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梅州 > 旅游梅州 > 特色美食
五华鱼生
来源:本网  时间:2025-09-01 17:35:25  浏览:-
字号:

图为:五华鱼生作品.jpg

  生食鱼肉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诗经》中,就已经有“脍”的记载,《论语》中也有对“脍”等食品的记述。根据文献的记载,中国人吃鱼生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先秦时期,鱼生主要是作为款待有功之士、宴请重要人物或者庆祝将士凯旋的菜肴。

  五华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而来,便把吃鱼生的习惯从中原带到了南方。根据文献的记载,五华人吃鱼生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客家人到达梅州五华等地之后深居山地,因为草鱼不与人争粮,易于养殖,能改善生活,因此一直保留了吃鱼生的习惯。

  五华鱼生以五华梓皋片区的鱼生最为传统。梓皋地区地处五华琴江河流域,水质资源河鲜丰富,草鱼养殖历史悠久,是五华最早开始食用鱼生的地方。据五华梓皋地区老人回忆,自记事起就知道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吃鱼生,自家鱼塘捞起鱼,自家人或者约上三五好友自己动手,妥妥的“家常便饭”,尤其逢年过节家庭聚餐,冇鱼生不成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步开始有人开店经营鱼生专门店。

  五华鱼生制作习惯用草鱼、鲮鱼、鲫鱼、赤眼,先把鲜鱼敲晕,将鱼血放净(很关键,若不干净,鱼肉会发红和带血腥味), 再刮去鱼鳞,把鳃摘掉,除去内脏,脱去鱼皮,最后在干透的砧板上按照鱼骨走向去骨,取下鲜肉,用吸水毛巾或吸水纸吸干鲜肉水分,再将鱼肉切成薄厚均匀晶莹通透的鱼片,均匀摆在竹筛上。

  五华鱼生的吃法分为梓皋片区吃法和县城中心吃法。梓皋片区吃法延续了古代鱼生吃法,先将甜娘(本地叫法)(学名:大叶石龙尾)和蒜头、小米辣一起捣成蓉,加糯米醋搅匀,然后将鱼肉放入醋中略浸泡捞出添加花生油、麻油,再加入白糖、酥糖、白鸽蛋(用花生或者黄豆炸酥后用糖霜裹制)等客家小吃或者将甜娘、蒜泥蓉食用。县城中心吃法则是一样的步骤不一样的配料,先将调好的薄荷蒜蓉泥加糯米醋搅匀,然后将鱼肉放入醋中略浸泡捞出添加花生油、麻油,再加入薄荷、姜、蒜、洋葱、辣椒、盐炸花生等配料食用。吃起来鲜滑爽口、脆嫩清香,味道鲜美。五华生鱼不仅美味,还有很好的清热泻火的功效,民间一直流传着“吃鱼生才有人生”的说法,这一美食已成为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

  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下,积极打造五华鱼生特色产业, 组织多次评比活动,先后开展五华鱼生特色厨技创新创业大赛、五华鱼生制作示范店、五华鱼生美食制作十大高手、出台鱼生制作团体标准制作、五华鱼生用鱼(草鱼)产业技术规范等,几年来,五华鱼生还多次被邀请到省市举办粤菜客家美食节等活动进行展示宣传,每到一处都深受欢迎,受到当地各大媒体广泛宣传赞誉“五华鱼生”独特的文化魅力,五华鱼生将随着立体化现代文化交通网络的形成,特别是近两年足球中超联赛赛事在五华举行以来,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来五华看中超、食鱼生、品佳酿,体验足球风采,品尝鱼生美食,领略客家文化。

  千年的鱼生文化,因客家人的迁徙而带到了五华,五华鱼生传承了古老的鱼生饮食文化,经过五华人的不断改良创新,形成了具有独具五华特色的鱼生文化。五华鱼生,2020年被评为梅州市三十道客家名菜之一,2024年被列入五华县第十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