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以“人才引擎”助推铜箔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人才引育用 赋能产业加速度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5-09-29 10:58:09  浏览:-
字号:

梅县区举办铜箔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专题培训班。(梅县区委组织部供图)

  “得益于‘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我们发布的岗位吸引了更广区域的人才,尤其是高端技术和管理岗位的咨询量明显增加。”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元科技”)人事部门负责人张楠表示。作为梅县区铜箔产业的龙头企业,嘉元科技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量利双升”的成绩单:实现营收39.63亿元,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3675.41万元。除了订单增长、海外市场拓展等因素外,对人才体系的深度构建,也是嘉元科技交出“亮眼”成绩单的重要支撑之一。

  近年来,梅县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紧扣铜箔特色产业发展,打出诚意引才、平台育才、服务留才“组合拳”,持续释放人才政策红利,打造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

  诚意引才

  高薪岗位释放“吸引力”

  “今年春季,我们组织区域内铜箔企业,各自携带优质岗位,组团参加广州市琶洲‘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现场反响热烈,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梅县区铜箔产业发展前景,也吸引了众多人才前来咨询洽谈。”梅县区委组织部人才管理室主任侯丹飞介绍道。依托“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今年以来,梅县区开展N城联动招聘、“组织部长、人社局长高校行”等,积极走进省内外高校开展岗位招聘和宣传推介,加速构建铜箔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支撑体系。

  据统计,今年以来,梅县区共募集铜箔产业相关岗位需求260个,组织铜箔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外出引才活动18场次,现场达成就业意向超150人,为铜箔产业成功引进8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2名高级管理人才。

  “目前,我们已在筹备今年的秋招,通过职能部门专项摸排、重点企业专人对接、优质岗位专门梳理的‘三个专’工作模式,进一步明晰铜箔产业的岗位空缺和人才需求,不断深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助推铜箔产业高质量发展。”侯丹飞说。

  平台育才

  政企打造创新“强磁场”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才来了,还要有平台承接、有舞台发挥、有成长空间。”侯丹飞表示。近年来,梅县区以入选省“扬帆计划”为契机,借助铜箔特色产业赋能提质“四大行动”,聚焦人才平台提级和人才培育提质,加快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

  在平台建设方面,梅县区着力实施创新平台赋能行动,鼓励铜箔企业加大科研创新力度,推动嘉元科技申报获评国家专利优秀奖2项、省专利金奖1项,成功申报省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人才项目1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梅县区着力实施产业人才培育行动,连续两年联合省内外著名高校举办铜箔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今年6月组织50人赴中山大学学习。同时,依托梅县区高层次人才协会,深入推进铜箔产业实用人才培训计划,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全产业链技能人才培训,预计全年可培养工程技术及技能人才80人以上,实用型人才900人次。

  用心留才

  优化人才服务“软环境”

  “现在有‘免费梅州’政策,像你这样来梅求职的人员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免费住宿,需要准备的材料少,线上申请就可以。”梅县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在线上招聘咨询中主动向应聘者推介“免费梅州”政策。这一举措不仅为求职者省下开支、解决住宿难题,也增强了他们来梅应聘的意愿,帮助企业更广泛地招揽人才、优中选优。

  大力实施“免费梅州”政策是梅县区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强化人才服务保障的生动体现。为让人才安心扎根、施展才华,梅县区构建了以落实梅州市“1+N”人才政策为基础,“扬帆计划”聚焦铜箔等特色产业人才、“启航计划”助推人才入县下乡、“免费梅州”政策惠及广大来梅就业创业者和投资者的立体化政策网络,为广大人才提供迁移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健康医疗等全周期服务保障。

  同时,梅县区坚持服务下沉、窗口前移,构建“1+17”人才驿站服务体系,设置多功能活动区、风采展示区、政策宣传区、就业服务区等4个功能区,既考虑到业务对接、商务洽谈、项目落地等人才大事上的所想所需,又在人才政策解读、业务办理等关键小事上给予便利,以务实、细致的服务举措,吸引更多人才来到梅县、留在梅县。

  下一步,梅县区将继续贯彻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围绕“扬帆计划”建强铜箔产业人才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记者 吴丽伶 通讯员 萧潇 何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