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综述
【文化概况】 2019年,梅州市有博物馆8个、纪念馆7个,图书馆10个、文化馆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2个,农村文化俱乐部394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129个。其中,国家二级博物馆1个(中国客家博物馆),国家一级图书馆7个(市剑英图书馆,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蕉岭县、大埔县、五华县图书馆),一级文化馆3个(大埔县、梅县区、五华县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特级站14个、一级站41个。
全市有9个国有或民营文艺院团,设立7个汉剧、山歌、木偶、采茶戏传承保护中心,1个市级戏剧研究工作室。全市有广播电视台8座(市级1座、县级7座),广播发射台14座,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0座,自办广播节目9套(市级2套、县级7套),自办电视节目2套,实现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全部数字化。免费转播中央电视节目12套、中央广播节目1套、省广播节目3套,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文化惠民工程】 2019年,梅州市新建15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市累计建成2129个(行政村覆盖率100%)。推进省级基层文体广场示范点建设,完成梅江区金山街道文体广场等14个基层文体广场示范点建设任务,全市建成乡镇(街道)文体广场示范点55个。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全覆盖建设,市图书馆建成总馆9个,分馆63个,服务点139个;文化馆建成总馆8个,分馆47个,服务点142个,促进县域文化资源向镇、村延伸。指导市、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全市19家图书馆、文化馆完成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完成率100%。指导各县(市、区)完成32场“三百工程”(百场讲座、展览和群文演出)活动。市、县文化馆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380场,惠及50余万人。截至2019年底,举办“客都文化公益讲堂”讲座42场,现场服务读者6673人次,通过“在线公益讲堂”服务读者超过14.8万人次,《客都文化公益讲堂案例》获广东图书馆学会2019年阅读推广案例大赛三等奖。
【文化特色产业】 2019年,梅州市注重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大埔县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升级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并获得省级文化产业扶持资金70万元,平远曼佗山庄景区获得扶持资金40万元。以政府组团方式组织15家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企业参加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世界客都,长寿梅州”为主题取得展销两旺的成果,现场交易额600万元,比上年增长7%,意向采购额2500万元,参展作品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3金3银3铜,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作为承办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梅州馆获得“优秀展示奖”。选取“光德陶瓷”和“兴宁版画”两个优秀“非遗”项目作品参加第24届秋季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组织大埔县怡丰园实业有限公司和梅州市石亿轩石雕艺术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的优秀作品参展2019广东旅游文化节暨第十届(惠州)东坡文化节。选送10家文化企业参加梅州市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其中梅州市良舍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细柚——县域城市IP商业化”获创业组铜奖,梅州市雁洋镇志睦楼民宿客栈的“志睦楼商业计划”、广东梵米铝家居有限公司的“全铝智造家”获创业组优秀奖,梅州市三舍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三舍花间慢综艺民宿”获“客家文化奖”二等奖、雁洋镇志睦楼民宿客栈的“志睦楼商业计划”获“网络人气奖”第一名。
【文艺精品创作】 2019年,梅州市紧扣“中国梦”时代主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要时间节点,创排红色革命历史题材广东省首部民族歌剧《血色三河》、大型山歌剧《白鹭村气象》、大型广东汉剧《酒乡纪事》。《白鹭村气象》被列入广东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点文艺扶持精品剧目,并代表广东省参加文化和旅游部的剧本文学奖评选。复排经典红色山歌剧《彩虹》,该剧作为广东省地方性剧种的代表性经典作品,于8月赴江苏省昆山市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活动”。提升排演大型山歌剧《春闹》(下乡版),启动大型山歌剧《新嫁娘》、大型戏曲《范荑香》等剧本的创作。
【文化市场管理】 2019年,梅州市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整治校园周边的出版物市场,清理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出版物。开展离学校200米内娱乐场所的清理关闭行动,坚决取缔在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内开办的“黑网吧”。整治行动期间先后出动执法检查人员359人次,检查网吧96家、娱乐场所26家、出版物场所27家,发送警示类宣传短信/微信300多条,收缴15本禁卖儿童版口袋书,对2家网吧进行停业整顿。在整治音像市场方面,重点打击游商、地摊。在图书出版市场方面,全面清理各家印刷企业、书店等场所。全年全市开展出版印刷领域打假专项行动4次,出动检查人员856人次。发现涉嫌售卖地下六合彩书籍摊点1处,已口头警告督促整改。取缔非法出版物摊点4个,收缴光碟314张、非法出版物795本,开展4次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净化出版物市场。全面抓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做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期间的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安全保障工作,在全国两会期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要保障期,加强监管和值班值守,实现安全播出“零事故”。开展广播电视领域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对辖区内各类播出机构播出的保健产品广告及医疗养生类节目进行全面检查,先后清查蕉岭台“风施克”保健药品广告、丰顺台“铁拐李牌祖师麻药膏”广告及“您身边的风湿骨病”的探寻纪录片等违规广告。推动全市文化市场“放管服”改革,依法依规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全年受理并办结行政审批事项13件。完善文化市场“一户一档”内容,健全文化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记录,建立平台应用考核机制和全市文化市场主体数据库,全市平台市场主体激发率和平台应用率均接近100%,实现不同级别文化市场管理协同和信息共享。 (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文艺活动
【文艺活动概况】 2019年,梅州市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继续依托“周五有戏,周六有歌”“客家山歌进校园”“戏曲进农村”“群星舞台大家乐”等演艺品牌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全年组织文艺院团送戏到学校、社区、军营、农村、革命老区等地演出近800场次。组织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杨苑玲、潘锡岳赴香港参加香港客属总会客家文化综合晚会演出;组织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在山歌剧场举行梅台文化交流演出;组织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梅县区木偶剧团等单位在世界客商中心举行香港千人文化交流团文艺演出。
【客家春晚首个海外会场文艺联欢晚会——《客家春晚·印尼之夜》】 2019年1月25日,客家春晚首个海外会场文艺联欢晚会——《客家春晚·印尼之夜》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吉布德拉歌剧院上演。《客家春晚》是梅州市广播电视台打造的传承和发扬客家文化的大舞台。《客家春晚》在举办5年后,第一次走出国门,来到印度尼西亚开设分会场,也是梅州市广播电视台、梅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印度尼西亚梅州会馆、印度尼西亚客属联谊总会、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第一次共同举办春节文艺联欢晚会。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赴马来西亚表演《客韵非遗·寻梦海丝》】 2019年6月,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受马来西亚嘉应属会联合会邀请,赴马来西亚表演客家特色“非遗”表演精编剧——《客韵非遗·寻梦海丝》,并开展文化交流。《客韵非遗·寻梦海丝》以广东汉剧、广东汉乐、客家山歌等为蓝本,聘请国家级专家进行创作、设计和提炼,精心挑选制作演出服装、器乐、道具,为海外华人华侨呈现一场颇具中华文化内涵和客家特色民俗的文艺表演。(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传播媒体
报 刊
【报业概况】 2019年,梅州日报社努力构建报纸、杂志、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路灯广告等一体化发展的融媒体传播新格局。全平台用户达到600万。梅州日报先后获“2019传媒中国年度融合创新十大移动传播品牌创新力地市党报”和“2019中国传媒融合发展十大公信力地市党报”称号。报业产业经营连续8年实现逆势增长,2019年总收入1.33亿元。
【报刊新闻报道】 2019年,梅州日报社始终把新闻产品生产摆在突出位置,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在新闻报道中,致力于打造“全媒体记者”队伍,新闻采用VR全景、H5、VLog等新型呈现手段,生产融媒体产品,形成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共生共进的多层次多品牌融合传播格局。在中央省市两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省推动老区苏区工作现场会、梅汕高铁开通、2019梅州马拉松、梅平高速公路通车、创文等中心工作或重要活动新闻报道中,“两微一端一网一抖”新媒体矩阵打好组合拳,整体流量均达到百万级、千万级。服务中心开设数十个宣传报道专栏,加强向“学习强国”平台供稿的力度,寻找好题材,采写好作品,宣传好梅州。
【报刊服务社会民生】 2019年,梅州日报社各编辑部门立足“创新”,推动报纸贴近基层、关注民生、促进发展。民生部围绕“舆论监督、民生服务、公益救助”三大主题开展民生新闻报道,推动民生问题解决;财经版加强本地财经新闻的主题策划,组织粤港澳大湾区“大农场”“五子登科”专题报道、“对标做强实体经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评论版开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弹有赞”等新栏目,针对梅州新闻组织评论;社教副刊部注重发掘和培养新作家,不定期组织文学作者采风、集会,大量起用客家、梅州的文学作品;时体部以足球、梅州文娱新闻为突破口,深挖本土新闻。
【报刊经营发展】 2019年,梅州日报社整合平台、人才等优势资源,成立全媒体经营中心,推行融媒经营模式,“全域合作、全媒运营、多元发展”的报业经营产业体系继续拓展,报社经营收入比上年略有增长。全年举办近100场线下活动,先后推出多项大型融媒体活动项目,如赴圩节、网络春晚等。与多家市直单位和各县(市、区)进行全媒体战略合作,拓展政法系统、创森工作等一批政务合作项目。网站、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和户外阅报栏、T牌等户外平台,成为报业经营的增长点。全年在梅州城区新建5个全彩LED屏阅报栏,以及800多个市政路灯户外灯箱,为经营增长拓展新渠道。印务公司克服设备老化的问题,确保报纸正常出版,并通过开源节流,实现小幅盈利。发行公司通过为离退休干部订报、为劳模赠报、为寺庙教堂赠报等措施,保持发行量,确保报纸稳定发展。(梅州日报社)
网络媒体
【新媒体平台拓宽】2019年,梅州日报社在融媒平台建设中,重点经营好“两微一端一抖音”平台。“梅州日报”微信公众号进入全国党媒体第17强、位列全国地市党报第一。“梅州日报”微信主账号获得每天4~5次的推送机会,成为梅州地区每日推送次数最多的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矩阵包括腾讯视频@梅州日报、抖音号@梅州网、微视@梅州网、掌上梅州“V视频”栏目等,保持稳中向前的发展态势。截至2019年底,梅州网注册用户45万多,微博粉丝45万,“掌上梅州”新闻客户端下载量66万,9个微信号矩阵粉丝总量突破100万;抖音号@梅州网粉丝超20万,为梅州地区粉丝基数最高的官方媒体抖音号。新媒体各平台全年有近百个作品阅读量达到10万+,抖音号有29个作品阅读量达到100万+、2个作品阅读量达到1000万+。
【县域融媒体建设】 2019年,梅州日报社在做好报社内部融合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探索大融合,重新定位专题部的工作重心,充实人力,负责县域融媒体建设的推进工作。先后与梅江区、兴宁市、丰顺县达成县级融媒体合作协议,利用平台、人才、技术等优势资源,为各县(市、区)提供政务、新闻资讯的采集发布服务,指导参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和县级报纸的出版发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享,推进县域融媒体建设。
(梅州日报社)
新闻出版和版权保护
【新闻出版管理】 2019年,梅州市配合省委宣传部加强市属期刊出版单位的管理,做好市属期刊《嘉应文学》《星河影视》的年度核验工作。做好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审核和年度核验工作,全年注销2种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截至2019年底,有11种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
【版权保护】 2019年,梅州市著作权作品登记总量324件,其中文字作品7件,音乐作品22件,美术作品271件,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作品7件,录音制品7件,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2件,其他类作品8件。做好版权宣传倡导和版权社会服务,根据省版权局为迎接第19个世界知识产权日的工作要求,梅州市于2019年4月27日在客都汇举办“严格版权保护,推进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19年梅州市版权宣传周暨周末创意集市”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有近20家创意企业参加活动。活动现场除派发版权宣传资料、进行版权证书展示以及版权登记和版权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咨询、答题外,还设置关注微信公众号、转发拍照集赞送礼、现场版权知识问答赢奖品等互动游戏。各县(市、区)版权部门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印刷发行管理】 2019年,梅州市受理并审批24家民营企业申请设立或变更审批,分别为包装装潢类印刷企业6家、其他类印刷企业17家、出版物发行批发1家。依期完成出版物发行和印刷企业的年度核验及日常监管工作。根据国家、省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相关通知要求,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原则,全市新闻出版局于2019年4—5月先后对全市各县(市、区)的276家出版物发行单位(其中批发经营单位4家、零售经营单位272家)、191家印刷企业(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20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48家、其他印刷企业123家)进行年审核验和日常监管工作。
(中共梅州市委宣传部)
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宣传报道】 2019年,梅州市广播电视台履行主责主业,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节目影响力、传播力、经营创收力等综合指标位居全省地级台第四名,发挥主流媒体引领思想、引导舆论、激励精神的作用,助推梅州苏区振兴发展、高质量发展。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线,引领主流思想和社情民意。
年内,梅州市广播电视台上送省台播出电视新闻总量超500条,全省排名第三。上送省台播出广播稿件516篇,全省排名第二。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市场份额和新媒体点击率稳居梅州第一。其中,电视一套收视率及市场份额居梅州第一、电视二套居梅州第三;广播两个频率梅州市场份额74.9%。“民生820”“梅州微闻联播”“服务900”三个公众号入围梅州公众号排名前四。其中,“民生820”微信公众号入围中国微信公众号500强,排名第56位,是梅州唯一上榜公众号,在广东所有公众号排名第八、全国地级市电视台公众号排名第二。全台“两微一端”粉丝近200万,《无线梅州》手机端用户超51万,开通梅江、大埔、蕉岭、五华4个县直播版块。筹备高清电视频道改造,推进4K电视、大数据基地等重大融媒体项目建设。
年内,梅州市广播电视台的广播电视作品获得6个国家级奖项(含提名)、17个省级奖项、46个市级奖项。其中,《印象客家》获得第25届中国纪录片十佳栏目,《“百变”少女施宇羽》获得第25届中国纪录片短片十佳作品;《血战三河坝》获得广东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优秀作品奖;《回到围屋》获得2019年度纪录片国家相册“纪录片类”银相册作品、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入围提名。
【广播电视产业经营】 2019年,梅州市广播电视台依托丰富的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绿水青山资源,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以市场竞标形式获得梅州市剑英体育馆经营管理权,接管运营大埔县百侯镇文旅产业,探索客家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文体旅游产业、红色学习培训等产业,打造传媒新业态,拓展梅州广电发展新空间。
【广播电视融合交流】 2019年,梅州市广播电视台坚持移动优先,抢抓话语权,加快媒体融合,全方位服务社会。“民生820”微信公众号全年有19条10万+推文,传播力稳居梅州第一,获得梅州市新媒体作品“品牌栏目”一等奖。“无线梅州”APP作为全媒体融合主力军,全年全网直播104场。其中,中国农民丰收节全网点击率超1500万,“我和我的祖国”大合唱活动全网点击率超1000万,梅州马拉松直播在线超1200万人收看。
(梅州市广播电视台)
电 影
【城市院线影院放映】 截至2019年底,梅州市有城市影院21家,全年放映电影188958场次,观影1801274人,电影票房收入71284189.26元,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等多部主旋律电影掀起观影热潮,激发观众强烈的爱国情怀,引发关注。多部不同类型的国产电影也反响热烈,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票房口碑双丰收,被称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崛起”,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其中,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烈火英雄》更是吸引有关单位的包场观影和团体购票。2019年梅州市最热播的5部电影分别是:《疯狂的外星人》《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烈火英雄》《飞驰人生》。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 2019年,梅州市有2042个行政村。梅州市按照规定执行“每个行政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标准,做好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作,全年完成24504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展示国家改革开放后翻天覆地的变化,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
(中共梅州市委宣传部)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梅州是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截至2019年底,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363项(国家级6项、省级32项、市级72项、县级253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60人(国家级7人、省级38人、市级79人、县级236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梅县区客家山歌)、“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个(梅县区客家山歌、大埔县广东汉乐、兴宁市杯花舞),初步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体系。2019年,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市级传承人14人,7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列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公示名单,客家山歌剧等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非遗”传承保护】 2019年,梅州市启动75岁以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截至2019年底,开展对徐清花、侯文发、曾善仁3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口述史采集。贯彻落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对“非遗”及其孕育发展的环境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建设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习中心、4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习所。推进重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区域包括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大埔县4个县(市、区)的30个镇,项目包括国家级6个,省级项目24个,市、县级项目140个。
【“非遗”交流合作】 2019年,梅州市继续联合多部门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惠民演出工作。组织传承人开展免费培训班,进行持续性、常态化的教学和现场教授、示范演出等。组织梅州客家山歌《原生态客家山歌联唱》、竹板歌(梅江五句板)《见到大家笑哈哈》分别参加2019中国原生民歌节及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开展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遴选工作中,梅州客家山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汇编》。组织参加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江西赣州举办的中东部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学习其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先进经验,提升梅州市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水平。举办2019年“客家山歌微信群”歌友擂台赛。
【“非遗”宣传】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梅州以“非遗+快闪”的形式创新举措,将活动延伸到商业广场,让“非遗”走出固有的小众圈层,并通过媒体推广、线上话题推广、线下人气活动等形式增加互动性、关注度,快闪活动结束后将活动正片剪辑不同版本,分不同渠道进行投放。以市“非遗”中心公众号、数字化“听山歌”在线听歌平台为窗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客家山歌),全年发布信息300多条,新增关注人数2000人,每天在线听歌1500人次。继续开展“周五有戏”“相约周六”客家文化品牌演出活动,通过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常态化演出,向市民和游客展演优秀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和客家综合文艺节目。加强新闻媒体报道,在报纸、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上开设专栏,不定期刊登、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加深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以传统节庆、大会、大型活动等为契机,宣传客家“非遗”文化,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广东日”活动、2019年国际山地徒步大会、2019年亚洲文化旅游展、2019年第三届客家童谣节、旅港同乡会活动等,展示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艺术精品创作的优秀成果。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客家非遗》丰顺专号于2019年文化遗产日期间推出。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结合中共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对“非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举办“非遗·民俗舞蹈”主题展演。
【“非遗”资金投入保障】 2019年,梅州市将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范畴,逐步将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市、县(市、区)两级财政预算,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对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予以资助,多种渠道吸纳社会资金投入。2019年中央财政投入国家级生态保护区专项资金600万元,主要用于梅州境内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并依托17个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设立29个“非遗”传习点的建设及传习活动的开展,普及“非遗”教育、传播“非遗”正能量。市财政投入资金约85万元(市级传承人补助35万元、“非遗”艺术周50万元),主要用于市级“非遗”展示中心建设、戏曲精品的创作排演、“非遗”传承人补助、“非遗”项目展演等方面。大埔县作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区,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将“非遗”传承人补助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对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分别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的扶持奖励;扶持传承人开展展演展示、资料整理、带徒授艺等传承活动。同时,组织全市做好2020年度国家、省的“非遗”项目资金申报工作。
【2019梅州市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 由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大埔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大埔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19梅州市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活动于2019年11月21日在大埔县西湖公园万人广场开幕,24日闭幕。本次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旨在通过梅州“非遗”保护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主动邀请市民走近“非遗”、了解“非遗”,进而加快推动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促进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19年梅州市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一览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批次 | 公布文件 时间 |
1 | 传统音乐 | 梅州客家山歌 | 梅州市文化馆 | 国(1) | 2006年 |
2 | 广东汉乐 | 大埔县文化馆 | 国(1) | 2006年 |
4 | 传统舞蹈 | 狮舞(席狮舞) | 梅江区文化馆 | 国(1) (扩展项目) | 2008年 |
5 | 龙舞(埔寨火龙) | 丰顺县文化馆 | 国(1) (扩展项目) | 2008年 |
6 | 传统戏剧 | 广东汉剧 | 广东汉剧传承 研究院 | 国(2) | 2010年 |
木偶戏 (五华提线木偶) | 五华县提线 木偶传习所 | 国(1) (扩展项目) | 2008年 |
7 | 传统音乐 | 客家山歌 (松口客家山歌) | 梅县区文化馆 | 省(2) | 2007年 |
8 | 传统舞蹈 | 平远船灯 | 平远县文化馆 | 省(1) | 2006年 |
9 | 竹马舞 | 五华县文化馆 | 省(2) | 2007年 |
10 | 龙舞(花环龙) | 大埔县文化馆 | 省(2) | 2007年 |
11 | 杯花舞 | 兴宁市文化馆 | 省(2) | 2007年 |
12 | 鲤鱼舞(鲤鱼灯) | 大埔县文化馆 | 省(2) | 2007年 |
13 | 铙钹花 | 梅江区文化馆 | 省(3) | 2009年 |
14 | 打莲池(蕉岭莲池舞) | 蕉岭县文化馆 | 省(3) | 2009年 |
15 | 狮舞(青溪仔狮灯) | 大埔县文化馆 | 省(3)扩展 | 2009年 |
16 | 锣花舞 | 五华县文化馆 | 省(4) | 2012年 |
17 | 龙舞(青溪黑蛟龙灯舞) | 大埔县民间舞蹈 保护协会 | 省(5)扩展 | 2013年 |
续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批次 | 公布文件 时间 |
18 | 传统戏剧 | 广东汉剧 | 大埔县文化馆 | 省(3)扩展 | 2009年 |
19 | 采茶戏 | 五华县采茶戏演艺 有限公司 | 省(3)扩展 | 2009年 |
20 | 木偶戏 (梅县提线木偶戏) | 梅县区木偶传 习所 | 省(3)扩展 | 2009年 |
21 | 客家山歌剧 | 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 | 省(7) | 2017年 |
22 | 曲艺 | 竹板歌(蕉岭竹板歌) | 蕉岭县文化馆 | 省(3) | 2009年 |
23 | 竹板歌(兴宁竹板歌) | 兴宁市文化馆 | 省(3) | 2009年 |
24 | 竹板歌(梅县竹板歌) | 梅县区文化馆 | 省(4)扩展 | 2012年 |
25 | 竹板歌(梅江五句板) | 梅江区文化馆 | 省(7)扩展 | 2017年 |
26 | 传统美术 | 五华石雕 | 广东五华一建工程 有限公司 | 省(2) | 2007年 |
27 | 传统技艺 |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 | 丰顺县文化馆 | 省(3) | 2009年 |
28 | 光德陶瓷烧制技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省(4) | 2012年 |
29 | 客家盐焗鸡制作技艺(梅江区客家盐焗鸡制作技艺) | 梅江区尚记食品 有限公司 | 省(5) | 2013年 |
30 |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 (长乐烧酒制作工艺) | 广东长乐烧酒业 股份有限公司 | 省(5)扩展 | 2013年 |
31 | 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 (梅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 | 梅县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省(5)扩展 | 2013年 |
32 | 糕点制作技艺 (留隍云片糕制作技艺) | 丰顺县文化馆 | 省(6) | 2015年 |
33 | 三及第制作技艺 (蕉岭三及第) | 蕉岭县文化馆 | 省(6) | 2015年 |
34 |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技艺) | 兴宁市大坪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省(7) | 2017年 |
35 | 民俗 | 兴宁罗家通书推算法 | 兴宁市文化馆 | 省(4) | 2012年 |
36 | 下坝迎灯 | 五华县文化馆 | 省(6) | 2015年 |
37 | 兴宁上灯习俗 | 兴宁市文化馆 | 省(7)扩展 | 2017年 |
续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批次 | 公布文件 时间 |
38 | 民俗 | 西河漳溪墟扫街灯 | 大埔县文化馆 | 省(7)扩展 | 2017年 |
39 | 民间文学 | 下市话 | 梅江区非保中心 | 市(3) | 2011年 |
40 | 对山歌 | 梅江区文化馆 | 市(6) | 2014年 |
41 | 传统音乐 | 客家山歌 (蕉岭长潭山歌) | 蕉岭县非保中心 | 市(2) | 2009年 |
42 | 绩苴歌 | 丰顺县非保中心 | 市(2) | 2009年 |
43 | 客家山歌 (兴宁客家山歌) | 兴宁市非保中心 | 市(3) | 2011年 |
44 | 客家筝 | 梅州市文化馆 | 市(8) | 2019年 |
45 | 丰良山歌 | 丰顺县文化馆 | 市(8) | 2019年 |
46 | 传统舞蹈 | 落地金钱 | 平远县非保中心 | 市(1) | 2007年 |
47 | 龙舞(香火龙) | 平远县非保中心 | 市(2) | 2009年 |
48 | 打莲池(梅江区打莲池) | 梅江区文化馆 | 市(2) | 2009年 |
49 | 龙 舞 | 平远县非保中心 | 市(3) | 2011年 |
50 | 马灯舞 | 兴宁市大坪镇文化站 | 市(3) | 2011年 |
51 | 蕉岭广福船灯 | 蕉岭县非保中心 | 市(5) | 2013年 |
52 | 五鬼弄金狮 | 大埔县民间舞蹈保护协会 | 市(6) | 2014年 |
53 | 曲艺 | 落地花鼓 | 平远县非保中心 | 市(2) | 2009年 |
54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黄氏头部拳 | 平远县文化馆 | 市(2) | 2009年 |
55 | 足球运动 | 梅县强民体育会 | 市(5) | 2013年 |
56 | 李家教拳 | 兴宁市文化馆 | 市(7) | 2016年 |
57 | 刁家教拳 | 兴宁市文化馆 | 市(8) | 2019年 |
58 | 传统美术 | 兴宁版画 | 兴宁市非保中心 | 市(2) | 2009年 |
59 | 兴宁花灯 | 兴宁市非保中心 | 市(5) | 2013年 |
60 | 梅县区客家门神画 | 梅县区文化馆 | 市(6) | 2014年 |
61 | 客家泥塑 | 梅州市沅声民间 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 市(8) | 2019年 |
续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批次 | 公布文件 时间 |
62 | 传统技艺 | 平远黄粄 | 平远县非保中心 | 市(2) | 2009年 |
63 | 平远红菌豆腐头 | 平远县非保中心 | 市(2) | 2009年 |
64 | 手工榨油技艺 | 平远县非保中心 | 市(2) | 2009年 |
65 | 手工榨油技艺 (罗岗镇高山茶油制作工艺) | 兴宁市罗岗镇 文化站 | 市(3) | 2011年 |
66 | 客家娘酒 (兴宁老酒酿造工艺) | 兴宁市兴田街道 文化站 | 市(3) | 2011年 |
67 | 黄金姜糖 | 丰顺县非保中心 | 市(3) | 2011年 |
68 | 畲江菊花糕 | 梅县非保中心 | 市(3) | 2011年 |
69 | 蕉岭县竹编技艺 | 蕉岭县非保中心 | 市(4) | 2012年 |
70 | 客家娘酒 (梅江区客家娘酒) | 梅江区非保中心 | 市(4) | 2012年 |
71 | 汤南面线 | 丰顺县非保中心 | 市(4) | 2012年 |
72 | 墨烟张墨条制作技艺 | 兴宁市非保中心 | 市(4) | 2012年 |
73 | 汤坑牛肉丸 | 丰顺县非保中心 | 市(5) | 2013年 |
74 | 南口镇车陂仙人粄 | 梅县区文化馆 | 市(6) | 2014年 |
75 | 兴宁黄粄制作技艺 | 兴宁市文化馆 | 市(6) | 2014年 |
76 | 新陂乐仙腐竹制作技艺 | 兴宁市文化馆 | 市(6) | 2014年 |
77 | 五华酿豆腐 | 五华县文化馆 | 市(6) | 2014年 |
78 | 百侯牛肉干 | 大埔县文化馆 | 市(6) | 2014年 |
79 | 百侯薄饼 | 大埔县文化馆 | 市(6) | 2014年 |
80 | 西阳清凉山茶制作技艺 | 梅江区清凉山茶叶 专业合作社 | 市(6) | 2014年 |
81 | 马图茶制作技艺 | 丰顺县文化馆 | 市(6) | 2014年 |
82 | 兴宁珍珠红酒酿制技艺 | 广东明珠珍珠红 酒业有限公司 | 市(7) | 2016年 |
83 | 三圳酿粄制作技艺 | 蕉岭县餐饮行业协会 | 市(7) | 2016年 |
84 | 留隍草席制作技艺 | 丰顺县文化馆 | 市(7) | 2016年 |
续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批次 | 公布文件 时间 |
85 | 传统技艺 | 汤坑镇梳“大鳖尾”技艺 | 丰顺县文化馆 | 市(7) | 2016年 |
86 | 西河老鼠粄制作技艺 | 大埔小吃文化城 | 市(7) | 2016年 |
87 | 客家服饰制作技艺 | 梅州市客侨博物馆 | 市(7) | 2016年 |
88 | 平远八尺娘酒酿造技艺 | 梅州市八珍娘酒业 有限公司 | 市(7) | 2016年 |
89 | 丙村开锅肉丸 | 梅县区丙村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市(7) | 2016年 |
90 | 陈华记凉茶制作技艺 | 兴宁市文化馆 | 市(8) | 2019年 |
91 | 兴宁根雕技艺 | 兴宁市文化馆 | 市(8) | 2019年 |
92 | 民间舞蹈道具编织工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市(8) | 2019年 |
93 | 平远木雕技艺 | 平远县文化馆 | 市(8) | 2019年 |
94 | 五华金木雕工艺 | 广东薪火文化传媒 有限公司 | 市(8) | 2019年 |
95 | 民俗 | 大埔元宵灯节 | 大埔县非保中心 | 市(2) | 2009年 |
96 | 七盏灯 | 五华县非保中心 | 市(2) | 2009年 |
97 | 六月六福祖公王节 | 平远县非保中心 | 市(2) | 2009年 |
98 | 广福宫祚福 | 大埔县民俗保护协会 | 市(4) | 2012年 |
99 | 梅石宫醮会 | 五华县非保中心 | 市(5) | 2013年 |
100 | 松源扛公王 | 梅县区文化馆 | 市(5) | 2013年 |
101 | 水车小桑等公王 | 梅县区文化馆 | 市(5) | 2013年 |
102 | 太阳生日 | 梅江区文化馆 | 市(5) | 2013年 |
103 | 香花佛事 | 梅江区文化馆 | 市(5) | 2013年 |
104 | 畲族招兵节 | 丰顺县文化馆 | 市(6) | 2014年 |
105 | 黄金迎灯 | 丰顺县文化馆 | 市(7) | 2016年 |
106 | 西河大靖迎马 | 大埔县文化馆 | 市(7) | 2016年 |
107 | 下市闹元宵 | 梅江区文化馆 | 市(7) | 2016年 |
108 | 百侯龙珠灯 | 大埔县文化馆 | 市(8) | 2019年 |
109 | 砂田菜花灯 | 丰顺县文化馆 | 市(8) | 2019年 |
110 | 新铺七月半 | 蕉岭县新铺镇文化站 | 市(8) | 2019年 |
续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批次 | 公布文件 时间 |
111 | 民间文学 | 月光光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12 | 蟾蜍罗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13 | 传统音乐 | 梅城山歌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14 | 闹八音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15 | 传统舞蹈 | 拜血盆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16 | 拜药师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17 | 龙舞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2) | 2009年 |
118 | 传统戏剧 | 傀儡戏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19 | 传统体育、 游艺与杂技 | 辍屋子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20 | 传统美术 | 客家剪纸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4) | 2016年 |
121 | 客家布画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4) | 2016年 |
122 | 客家画炭像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5) | 2019年 |
123 | 传统技艺 | 百家姓灯笼编织工艺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24 | 味窖粄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25 | 客家大襟衫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26 | 靠(交)头裤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27 | 稻草鞋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续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批次 | 公布文件 时间 |
128 | 传统技艺 | 饭捎子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29 | 蒸甜粄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30 | 清明粄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31 | 织门(窗)帘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2) | 2009年 |
132 | 竹篾婴儿吊篮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2) | 2009年 |
133 | 中华街老字号糖果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2) | 2009年 |
134 | 织篾龙技艺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2) | 2009年 |
135 | 植物土法染布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2) | 2009年 |
136 | 糖莲子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2) | 2009年 |
137 | 三杯鸡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2) | 2009年 |
138 | 客家梅菜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2)补充 | 2012年 |
139 | 西阳木雕制作技艺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3) | 2014年 |
140 | 仙人粄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3) | 2014年 |
141 | 客家煎炸小吃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3) | 2014年 |
142 | 客家土法榨油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3) | 2014年 |
143 | 客家水稻传统种植技艺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3) | 2014年 |
144 | 钉屐工艺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3) | 2014年 |
续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批次 | 公布文件 时间 |
145 | 传统技艺 | 做木匠手艺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3) | 2014年 |
146 | 弹棉被技艺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3) | 2014年 |
147 | 木炭烧制技艺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3) | 2014年 |
148 | 纸扎丧葬制作技艺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3) | 2014年 |
149 | 草席编织工艺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3) | 2014年 |
150 | 打洋锡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3) | 2014年 |
151 | 梅城腌面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5) | 2019年 |
152 | 梅塘梅菜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5) | 2019年 |
153 | 余氏手工装裱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5) | 2019年 |
154 | 传统医药 | 梅州喉风散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55 | 天愈堂中草药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2) | 2009年 |
156 | 钟聘三珍珠牛黄万应喉风散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2) | 2009年 |
157 | 民俗 | 迎新娘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58 | 坐月子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59 | 上灯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60 | 丧礼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61 | 葬礼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续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批次 | 公布文件 时间 |
162 | 民俗 | 拜公王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63 | 拜社官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64 | 升龙转火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65 | 拜孔圣人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1) | 2007年 |
166 | 客家传统婚嫁习俗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3) | 2014年 |
167 | 客家传统生育习俗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3) | 2014年 |
168 | 客家过继习俗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3) | 2014年 |
169 | 客家传统春节习俗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3) | 2014年 |
170 | 新屋进火习俗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3) | 2014年 |
171 | 赴墟日 |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区(3) | 2014年 |
172 | 民间文学 | 客家方言 | 梅县区文化馆 | 区(1) | 2006年 |
173 | 歌仙刘三妹的传说 | 梅县区松口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1) | 2006年 |
174 | 民间歌谣 | 梅县区文化馆 | 区(1) | 2006年 |
175 | 民间谚语 | 梅县区文化馆 | 区(1) | 2006年 |
176 | 传统音乐 | 客家山歌 | 梅县区文化馆 | 区(1) | 2006年 |
177 | 传统舞蹈 | 打腰鼓 | 梅县区桃尧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2) | 2009年 |
178 | 传统技艺 | 白渡牛肉干 | 梅县区白渡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1) | 2006年 |
179 | 松源麦芽糖 | 梅县区松源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1) | 2006年 |
续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批次 | 公布文件 时间 |
180 | 传统技艺 | 南口黄皮豆干 | 梅县区南口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1) | 2006年 |
181 | 石坑柿花 | 梅县区石坑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1) | 2006年 |
182 | 隆文竹编 | 梅县区隆文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1) | 2006年 |
183 | 隆文土纸 | 梅县区隆文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1) | 2006年 |
184 | 隆文木炭 | 梅县区隆文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1) | 2006年 |
185 | 客家服饰 |
| 区(1) | 2006年 |
186 | 梅县金柚 | 梅县区丙村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1) | 2006年 |
187 | 客家围龙屋 |
| 区(1) | 2006年 |
188 | 梅县客家名菜 | 梅县区新城街道办 | 区(1) | 2006年 |
189 | 畲江工艺品 | 梅县区畲江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2) | 2009年 |
190 | 九龙手工茶 | 梅县区梅南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2) | 2009年 |
191 | 石扇咸菜 | 梅县区石扇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2) | 2009年 |
192 | 石扇鱼血焖饭 | 梅县区石扇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2) | 2009年 |
193 | 梅西肉丸 | 梅县区梅西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2) | 2009年 |
194 | 金柚陈茶 | 梅县区文化馆 | 区(5) | 2014年 |
195 | 客家手工茶 | 梅县区文化馆 | 区(5) | 2014年 |
196 | 钉砻 | 梅县区雁洋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6) | 2016年 |
197 | 黄金玉香糕 | 梅县区丙村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7) | 2019年 |
续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批次 | 公布文件 时间 |
198 | 传统技艺 | 企炉饼 | 梅县区松口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7) | 2019年 |
199 | 鱼散粉 | 梅县区松口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7) | 2019年 |
200 | 羊雌汤 | 梅县区松口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7) | 2019年 |
201 | 荷泗拱桥肉 | 梅县区南口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7) | 2019年 |
202 | 砣子豆腐 | 梅县区松源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7) | 2019年 |
203 | 松源豆干 | 梅县区松源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7) | 2019年 |
204 | 民俗 | 挂大牌 | 梅县区松源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2) | 2009年 |
205 | 七月二十八日老姑婆生日 | 梅县区水车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2) | 2009年 |
206 | 观音生日 | 梅县区大坪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2) | 2009年 |
207 | 升龙转火 | 梅县区程江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2) | 2009年 |
208 | 作福 | 梅县区城东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2) | 2009年 |
209 | “三月三”相公爷出巡 | 梅县区石扇镇文教 体育服务中心 | 区(6) | 2016年 |
210 | 传统音乐 | 水口山歌 | 兴宁市文化馆 | 县(1) | 2007年 |
211 | 罗岗山歌 | 兴宁市文化馆 | 县(1) | 2007年 |
212 | 石马山歌 | 兴宁市文化馆 | 县(1) | 2007年 |
213 | 兴宁客家锣鼓 | 兴宁市文化馆 | 县(9) | 2019年 |
214 | 传统舞蹈 | 梳妆舞 | 兴宁市文化馆 | 县(9) | 2019年 |
215 | 传统美术 | 兴宁烙画 | 兴宁市文化馆 | 县(9) | 2019年 |
216 | 传统技艺 | 客家围龙屋 | 兴宁市文化馆 | 县(1) | 2007年 |
续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批次 | 公布文件 时间 |
217 | 传统技艺 | 编织 | 兴宁市文化馆 | 县(1) | 2007年 |
218 | 管岭打铁工艺 | 兴宁市文化馆 | 县(4) | 2010年 |
219 | 宁中毛笔制作工艺 | 兴宁市文化馆 | 县(5) | 2010年 |
220 | 黄陂煎堆制作工艺 | 兴宁市文化馆 | 县(5) | 2010年 |
221 | 客家黄酒 | 兴宁市文化馆 | 县(6) | 2013年 |
222 | 兴宁滕编技艺 | 兴宁市文化馆 | 县(9) | 2019年 |
223 | 传统医药 | 雄狮牌八宝惊风散 | 兴宁市明珠医药公司 | 县(1) | 2007年 |
224 | 雄狮牌解表追风丸 | 兴宁市明珠医药公司 | 县(1) | 2007年 |
225 | 雄狮牌人参卫生丸 | 兴宁市明珠医药公司 | 县(1) | 2007年 |
226 | 雄狮牌湿热片 | 兴宁市明珠医药公司 | 县(1) | 2007年 |
227 | 雄狮牌健身安胎丸 | 兴宁市明珠医药公司 | 县(1) | 2007年 |
228 | 民俗 | 火把节 | 兴宁市文化馆 | 县(3) | 2009年 |
229 | 关帝出行 | 兴宁市文化馆 | 县(3) | 2009年 |
230 | 民间文学 | 南台大佛的传说 | 平远县文化馆 | 县(2) | 2009年 |
231 | 传统音乐 | 上岌山歌 | 平远县文化馆 | 县(3) | 2009年 |
232 | 广东汉乐(平远) | 平远县文化馆 | 县(7) | 2019年 |
233 | 平远客家山歌 | 平远县文化馆 | 县(7) | 2019年 |
234 | 传统技艺 | 竹具编织 | 平远县文化馆 | 县(3) | 2009年 |
235 | 石正煲钵制作技艺 | 平远县文化馆 | 县(5) | 2016年 |
236 | 平远仙人粄 | 平远县曹字仙人粄 食品厂 | 县(6) | 2017年 |
237 | 平远客家炒绿制作技艺 | 广东茗丰茶业有限公司 | 县(6) | 2017年 |
238 | 红焖红菌豆腐头 | 平远县旅游协会 | 县(8) | 2019年 |
239 | 客家娘酒鸡 | 平远县旅游协会 | 县(8) | 2019年 |
续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批次 | 公布文件 时间 |
240 | 民俗 | 扛仙师 | 平远县文化馆 | 县(3) | 2009年 |
241 | 祭江 | 平远县文化馆 | 县(5) | 2016年 |
242 | 曲艺 | 北磜汉剧 | 蕉岭县文化馆 | 县(3) | 2009年 |
243 | 金狮大锣鼓 | 蕉岭县文化馆 | 县(3) | 2009年 |
244 | 民间文学 | 民间故事(传说)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1) | 2007年 |
245 | 民间歌谣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1) | 2007年 |
246 | 民间谚语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1) | 2007年 |
247 | 民间谜语 | 大埔各镇 | 县(2) | 2011年 |
248 | 传统音乐 | 客家山歌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1) | 2007年 |
249 | 客家筝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4) | 2016年 |
250 | 传统舞蹈 | 狮子舞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3) | 2014年 |
251 | 传统戏剧 | 大埔提线木偶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3) | 2014年 |
252 | 曲艺 | 五句板说唱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3) | 2014年 |
253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民间游戏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3) | 2014年 |
254 | 传统美术 | 木雕木刻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1) | 2007年 |
255 | 民间美术·绘画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3) | 2014年 |
256 | 民间美术·工艺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3) | 2014年 |
257 | 传统技艺 | 竹编工艺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1) | 2007年 |
258 | 棕编工艺 | 大埔县西河镇文化站 | 县(1) | 2007年 |
259 | 草编工艺 | 大埔县高陂镇文化站 | 县(1) | 2007年 |
续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批次 | 公布文件 时间 |
260 | 传统技艺 | 纸扎工艺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1) | 2007年 |
261 | 大埔豆腐干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1) | 2007年 |
262 | 客家黄酒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1) | 2007年 |
263 | 桃源八宝饭珍 | 大埔县桃源镇文化站 | 县(2) | 2011年 |
264 | 龙窑 | 大埔县光德镇文化站 | 县(2) | 2011年 |
265 | 农业工具制作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3) | 2014年 |
266 | 木炭烧制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3) | 2014年 |
267 | 大埔腌面制作技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4) | 2016年 |
268 | 大埔艾粄制作技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4) | 2016年 |
269 | 大埔算盘子制作技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4) | 2016年 |
270 | 大埔忆子粄制作技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4) | 2016年 |
271 | 大埔粟粄制作技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4) | 2016年 |
272 | 大埔笋粄制作技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4) | 2016年 |
273 | 大埔西河发粄制作技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4) | 2016年 |
274 | 大埔鸭双羹制作技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4) | 2016年 |
275 | 大埔灰水粽制作技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4) | 2016年 |
276 | 大埔飞天马有机乌龙茶 制作技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4) | 2016年 |
277 | 大埔西岩乌龙茶制作技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4) | 2016年 |
278 | 竹畲箩编制工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4) | 2016年 |
279 | 竹盒编制工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4) | 2016年 |
280 | 草席编制工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4) | 2016年 |
281 | 大埔青花骨质瓷手绘与 烧制技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5) | 2018年 |
续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批次 | 公布文件 时间 |
282 | 传统技艺 | 大埔高陂陶瓷釉下手工 彩绘工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5) | 2018年 |
283 | 大埔高陂陶瓷拉胚 成形工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5) | 2018年 |
284 | 大埔高陂瓷雕传统 手工技艺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5) | 2018年 |
285 | 大埔小吃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5) | 2018年 |
286 | 传统医药 | 连氏中医眼科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5) | 2018年 |
287 | 民俗 | 客家民居 | 大埔县博物馆 | 县(1) | 2007年 |
288 | 大埔美食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1) | 2007年 |
289 | 庙会 | 大埔县湖寮镇文化站 | 县(1) | 2007年 |
290 | 高陂迎景 | 大埔县高陂镇文化站 | 县(2) | 2011年 |
291 | 茶阳太宁洋万岗 五显大帝庙会 | 大埔县茶阳镇文化站 | 县(2) | 2011年 |
292 | 大麻迎仙姑婆 | 大埔县大麻镇文化站 | 县(2) | 2011年 |
293 | 大麻恭州迎灯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3) | 2014年 |
294 | 端午节习俗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3) | 2014年 |
295 | 三河梓里三圣公王庙会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3) | 2014年 |
296 | 婚礼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3) | 2014年 |
297 | 寿诞礼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3) | 2014年 |
298 | 满月宴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3) | 2014年 |
299 | 婚宴 |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 县(3) | 2014年 |
300 | 光德上漳迎灯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4) | 2016年 |
301 | 光德富岭迎灯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4) | 2016年 |
302 | 成年礼 | 大埔县文化馆 | 县(4) | 2016年 |
续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批次 | 公布文件 时间 |
303 | 民间文学 | 潭江凤坪畲族语言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4) | 2019年 |
304 | 传统舞蹈 | 花钹舞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3) | 2015年 |
305 | 传统技艺 | 黄金粄条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1) | 2007年 |
306 | 薯粄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1) | 2007年 |
307 | 汤坑炒粄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1) | 2007年 |
308 | 汤坑咸菜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1) | 2007年 |
309 | 汤南菜脯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1) | 2007年 |
310 | 碗子粄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1) | 2007年 |
311 | 仙洞米粉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1) | 2007年 |
312 | 油炸豆腐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1) | 2007年 |
313 | 黄金竹编技艺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2) | 2013年 |
314 | 黄金榛糖制作技艺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3) | 2015年 |
315 | 埔寨走马灯制作技艺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4) | 2019年 |
316 | 潭江高山茶制作技艺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4) | 2019年 |
317 | 丰顺苦笋烹饪制作技艺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4) | 2019年 |
318 | 民俗 | 观音娘娘、谢圣仙娘 元宵巡游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3) | 2015年 |
319 | 汤南跳火堆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3) | 2015年 |
320 | 小胜天穿节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3) | 2015年 |
321 | 马图四月八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4) | 2019年 |
322 | 丰顺凤坪畲族祭大公巡游 | 丰顺县文化馆 | 县(4) | 2019年 |
323 | 传统舞蹈 | 春牛舞 | 五华县华阳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1) | 2007年 |
324 | 青塘舞龙 | 五华县转水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3) | 2010年 |
325 | 郭田舞狮 | 五华县郭田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3) | 2010年 |
326 | 传统戏剧 | 花潮戏 | 五华县安流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1) | 2007年 |
续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批次 | 公布文件 时间 |
327 | 曲艺 | 长布山歌 | 五华县长布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2) | 2008年 |
328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五华足球 | 五华县体育局 | 县(8) | 2018年 |
329 | 传统美术 | 泥塑 | 五华县转水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3) | 2010年 |
330 | 客家床画 | 五华县河东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3) | 2010年 |
331 | 传统技艺 | 安流竹器编织 | 五华县安流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2) | 2008年 |
332 | 尖山草蓆 | 五华县梅林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2) | 2008年 |
333 | 水草蓆制作工艺 | 五华县潭下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3) | 2010年 |
334 | 长布花灯 | 五华县长布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3) | 2010年 |
335 | 大田柿花制作工艺 | 五华县长布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3) | 2010年 |
336 | 毛糕制作工艺 | 五华县岐岭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3) | 2010年 |
337 | 岐岭杂技 | 五华县岐岭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3) | 2010年 |
338 | 石灰制作工艺 | 五华县潭下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3) | 2010年 |
339 | 红木家具制作工艺 | 五华县双华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4) | 2012年 |
340 | 红曲制作工艺 | 五华县转水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4) | 2012年 |
341 | 锡制品制作工艺 | 五华县周江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5) | 2014年 |
342 | 天柱山绿茶制作技艺 | 五华县棉洋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5) | 2014年 |
343 | 大布七月七药粄制作技艺 | 五华县水寨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5) | 2014年 |
344 | 雕塑 | 五华县河东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6) | 2015年 |
345 | “廖昌记”酒饼制作技艺 | 五华县转水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7) | 2017年 |
续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批次 | 公布文件 时间 |
346 | 传统技艺 | 花灯版画 | 五华县龙村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7) | 2017年 |
347 | 奇怪酒制作工艺 | 五华县棉洋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8) | 2018年 |
348 | 义学客家老酒制作工艺 | 五华县河东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8) | 2018年 |
349 | 柯树潭糯米醋酿制工艺 | 五华县转水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8) | 2018年 |
350 | 民俗 | 华城老子寿诞 | 五华县华城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2) | 2008年 |
351 | 周潭文昌祠 | 五华县长布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2) | 2008年 |
352 | 扮古事 | 五华县安流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2) | 2008年 |
353 | 华城“三月三” | 五华县华城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2) | 2008年 |
354 | 彩旗岭重阳庆典 | 五华县水寨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2) | 2008年 |
355 | 上刀山 | 五华县棉洋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3) | 2010年 |
356 | 石楼伯公坛 | 五华县横陂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3) | 2010年 |
357 | 坐刀轿 | 五华县棉洋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3) | 2010年 |
358 | 七圣仙娘巡游庆典 | 五华县周江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4) | 2012年 |
359 | 洛阳围庙会 | 五华县棉洋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4) | 2012年 |
360 | 紫云洞观音庙会 | 五华县周江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5) | 2014年 |
361 | 三山国王民俗庙会 | 五华县周江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6) | 2015年 |
362 | 华光大帝巡游庆典 | 五华县梅林镇文体 活动中心 | 县(6) | 2015年 |
363 | 邹公宫庙会 | 梅林镇宣优村文化 艺术研究会 | 县(7) | 2017年 |
文博事业
【文博事业概况】 截至2019年底,梅州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85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1处、省级文保单位87处、市级文保单位114处、县级文保单位273处)。梅州市国有博物馆(纪念馆)馆藏文物49572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6件(套)、二级文物232件(套)、三级文物1487件(套)。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232处(古遗址131处、古墓葬84处、古建筑1328处、石窟寺及石刻6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22处、其他2处),其中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783处、复查不可移动文物449处。
【文物安全】 2019年,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与各县(市、区)文广新局签订“2019年度文物保护单位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文物安全管理目标,落实文物安全管理责任。开展文物安全大排查行动。开展文保单位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经各县(市、区)排查,共查出18处安全隐患,其中,要求没有消防设施的梅州市客侨博物馆进行闭馆3个月整改,消防设施安装位置不合理、烟感器电池过期不工作的梅江区凤凰博物馆进行闭馆20天整改。
【文物保护单位申报】 2019年4月19日,梅州市有1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梅州市有6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申报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工作,组织对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进行评审。
【文物维修】 2019年,梅州市完成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东山书院、世德堂、莲塘洋楼、双龙大夫第、宝善居(第一期)修缮工程;完成邹坊文祠、见龙居和兰芳楼的修缮工程;完成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江南天主教堂建筑群旧址(市委组织部办公楼、市委展馆)、同怀别墅、古大存故居等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完成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南磜观察第、林修明故居(第一期)修缮工程80%的工程量。中国客家博物馆、黄遵宪纪念馆完成升级改造并开馆运行。
【客家围龙屋普查】 2019年,梅州市出台《梅州市客家围龙屋普查工作方案》,开展全市客家围龙屋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梅州市客家围龙屋的现状、数量及分布情况。兴宁市、大埔县、丰顺县和五华县进入田野调查工作阶段。
【博物馆评估】2019年,梅州市对26家国有博物馆(纪念馆)、行业博物馆(纪念馆)和非国有博物馆进行评估,通过验收公布。
【“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 结合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5月13日,中国客家博物馆新设展览——黄遵宪生平事迹展和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对外开放。黄遵宪生平事迹展展示黄遵宪生平事迹;梅州市“非遗”馆是首家全面展示梅州市“非遗”项目的场馆。来自全市文博界、各行业协会的数百人参观展览。5月12日,大埔县博物馆举办《镜头录史千秋在、笑傲人生九十年》——大埔籍战地记者邹健东摄影展系列活动;5月13日,蕉岭县博物馆举办《广东文博40年》图片展,展览简要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文博事业发展的成果;5月14日,梅县区博物馆举办《梅县区博物馆成立60周年》《广东文博改革40年图片展》系列活动;5月14日,兴宁市博物馆举办《宣传博物馆免费开放知识》系列活动;平远县博物馆举办《文物知识宣传》系列活动;丰顺县博物馆举办《赤帜殷殷耀东江——八乡山革命根据地革命斗争史料文物展》活动;五华县博物馆举办《五华狮雄山秦汉遗址考古发挖成果展览》《记忆历史,记住乡愁——客家文俗文物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片展》等活动。
(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19年梅州市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一览表
文物保护 单位名称 | 县 (市、区) | 详细地点 | 年代 | 类别 | 级别 |
|
叶剑英故居 | 梅县区 | 雁洋镇雁上村虎形自然村 | 清 |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
丘逢甲故居 | 蕉岭县 | 文福镇逢甲村 | 清 |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父子进士牌坊 | 大埔县 | 茶阳镇学前街 | 明 | 古建筑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人境庐和荣禄第 | 梅江区 | 金山街道办事处 小溪唇居委 | 清光绪七年(1881)、 清光绪十年(1884) |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谢晋元故居 | 蕉岭县 | 新铺镇尖坑村 |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大埔光禄第 | 大埔县 | 西河镇车龙村 | 清 |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
联丰花萼楼 | 大埔县 | 大东镇联丰村 | 明 | 古建筑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
|
大埔泰安楼 | 大埔县 | 湖寮镇龙岗村 | 清 | 古建筑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
三河中山纪念堂 | 大埔县 | 三河镇汇城村 | 民国18年(1929) |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
大埔肇庆堂 | 大埔县 | 百侯镇侯南村 | 民国 |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
狮雄山遗址 | 五华县 | 华城镇塔岗村 | 秦汉 | 古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
灵光寺 | 梅县区 | 雁洋镇阴那村 | 明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 | 大埔县 | 三河镇汇东村 | 1964年 |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千佛铁塔 | 梅江区 | 金山街道办事处 龙丰村 | 五代南汉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奕世流芳”牌坊 | 大埔县 | 湖寮镇龙岗村 | 清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兴宁学宫 | 兴宁市 | 兴田街道办事处 司前街 | 明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续表
文物保护 单位名称 | 县 (市、区) | 详细地点 | 年代 | 类别 | 级别 |
|
狮雄山塔 | 五华县 | 华城镇塔岗村 | 明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长乐学宫 | 五华县 | 华城镇城镇村 | 明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英烈庙 | 五华县 | 双华镇大陂村 | 明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东江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 丰顺县 | 八乡镇滩良村 庄屋坪 | 民国19年(1930)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元魁塔 | 梅县区 | 松口镇铜琶村 | 明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南华又庐 | 梅县区 | 南口镇侨乡村 | 清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 | 梅县区 | 雁洋镇长教村 | 明—民国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棣华居 | 梅江区 | 西阳镇新联村 | 民国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联芳楼 | 梅江区 | 西阳镇新联村 | 民国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恩元第 | 梅江区 | 金山街道办事处小溪唇居委 | 清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石寨土楼 | 蕉岭县 | 南磜镇石寨村 | 明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两海会馆 | 兴宁市 | 兴田街道办事处神光路5号 | 清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
东山书院 | 梅江区 | 金山街道办事处小溪唇居委龙丰村东山岌下 | 清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邹坊文祠 | 平远县 | 仁居镇邹坊村 | 清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凌风塔 | 平远县 | 石正镇潭头村 | 清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李惠堂旧居 | 五华县 | 横陂镇锡坑老楼村 | 清—民国 |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森堂公祠 | 大埔县 | 湖寮镇新村 | 民国26年(1937) |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小树庐 | 平远县 | 仁居镇城南村 | 民国 |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李威光故居 | 五华县 | 华城镇黄埔村 | 清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通议大夫第 | 大埔县 | 百侯镇侯南村 | 清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井下吴屋 | 平远县 | 仁居镇井下村 | 清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续表
文物保护 单位名称 | 县 (市、区) | 详细地点 | 年代 | 类别 | 级别 |
|
荣槐楼 | 五华县 | 转水镇三源村 | 清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磐安围 | 兴宁市 | 叶塘镇河西村 | 清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福禄岌民居群 | 梅江区 | 三角镇泮坑村 福禄岌 | 清—民国 | 古建筑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