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客家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唱诵的一种民歌,是客家文化的一部分。客家山歌由来已久,随客家先民由中州一带南迁而来,上承《诗经》遗风,以“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常用“重章叠句”和“比喻”、“双关”的形式,每首4句,每句7字。第一、二、四句末押韵,多用平声韵,字句平仄也较讲究,以客家口语文字组词,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琅琅上口。唱腔丰富多彩,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曲调高亢、嘹亮、抒情、悠扬,富有浓厚的客家地方特色。建国以来,客家山歌得到政府的重视与扶持,每年中秋被定为“山歌节”,开展赛歌、斗歌、山歌擂台等活动。每届山歌节,都有众多的海内外乡亲回来观摩,万人空巷,盛况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