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梅州 > 今日风采 > 社会事业
教育(2019)
来源:市地方志办  时间:2021-04-15 11:31:33  浏览:-
字号:

  教育综述

  【教育概况】2019年,梅州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558所。其中小学454所,在校生37095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毛入学率104.42%,升学率100%;初级中学173所,在校生15535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毛入学率106.22%,升学率98.92%;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59所,在校生83306人,升学率99.45%;中职学校20所,在校生26206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31%;幼儿园843所,在园(班)幼儿人数156989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在校生1102人。全市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0所,国家级重点中职(技工)学校5所。全市中小学教职工61138人,专任教师52241人。

  【教育创强争先】 2019年,梅州市推进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工作,7月,随着五华顺利通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验收,全市8个县(市、区)全部创建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12月3日,梅州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教育现代化水平有新提升。同时,协助做好对市县级人民政府2018年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增强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素质教育建设】2019年,梅州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客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实施“一校一品”工程,推动学校内涵特色发展。发展校园足球,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83所,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136所,参与校园足球的学生人数25万多人。推进外籍教练进校园试点工作,梅江区成功引进巴西桑托斯俱乐部青训教练团队。梅州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并承办2019年广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高中营区活动。推进艺术教育,推进广东汉剧、客家山歌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教师队伍建设】2019年,梅州市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通知》,全市所有县(市、区)县管校聘工作于8月底前完成,全市41197名教师参加竞聘,通过校内竞聘、区域竞聘、校际竞聘等多轮竞聘,41193名教师获聘,跨校交流或分流或调岗教师3361名。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引进硕士研究生68名、本科毕业生696名到梅州任教。推进市县两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引领各级各类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教师培训,全年举办28个各级各类培训项目,参训39087人次。加大评选表彰力度,评选出535名市级优秀教师等。不断提升教师福利待遇,2019年按人均每月不低于1000元的省定标准发放山区教师岗位津贴。

  【教学成果】2019年,梅州市实施“科研兴教”战略,主动对接新高考,提高高考备考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考成绩稳步提升,高分尖子生成绩较上年有新突破。开展依法治校创建活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学宪法讲宪法以及“七五”普法等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廉洁自律意识和防腐拒变的能力。做好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制订实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具体实施办法,解决好学生课后托管问题。

  【教育信息化水平】2019年,梅州市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实现与全市所有学校的网络连接和资源共享,市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工作基本完成,服务全市1066所学校、5.6万名教师、56.6万名学生。组织“小小科学家”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体验活动学校培训,选派出36所学校213名学生参加广东省第十届“小小科学家”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体验成果展示交流活动,获奖人数190人,其中一等奖63人、二等奖59人、三等奖68人,梅州市梅江区嘉应中学罗可都获“十佳选手”。

  【2019梅州教育会议】  2019年8月16日,全市教育会议在市委礼堂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以及省委李希书记到梅州调研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梅州市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市委书记陈敏、市长张爱军、市政协主席陈建青、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市委副书记王庆利出席会议。(董芳远李文清)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概况】2019年,梅州市有幼儿园843所,在园(班)幼儿人数156989人;小学454所,在校生37095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毛入学率104.42%,升学率100%;初级中学173所,在校生15535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毛入学率106.22%,升学率98.92%;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59所,在校生83306人,升学率99.45%;中职学校20所,在校生26206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31%。全市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0所,国家级重点中职(技工)学校5所。

  年内,梅州市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更加突出,各县城区新建1所公办园工作推进,全市公办幼儿园占比25.03%。严格按照《广东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全年全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完成率100%。统筹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规划学校建设,增加学位供给,全年新增11041个优质学位。做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作,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整体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补齐办学条件短板,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普通高中办学质量明显提升,东山中学等10所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彰显,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发展进一步强化。加强普通高中综合素质学生评价信息的运用,全市59所高中均对2018年入学的学生开展选课走班摸底调查,建立选课制度,指导学生做出合理选择,为下年提高高考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学前教育】  2019年,梅州市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公办幼儿园规划建设,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兴宁市文峰幼儿园,丰顺县碧桂园幼儿园,平远县仁居中心幼儿园、差干中心幼儿园、东石实验幼儿园,蕉岭县蕉华中心幼儿园于2019年秋季开园招生;改扩建梅江区实验幼儿园、丰顺县留隍实验幼儿园、蕉岭县蕉城镇中心幼儿园等一批公办幼儿园,正在筹办平远县城南幼儿园(正在装修,计划2020年秋季投入使用)、梅县区第二实验幼儿园、五华县水寨镇坝美幼儿园等一批公办幼儿园,全市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坚持把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作为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工作,制订印发《梅州市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梅州市促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试行)》等文件。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的使用和管理,制订出台《梅州市加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城镇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将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政府统筹安排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以市政府名义印发《梅州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聚焦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治理,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九年义务教育】 2019年,梅州市加快实施学位扩容行动。根据辖区内常住人口规模、现有教育资源状况及学位需求等情况,组织实施未来5年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建设专项规划,学位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梅江区芹洋学校、梅县区雁洋镇中心小学、丰顺县实验小学、五华县黄狮小学、黄冈实验学校(民办)等于2019年秋季招生,正在加快推进市实验小学、梅江区元城小学和幼儿园、平远县城南小学、五华县远恒佳广东公学(民办)、五华中英文实验学校(民办)等建设。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围绕整体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提升教育质量,重点解决现阶段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目标。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发改、财政部门编制《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项目规划(2019-2020年)》,规划覆盖全市8个县(市、区),涉及项目学校64所,规划总投入资金16748万元,建设校舍面积67256平方米,购买教学仪器设备值694万元,购买图书20500册、计算机495台、课桌凳1889套、学生用床4093张等。

  年内,梅州市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组织各县(市、区)统筹考虑人口分布、地理交通、学龄人口流动等因素,编制未来3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落实教育公平,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方案,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民办学校在主管教育部门审批的招生计划范围内自主、合理设置招生范围。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落实上级有关规定,着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普通高中教育】2019年,梅州市高考成绩有提升。全市优先投档线以上人数2817人,上线率8.71%,比上年分别增加80人和0.32个百分点;本科上线人数12756人,上线率39.43%,分别比上年增加118人和0.7个百分点,文科进入全省前50名有1人,有2位考生被北京大学录取。为做好应对新高考工作,梅州市根据广东省新高考方案调整高中部分教学用书和教学材料,使高中的教材、教辅与新高考方案更好衔接。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加强对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的学习和研讨,做好生涯规划、选课走班等适应新高考的基础工作。

  【特殊教育】2019年,梅州市做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做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根据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实际制订教育安置方案,逐一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安置工作,确保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开展“广东省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特殊幼儿园办园标准”调研工作。做好省级财政教育支出绩效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维护资金绩效自评工作。开展特殊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会,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使特殊教育干部进一步掌握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建设的方法与路径、提升融合教育实践能力。联合市残联等相关部门制订《梅州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并就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逐步解决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问题、着力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和办学质量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编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项目建设规划。

  【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2019年,梅州市组织做好全市学生评选表彰工作。组织评选表彰2018—2019学年度广东省优秀学生,全市有17人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生,其中普通中学14人、中职学校3人;组织做好2018—2019学年度梅州市中学“五四”系列表彰活动,全市有952名学生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678名学生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协助开展2019年第二季度“新时代好少年”推荐评选和学习宣传活动,授予22人“新时代好少年”称号;组织开展“消防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征集活动,4名学生获得省级优秀奖;组织开展“文明出行,从我做起”少儿绘画大赛。组织开展第四届全市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评选出市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组织开展第四届“最美南粤少年”活动,评选出“最美梅州少年”24人,广泛宣传青少年先进典型。开展第三届梅州市文明校园评选活动,评选出54所第三届梅州市文明校园,包括小学文明校园28所、中学文明校园26所。梅江区联合中学、江南育才小学等15所学校被授予第六批“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称号。开展好2019年广东省“书香校园”建设系列活动,大埔县大埔小学获2018年全省“心悦读大赛小学组一等奖”和“汉字之源大赛小学组三等奖”、梅江区正兴大地幼儿园获全省“心悦读大赛幼儿园组一等奖”。

  【学校体育】  2019年,梅州市做好中考体育考试工作的改革。开展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制订《梅州市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实施方案》。推进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通过大课间活动,达到每天锻炼1小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完成2019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做好2019年高中、初中阶段学校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计划审批工作。

  年内,梅州市校园足球工作成效显著。以特色学校创建为抓手,扩大校园足球覆盖面,鼓励支持各年龄段学生广泛参与。梅州市成功创建20所足球特色幼儿园、22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做好梅州市校园足球地方教材编写工作,编写工作基本完成,计划于2021年秋季开学成为梅州市中小学足球教师和学生的教科书。开展特色教学,足球特色学校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足球课,有条件的学校开展以足球为特色的“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保证常年开展校园足球节、校内足球联赛、足球课教学、课余足球活动、足球队训练等各种足球活动,并起到辐射作用。制订《梅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运动员、精英教练员培训方案》,委托梅县区富力足球学校每年为梅州市培训50名精英教练员、120名精英运动员。举办2019年梅州市“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市级总决赛、2019年梅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梅州市教育局被教育部认定为“满天星”训练营,成为继广州和深圳之后,打通“特色学校+试点县(区)+改革试验区+满天星训练营”校园足球普及推广新局面的全省第三个地级市。

  【学校美育】2019年,梅州市推动《广东省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提高美育认同感。通过建立“联动抓美育”协调机制、“美育”师资补充和培训机制、“督查促美育”考核机制,解决美育资源整合中部门协调、人员培训和考评激励等关键环节问题。普及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调整教育质量评价指标,落实体艺教师待遇保障。

  年内,梅州市组建市级美育工作专家库,开展学校美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建立优质美育课程资源共享机制,挖掘梅州地域特色美育优势资源,开发地方传统文化艺术教学资源和美育校本课程项目。强化内生“动力”,将课外、校外美育实践活动纳入学校课程化管理,将美育作为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常态化学校美育交流合作机制,推进“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观摩活动”“书法教育交流”等艺术教育交流活动,推进优秀客家文化进校园工作,使广东汉剧、客家山歌等社团成为部分中小学“一校一品、一校一特”的靓丽名片。

  【学校卫生】  2019年,梅州市抓好公共卫生传染防控工作,有效处理各类聚集性疫情10例。重新印发《梅州市教育系统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以“共推‘厕所革命’,共促卫生健康”为主题,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努力改善优化校园环境。据统计,全市中小学校参加爱国卫生月现场活动218344人,组织爱国卫生月主题宣传现场活动或讲座326次,张贴海报、折页等宣传品11.56万份,微信公众号平台宣传报道1005条;处理大中型滋生地736个,新装防蚊闸519个。    (梅州市教育局)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概况】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是全国重点中学、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梅州市直重点完全中学,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十余项国家级和省级称号。建筑面积18万余平方米,呈一院(东山书院)、四校区(初中、高一、高二、高三)新格局。2019年,有教职工490人,专任教师450人,其中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150余人、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60余人。有初高中教学班108个,在校学生5572人。学校教室均安装有教学平板一体机,教室、宿舍均安装有空调,校园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学校有刘汉兴图书馆、邹锡昌科学馆、李昆章艺术楼、沈兰芳电教楼、体育馆、曾宪梓运动场、植物园、梁挺生博士青少年活动中心、时敏书吧等各类功能场馆。

  【教育教学管理】 2019年,广东梅县东山中学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框架,优化“总校统筹协调,校区负责”的扁平式管理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任务,一手抓党建、一手抓教学,用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做支撑,提升管理效能。坚持推进从严治校、从严治教和加强队伍建设,深化统筹推进对新高考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坚持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工作,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编印《学校工作手册》等,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2019年,广东梅县东山中学组织开展“摆好、对标、比武”系列活动,实施教研组长选聘和年级组长聘任,完善评优评先,举办班主任培训,组建教职工合唱团,开展师生校园欢乐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年内,东山中学有2名教师获评正高级职称;1名教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2名教师获省级表彰;7名教师参加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佳绩;2名教师获批设立梅州市首届名师工作室;15名教师获市级表彰;一大批教职工获校级表彰。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争取广东省雁洋公益基金会支持,设立“叶剑英基金奖教奖学”东山中学奖励金项目。启动《梅州市(东山中学)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第二期)》,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名师培养搭平台、找路子。开展教学评研活动、教师教学情况全员调查,促进教师自我提升。

  【东山中学教学成果】2019年,广东梅县东山中学高考再创佳绩,包揽文理总分全市第一,张钰宁获高考文科总分全省第38名,是梅州唯一文科屏蔽生。东山中学高分优先投档率66.3%,本科上线率98.1%。全市文理前十名21人(含并列),东山中学20人,在全省排名不断靠前。166人被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录取,其中有2人被北京大学录取。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在数学、生物、化学、物理全国竞赛(联赛)中,有3人获省级二等奖,11人获省级三等奖。生物教研组获评广东省中学学科优秀教研组。

  【德育工作】2019年,广东梅县东山中学重视思政课的开展与建设,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科组科室各负其责、全校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开好思政课。加强学生理想前途教育,涵养家国情怀,弘扬东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以叶剑英元帅、肖向荣将军等杰出校友的事迹为素材,开发具有东中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组织6000余名师生拍摄“赞美新中国·奋进新时代”主题快闪MV。组织开展“12·4”宪法宣传日教育、首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校园应急疏散消防演练、高雅艺术进校园、“腾飞中国,辉煌70年”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和组建高

  一、高二国旗护卫队等年度特色活动;五大节(书香节、科技节、社团节、体育节、艺术节)、志愿服务、成人礼、中文话剧大赛、校园歌手大赛、勤工助学、橄榄枝助学行动、东山大讲堂等富有东山特色的品牌活动常态化开展;依托团委和32个学生社团的平台阵地,丰富各类主题团日活动。有27位学生获广东省优秀学生、广东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南粤少年等省级荣誉称号和表彰。(饶玉祥胡锦峰)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概况】梅州市曾宪梓中学创建于1993年,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香港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博士捐资兴建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侨资学校,是市属重点高级中学,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先后获“广东省侨资学校办学成果”一、二等奖,连续两次被评为省“文明单位”,还先后获评省“绿色学校”“美丽校园”“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等称号。校园占地面积73260平方米,建筑面积38924平方米。有教学班级33个,学生1773人。校园环境优美,教育和生活设施完善,设备齐全。学校拥有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级中小学校园气象站。学校为每间教室配备先进的大屏幕一体机和监控设备,便于实施信息化教学;有4×100米环形塑胶标准运动场,有内设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的多功能体育馆,有多个足球场和篮球场;有藏书12万册、报刊300种的全开架(自由取阅)图书馆;有配备标准的美术、音乐专用教室各1间。

  【教学管理】 2019年,梅州市曾宪梓中学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行为,实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高考为重心,加强过程管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力促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以省、市名师工作室为抓手,树立先进教学理念,建立自主创新的校本培训机制,开展教科研活动,增强教师的主动发展意识,推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运用教育现代化设施,引导教师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转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推动教师教研工作的开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德育工作】  2019年,梅州市曾宪梓中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理想教育为主线,以重养成、健心理、讲文明为教育基础,以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践行能力为根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利用 “三声文化”(读书声、口号声、歌声)、在公共场所布置展板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依托学校大型活动“爱我国防,强我中华”演讲比赛、“歌盛世中华·颂最美篇章”诵读会;“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十八岁成人宣誓暨跑操授旗仪式等唱响国歌,感恩中华,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教育相关的重要论述贯穿其中,培养学生感恩中华,感恩父母,立志成才,在追梦圆梦的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新时代好少年”、“劳动美”社会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雷锋志愿服务、“传承红色基因”、“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动,进行良知、正气、节操、胸怀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追求真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教师队伍建设】 2019年,梅州市曾宪梓中学全面实施“名师工程”,树立先进教学理念,建立自主创新的校本培训机制,打造出一支思想道德、专业素养“双高”的教师队伍。全校专任教师147人,其中获硕士学位20人。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71人,一级教师68人。多人获国家、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9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南粤优秀教师”7人、省“骨干教师”24人、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1人;市级名教师9人、梅州市“拔尖人才”2人、市级“名教师工作室”2人、梅州市“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教育家2人、市级骨干教师11人。2017—2019年,学校老师在市、省、国家期刊发表论文600篇左右,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70余篇。

  【教育教学成果】2019年,梅州市曾宪梓中学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自主、探究、互动、合作”的教学理念,以培育英才为己任,创建“勤俭诚信,自主发展”的育人模式,从“学会做人”出发,培养学生自治自立能力,形成“以宪梓精神激励人,以自主发展塑造人,以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人”的办学特色,取得一定办学成果:连续23年高考成绩居梅州市各重点中学前列,应届毕业生(含择校生)本科入围率90%以上,第一批本科大学录取率30%左右;先后有10名学生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多名学生获得广东省“单科状元”。2019年,高考普通类高分优先投档线上线人数148人(占26%),普通类本科投档线上线人数551人(95%以上)。(梅州市曾宪梓中学)

  高等教育

  嘉应学院

  【嘉应学院概况】2019年,嘉应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07.07万平方米(含梅州师范分院、嘉应学院医学院),校舍建筑面积61.98万平方米(含梅州师范分院、嘉应学院医学院)。设置数学学院、物理与光信息科技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文学院(客家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21个学院和1个公共教育教学中心。有59个本科专业、29个专科专业,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专业项目22个。客家研究院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粤台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为省级培育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客家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南方足球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协同中心为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广东省五华三黄鸡科技创新中心为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2019年,有普通全日制学生25969人、成人教育学生11005人,教职工1747人,其中专任教师1271人(具有正高职称133人、副高职称340人、博士186人、硕士720人)。聘请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南非、日本、乌克兰、保加利亚、泰国、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10个国家的外籍教师13名。学校藏书241.35万册,电子图书105.45万册,电子期刊5.63万册,纸质期刊2448种;学校定期公开出版《嘉应学院学报》。

  【嘉应学院第四次党代会召开】2019年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嘉应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明确学校未来5年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任务,确立“建设居于国内同类院校前列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总体目标。大会闭幕后,召开中共嘉应学院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第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中共嘉应学院第四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吴琦当选党委书记,杨洲、罗任权、陈铭贵当选党委副书记。陈铭贵当选新一届纪委书记,胡解旺当选纪委副书记。

  【“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实施】2019年,嘉应学院以“冲补强”提升计划、中山大学对口帮扶和《广东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实施方案(2019—2021年)》为契机,主动适应国家、省市发展战略,优化并实施总体建设方案、分学科建设方案和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细化工作举措,推动工作落实,各方面工作成效显著。发挥中山大学帮扶队作用,完善顶层设计,制订《嘉应学院中长期发展目标规划(2019—2029年)》,提出“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五年一大变,八年上水平,十年再跃升”的未来十年发展目标,出台重点学科与重大项目“5+3+1”的战略布局。

  【嘉应学院紫琳学院筹建】2019年,嘉应学院与广东珠江投资控股集团、广东省教育厅、梅州市人民政府沟通协商,制订《嘉应学院紫琳学院运营方案》,提出紫琳学院的办学性质、办学定位、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经费来源及管理、办学规模、学科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机构设置8个方面的建议意见。制订《嘉应学院紫琳学院专业设置初步方案》,提出首届招生规划及师资配置建议方案。组织召开多场嘉应学院紫琳学院筹建工作推进会,科学编制近期及中长期专业设置规划,特别是做好首期招生专业设置及规模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努力把嘉应学院紫琳学院办成国内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学院。

  【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2019年,嘉应学院制订并实施《关于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推进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开展援藏支教社会实践活动及校地结对实践育人工作,选派16名优秀本科师范生,以及5名志愿者组成团队,赴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开展援藏支教和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省市共建】2019年,嘉应学院获批“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实现省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获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中心“高性能覆铜板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柚类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立项。挂牌成立“粤东北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院”“区域地理环境模拟与智能决策研究院”“微纳电子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梅州分中心”。嘉应学院推进嘉应学院·广梅园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梅州市电声技术研发中心及广东稀土分离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苏区精神(广东)干部培训中心的建设工作。成立足球(产业)学院,整合全校相关优势学科专业资源,优化复合型足球人才培养机制,推动足球文化和产业研究成果的转化,打造成为学校的特色学院、品牌学院。举办“区域地理环境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

  【学科建设与科研】2019年,嘉应学院推进“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体育学”3个“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地理学、汉语言文字学、应用化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客家学5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及现有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化学专业和地理信息科学2个专业被确定为广东省2019年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工作、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物联网工程、临床医学4个专业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制订《嘉应学院关于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的实施方案》,组织推荐《客家音乐文化》课程申报2019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年内,嘉应学校成立嘉应学院科学技术协会,搭建学术交流和服务平台,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全年获纵向项目135个,获资助623万元,比上年均增长近1倍。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个、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1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12个、2019年广东省科技专项资金项目3个、广东省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及科研项目33个、广东省高校德育科研课题4项;梅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70个、梅州市应用型科技专项资金项目4个。嘉应学院先后与51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新的政产学研合作协议,合作金额935.44万元,横向科技合作项目近200个。传承和弘扬梅州原中央苏区精神、优秀客家传统文化,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开展4期苏区精神大讲堂,承担11个单位15期“苏区精神(广东)党员干部培训班”培训任务,培训450人;举办首届客家学论坛;《客家音乐文化》项目入选第二批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新师范”“新工科”建设】2019年,嘉应学院推进“新师范”“新工科”建设。“嘉应学院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研究项目”立项42个研究项目。启动2019年校级教师教育类在线开放课程24个。举办“新时代教师教育创新暨纪念田家炳先生10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结合梅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软件工程专业为试点,探索新工科建设模式。合力建设5个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程教育全过程。

  【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2019年,嘉应学院组织推荐省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以及嘉应学院教师参与的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37项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验收通过率100%。学校组织开展省质量工程、省教改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截至2019年底,嘉应学院省级质量工程项目95个、省教改项目106个。

  推进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工作,组织召开“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专题研讨会。继续加强已开展的卓越教师、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工程师、卓越护理人才等培养计划的建设,着力实施卓越新闻人才、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贯彻落实教育部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要求,新增校级卓越语文教师、卓越社会工作师、卓越医师、卓越合唱表演人才、卓越历史教师、卓越新闻人才等卓越培养计划。推进协同育人工作,嘉应学院分别与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就土木工程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四年制“2+2”协同育人项目;与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音乐学专业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年内,嘉应学院按照省教厅2019年、2020年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联系相关试点专业所在学院和协同育人的高职院校,开展协同育人试点项目申报。

  【师资队伍建设】2019年,嘉应学院对标“申硕”工程,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学校制订并实施《嘉应学院引进人才工作方案(2019—2021年)》《嘉应学院人才引进政策说明》等新政策,提高引进高层次人才待遇,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年内,引进各级各类人才55名,较上年增长2倍多,其中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名、省级创新拔尖人才1名。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长江学者李仲飞等为嘉应学院荣誉教授。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校出台《嘉应学院在职人才激励与保障办法(试行)》。通过中青年教师培养项目,组织34名中青年教师赴国内外高校访问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落实《嘉应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试行)》,“双师双能型”教师177人,占比18.73%。完成2018年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新晋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8人。举办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嘉应学院教育成果】2019年,嘉应学院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各类奖项555项(国家级159项、省级396项),其中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专业高年级组二等奖1项、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自选高桩冠军1项。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获国家级项目60个、省级160个、校级278个。年内,有36人获国家奖学金、2458人获优秀学生奖学金、616人获“优秀毕业生”称号、803人获“三好学生”称号、1506人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1名学生获评“2018年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1名学生获评省十佳易班工作站站长,1名学生获评2019年学生援藏支教先进个人。2019年嘉应学院学生考研上线人数为482人,录取人数为321人。

  【学生奖助贷】2019年,嘉应学院发放奖学金9项(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公颜奖学金、叶剑英奖学金、张柏延曾等娣教育基金奖学金、侯庆麟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考生奖、考研奖励金等),获奖学生3742人,奖励总金额751.01万元。加大助学工作力度,发放助学金1808.96万元,受助学生10763人次。加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获贷学生1359人,贷款金额1046.65万元;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获贷学生66人,贷款金额41.17万元。补偿服义务兵役学生学费76人次,金额109.87万元。通过绿色通道入学新生数297人。资助7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考研课程培训。

  【招生就业】2019年,嘉应学院面向全国19个省(区)招生,录取全日制学生8880人,其中本科7100名、专科1780名,生源质量进一步提升。协同育人工作稳步推进,四年制“2+2”协同育人和三二分段专升本转段招生录取实际报到108人,招生人数再创新高。2019年嘉应学院毕业生7692人(本科5768人、专科1924人)。举办大型供需见面会3场(含医学院专场)、中小型校园招聘会181场次,为毕业生引进用人单位1108家,提供就业岗位数超过3万个。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7.69%。

  【对外交流合作】2019年,嘉应学院围绕教育国际化办学要求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与东南亚地区、港澳台地区、印度洋海域周边的国家以及欧美地区高校开展文化交流合作,推进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举办学校首届国(境)外交流学习项目宣传周,举办宣讲会12场,12家国(境)外高校或机构到校进行现场咨询。开展外籍教师与留学生工作。年内,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南非、日本、乌克兰、保加利亚、泰国、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10个国家的外籍教师13名;招收外国学生4人。与台湾高校东方设计大学签署合作协定书;新增3所国(境)外合作高校及2个合作机构,新增5个学生出国(境)项目;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通过“3+1”学分互认双学位模式,联合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与马来西亚北方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在毛里求斯和留尼旺分别设立“海外客家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派出9批15人次赴印尼、马来西亚、留尼旺、毛里求斯、英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交流、调研。

  【成人教育、继续教育】2019年,嘉应学院录取成人高考新生5491人(其中专升本3225人、高升专2266人)。做好“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计划”专项招生校外考点的考试及录取工作,录取479人。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对嘉应学院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的考核验收,评定为“合格”等次。

  【客家文化研究】2019年,嘉应学院《客家学研究丛书》(第四辑)中的5册新书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分别是《客家音乐教程》《客家话概说》《客商经营管理思维和传承》《客家与客家方言》《从嘉应到东京——青年黄遵宪的人生及思想》。《粤台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客家珍稀文书丛刊》梅州部分20册,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嘉应学院根据《广东省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实施方案(2019—2021年)》,组织编制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和东20栋~23栋学生宿舍、理工科实验大楼、图文综合楼3个项目概念性设计方案,提交嘉应学院教代会、校长办公会和党委会审议通过。组织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东校区(包括理工科实验大楼和图文综合楼)、东20栋~23栋学生宿舍修建性详细规划,已通过梅州市自然资源局组织的专家论证会和局务会。

  【新时代教师教育创新暨纪念田家炳先生10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嘉应学院召开】 2019年11月20日,新时代教师教育创新暨纪念田家炳先生10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嘉应学院开幕。研讨会为期两天,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教师教育创新的背景和趋势研究”“新时代教师教育的策略研究”“田家炳先生教师教育与道德教育研究”“田家炳先生家庭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等议题进行学术探讨交流,梳理新时代教师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策略和路径,缅怀田家炳先生广济博施、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解读田家炳教育思想的内涵和价值意蕴,传承弘扬田家炳爱国爱乡、兴学重教、立己树人的高尚情操。

  【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运动员集训在嘉应学院开营】2019年1月20日,由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办,广东省教育厅和嘉应学院承办,梅州市教育局和梅县区富力足球学校协办的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运动员集训在嘉应学院开营。集训为期13天,参加集训的运动员是入选2015—2018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全国总营各组别最佳阵容的运动员;参加培训的教练员为参训运动员所在学校的主教练。集训内容包括校园足球最佳阵容运动员集训、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校园足球国家队选拔、对抗比赛、数据采集、巅峰对决等,旨在让从全国各省(区)选拔的校园足球精英接受更加全面和更高水平的综合训练,并选拔产生各个年龄组的校园足球国家队。1月28—29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工作小组办公室在梅州和嘉应学院举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年度总结系列活动。(嘉应学院)

  相关链接:嘉应学院是粤东地区培养足球人才的摇篮

  嘉应学院具有106年的办学历史,是“足球之乡”梅州的最高学府,粤东地区培养足球人才的摇篮。2009年,嘉应学院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开设足球方向;2012年,获得教育部批准开办运动训练(足球)本科专业,培养足球人才165人,其中有国家女子足球队队员谭茹殷等6人,有国家级裁判员温木莲等2人;2016年,嘉应学院获得省级协同育人平台“南方足球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协同中心”;2018年,体育学学科被列为学校“冲补强”提升计划建设的三个重点学科之一。在此基础上,嘉应学院与梅州市开展足球训练和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成立“梅州市足球文化研究中心”、签订女子足球培训合作协议,主办“振兴梅州足球文化研讨会”“强民足球论坛”“球王李惠堂研讨会”等,主动服务梅州“振兴足球之乡”战略。嘉应学院体育学院有教授7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聘请原中国足球协会主席年维泗为荣誉教授,聘请容志行、高丰文、戚务生等足球名宿为客座教授。嘉应学院足球教学科研团队承担足球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30多个。学校足球队在2015年广东省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中,女足取得冠军,甲组和乙组男足取得第四名,成为广东省唯一一所在此次大运会中3支足球队均进入四强的高校。

  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

  【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概况】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于2001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入嘉应学院,升格为嘉应学院的二级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立高等院校。前身为广东省梅州师范学校,创建于民国2年(1913)。2019年,校园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14万册,校外教育实习基地36个。内设办公室等6个行政科室和中文系等6个系部,在编教职工126人,专任教师109人,有正高职称教师1人、副高职称教师18人、讲师71人,58人获博士、硕士学位。有三年制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现代教育技术、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学前教育7个专业(方向),在校学生2118人。学生在省大学生各类专业技能比赛中多次获奖,在嘉应学院历届师范生技能中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

  【教学管理】 2019年,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树立质量是生命线的观念,严抓教风、学风、考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平台,明确专业综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专业实践创新教学体系,使创新能力培养规范化、系统化,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订《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启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制订《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课程考核改革指导意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和课程考核改革,取消“清考”制度,提高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2019年,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背景下,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等均符合“国考”要求。年内,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学生参加国家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82.50%,远高于广东省31.34%的通过率,参加国家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97.79%,远高于广东省12.27%的通过率。

  【教研科研】2019年,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不断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引导教工开展教研科研。全年科研立项8个,结题11个。出版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39篇,其中包含4篇核心期刊。组织以教师资格证考试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课程建设等校本培训。

  【教学成果】2019年,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支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支持各系、班举办专业成果展览、专业技能展示。叶雪平指导的学生梁颖钰在第七届岭南杯“啥是佩奇”英语写作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叶雪平获优秀指导教师奖。余志谋指导的学生范明乐在201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中获D类一等奖。谢建东指导的学生黄文静在2018—2019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英语专业组)赛项(高职组)获二等奖。罗琼指导的学生杨彩玉在第十届外研社杯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写作大赛广东省复赛中获专英组一等奖。

  【共建共享】2019年,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推进与附小共建教学法研究基地,共同推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工作的提高。坚持“校校合作,优势互补”原则,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继续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开办自考本科班,提高学生的学历层次,全年有103人获自考本科文凭。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引导学生参加“专插本”升学考试,全年有126名毕业生被本科院校录取。

  【师资建设】2019年,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教师学历职称得到进一步提升。鼓励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评审更高层次的职称,提升学历、职称层次。围绕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目标,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年内,张岩峰获梅州市2019年优秀教师称号,叶均如获梅州市2019年教学工作先进教师称号,李博文获梅州市2019年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沈霞获2019年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招生就业】2019年,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落实“公平、公开、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把好录取新生质量关和政策关。面向全省招生,2019年招收新生1100人,招生完成率100%,均为第一志愿。各专业考生的录取分数都远远超过省控制线。有学前教育等7个专业,在校生2118人。学生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走访用人单位,协调处理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因素,2019年毕业生就业率92.52%。

  【校园活动】2019年,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结合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部署,开展以“立志、修身、博学、孝亲、报国”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举办田径运动会、校园文化节、校园阳光体育系列活动;组织文明宿舍、文明课室评比,黑板报评比,“书香校园”读书竞赛等活动;开展校园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课件制作大赛等;出版《浪花》《梅师书画》《唤然》《阳光英语报》等报刊;举办“社团之夜”主题晚会;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等。

  【奖助活动】2019年,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做好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的落实;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落实完善奖学、助学政策体系。年内,学校先后为40名同学安排勤工俭学工作岗位,全校有2人次获国家奖学金,总金额16000元。85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总金额42.5万元。523人获国家助学金,总金额906050元。有251人次获学校奖学金,总金额19.92万元;帮助115名同学办理生源地贷款,总金额854250元。帮助18名学生办理校园地贷款,总金额107600元。(杨文强)

  嘉应学院医学院

  【嘉应学院医学院概况】 嘉应学院医学院占地面积10.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9万多平方米。在校全日制学生4506人,成人本、专科生1100人。2019年有专任教师273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教师79人、中级职称教师13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15人;聘请院士廖万清等客座教授22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450多万元,纸质图书、电子图书藏量25.5万册(种)。

  【创新强校工程】 2019年,嘉应学院医学院落实“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项目,组织申报嘉应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质量工程”,4个项目获立项。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实施“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细则”,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26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7项、校级17项)。2019年设立64个班级,开设本科、专科层次13个专业的课程。年内,嘉应学院医学院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26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7项、校级17项)。抓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工作,2019届护理本、专科专业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为99.5%和98.2%。

  【学位授予】 2019年,嘉应学院医学院按照学位评审有关程序,完成2019年新增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士学位评审工作,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嘉应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授予权。截至2019年底,嘉应学院医学院4个本科专业均获学士学位授予权。

  【科研工作】2019年,嘉应学院医学院获各层次项目立项50项,总经费135.9万元(其中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经费60万元、广东省科技创新普及领域项目经费10万元、“冲补强”专项资金项目经费50万元、省市共建项目经费15万元)。完成省市结题项目14个。

  【学科建设】 2019年,嘉应学院医学院推进科研团队建设,组建客家中草药种质资源研究、基础医学——肿瘤学方向科研团队。加强校校合作,推动与暨南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工作。继续推进博士工作站建设,推动“冲补强”及“省市共建”项目落实。推进科普基地建设工作,发挥人体生命科学馆、天然药物园在科普教育中的作用。

  【人才建设】2019年,嘉应学院医学院有2位教师外出进修学习,77人次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活动,18位教师在各层次课程设计比赛、教学设计大赛、教学基本功比赛、实验设计大赛中获奖。引进3名硕士研究生、2名全日制本科生;2人被评为副教授,3人被评为讲师,3人转评高校讲师。继续落实《学院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细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按照组织程序,做好2个中层岗位和41名教研室负责人的选聘或续聘工作。

  【学生管理】  2019年,嘉应学院医学院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年有21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获第三届全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在线形态大赛团体及个人三等奖。树立先进典型,1570名学生获各类奖学金(或荣誉)。关心帮助贫困学生,716名学生获国家助学金119万元,38位学生获省城乡低保家庭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7.6万元,121名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学生获免学费73.7万元。

  【招生就业】2019年,嘉应学院医学院抓好招生就业工作,全年录取本专科学生1584名,完成招生工作任务。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拓宽就业门路,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毕业生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逐年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名列嘉应学院前列,毕业生受用人单位好评。

  【嘉应学院医学院社会服务】2019年,嘉应学院医学院完善国家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标准化建设,承担梅州市2019年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工作(408人)。做好全市432名学员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完成广东省2019年基层卫生人才学历提升计划专项招生考务和2020年护理本科插班生招生论证等工作。完成“南粤家政”工程医疗护理服务培训各项准备工作。安排专业教师为梅州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等培训,为梅州市老干部大学开展健康养生系列讲座34场。(嘉应学院医学院)

  职业教育

  【职业与成人教育概况】 2019年,梅州市贯彻落实《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上新水平。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结构,推进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嘉应学院紫琳学院的建设,补齐高等教育缺失的空白。不断扩大中职招生规模,推进中职学校特色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2019年,梅州市中等职业学校14所,在校学生26206人,教职工1731人,专任教师1408人。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9年,梅州市职业学校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4人;参加全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7人、三等奖13人。参加梅州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获奖人数:学生215人,其中一等奖43人、二等奖52人、三等奖65人、优秀奖55人;指导老师108人,其中一等奖38人、二等奖23人、三等奖25人、优秀奖22人。 (梅州市教育局)

  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

  【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概况】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是梅州市教育局直属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是广东省教育厅、梅州市委市政府重点支持的中专学校。梅州农业学校创办于1933年,2008年加挂“梅州市理工学校”校牌,2010年3月梅州市工业学校并入梅州农业学校。有天字岌、尧排、城东3个校区,占地33.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8162万元,图书馆藏书18.6万册,教职工303人,其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高级职称老师86人、中级职称老师93人;在校生6703人。开设生物工程、机械加工与制造、财经商贸等21个专业(方向),其中园林技术、畜牧兽医、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为广东省重点专业,现代农艺、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畜牧兽医专业为广东省“双精准”示范专业。

  【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梅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梅州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梅州第一所高职学院。学院依托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整合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资源,新征土地19.98万平方米建设蓝塘校区,建成后学院总占地51.6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在校生规模1.2万人。其中,蓝塘校区占地19.9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16亿元。梅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筹建工作列入2019年梅州市重点建设项目,筹建工作已完成工程建设立项工作、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新建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单体建筑方案设计、清表围蔽、工程勘探、智慧校园建设方案、首批拟开设专业及中长期专业设置论证等工作,计划2021年秋季新校区全面投入使用。

  【招生就业】2019年,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招生入学人数2427人,其中:全日制1844人、半工半读411人、退役士兵172人;参加“3+证书”高考和自主招生444人。与大埔县委组织部、梅县区委组织部、五华县委组织部、蕉岭县委组织部联合开设村(社区)“两委”干部学历教育中专班19个班、1017人参加,其中大埔县村(社区)“两委”干部学历教育中专班48人于2019年7月毕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试点工作结出硕果,种植和畜牧两个专业10个班424名学员顺利毕业。

  年内,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新增28家学生实习就业合作企业,合作企业数累计120家。6月,派出计算机、计算机平面设计、会计、电子商务等专业7个班72名学生到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广梅信息有限公司参加跟岗实习。9—11月,学校派出理工科专业9个班224名学生分两批到广东辉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跟岗实习。2017级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工作,学生一次就业率99.5%、就业对口率97%。

  【设施建设】2019年,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投入1055.62万元,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完成工业机器人专业、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设备、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展示馆、现代农艺科普长廊等各项硬件设施建设。加强专业实训中心建设,天字岌校区建成现代农艺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建筑工程施工、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等专业实训中心,并对原有烹饪实训场室升级改造;尧排校区建成模具数控、机电、工业机器人、汽修、学前教育、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会计、电子商务专业实训中心;城东校区建成电子商务专业实训中心,设备设施随着科技发展不断升级,满足教学、实训、培训、技能竞赛等需要。成功创建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梅州市粤菜(客家菜)师傅培训基地,助力“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截至2019年底,学校建成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11个省级实训中心。

  【德育成绩】2019年,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巩固“三成教育”德育模式成果,把“成人、成才、成功”贯穿于德育教育全方位、全过程。学生管理严格落实《梅州农校德育实施方案》,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以团队建设(科室团队、班主任团队、宿管团队、学生干部团队)和学生德育(仪容仪表、日常行为规范、安全意识、心理健康、思想道德等)为两大工作抓手,用心打造精细化管理模式。学校通过加强班主任管理,提升班主任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正确应对生活、应对挫折,形成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年内,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1人获梅州市“优秀班主任”称号,32人获校级“优秀班主任”称号;1名学生获“广东省优秀学生”称号,32名学生获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603名学生获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名教师获梅州市科教系统“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3名学生获“梅州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9名师生获科教系统“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教学成绩】2019年,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强化学生技能,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始终贯彻“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发展”方针,把技能竞赛放在突出位置,支持和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年内,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三等奖2个,省级一等奖9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24个,在粤东西北地区名列前茅。74名选手参加市级技能比赛10个项目,获一等奖7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6个。教师19人次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获省级二等奖1个、三等奖11个,市级一等奖5个、二等奖1个;烹饪专业教师3人次参加“全国海峡客家烹饪大赛”,获特金奖2个、金奖1个。

  【升学拓宽】2019年,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坚持多层次办学,拓宽学生发展渠道。3+证书高考班、学前教育专业学院自主招生各项工作取得好成绩。“3+证书班”学生高考成绩全部入围,有153人被大专院校录取,其中有20多名同学进入本科线;学前教育专业升大班73人参加惠州城市学院的自主招生考试,通过69人,通过率94.5%。

  【校园文化】2019年,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组织2019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4份作品获省赛一等奖,14份作品获省赛二等奖,22份作品获省赛三等奖;有5位教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指导教师”。在2019年第四届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社团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广东省“社团建设优秀学校”称号,是全省12所学校之一,也是梅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学生社团“山歌协会”获评为一等奖社团,也是梅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社团。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自2016年12月成立梅州客家山歌汤明哲大师工作室后,于2019年6月成立国家“非遗”项目(广东汉剧)梁素珍大师工作室,组织“山歌、汉剧进校园”活动,组织每周山歌协会学生专场课和汉剧专场课,丰富教学形式,让“非遗”客家山歌、广东汉剧唱响校园、得到传承发展。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组织开展“新时代,心悦读,新征程”为主题的书香校园活动,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书香校园氛围,丰富学校“三成”德育模式。助力梅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举行“青春领航,追梦有我”为主题的第十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一系列形式活泼、内容健康、主题鲜明的活动,组织7个专题活动,展示学生才华,展现学校素质教育成果。

  【培训业务】2019年,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依托“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和“梅州市基层干部和实用型人才培训基地”,组织做好学生各类技能证的考核鉴定工作,全年各类技能证鉴定11项2488人次,平均通过率62.8%;组织学生参加普通话培训和考核565人次;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人数1868人;举办或承办各类培训班15期,培训人数2214人。

  【科研科普】2019年4月,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种植实训大棚被广东省科技厅授予“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暑假期间免费供梅州市青少年观光学习,接待青少年230人次。4月,《铁皮石斛瓶苗无基质训化技术研究》科研课题通过梅州市科研成果鉴定,申报国家科技专利项目。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取得好成绩。年内,科研课题结题1项,在研课题15个、省级以上课题11项;申请2项专利,其中“一种用于铁皮石斛无基质驯化栽培的种植盘”为实用新型专利,已进入审查阶段;“一种用于铁皮石斛组织无基质驯化栽培方法”为发明专利,已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年内,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教职工发表论文39篇,参与编写教材3本;《基于“传承客家技艺,彰显文化自信”的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教育教学成果获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类一等奖。组织专业教师分别到梅县区水车镇,兴宁市叶塘镇,蕉岭县新铺镇、文福镇和蓝坊镇等开展农业技能培训,为农民排忧解难。 (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

  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概况】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梅州市教育局直属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市唯一全国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9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学校有2个校区:校本部(东山教育基地)、江南校区(原市商业学校和原市财贸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14万平方米。在职教职工352人,全日制在校生5400多人。学校有实训设备6000多台(套),价值近8000万元。学校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16个专业。

  【教学成果】 2019年,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成为广东省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2个专业申报为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双精准”示范建设专业。年内,学校组织1000多名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其中育婴员资格证、电工上岗证、汽车维修工、模具工、茶艺师等过关率在80%以上;新增《声乐》《舞蹈》《会计》《旅游》考核课程,扩大考证专业覆盖面。学校选派15名学生参加省级技能竞赛,获二等奖3个、三等奖10个、优秀奖2个;11—12月,学校先后组织校、市两级学生技能竞赛,29个项目、500多人次获奖。教师陈春琴获第四届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在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市级评比中,教师钟锦熹获一等奖,邓国彬、严伟祥、李桥3名教师获二等奖。

  【德育成果】  2019年,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传承“工匠精神”,加强素质教育,推进“锻造四心”(感恩之心、敬畏之心、进取之心、宽容之心)德育模式,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学校采用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定期下发教育读本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将传统道德规范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各个领域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采取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协调发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计划》,通过青春健康同伴社开展5场以“社会性别”“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生理健康”等为主题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和健康人格。学生罗佳仪获梅州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李镇俊、余佳佳、赖添红、钟建雄、张嘉骅、杨诗帆等7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

  【教师队伍建设】2019年,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注重师德建设,规范从教行为,开展全员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和教育科研水平。年内,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4人,省级中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培训8人,“中职教师职务培训”260人;伍映红、孙国茜、宋姝婷、刘茹、陈海生、郭福泉、张意秋7名教师分别获评梅州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先进个人”“教学工作先进教师”“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

  【校园文化建设】2019年,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体活动为载体,通过丰富文化活动,优化育人环境,培育校园精神,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对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产生积极影响,为构建文明和谐校园打下坚实基础。

  【学历提升】 2019年,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首次组织“3+证书”高考培训班,125人参加考试,124人入围专科线,上线率99.2%,2017级会计专业管敏鑫同学取得332分的好成绩(超出本科入围线72分);学校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三二分段”全日制大专班教育,2019年5月完成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学前教育3个专业的首次专业(技能)转段考试;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业学院的试点学校,93名学生在市职业技术学校开启大学生活。

  【招生就业】2019年,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全日制学生实招2100余人,连续7年招生人数位居全市中职学校之首;学校主动前往珠三角等地走访规模比较大、声誉比较好、学生反映好的用人单位,对接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指导工作,搭建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平台。年内,学校与1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学生实习和就业渠道。(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梅州开放大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 2019年,梅州开放大学围绕“稳定办学规模促发展”这一中心,坚持“立足梅州、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力争向梅州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2019年招生626人,毕业561人。在招收国家开放大学主体专业的本、专科学生外,学校加大宣传力度,招收广东开放大学的本、专科专业学生。学校与南开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开展联办的本、专科学历教育运作情况良好。继续扩大湖北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班规模,以满足中学教师渴望提升学历的需求和各县(市、区)教育创先工作需求。截至2019年底,湖北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班在校人数54人,2019年湖北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班报考1035人,录取41人,报录比为25∶1;学校与华南农业大学合办在职双证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班在校人数93人,2019年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班报考303人,录取47人,报录比为6∶1。

  【送教进社区】2019年,梅州开放大学围绕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聚焦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两大重点群体,设计针对性课程,丰富活动形式,落实送教进社区计划。通过送党课进社区、送文化进社区、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等系列活动,提升社区党建工作和市民素质,形成“创文”合力。全年学校举办5场社区活动,教育内容涵盖安全知识、思想政治、科学文化、政策理论等多个方面,教育对象覆盖各年龄层次,服务居民人次实现新突破。

  【教学科研团队组建】2019年,梅州开放大学组建首个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科研团队,旨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打造一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科研团队,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10月18日,科研团队联合华南农业大学考察调研团队共赴大埔县开展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调研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埔县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产业规划以及产业融合实践情况。

  【广东老年大学梅州学院揭牌成立】2019年,梅州开放大学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动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向广东开放大学申请加挂地方“老年教育”牌子获批。10月25日,广东老年大学梅州学院正式揭牌成立,2019年秋季开设书法、智能手机使用技巧2个专业,招收45名学员,开课2次。(饶彩霞)

  民办教育

  梅州市东山学校

  【梅州市东山学校概况】  梅州市东山学校位于梅州市东山教育基地学子大道,是梅州市办学规模较大的一所民办初级中学。学校创建于1999年8月,由广东梅雁集团和梅县东山中学联合成立。2009年8月,由教育家巫礼兵接管。2015年11月,经梅州市教育局批准更名为“梅州市东山学校”。2019年,梅州市东山学校有64个教学班,学生3298人,教职工294人,其中专任教师229人。校园占地面积39746平方米,建筑面积37125平方米,各项设施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学校管理】  梅州市东山学校坚持让学生“懂得感恩,热爱学习,快乐成长”,致力于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学校实行年级管理责任制,打造采用行政班子的分线管理和年级自主管理相结合的分层管理模式。每个年级安排1位年级校长和4位中层干部蹲级;采用灵活激励机制,对教师采取薪酬激励、中考激励、表彰激励、情感激励等多种方式,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建公平竞争和开放的用人机制,不硬性规定坐班、打卡。同时,要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在课堂中把对学生的期望用微笑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办学特色】  梅州市东山学校坚持“让学生懂得感恩,热爱学习,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分级实施“感恩教育”,聘请“全国十大杰出培训师”、南京成功学院教授周舒兴每年定期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主题的感恩培训。通过结合古今中外名人的感恩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党和国家的关爱之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并将感恩之心落实在勤奋学习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上。同时,学校坚持感恩教育常态化,鼓励学生每周分享“感恩故事”,通过每年举行“感动校园十佳人物”评选及“感恩于心,回报于行”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让“感恩教育”深植学生内心。学校不断创新“感恩教育”的新内容,践行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在“感恩教育”的基础上融入“红色教育”。自2016年开始,学校每学期邀请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到学校开展红色教育讲座及与学校师生举行文艺联欢,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切实让每位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办学成果】  2019年,梅州市东山学校2名初三毕业生经过报名、审核、初选考察、定选考察等多轮严格筛选,入选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首届海军航空实验班。学校收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感谢信函,还被授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优质生源基地。此外,学校师生代表学校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各项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全体教师开展东山特色教育,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一大批新时代爱党爱国好少年,中考连续12年取得优异成绩。2019年中考,梅州市东山学校再创新高,梅县东山中学上线人数555人,重点中学上线人数1025人。(梅州市东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