建筑的政治色彩浓厚,雄伟的主楼宛然是政府机关办公楼,门楼的琉璃瓦、天花板、窗户装饰都以蓝色为主调。

  世德堂

  1645年,李二何便把侄子李直简所建之世德堂进行改造,规模巨大。和仁寿楼、源远楼、登岸楼、乡贤第、石柱堂、诒燕楼、宝德楼、花园楼、掬水楼、花萼楼等共11座主体建筑组成建筑群,各座主体建筑按皇家的规制被赋予不同的功能。世德堂建于1645年,坐东北向西南,为“三堂二横三围屋”的半似围龙半行宫建筑。世德堂总面宽102.5米,进深97.5米,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有72天井、36厅、24个门楼、299间房、2口水井。单檐式外门楼设有七级台阶,建筑由堂屋、横屋三围屋、上中下三堂、天井、化胎、门坪、门楼、炮楼组成。

  张榕轩纪念馆

  幹荫堂始建于清末,建成于清宣统庚戌年(1910年),是一座三堂五横一围龙的客家围龙屋,内有84个房间,21个客厅,10个天井,建筑面积4320平方米,花园600平方米,门坪1050平方米,总面积达5970平方米。幹荫堂采用了大量的石湾陶、雕刻、灰塑等建筑艺术元素,尤其以采用大量的绘画装饰而炫彩夺目。其中,中厅桁梁上90幅百余年历史的书画作品保存完好,墙壁上有彩色壁画150幅,大部分在近年得到修补或重绘,其中书卷、檐画以及大门内左右墙古画4幅等依然保存了原来的风貌。2018年3月,张榕轩纪念馆建成开放,也为松口打造海丝文化特色小城镇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