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召开两会动员全区抢抓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乘势而上谋发展 奋楫笃行开新局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3-03-14 09:37:56  浏览:-
字号:

梅县区创建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吴腾江 摄)

  日前,梅县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协第二届梅州市梅县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梅城胜利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部署2023年工作,动员全区上下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决心,抢抓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等机遇,全力建设强富绿美新县域,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推动梅县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

  回眸2022年 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2022年,梅县区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形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8.26亿元。

  坚持以人为本、攻坚克难,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稳妥快速打赢“0818”“1108”“1120”疫情防控攻坚战;按照疫情防控新部署、新要求,以最实举措最全覆盖,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面对春夏之交的特大暴雨灾害,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短期内全面恢复城乡生产生活秩序;深化平安梅县、法治梅县建设,群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满意度居全省前列。

  坚持壮大实体、扩量提质,经济发展企稳向好。落实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和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若干措施,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致力打造“2+1”产业集群,梅县产业集聚地成功创建省级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电子专用材料)特色产业园;投资81亿元的嘉元时代年产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成为全市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工业项目;以铜箔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61.59亿元、比增12.9%,打造百亿产业迈出坚实步伐;完成工业投资24.68亿元,比增18.19%;获评省制造业发展较好区;梅州综保区一期封关运行、二期动工建设,国际无水港基本建成;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巩固提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旅游接待107.42万人次。

  坚持项目为王、扩大投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57亿元、比增7.5%,重点项目投资完成年度计划103.4%;梅龙高铁加快建设,瑞梅铁路、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东部快线雁洋镇环镇路建成通车,西部快线全面动工,G205线、S224线等路面改造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完成158公里农村公路和5座危桥改造;入选全国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新增5G基站376座。

  坚持建管并举、统筹兼顾,城乡发展持续提升。滚动实施城建“十个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入选中国最美县域和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深入实施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17个圩镇达到宜居圩镇标准;畲江镇域乡村振兴规划获评全省一等奖;创建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引领美丽乡村“1+N”建设;丙村镇红光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区金柚种植面积达27.1万亩,产量56万吨,产值43.5亿元;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5.54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500亩,新增垦造水田850亩,种植粮食35.68万亩。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民生福祉稳步增进。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新增义务教育学位800个,普惠性学前学位900个;粤东医院感染性疾病救治中心大楼、中医医院综合大楼二期等项目扎实推进;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4%;完成交通干道沿线生态廊道提升工程2538亩、营造水源林1.36万亩、造林抚育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54%。

  坚持从严从实、比学赶超,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扎实开展“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比学赶超活动;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展望2023年 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新起点上,梅县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抓住用好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重大机遇,牢牢扭住实体经济、乡村振兴两大重点,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巩固提升生态优势,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力促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梅县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为了实现2023年的目标任务,梅县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重点抓好九方面工作,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建设强富绿美新县域,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1、主动融湾鼓实劲 阔步强富绿美新征程

  抢抓融湾政策机遇,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力促一批重大政策、重要工作、重点项目在梅县落地;融入湾区产业体系,着力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形成与湾区梯度转移、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研究制定总部经济激励措施,促进总部经济与制造业当家协同发展;打造融湾承接平台,确保今年产业用地储备新增1000亩以上,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地配套设施建设,严把项目准入关,有效提升园区整体效益,有序推进梅州综保区二期建设,加快梅州国际无水港合作运营;夯实融湾基础设施,谋划储备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环保、民生、新基建等项目,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布局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

  2、狠抓实体兴实业 壮大县域经济新引擎

  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铜箔等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项目建设,力争以铜箔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支持BPW车轴开拓新市场,带动相关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全力招大商招好商,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第一抓手,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深入实施暖企行动,鼓励本土企业增资扩产;促进消费持续复苏,引导商家开展促销活动,扩大家电、零售、餐饮、住宿等消费,加大文旅产业推介力度,促进体育消费,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3、振兴乡村出实绩 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坚决守住“三条底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加强易返贫致贫人口、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监测和帮扶;狠抓乡村产业振兴,深入推进“两园两区”建设,持续做大做强金柚、绿茶等优势产业,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做精做优,大力发展预制菜,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一批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大力建设和美乡村,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强化农房建设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推进丙雁松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深化美丽庭院创建;强化乡镇联城带村功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培育一批名镇名村,合力打造“南洋海丝路·客侨第一镇”,推动畲江、丙村、松源等小城镇(圩镇)品质提升。

  4、建管并举求实效 致力城市品质新提升

  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力争6月底前完成中心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编制,高质量完成高铁经济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的城市新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系统推进城区有机更新,继续实施“十个一批”城建民生项目,提升城区公共服务和产业配套设施能级;推进城市精细治理,协同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化“两美”行动,不断提升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加强城市绿化亮化美化管理。

  5、绿色低碳亮实招 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

  实施绿美梅县行动,建设一批绿美村庄、绿美庭院、绿美小区,争当绿美广东示范区,大力开展林分改造,实现林相有效提升,围绕“一河一路一树一花一景一廊道”,持续提升“三江四线”生态景观,推动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果转化;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强化产业准入清单管理,编制实施新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公益。

  6、改革创新施实策 激活内生发展新动能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简政放权,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投融资改革,统筹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财税金融改革等;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合作,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吸引更多外出乡贤、华侨华人回乡投资兴业;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极简审批”改革,深入开展暖企稳企行动,打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良好环境;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提升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落实创新普惠政策,推动创新标杆企业实现新突破,落实市“1+N”人才政策。

  7、社会治理重实际 构建稳定和谐新格局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对本土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的监管,严防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风险;守牢安全发展底线,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完善全区“一盘棋”应急响应和重大突发事件“四个一”应急处置等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综治中心+全科网格+粤平安云平台”工作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8、尽职尽责办实事 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就业优先,深化社保领域改革,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办好教育卫生事业,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争取粤东医院成功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布局,支持专科医院、基层卫生机构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深入实施文艺“双精”工程、非遗传承人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努力建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打造客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样板;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把更多财力用于保障民生和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做到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

  9、提升效能行实政 展现政府担当新形象

  坚定政治忠诚,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政府法治体系建设;优化作风效能,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实干为民抓落实,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开展亮诺亮绩亮牌行动;建设廉洁政府,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撰文 吴丽伶 冯森达 王雅 曾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