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是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兴宁市迎来了蛇年首个“文玩圩日”,由兴宁市委宣传部指导、兴宁市文联主办的兴宁市“文玩圩日”助力打造文旅打卡点活动也在现场同步开展。(详见《梅州日报》2月24日3版)
圩日,是客家人的传统风俗,赴圩,赴的不仅是集市贸易,更是圩日文化。兴宁依托本土收藏、版画、美术等特色文化,打造每月一场的“圩日”文旅集市,不仅展示了兴宁的文化底蕴,还通过创新形式吸引了年轻人和周边游客,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这一活动将文旅结合,通过文化赋能,打造集文旅展示、宣传推广、互动体验等于一体的居游共享空间,既提升了城市文化吸引力,同时也为城市打造新文旅品牌提供了新的动力。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这对于文旅市场主体来说既是新的增长点,也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当下,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不再只是“看山看水看风景”,而是日益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模式转变。深度参与并充分感受目的地文化内涵的旅游方式,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兴宁的“文玩圩日”正好契合了文旅的融合创新,受到不少人的追捧。实践证明,只要用好文旅融合这个重要抓手,下大气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深度融合,积极培育人们喜闻乐见的新产品,就能给文旅市场带来新气象,为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
文旅深度融合的背后,是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梅州是客家文化聚集地,赴圩已经成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文玩圩日”可成新兴文旅打卡点。把“文玩圩日”打造成新兴文旅打卡点,相关部门可对活动进行丰富和提升,比如增加文玩制作、文化讲座等互动体验,定期更新活动内容,保持新鲜感,增强游客的参与感,让人逛圩心情愉悦;比如结合本地节庆,创新举办各种活动,包括节日主题集市、民俗表演等,展现传统文化魅力,进一步增加“文玩圩日”的吸引力;还可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平台扩大影响力,加大宣传,改善周边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并与旅行社、酒店等合作,推出文旅套餐,提升游客体验。
将“文玩圩日”从一个聚集文玩交易的市场,完全可以打造成我市一张新的旅游名片。期待各级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把“文玩圩日”打造成梅州客家圩日的又一特色品牌,用具有本土气质的原生态文化,吸引和感染更多人前来赴圩,为我市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进一步推动经济与文化发展。(撰文 朱双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