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缮后的平远烈士陵园。(潘梦志 摄)

纪念馆内存放的实物再现了平远先烈的英勇事迹。(朱双玲 摄)
国庆过后,恰逢平远烈士纪念馆刚正式对外开放,我与同事们相约前往这片红色土地,赴一场与革命先烈的精神之约,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平远烈士纪念馆坐落于平远县城平城中路的革命烈士陵园内。这片承载厚重历史的土地,其纪念渊源可追溯至1957年建成的烈士纪念亭,此后历经数次改扩建,于1994年10月正式更名为“平远县革命烈士陵园”,整个陵园占地约6500平方米,安葬着50多位烈士遗骸。2023年,平远县投入1816万元实施提质改造,新增了纪念馆、红色文化长廊、门牌坊等功能设施,还配套建设了停车场,使这座老陵园焕发新生,成为集瞻仰缅怀、红色教育、休闲休憩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
步入陵园,“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巍峨矗立,烈士名录墙上的名字清晰可辨,无声诉说着牺牲与奉献。穿过陵园,新建的平远烈士纪念馆映入眼帘。这座纪念馆由展馆与演讲厅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达616.3平方米,建筑规模适中却处处彰显庄严。推开纪念馆大门,大厅中央的烈士群雕瞬间吸引众人目光——雕像上,战士们有的冲锋在前,有的俯身传讯,每一个姿态都充满力量,而他们眼中的坚定与执着,更如利剑般直击人心,瞬间将参观者带入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听见冲锋号角,感受到热血忠诚。
馆内灯光柔和却肃穆,让人不自觉地放轻脚步、放缓呼吸。展区以时间为轴,精心划分出“反帝反封建先锋”“浴血苏区闹革命”“血洒长征写壮歌”“赴国难捐躯殉国”“铁血硝烟谋解放”“地下党血溅刑场”“保家卫国铸忠魂”“舍生忘死守安宁”八大单元。我们沿着展区缓缓前行,从平远人民反抗压迫的最初觉醒,到苏区革命的烽火燎原;从长征路上的热血牺牲,到抗日战争的浴血奋战;从解放斗争的英勇冲锋,到和平年代守护安宁的无私奉献。每一幅老照片、每一段文字记载、每一件留存的实物,都生动还原了平远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也清晰勾勒出革命烈士们坚守信仰的峥嵘岁月。
驻足“血洒长征写壮歌”展区前,同事轻声感叹:“原来平远也有这么多烈士为长征献出了生命,他们的故事不该被遗忘。”诚然,这些烈士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赫赫战功,却用生命践行了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他们的事迹汇聚成动人的平远精神,让我们真切触摸到平远革命历史的脉搏,也深刻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蕴藏的蓬勃力量——那是英雄城市的精神底蕴,更是激励后人的不竭动力。
走出纪念馆时,夕阳为纪念碑染上金辉。此次瞻仰之旅,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平远先烈们前仆后继、艰难求索的身影,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更要以英烈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续写担当与荣光。 (撰文 朱双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