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桃花源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航拍图。(丘林强 摄)
果蔬自动分拣设备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百香果先经清水池清洗,再被传送到不同的指定地点。(丘林强 摄)
馥郁芬芳的百香果“钦蜜9号”、玛瑙宝石般诱人的葡萄“阳光玫瑰”、脆甜爽口的鹰嘴桃……夏日的寿乡大地,一幅以“果”为笔的产业兴旺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蕉岭县立足资源禀赋,深耕特色种植,因地制宜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发展。当地通过深入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壮大“产”的规模,不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让夏日特色产业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丰”景。
“黄金果”香溢乡村 科技赋能提质效
走进蕉岭县广福镇叶田村百香果基地,翠绿的藤蔓肆意伸展,一个个状如鹅蛋的果实垂挂藤间,夏风拂过,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村民们穿梭在果园中,灵巧地摘下泛黄的成熟果实。
据了解,叶田村主要种植的百香果品种为“钦蜜9号”。该品种甜度高,糖度在20度左右,有“甜味炸弹”之称,兼具果皮薄、香气馥郁、汁水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其采摘期较长,可持续至12月中旬,收购价在每斤8元至14元。“今年我们扩种了约80亩百香果,预计产量将大幅提升。目前,全村百香果产业规模已扩至350亩,预计今年亩产量超2500斤,总产值将超百万元。”叶田村村委会副主任、百香果种植大户杨诚说。
丰收的背后,既有自然的馈赠,也离不开科技赋能的助力。来到该村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叶田源百香果分拣中心,记者看到,新投入的果蔬自动分拣设备智能生产线正高速运转,百香果先经清水池清洗,再被传送到不同的指定地点。“我们顺应市场化要求,对果实分类进行了标准化升级,这套分拣设备可以根据果实的重量分拣不同级别的百香果,分为特大果、大果、中果、小果四个等级。”杨诚告诉记者,自动分拣设备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还使得果实分类更加标准化,分拣出的果实大小均匀、品相上乘。
特色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及周边村民务工增收,在叶田村百香果基地务工的村民中,有多名长期固定的工人,负责除草、施肥、采摘等工作。家住广福镇的村民王福兰就是其中之一,长期到这里务工的她,经验十分丰富,干起活来轻车熟路。“我在这里干了好些年了,还带动村里没有外出打工的村民来一起干活,一天120元,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算是解决了就业问题。”正在忙着采摘百香果的王福兰笑着说道。
产业兴则乡村兴。百香果的丰收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广福镇叶田村依托当地生态优势,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我们村依托百香果基地作为发展核心,积极引导村民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参与百香果种植项目。该基地不仅负责果实的统一回收,还配套提供无偿的专业技术指导服务,旨在把百香果打造成村里的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叶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钟钦荣说。
桃香扑鼻迎“丰”景 农旅融合促振兴
走进广福镇豪岭村桃花源山庄,成片的桃林绿意盎然,枝头挂满了个大饱满的鹰嘴桃。鹰嘴桃因果实尾部形似鹰嘴而得名,以果大核小、肉质脆嫩、汁多味甜而闻名。为确保品质上乘,园内采用标准化种植模式,严格执行绿色种植标准。“今年鹰嘴桃总体情况还算不错,产量约30万斤,质量也是一年比一年好。甜度能达到12至13度,在水果里算是中上品质。游客采摘的价格是每斤11.8元。我们通过园区休闲观光等业态带动鹰嘴桃销售,让桃子直接卖到消费者手中。”豪岭村桃花源山庄负责人钟明雄说道。
鹰嘴桃成熟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游客们寻着果香而来,既享受采摘的乐趣,也感受了桃花源山庄的田园风光。“这鹰嘴桃品质很不错,汁水多,口感也很脆。我打算摘一些回去送给朋友和同学。”游客丘女士笑着说道。
在销售方面,山庄依托电商平台的便捷推广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成功打造了“线上订购+线下体验”的销售模式,加上广福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扶,鹰嘴桃的销量实现大幅度提升。“工作队会帮忙采购,预计能销售约9万斤。另外,游客现场采摘约有10万斤,还有约10万斤我们打算通过线上渠道销售。按照目前的销售情况,预计8月中旬即可售罄。”钟明雄表示。
随着配套设施建设持续推进、项目不断拓展,山庄运营迎来显著变化。钟明雄告诉记者,常驻员工数量已大幅增加,通过提高薪酬待遇,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加入。桃花源山庄综合项目做大做强的同时,村集体收益也随之增加。“我主要负责旅游接待工作,月收入约3500元,此外还有提成。在这里上班,我既能兼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山庄工作人员陈莎对此很满意。
“之前山庄常驻员工有30多人,现在增加到60多人。随着园区不断完善、项目持续增加,我们在用人需求上不再像以前那样侧重于简单的农事劳动,而是更倾向于服务领域。”钟明雄告诉记者,今年山庄支付给村集体的金额将比往年多8万至9万元,总额会超过30万元。
为更好满足游客多元化游玩需求,近年来,桃花源山庄持续丰富乡村旅游经营新业态,将生态美景、农产品种植、旅游观光与乡村文化特色有机融合,精心打造餐饮民宿、童趣乐园,开发伴手礼土特产等多元业态,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在这里可以亲近大自然,还有一些游乐设施,孩子们既可以游玩嬉戏,又可以体验采摘,很有收获。”游客钟碧美说。“山庄的整体建设体系完善,规模也很大,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来游玩。这里有农家乐、露营、卡丁车、碰碰车等项目,还能体验采摘,我觉得体验感很棒。”广州大学学生廖俪容说。“在农业方面,我们会进一步深化发展,把鹰嘴桃打造成知名品牌,以高品质推向市场。在旅游方面,我们会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持续深耕。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农文旅综合体。”钟明雄表示。
果香芬芳人“萄”醉 乡村振兴有甜头
在蕉岭县长潭镇浒竹村香阳葡萄园,整齐排列的连片大棚内葡萄迎来了成熟期。绿油油的叶片下,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缀满枝头,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宛如玛瑙宝石般诱人,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体验田园采摘的乐趣。
“每次葡萄成熟,我都会带孩子来采摘,既能亲近大自然,又能品尝新鲜美味的葡萄,孩子玩得开心,我们也放松了身心。”游客丘先生笑着说。在采摘现场,游客们手持剪刀、拎着果篮,穿梭在藤蔓交错的葡萄架下,精心挑选青绿如玉的阳光玫瑰葡萄。“之前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了这家葡萄园的信息,眼下正好放暑假,就特意约了朋友一起来体验采摘。这里的葡萄不仅个头大、颜色鲜亮,而且口感清甜多汁,带有玫瑰的香气。”游客李女士分享道。
“现在成熟的阳光玫瑰品质优、甜度高,甜度能达到18至21度。”葡萄架下,种植户李宇正拿着剪刀,动作利落地采摘葡萄。“葡萄园平时都是我们自己在打理,并坚持生态种植,严格控制产量。从施肥、灌溉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只为保证果实品质。”李宇介绍道,阳光玫瑰葡萄当前每亩产量约3000斤,按每斤20元的市场价算,预计收入可达40万元。
“别看现在这个葡萄园发展得这么好,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撂荒地。”谈起为何会选择回乡种植葡萄,身为浒竹村人的李宇告诉记者,今年已是他种植葡萄的第五个年头。“几年前,眼见家乡的土地撂荒,杂草丛生,我们兄弟俩便萌生了集约土地进行生态水果种植的念头。”李宇表示,挂果率高、市场需求大、本地适宜种植且经济效益好等因素,是他们最终选定葡萄作为创业项目的主要考量标准。“蕉岭是世界长寿乡,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富硒,有利于葡萄良好生长、积攒糖分。得益于今年雨水充沛、阳光充足,葡萄不仅产量高,甜度和口感也都非常好。”他补充道。
据了解,该果园占地面积约60亩,以种植葡萄和火龙果为主。今年种植葡萄共8亩,品种有阳光玫瑰、妮娜皇后和中国红玫瑰。销售方式则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市民休闲体验采摘以及电商“订单式”销售,主要销往珠三角地区。
发展特色农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长潭镇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精准发力,关注市场需求,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接下来,我们将以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为契机,牢牢抓住产业发展关键,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优势,推动当地特色果蔬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并以农旅融合为抓手,深度挖掘乡村旅游潜力,打造采摘体验、研学教育等多元业态,让小小的葡萄,真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甜蜜事业’。”长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杨乔颖 特约记者 丘林强 徐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