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开局即决战 拼出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5-02-25 09:54:50  浏览:-
字号:

番禺、蕉岭两地有序开展教育、医疗等方面帮扶,助力广州小镇居民“住得进来、留得下来”。(丘林强 摄)


广福园区内一栋栋现代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丘林强 摄)


在广东固特超声股份有限公司超声家电生产车间,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着。(受访者供图)


在广东健态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根根粗壮的毛竹被制成长短统一的竹板。(丘林强 摄)


蕉岭全县上下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加力提速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和苏区融湾先行区综合示范窗口。(汪敬淼 摄)


  春潮涌动催人进,万里征程奋向前。随着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相继召开,2月10日,蕉岭县召开全县高质量发展大会,再次吹响向高质量发展进军的集结号、冲锋号、奋进号。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蕉岭县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是对2025年工作全盘部署的具体分解、精准落实。站在新春的起跑线上,蕉岭县正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先行一步的自觉,从“实”出发、苦干实干,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以融湾窗口建设为突破口,统筹新型城镇化和农文旅融合,突出抓好产业根本、风貌基础、县城载体、改革关键,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书写独属于寿乡的“春天的故事”。

  亮思路绘蓝图 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奋勇争先

  过去一年,蕉岭县紧扣融湾入海、几何中心、规划先行、改革创新、产业振兴、环境提升、艺塑乡村,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加力提速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和苏区融湾先行区综合示范窗口,“城镇化+农文旅”起步起势,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实现服务大局开新局。蕉岭县成为全省为数不多、同时兼具新型城镇化、农文旅融合、休闲农业发展、食品工业培育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重大试点任务于一域的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社消零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重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市首位。

  一系列亮眼的成绩,浓缩着蕉岭县高质量发展的万千气象,映射出社会各界的辛勤付出。新的一年,蕉岭县召开全县高质量发展大会,再次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释放出时不我待、抢抓机遇、实干担当的鲜明信号,彰显了全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和实干耐力。

  大会上,关心、支持蕉岭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齐聚一堂,为蕉岭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绘就奋进新蓝图。“新的一年,我局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坚定信心、担当作为,突出机遇把握、政策赋能、项目建设和服务提质,先行示范引领发展,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提升利企便民效能,全力谋项目争资金,用足用好‘财政资金+政策性金融+社会资本’的多元投入模式,争取更多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盘子’,实现更多指标、资源要素落地投放,全力冲刺今年梅州市下达蕉岭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的目标任务。”蕉岭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古远基说。

  蕉岭县政府党组成员、蕉华园区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丘建安也在大会上承诺:“2025年,蕉华园区将全力加速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县、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综合示范窗口,凝心聚力、攻坚突破,以最大决心全力引进优质招商引资项目,以最高效率全力加快产业平台建设,以最高标准全力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以最优服务全力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力争全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全口径税收增长8%以上。”

  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蕉岭县8个镇主要负责同志纷纷上台表态发言,立下“军令状”。蕉岭县政协党组成员、蕉城镇党委书记王裕胜表示,新的一年,蕉城镇将紧扣培育产业升级新赛道,激活强镇富民引擎;紧扣开辟城区品质新格局,夯实产城融合基础;紧扣绘制乡村振兴新图景,打造宜居宜业样板,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凝共识聚力行 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抢占先机

  园区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蕉岭县不断强化资源要素保障,聚焦筑巢引凤,扩园提质建强主平台,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澎湃动能。

  走进广福园区标准厂房二期项目建设现场,一栋栋现代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加紧施工,全力冲刺,力争项目早日建成。

  “园区二期项目包括6栋标准厂房和1栋C1综合楼,目前4栋厂房和1栋C1综合楼完成主体封顶,另2栋厂房主体正在施工。接下来,项目将全面进入室内外装饰装修阶段,我们将严把质量关、安全关,全力以赴加快工程进度,争取项目早日竣工投入使用。”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广福园区二期项目负责人李惠华说。

  园区建设热潮涌动,重点项目建设也开足马力提速快跑。日前,蕉岭县新型城镇化省级试点暨县工人文化宫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以迅速有力的实际行动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省级试点建设。

  蕉岭县委书记、蕉华工业园区党委书记刘鸿涛表示:“蕉岭县将坚持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农文旅融合‘两大省级试点’和广福园区、蕉华食品产业园‘两大产业平台’,扎实推进长潭水库扩建、武梅高铁蕉岭段、205国道东移改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吹响新型城镇化冲锋号,全力打造‘蕉岭版丽江’,奋力成为‘建筑师的天堂、工程师的战场’。工人文化宫作为加力提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项目之一,蕉岭县将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把项目建设成新型城镇化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先行工程。”

  为加速推进“百千万工程”,蕉岭县积极加强广州市番禺区和省直对口帮扶支援单位的资源整合,探索建立政企协同推进机制,打造市场对接平台。

  据悉,番禺区和蕉岭县以梅州蕉华工业园区(含蕉岭县产业集聚地)为载体,高标准共建广州番禺(蕉岭)食品产业园。两地还签署共建食品产业园建设框架协议,挂牌成立广州番禺·梅州蕉岭产业合作示范园区。2023年至2024年,番禺区共投入帮扶资金5600万元重点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园区项目8个。番禺、蕉岭两地共建“反向飞地”——蕉岭(番禺)融湾发展中心,探索打造招商引资和产品展示平台;持续加强番禺经济技术开发区(番禺汽车城)与梅州蕉华工业园区的交流合作;有序开展教育、医疗帮扶,大力促进“广州小镇”番禺-蕉岭融湾就业创业工作站的有效运营,发挥番禺区出资成立的广州小镇安居创业就业致富能手扶持基金的作用,助力广州小镇居民“住得进来、留得下来”。

  重培育争突破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向新图强

  近年来,蕉岭县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在广东健态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根根粗壮的毛竹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被锯断、剖片、高温碳化、烘干,制成长短统一的竹板。竹子的边角料则在大型竹炭生产机器“健态一号”的滚滚热浪中,被制成竹炭成品。

  “目前,公司正大力发展竹制品深加工,项目一期工程的普竹板和竹炭生产线已正式投产。两期项目共16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亿元。”广东健态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严兰明介绍道,该公司每天用竹量约500吨,可年产1万吨竹质柱状活性炭、2万立方米竹板。公司还提高笋竹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探索竹制工艺品、竹制衣服、药材等环保产品,提高生态利用效率。通过积极对接联系中国科学院、林科院专家组建研发团队,进一步推动延伸竹下经济产业链条,努力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进而促进当地竹产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全面协调发展。

  在广东固特超声股份有限公司超声家电生产车间,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设备,一条条生产线高效运转,一件件产品在流水线上有序产出。

  “公司今年的订单已经接到3月底了,我们赶在农历正月初八开工,以最快速度投入生产,全力冲刺蛇年第一季度‘开门红’。”广东固特超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钱材表示,2025年,该公司将在船舶的防污领域、超声切割刀以及家电加超声的超声模组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市场。同时在自动化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将在超声压电陶瓷片的研磨工艺、精密五金的加工领域以及超声换能器的粘贴等领域投入自动化设备,进行技改。“我们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初步跟哈工大、华南理工、陕西师范,以及南方科大等高等院校进行了交流,争取今年推动更多的产学研基地项目落地。我们今年总销售目标较去年同比增长35%以上。”李钱材说。

  向“新”前行,聚“链”成群,往“高”攀升。2025年,蕉岭全县上下将全力以赴谋产业、抓产业、强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向着高质量发展的高峰攀登,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逐步形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开创新局面。(记者 杨乔颖  特约记者 廖静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