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梅州 > 历史沿革 > 客家文化
不旱不涝夺丰年
——客家人种植水稻习俗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2-05-19 09:15:54  浏览:-
字号:

  “重视种苗开好犁,不误农时耕耘田;适时施肥除好草,不旱不涝夺丰年。”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种植小麦转变为种植水稻,摸索出了一套有规律、有成效的耕作技能。笔者在家乡梅县城东谢田村,从小就参与种植水稻等农事活动,长大后到城里工作已有50多年。如今,虽然农耕技能已有所优化,但田间地头、犁耙辘轴的劳作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一种乡愁。在一片春耕序曲中,我又情不自禁想起过去那一幕幕种植水稻的情景和许多民间习俗。

  做好接春,备好耕地。元宵节之后,择吉日犁田,名曰“起春”,又谓之“开犁”。立春前一日,便要做好接春的准备:用4片干净的大青菜叶、4根蒜和葱、若干芹菜,用红纸包裹,分放4碟之中,4碟一字排列,放在正对大门的长条桌上。另备鞭炮一包,鸡蛋一只。春时一刻,点燃鞭炮,把鸡蛋竖着搁在桌上,如果鸡蛋成立状,意即春已接到,可以开犁。在开犁前必须做一件事情:用酒糟拌米饭,供牛食,让牛养足气力,不误耕作。开犁之日,须祭牛并举行拜犁仪式:用3炷香、若干纸钱,焚之后祭拜再三,以求耕地顺利。然后,由农夫把牛牵至田里,开犁备耕平整水田。

  适时浸种,认真催芽。催芽又称浸种谷。“懵懵懂懂,惊蛰浸种”,这一农谚启示,不论天气冷暖,惊蛰节务必开始浸谷种。用盘子盛稻种放在灶上,祈求灶君司命作主保佑种子粒粒发芽,不烧包,不烧芽,接着将选好的稻谷种子,用稻草包成椭圆形挂在灶前伏上,吸收灶气(即热气),然后,放在水塘里浸泡一天,捞起放在院子里用木桶、酒盆、谷箩保温催芽。

  适时播种,护好秧苗。农谚云:“桐花落地,种谷下泥。”在适宜的气温中才可以播种,此时,催好谷芽,查阅“皇历”,选择吉日播种下田,届时备好线香与红纸钱,来到秧田,念过“种谷下秧田,田头插红线;米谷神护佑,赐我丰收年”的祝词,用线香将红纸线插在田角,然后默默地把种谷播下,撒上草木灰防寒保温,行动极为神秘,意在不让鼠雀知觉。同时,在田头插上头戴斗笠、身穿破衣的稻草人,俗称“茅人”,以驱麻雀。待种谷出水转青后,家家户户打“秧青面”(又称秧青粄),祈保秧苗长好,不烂秧。

  开好秧门,老手开插。到莳田时节要请农家老者在田头举行仪式:焚香烛,高举酒杯,唱赞颂。仪式后,老农将酒喷洒于青苗之上,顺势拔秧,青年男子始下田拔秧4扎,谓之“开秧门”。莳田时节,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会相互换工。俗话说,“莳田师傅割禾客”,不论谁家莳田,三餐饭菜都必备办丰盛,妇女在做早饭时,有意在饭锅中掺些谷,让帮工者在吃饭时无意之间说出“许多谷”“许多谷”,以预丰收。饭后即来到田头,插秧便正式开始,俗称莳田。第一个下田者为“老把式”,其后依能力高下排列。中间休息,还要把很讲究的茶点送到田间,其中,“艾粄”要吃光,“艾”系草本,寓除草务尽之意。插秧完毕,请帮工者吃晚饭,谓之“莳田酒”,莳田的第一高手坐首席。早稻种植季节必须认真掌握好适时插植,清明前后开插,但最迟不得超过立夏节。农语云:“莳田莳到立夏节,不如上山去采蕨。”即此时不能再插了,否则秧苗拔节,有青苗无青谷。

  不畏辛劳,精心耕耘。耕耘是种植水稻的重要环节,耘田二三次,谚云,“禾耘三道粒粒满”“天晴耘禾当下粪”“禾根悉悉痒,越耘越会长”。禾苗返青开始分蘖(俗称蔸),第一次耘田,有的施肥耘田,叫除邪驱害,即在稻田撒上粪便肥,立即用脚耘田;有的耘白水田,即不施肥耘田,其作用是松土除草,利用禾苗发根和分蘖。到禾苗分蘖后孕穗前,有的地方还在稻田里撒上石灰粉耘田,以中和土壤酸碱性、除草、防虫、杀虫、硬禾梗,以控制禾苗分蘖。

  制宜放水,灌溉水稻。农谚云:“有收无收靠水,收多收少靠肥。”认识到水是种植水稻的命脉,旧时,用山塘水库蓄水,筑陂引渠水进行灌溉,稻田用水按田亩来分灌,在“雨水”之日,由“老陂闸”(负责修陂作圳的人),商议分水的办法。一般管水的办法是因地制宜。或按分水圳灌溉面积确定各户放水时间;或看太阳,日出东家,日落西家,夜间则以月亮和星辰确定放水时间;或是当更,点香计时,香完过家;或是抓阄(又称“捡勾”),按阄长短或数字大小依次放水;若借田过水,应打水折,众人相约成俗,无有怨言,纠纷较少。

  不误农时,收割稻谷。收割俗称割禾。进入割禾时节,正值夏收夏种,农忙季节,民间有“莳田无早上,割禾无中午”之说。在割禾时,农家除亲友帮忙外,还有彼此换工互助的习惯。割禾一般每人每天收割稻谷2担,如禾苗长势好,主家招待热情又大方,帮工者热情高,干劲大,常有共同多割一禾篮担谷穗,收工时挑回家的,俗称“送报担”。把收割的稻子挑到禾坪用墩板或木桶上打得哔哔啪啪,很有节奏,像是丰收的乐章,使人干起活来,心情欢畅。

  善始善终,种好晚稻。晚造种植水稻,依然与早稻一样,适时插莳,深耕细作,把好季节关。晚造种植前,即稻田收割后,将田耙好。约在插前10天施散石灰粉,用辘轴(农具),把禾头压在泥水中,并在打辘轴前叫声“辘一辘,禾头变肥泥;轴一轴,病虫死到光”,意使晚造更好地生长。立秋前后,开始插莳晚造,处暑前插完田,叫“处暑定禾苗”。否则,晚造生长期过短,躲不过寒露风则会带来“有青禾无青谷”,到“立冬”时节,俗云“禾到立冬死”,稻谷无收成。

  举行尝新习俗。在小暑过后,逢卯日,将割下的稻谷碾成新米,与少许的老米混蒸(意为余粮),做好饭、肉、酒,先供祀五谷之神和祖先。然后,请帮工割禾的农友亲朋食用。是日加以新摘下的丝瓜(寓意思念感恩)、苦瓜(寓意知道帮友的辛苦)、茄子(块菜寓意厚实)和娘酒、肉菜等进行招待,感谢工友们的帮忙,并总结交流经验。(丘祥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