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坚持“六大升级” 构筑“六新高地”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22-10-12 11:53:11  浏览:-
字号:

  传统建材企业转型升级,纷纷角逐绿色建材产业新赛道;农村一、二、三产业不断融合,丰富乡村经济业态,乡村振兴多点开花;新区扩容步伐加快,老区提质力度加大,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近年来,蕉岭县以“精致、绿色、和谐”为城市主基调,稳步推进桂岭新区提质扩容工程建设。汪敬淼 摄

近年来,蕉岭县以“精致、绿色、和谐”为城市主基调,稳步推进桂岭新区提质扩容工程建设。汪敬淼 摄

  十年搏浪,蕉岭在多个领域先行先试,成为多个“全国试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全国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县……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未来,蕉岭县将继续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奋力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担起蕉岭责任、展现蕉岭作为。

  奋斗岁月

  抓发展

  全力建设产业平台发展实体经济

  合成、乳化、压滤、烘干……走进位于广福工业园区的佰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佰霖生物”)生产车间,一包包原料在半自动化生产线上,变成了五颜六色的荧光颜料。

  佰霖生物是一家致力于有机荧光颜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性企业。自“安家”蕉岭以来,该公司依托自主研发能力,全力进军化妆品生产领域,实现新老业务协同发展,产业版图延伸扩张。

  据佰霖生物负责人钟清平介绍,就在“安家”蕉岭不到一年后,该公司第一条年产300吨有机荧光颜料生产线建成投产,刷新业界“投产后产品最快达标”纪录。如今,企业年产值近2000万元,可直接创造税收约200万元。

  蕉岭县还通过各种惠企政策为企业注入强心剂,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畅通路网,为产品运输提供了便利,让企业发展的信心更足,动力更强。

  目前,蕉岭正高标准规划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大湾区辐射赣闽桥头堡、粤闽现代产业合作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

东方雨虹生产车间,机械手臂不停地挥舞着,一包包瓷砖胶从流水线上输送出来。汪敬淼 摄

东方雨虹生产车间,机械手臂不停地挥舞着,一包包瓷砖胶从流水线上输送出来。汪敬淼 摄

  去年5月,东方雨虹新型绿色建材项目在蕉岭县建成投产,目前该公司已经建成2条绿色建材特种功能性粉料自动化生产线。“我们1至8月的产值突破了3000万元,同比增长30%,我们还打算扩充产品线。”该公司砂浆车间经理常伟东说。

  近年来,蕉岭县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一批新型建材企业在蕉岭落户、聚集,逐步壮大产业规模,成为建材产业中重要的产品门类和经济增长点,为蕉岭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蕉岭县还实施主导产业培育提升和产值倍增计划,力促绿色建材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推进产业集群聚集,发展装配式建筑、精细化工、光伏设备制造等产业。

  促振兴

  以工业化举措推动农业产业化

  不久前,蕉岭县皇佑笔林场、竹海公园省级毛竹产业发展基地的灵芝迎来收获季。

  毛竹产业是蕉岭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蕉岭县沉睡多年的林业资源。近年来,蕉岭县林业部门积极探索林下经济模式,采取“政府+科技+企业”方式,在竹子下种植竹荪、大球盖菇、灵芝等,助农增收。

  据悉,灵芝一年可采摘2到3次,是个“短平快”的种植项目,预计每亩干灵芝年产量约150斤左右,每斤灵芝的销售价格按不同等级从300元到800元不等。朵朵灵芝撑开“致富伞”,省级毛竹产业发展基地不仅可以吸纳村民就业,还成为村民学习种植技术的“实训基地”。

近年来,蕉岭县积极探索林下经济模式,采取“政府+科技+企业”方式,在竹子下种植竹荪、大球盖菇、灵芝等,助农增收。图为工人在采摘大球盖菇。丘林强摄

近年来,蕉岭县积极探索林下经济模式,采取“政府+科技+企业”方式,在竹子下种植竹荪、大球盖菇、灵芝等,助农增收。图为工人在采摘大球盖菇。丘林强摄

  灵芝种植让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竹子的深加工也为企业开辟一条新的赛道,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我们企业在广东梅州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建设的竹制品深加工综合产业园项目一期已经试投产,预计正式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以上,年创税收2000万元以上。”广东健态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严兰明说。

  近年来,蕉岭县牢固树立农业工业化理念,以工业化举措推动农业产业化,突出抓好健态竹制品精深加工、建丰粮业丝苗米精深加工、寿乡矿泉水等在建农业企业项目建设,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乡村有了产业活水,村民的生活也更有盼头了。在蕉岭,许多村庄近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不仅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

  “叶田村这些年变化好大,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我们不仅改造了房子,路也变宽阔了,还建了4个公园。”广福镇叶田村村民钟金仁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蕉岭县以强班子、强管理、强服务,带头联系服务群众、带头参加公益活动、带头支持村庄建设、带头创业带富“三强四带”工程为抓手,实施“一支部一品牌”建设,“一村一策”提升组织力,强化党组织对乡村治理工作的统一领导。

  蕉岭县是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之一。近年来,该县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六事”,即“一个党支部管事、一张清单明事、一套机制议事、一个地方说事、一种方法评事、一个模式强事”综合治理路径,形成了“党支部引领、多元共治、全要素联动”的乡村治理机制,着力挖掘内生治理资源、提升内生治理效能,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明显提升,乡村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优势凸显。

  享成果>>>

  高质量做好城乡融合发展大文章

  初秋傍晚,夕阳倒映在水中,被低空掠过的鸟儿击碎,微凉的风轻拂着金光点点的石窟河面,近处是城市与河流,远处是乡村与青山,一幅色彩浓艳的城乡融合山水图尽收眼底。

  近年来,蕉岭县结合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工作,高质量做好城乡融合发展大文章,全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磜镇石寨村。汪敬淼 摄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磜镇石寨村。汪敬淼 摄

  石窟河边,一栋栋楼房正拔地而起,计划总投资约22亿元的市级重点项目桂岭新区扩容提质工程正有序推进中。

  “桂岭新区是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承担着加快推进城市扩容提质的重任。当前,我们通过成立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强化部门联动,靶向发力,以‘用户思维’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推动形成问题梳理、交办、协调、跟进、反馈的工作闭环管理机制,项目推进明显提速,一批项目的‘堵点’‘卡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蕉岭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筑和房地产市场监管股相关负责人张晓介绍。

  近年来,蕉岭县以“精致、绿色、和谐”为城市主基调,以秀美石窟河为绿轴,在路网建设、节点优化、配套完善等方面持续发力。

  新区扩容,老区提质。在蕉岭县城的老城区,杂乱的电线归入桥架,昔日脏乱差的街道焕然一新。道路改造、外立面改造、四线整治、背街小巷美化亮化带来的改变,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

  不仅城市越来越宜居,乡村的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

蕉岭县农村供水巩固提升二期项目建设现场。汪敬淼 摄

蕉岭县农村供水巩固提升二期项目建设现场。汪敬淼 摄

  在农村供水巩固提升二期项目的蓝坊镇石湖村湖坑施工现场,工人正紧张有序地架设供水管道,“此次实施的二期项目主要通过管网改造、水源工程建设、净水设备以及信息化工程建设等,达到供水水源稳定保障,确保供水水质安全,全面提升蕉岭农村供水的保障能力。”蕉岭县水务局建设中心副主任谢永贵说。

  “原先的水管又细又小,有时候用水就会受到影响,大家都盼着能改善这一情况,这不,就快要实现了!”另一边,长潭镇堑垣村85岁的村民徐添喜每天看着家门口新的供水工程在抓紧施工,心里十分高兴。

  年度投资18亿元的交通项目建设,年度投资4亿元的水利项目建设,年度投资13亿元的城市项目建设……蕉岭县正扎实推进45项年度投资35亿元的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赓续奋斗

  推动融湾入海 加快振兴发展

  去年10月,中国共产党蕉岭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举行,明确了今后五年蕉岭的具体奋斗目标:达到“五高”,即经济发展高质量、改革开放高水平、绿色生态高颜值、人民生活高品质、社会治理高效能。

  蕉岭规划发展蓝图上,创新实施“三三三五”发展战略格外引人注目。第一个“三”即争创老区苏区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粤闽赣省际边界区域发展示范县“三个示范县”。第二个“三”即培育绿色建材、大健康、高端数智“三大产业集群”。第三个“三”即打造粤闽赣(蕉岭)省际边界合作区、“卡拉比—丘”数学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大发展平台”。“五”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五宜城乡”。

  目标已然明确,奋起时不我待。瞄准“奋力打造老区苏区振兴高质量发展广东新样本”目标,蕉岭县以坚持“六大升级”、构筑“六新高地”,勾勒出了未来发展的施工图:

  坚持产业转型升级,构筑实体经济新高地。蕉岭将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思路,在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内建设绿色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广东梅州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以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卡拉比—丘”实景天象馆等平台和卡拉比—丘数学大会等活动为牵引,高标准规划建设“卡拉比—丘”数学小镇,不断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坚持改革创新升级,构筑创新驱动新高地。蕉岭将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创新要素供给、推进集成改革等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坚持开放联动升级,构筑区域联通新高地。蕉岭将重点推进“两铁两高两道”工程,打造“交通强县”。同时,加快融区步伐、深化边界合作,促进区域空间、资源、产业互联互通,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深度融合升级,构筑富美城乡新高地。蕉岭将以列入全省城乡融合发展试点为契机,品质化打造精美县城、项目化推进乡村振兴、特色化推动镇域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城乡生产、生活、生态布局。

  坚持绿色低碳升级,构筑生态文明新高地。蕉岭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绿色转型、健全保护体系、巩固防治成果,努力实现蕉岭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坚持民生品质升级,构筑公平普惠新高地。蕉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健康蕉岭建设、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平安法治蕉岭上发力,努力让蕉岭发展更有“温度”,让群众幸福更有“质感”。

  一线案例

  瞄准时代发展机遇 转型升级赢在路上

  随着5G时代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器械等领域对线路板的需求会增加,PCB行业迎来了新的商机。位于蕉岭县蕉华区的梅州市鸿利线路板有限公司(下称“鸿利公司”)抓住机遇,实现了逆势上扬。

  走进位于蕉华工业园区的鸿利公司数控生产车间内,经过技改的双面多层电路板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快速运作,此起彼伏的“滋滋”声不绝于耳,而放眼望去,偌大车间内仅由一名工人操控。

  “技改升级后的生产线,机器自动化操作代替了更多的人工操作,将生产效率提高至50%以上,原先需要8天才能完成制作的订单现在3天就可以完成。并且品质更稳,产品附加值更高。”该公司行政经理黄国安说。

  鸿利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是一家长期从事生产智能机器人、5G发射塔工业电源以及逆变器配套印制电路板的广东省高新企业。近年来,企业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通过技改升级,精益生产的方式,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势头,实现连续三年营收逆势上扬。

  其实,鸿利公司以前生产的主要是玩具、灯板等科技含量较低的消费类产品,因为看到了信息时代快速发展,市场对线路板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该企业通过摸索顺利实现了转型升级。

  公司如今主要生产单面板、双面板及多层板。单面板月设计生产能力30000平方米,双面板月设计生产能力30000平方米,多层板月设计生产能力10000平方米,产品质量得到广大客户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我们的订单较多是来自东莞、深圳,最近新开拓了东南亚市场,他们采购我们的线路板用于生产智能机器人。”黄国安说。(记者陈萍 通讯员廖静宜 汪敬淼 丘林强 徐志宝)

  数读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12年蕉岭县地区生产总值为50.71亿元

  2021年,蕉岭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06.40亿元,同比增长5.0%,是2012年的2.1倍

  2013—2021年年均增长7.6%

  ●人均GDP实现新突破:2012年蕉岭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957元

  2021年蕉岭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890元,比2012年多32933元,是2012年的2.3倍

  2013—2021年年均增长8.8%

  ●城镇化率稳步推进:2021年,蕉岭县城镇化率56.07%,比2012年提高8.07个百分点;2013—2021年年均增长1.7%

  2021年全县常住人口183651人,其中城镇102973人、农村80678人

  ●规模以上工业飞跃式发展: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59亿元

  2021年达到30.15亿元,是2012年的4.57倍

  2013—2021年年均增长11.4%

  ●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201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8.72亿元

  202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04.11亿元,是2012年的1.8倍

  2013—2021年年均增长9.9%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2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万元

  2021年2.7万元,是2012年的2.2倍

  2013—2021年年均增长9.0%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万元

  2021年3.18万元,是2012年的2倍

  2013—2021年年均增长8.3%

  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96万元

  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万元,是2012年的2.2倍

  2013—2021年年均增长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