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梅州 > 未来发展 > 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打造粤东北公园城市典范
《梅州市中心城区公园城市总体布局规划(指引)(2020-2035)》出台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0-10-13 09:29:28  浏览:-
字号:

res01_attpic_brief.jpg

风景如画的剑英公园。(图片来源:梅州日报,连志城 摄)

  记者从市住建部门获悉,《梅州市中心城区公园城市总体布局规划(指引)(2020-2035)》日前正式出台。根据《规划》,梅州将建设由“区域绿地—生态廊道体系—城市绿地”组成的市域绿地系统,构建“一核四心、一带四廊、一环五山”空间结构,实现“山水相依、错落有致、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和谐秀美”的建设目标,打造粤东北公园城市典范。

  《规划》指出,梅州市中心城区公园城市建设以城市公园为核心,以周边山体、自然保护地为基础,以生态廊道连接各节点形成公园城市生态网络体系,构建“一核四心、一带四廊、一环五山”空间结构。其中,一核指位于城市中央的剑英公园和江南新城绿轴公园;四心指百岁山郊野公园、清凉山郊野公园、足球文化公园、梅花山公园四个代表性公园。一带指梅江绿带;四廊指程江、黄塘河、周溪河、白宫河四条主要河流绿廊。一环指环绕城区的连绵山体形成的绿环;五山指利用城区外围的山体规划建设的5处公园。

  据了解,目前梅州城区已建成公园34个,其中综合性公园4个、郊野公园3个,湿地公园2个,滨水公园7个,其他专类公园1个,社区公园5个,社区绿地12个。主要有足球文化公园、剑英公园、客家公园、百岁山健身公园、泮坑公园、梅花山公园、滨江公园、梅江公园、东山亲水公园、归读公园等。据统计,目前现状市区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1平方米,覆盖率42.95%,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1%。

  按照《规划》,公园体系布局规划建设综合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滨水公园、体育公园、其他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和社区绿地。其中,规划综合公园共8处,面积约283公顷。其中现状保留4处,包括足球文化公园、剑英公园、梅花山公园、马鞍山公园;规划新建4处,分别为江南新城绿轴中央公园、桃西公园、宪梓公园、蔡岭公园。

  郊野公园方面,将改造扩建现有郊野公园,挖掘城郊山体资源,构建群山绕城的格局。规划郊野公园共6处,面积约2565公顷。其中改建扩建3处,包括百岁山郊野公园、清凉山郊野公园、明阳寨公园;规划新建3处,分别为金鸡湖水库公园、乌仙岩公园、石子垇公园。

  体育公园方面,选取规划的公园绿地或挖掘利用边角地、插花地、闲置地等规划以绿化为本底,以体育锻炼为主要功能、兼有社区公园文化休闲一般功能的体育公园。规划新建体育公园共18处,面积约18公顷。

  湿地公园方面,将以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建设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公园,创造聚水亲水海绵化空间。规划湿地公园共4处,面积约90公顷。其中改建扩建2处,包括芹洋湿地公园、梅县亲水公园;规划新建2处,分别为芹黄湿地公园、梅塘湾湿地公园。

  滨水公园方面,规划沿梅江、程江、黄塘河、周溪、寨中河以及其他水系建设滨水公园,突出共享性和亲水性,创造滨水生态化空间。 规划滨水公园共16处,面积约238公顷。其中现状保留4处,包括归读公园、东山亲水公园、滨江公园、梅江公园;规划新建12处,包括程江滨水公园、黄塘河公园、东升滨水公园、周溪公园等。

  同时,还将规划其他专类公园4处,包括客家公园、植物园、小密植物园、儿童公园等。

  《规划》指出,绿廊体系布局规划衔接《梅州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建设梅江、程江、黄塘河、周溪河、白宫河5条滨水绿廊(带);道路绿廊体现城市风貌、增加开敞空间,以乔木为主,乔、灌、地被植物相结合;城市绿道网以滨水绿廊和道路绿廊为基础,高标准建设绿道体系,完善标识系统、驿站、照明等配套设施,着力提升绿道生态和公共服务品质。同时,以城市道路为环线和轴线,以城市商业中心等重要门户为节点,以景观和生态重要程度及实施性高的区域为重点片,形成“一廊、三环、十轴、七片、多点”的立体绿化结构。

  《规划》将贯彻“园中建城、城中有园、以人为本、人城和谐”的规划理念,建设自然、城市、人和谐的山、水、林、田、城、园共融的生命共同体,打造集绿色化空间、城市海绵体和公共活动场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公园网络体系,展现“青山环绕、玉带汇流、城绿相融、百园棋布”的城市生态和人文景观。其中分区目标为:老区见缝插绿,生态修补,打造小、多、匀的公园网络;新区分级布置,完善体系,打造均衡合理的公园网络。近期目标为:到2023年,生态格局框架基本建立,绿化品质逐步提升,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远期目标为:到2035年,基本建成绿色共享、人文深厚、功能完善、治理高效的公园城市,实现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的有效实践。(记者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