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挂大牌起源于明嘉靖年间(约1530年)。松源王氏四世祖王宗泰一生崇德向善,扶贫济困,热心于公益事业,其善举在粤闽赣边众口皆碑。王宗泰逝世之后,受到嘉靖皇帝旌表,赐“厚德传家”谥号,并准许其家族将“厚德传家”谥号制成牌匾供奉。在清康熙年间(1712年),王氏族人商定由宗泰公的四个儿子四大房轮流主办,确定每年正月二十八日为活动日,活动地点设在松岗坪并逐年增加金狮锣鼓、腰鼓、大锣鼓(八音)等表演,交牌接牌仪式上有感恩祖德的祭牌,有固定的巡游线路。举办活动时,闽粤赣三省宗亲也前来参加,最多时达近万人,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之一。
2020年,梅县挂大牌被列入梅州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