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南沙区对口帮扶平远县近十年取得累累硕果,有力推动了平远高质量发展
跨越山海结情谊 携手并进谱华章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3-09-22 15:10:30  浏览:-
字号:

copy_副本.jpg

广州南沙(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为平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copy_副本.jpg

石正中心小学西湖校区新建的“南沙教学楼”里,老师在给学生上课。

在平远县人民医院,护士用血液透析机给患者进行治疗。

标准化厂房、拎包即开工……吸引了广东弘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落户园区发展。



  跨越山海献真情,对口帮扶结硕果。转眼间,广州市南沙区对口帮扶平远县已近十年,自2013年与平远结对帮扶以来,两地共叙山海情谊、共谋发展愿景,各项帮扶工作扎实推进。据统计,南沙对口帮扶平远工作队重点围绕教育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等领域,累计帮扶项目41个,投入帮扶资金9000万元。从结对帮扶到产业共建,从“双到”扶贫到精准扶贫,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南沙帮扶干部践行使命与担当,助推平远加快发展。

  强化产业帮扶 建好产业园区

  对口帮扶协作要“输血”,更要“造血”。产业帮扶则是“造血”最重要的基石。

  在广州南沙(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工地塔吊林立、车间机器轰鸣,一排排整齐的标准厂房映入眼帘,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热潮。这里,帮扶工作队统筹实施园区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厂、园区亮化工程、企业员工宿舍等13个项目。

  今年8月上旬,帮扶工作队会同平远县驻广州招商队成功推动招商项目——广东弘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植物胶囊系列产品项目落地广州南沙(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该项目首期投资1.2亿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2.8亿元,实现税收贡献约4000万元。“我在南沙有厂房,当时选址的时候,也调研了好几个城市,因为跟南沙区政府接触比较多,他们强烈推荐我到平远来看看,我们也了解到这里是三省交界的地方,资源比较丰富,营商环境好。”说起当初为什么选址平远,广东弘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有平点赞说,梅州营商环境好、优惠政策多,标准化厂房、拎包即开工……正是这些敢担当、善作为的举措,让他仅用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从考察到落户的全流程。据介绍,广东弘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植物胶囊系列产品项目预计明年春节后投入生产,能提供就业岗位110个。

  对口帮扶,产业先行。历经近十年,广州南沙(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这个曾经的“四不靠”地带,已蝶变成为一座产业新城。如今,这里不仅是南沙对口帮扶平远主战场和产业共建主平台,更是平远振兴发展的强大引擎。据悉,广州南沙(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总产值40亿元,在平远县经济工作中发挥着“压舱石”和“主引擎”的作用。

  “新一轮对口帮扶将聚焦产业、招商引资、营商环境、教育医疗等领域,精准对接南沙战略平台资源。”帮扶工作队队长蔡榕表示,未来三年将锚定核心目标集中发力,大力支持广州南沙(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容提质增效,为平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深化教育帮扶 共享湾区资源

  “周边的学生都可以回校本部上学了,无需再去麻雀教学点”“孩子们都用上了新桌椅,教室里也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平远县石正中心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小学,两年多来,这里发生的变化让它成了当地的名校。

  2020年5月,帮扶工作队投入帮扶资金460.31万元,在石正中心小学西湖校区新建“南沙教学楼”,并于2021年9月投入使用,让更多农村的孩子在家门口便可享受珠三角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新增了12间教室和6间辅助用房,增加学位500个,有效缓解了我们学位和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石正中心小学校长王永平说,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氛围,让学生可以更安心学习,家长也更加放心。

  乡村要振兴,教育必先行。“近年来,我们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资源共享方面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400多万元。”蔡榕告诉记者,南沙区十分重视教育资源的帮扶,每年都会选派15名来自南沙区各重点中小学的老师来到平远,推进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平远的教育教学质量。南沙区金洲小学的教师谭春玲得知将选派新一批老师来平远支教时,便主动请缨,自行从南沙驱车400多公里,来到石正中心小学。“年轻时就特别想去支教,现在实现了,我会用心教好这里的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教学中。”谭春玲说。

  自建立教育结对帮扶关系以来,平远县从各学校选派校长、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赴南沙区相关学校跟岗学习。南沙区教育局高度重视跟岗工作,要求接收的学校(幼儿园)认真组织,精准对接,并根据其专业学科安排承担适当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保证跟岗学习工作顺利开展。跟岗学习的校长、教师们不仅把南沙区好的教学管理经验带了回来,还在管理模式、办学理念、队伍建设等方面继续深入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给山区孩子们带来更加“适合的教育”。

  聚焦百姓关切 增进民生福祉

  近年来,帮扶工作队从推动湾区老区民生资源共享上下功夫,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做文章,不断提升平远群众民生福祉。

  2018年底,南沙区政府投入帮扶资金240万元,采购了一批血透设备,捐赠给平远县人民医院。“以前因为设备不足,病人只能去梅州城区的市级医院进行血透治疗,很不方便,也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平远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谢传洪表示,目前,该院共有20台血透设备,基本可以满足尿毒症患者的需求,每年透析例数达到8000例以上。

  在长田镇政府,一栋外墙崭新的小楼格外引人注目。去年9月份,南沙对口帮扶平远指挥部投资90万元,对长田镇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升级。今年6月份,改造升级后的党群服务中心启用,不仅有政务服务大厅,还有人才驿站、党员活动室等功能空间,是长田镇首个集服务、教育、宣传、学习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建主阵地。“除了改造升级党群服务中心,2020年底,帮扶工作队还出资完善了长田村寨子下河堤路道路。”长田镇党委书记李新兰告诉记者,在帮扶工作队的大力帮扶下,当地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南沙区真情实意的帮扶。

  厚望如山,使命如磐。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大幕已启,接下来,南沙帮扶工作队将在广梅指挥部和南沙、平远两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省、市、区(县)各级关于对口帮扶协作的部署和要求,顺时借势、精心谋划,用心、用情、用力推进对口帮扶协作,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实现南沙、平远两地的“双向奔赴”和高质量协同发展。(记者 叶嘉瑶  特约记者 朱双玲 袁志鹏 吴辉燕  摄影记者 钟小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