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主场比赛日,前来五华看球的球迷络绎不绝,带动了五华文旅消费。(赖锋 摄)
梅蓄项目二期建设进入机电设备安装阶段。(受访者供图)
今年3月,五华获评“广东省戏剧之乡”。(曾晓彬 摄)
村民在“产业村长”带领下大力发展茶叶种植产业。(钟小丰 摄)
五华景田百岁山矿泉水厂项目产值、税收不断提升。(赖锋 摄)
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电池储能电站投入运行;在全市率先推行“产业村长”政策、实行镇域经济考核;梅蓄项目一期效益明显、二期全面进入机电设备安装阶段;中超主场累计吸引近30万球迷现场观看;“一场球激活一座城”系列活动入选省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全县首家三甲医院建成启诊;获评“广东省戏剧之乡”……今年以来,五华县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主线任务,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奋勇争先,推动各项工作出新出彩,攻坚克难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聚焦“百千万工程” 扎实推进勇争先
今年是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开局之年,五华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进姿态,擘画蓝图启新程,全力壮大县域经济,强村富民,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力推进五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4月3日,五华“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成立,标志着该县“百千万工程”指挥体系进入实体化。健全指挥、工作架构后,五华县按城区镇、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普通镇等分类标准,对全县16个镇的镇域发展定位进行了预分类,“对症下药”,特色发展。此外,五华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支撑,共谋划了2023年省重点项目10项、总投资328.51亿元,市重点项目35项、总投资516.97亿元,县重点项目131项、总投资674.48亿元。
在实施过程中,五华县还突出先行先试,推动“百千万工程”破题开局、起步争先。今年4月,五华在全市率先推进产业社区建设和“产业村长”选聘工作,集中资源力量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县共聘请了237名‘产业村长’,累计带动3000多名农民就业,促进了茶叶、柚子、水稻等本地特色产业发展。”五华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幸娜介绍说。
今年以来,除创新推进“产业村长”政策外,五华县还在全市率先开展镇域经济考核工作、率先实现镇级国企“强镇富村公司”全覆盖,充分调动各镇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绩论英雄、以发展论功过,探索出了不少好经验和好做法,取得了良好成效。
“四上”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今年以来,五华县认真做好“四上”企业培育工作,在市下达18家“四上”企业年度培育任务的基础上,主动加压、优化政策措施和服务,把51家企业列入“四上”企业培育库名单精心培育。“按照今年各企业营收和发展趋势,预计‘四上’培育库一半以上企业今年有望‘上规’。”五华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足球之乡看球热 文旅消费亮点多
15场主场比赛,场均近2万名球迷现场观看;万人大合唱、非遗表演、灯光秀等精彩活动,以及周到的赛事保障和服务,让球迷流连忘返、交口称赞;餐饮住宿消费火爆、城市旅游热度不断上涨……今年4月份中超新赛季开赛以来,五华球市火爆“出圈”,越来越多人从全国各地赶来五华看球,邂逅并感受一场球与一座城的魅力。
开赛以来,五华县集中资源力量,从赛事保障、观赛体验和服务提升、赛事带动等方面入手,全力做好“场内”和“场外”工作。同时,精心组织策划了“一场球激活一座城”系列活动,将各类活动与足球元素有机结合,满足观赛球迷赛前、赛中、赛后的消费和休闲需求,放大“体育+文旅”效应,让五华的城市美誉度和产业活跃度持续提升。
“每逢比赛日,店里晚餐、夜宵都有球迷游客过来用餐,每次都满座。”五华惠堂体育场侧的广园食府负责人曾志强告诉记者,受益于火爆的球市,该食府的生意也异常火爆。在中超赛事带动下,前来五华看球、旅游、消费的人数暴增。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五华全县共接待游客76.85万人次、同比增长84.6%,实现旅游总收入4.92亿元、同比增长78.9%。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初,五华长乐足球街启用,为市民、球迷提供了一个集旅游、休闲、娱乐、看球等功能于一体的打卡“网红地”,助推了消费提振复苏。据介绍,五华长乐足球街依托该县深厚的足球文化,以中超主场赛事举办为契机,投资近1000万元打造“足球+美食”相融合的夜市。长乐足球街位于五华奥体中心旁,总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引进商铺48家、摊铺150家,汇聚了五华特产、各地特色小食,是一个集主题游乐、文化娱乐、休闲美食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夜市。
今年9月15日,在“2023广东文旅推介大会暨金秋文旅消费季启动仪式”上,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广东省2023年度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梅州市五华县“‘一场球激活一座城’系列活动”成功入选。
巧干实干补短板 夯实基础快发展
“五华阿哥硬打硬、实打实,签了承诺书就要做到,年终的时候用结果说话,用成绩说话。”今年2月16日,五华县高质量发展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大会召开,整场大会体现了一个词:“实干”。会上,五华各镇、各县直单位“一把手”依次公开亮诺,现场没有豪言壮语,直接晾干货、表硬态,并签订了承诺书。
这份从春天出发的坚定“承诺”,折射出五华县一年来实干巧干、只争朝夕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五华县域经济总量小、农村点多面广基础薄弱、民生领域仍有不少短板,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和现实难题,也正是五华需要持之以恒攻坚的重点。
一年来,梅蓄项目一期、景田百岁山矿泉水厂项目产值、税收等不断累积,梅蓄二期、高铁经济产业园、智能机械产业基地等项目有序推进;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个,获评2022年全省工业稳增长优秀县;新增经营主体6786户,累计达到7.9万户,数量居全市第一;全县首家三甲医院梅州谷城医院建成启诊,填补了县域三甲医院的空白……从经济发展到项目建设,从民生优化到营商环境打造,五华用努力和汗水浇灌出一个又一个胜利硕果。
一个地区强大的竞争力是一流的营商环境。今年,五华县还紧抓营商环境、作风建设不放松,坚持把企业和群众满意作为营商环境的“第一标尺”,出台了营商环境15条“硬措施”,创新实行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实现行政审批事项“两个100%”,倾力打造招商引资热土。
设立新型储能产业专项资金1亿元,加快打造“绿色能源示范县”;出台政策对入驻园区企业进行奖补,最高可100%补贴厂房租金;完善园区平台建设,“一企一策”做好对接服务,开展“免费五华”行动……在栽梧筑巢方面,五华也拿出了越来越多的诚意和优惠,欢迎、服务更多企业、项目落户,实现共赢。(记者 赖锋 特约记者 张炳锋 曾文敏 曾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