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规公文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索 引 号: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1-07-02
名  称: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梅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1-07-02
文  号: 梅市府办〔2021〕14号

梅市府办〔2021〕14号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梅州市

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和中央、省属驻梅各单位:

  《梅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7月2日



梅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一、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范围

  (一)产业集群定义。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是指机动车辆及其车身的各种零配件制造。在《中国汽车工业产品规范化目录》分类中,汽车零部件分为动力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电子电气系统、通用件、新能源汽车专用部件等六大类。其中:动力系统分为机体组、润滑、供排气、驱动装置、冷却、点火、离合器、变速器8类子系统,产品细分196个类别;底盘系统分为燃油供给、制动、转向、悬架、传动、行走6类子系统,产品细分146个类别;车身系统分为车身面板、保险杠及防护装置、车门及开闭件、舱体、内外饰、仪表板总成、后视镜、座椅、玻璃窗及清洗装置、空调子系统、照明子系统、安全带及安全气囊子系统12类子系统,产品细分280个类别;电子电气系统分为娱乐设备、智能控制系统、传感器、电器件3类子系统,产品细分141个类别;通用件分为随车通用件、通用零部件、管件、衬套及密封件、金属成型部件、塑胶成型部件、表面处理组件、上游材料与设备8类,产品细分91个类别;新能源汽车专用部件分为动力电池子系统、电机子系统、专有控制及执行系统3类,产品细分56个类别。

  (二)梅州主导产品。

  从产品类别来看,梅州市汽车零部件集群主要产品涉及底盘零部件类、电子电气零部件类、车身零部件类、动力零部件类、新能源汽车专用部件类以及通用件类等汽车零部件主要门类。按照发展阶段划分主要包括以下产品,一是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品,如汽车起动机、发电机、齿轮、车轴、制动鼓、新能源锂电池用铜箔等;二是有一定竞争潜力的产品,如汽车传动带、轮胎、汽车音响等;三是原有的传统性产品,如离合器、轮毂等;四是新引进培育的高端产品,如智能汽车玻璃、新能源汽车用磁性元件、汽车弹簧等。

  (三)材料工艺。

  从材料来看,梅州市汽车零部件主要涉及金属类零部件和电子电气类零部件,金属类零部件产品涉及的工艺主要有铸造、锻造、机械加工、冲压等,电子电器类零部件产品涉及的零部件主要有机械装配、电气安装等。集群部分金属类零部件产品生产制造工艺能耗较大,发展绿色制造工艺将是集群培育的重要着力点。

  二、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革。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与汽车产业加快融合,汽车产品正加快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方向发展。传统企业和新兴企业竞合交融发展,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正发生深刻变化。新能源车企代表特斯拉市值超过5000亿美金,已远超大众、福特、丰田等传统车企,我国比亚迪、蔚来、小鹏等新兴新能源与智能化车企发展势头迅猛,全球汽车产业生态正在重塑。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汽车车身结构件、电子电器、饰件系统、发动机及配件等汽车零部件供给也面临着深刻的结构性变革。汽车零部件企业唯有保持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稳定性,才能够进入整车企业的全球采购体系,从而更好地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

  (二)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2011年至2017年期间,受益于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以及全球化零部件采购力度提升等多重利好,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成功融入世界零部件采购体系,行业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1.98万亿元增至2017年的3.8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1.89%,逐步形成了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及西南地区等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2018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国内宏观经济增速下降、国六政策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滑坡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保持在低位运行,2019年汽车零部件产业工业总产值约4万亿元。但长期来看,在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相对发达国家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经济保持长期向好趋势不变、汽车报废带来的新车购置需求保持良好增长趋势等背景下,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下,未来我国汽车产量仍有较大增长潜力,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三)广东培育发展汽车产业集群带来新机遇。

  广东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在汽车整车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两大行业。2020年前三季度,广东省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完成工业总产值2613.70亿元,占广东省汽车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9%。从区域分布看,广东省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珠三角核心区。前三季度,珠三角核心区完成增加值1265.77亿元,占全省汽车产业的比重高达97.5%,仅广州一市占全省的比重就高达64.5%,产业高度集聚。202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提出培育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等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到2025年,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培育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广东省的汽车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政策红利和发展契机,以珠三角地区为主要集聚地的广东省汽车产业链向周边地区延伸,特别是向具备要素成本优势的粤东西北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三、梅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及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基础。

  ⒈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梅州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零部件生产始于1954年,是广东省较早生产零部件的地区。近年来,梅州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布局和“1+1+9”工作部署,积极实施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全国汽车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2020年,全市汽车零部件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约27.19亿元,比“十二五”期末16.15亿元比增68.35%,共有汽车零部件从业人员数量约6300人,规模排名在全省第12位(前十一位为广州、佛山、深圳、东莞、惠州、中山、肇庆、江门、珠海、清远、汕头)。

  ⒉骨干企业不断发展。近年来,梅州市部分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不断发展,BPW(梅州)车轴有限公司通过中外合资、技术改造生产经营各规格型号的“BPW”品牌车轴和车轴关联部件,产品品牌、质量、技术、研发及服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同行的标杆,是广东省制造业500强企业,2020年产值19.87亿元,同比增长39.4%车轴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18%,拉动与BPW(梅州)车轴有限公司相关配套轮毂生产、配件、模具等上游13家企业共同发展;广汽零部件产业园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已有梅州广汽汽车弹簧、梅州广汽华德、广东安闻、梅州宏原等9个项目建成投产;雅玛西新能源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所研发生产的磁性器件产品已进入全球顶级电动汽车制造商供应链;丰顺县培英电声有限公司由最初生产扬声器的五金配件,已逐步发展成为一家专业的汽车音响和用品的研发及生产企业。

  ⒊集聚效应初步显现。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梅州市区位条件改善和高素质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和广州对口帮扶工作启动以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对接产业转移打造广汽零部件产业园,一批广汽产业链相关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进驻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由广汽集团与广梅园共建的广汽零部件产业园发展迅速,产业园采取“3+3+3+X”的项目引进模式,带动了广州宏原、河北安闻等一批广汽产业链相关企业进驻,进一步夯实了我市汽车零部件发展基础。规划落地企业有广汽弹簧、广汽华德为代表的乘用车汽车零部件企业15家,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40亿元,目前已有广汽汽车弹簧、梅州广汽华德、梅州宏原、广东安闻等企业投产。2020年,广汽与圣戈班合资建设的梅州圣戈班高端汽车玻璃项目正式签约入驻,目前生产项目已动工建设,预计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约12亿元。BPW(梅州)车轴有限公司利用自身配套优势,带动梅州五指石科技有限公司、梅州洪裕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梅州市福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一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发展;同时依托德国BPW公司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资源优势,在原有基础上扩展车轴配件生产和出口业务,加大力度吸引德国BPW公司把更多的车轴配件生产业务转移至梅州市,使公司成为德国BPW公司的车轴和车轴配件生产基地之一;公司在做大做强车轴产品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引进车轴上游生产厂家来梅投资办厂,形成轮毂—车轴—挂车整车生产的产业链,为梅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⒋创新能力稳步提升。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搭建各类创新平台,梅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品牌效应初步显现。目前,我市汽车零部件行业拥有BPW(梅州)车轴有限公司、广东井得电机有限公司等9家高新技术企业,已认定汽车零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共10个,其中广东省汽车起动机及驱动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创新平台获得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梅州市专用车及零部件自动化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创新平台获得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BPW(梅州)还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丰顺培英电声公司目前拥有自主品牌商标数60多项,其中境外注册商标5项;专利70多项。

  (二)发展短板和劣势。

  ⒈产业规模小且分散。目前梅州市汽车零部件产值过亿的企业有5家,多数企业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属“小微”企业,尚未形成较强支撑和拉动作用,且现有零部件企业分散在挂车、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多个细分领域,企业之间关联度较小,多数细分领域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全市仅有挂车零部件生产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链(铸造零部件—车轴—整车),但也存在生产规模较小,未形成整车厂带动配套企业等问题。由于缺乏一批带动力强的零部件龙头企业,梅州市中小零部件企业不得不在国内外两个市场内为各个层次的部件或者整车企业进行配套,导致大部分产品不能形成系列,通用化程度较低。

  ⒉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梅州汽车零部件产业中小企业多、产能小、利润低,科技投入少,产品开发能力差、技术含量低,产品多集中在价值链中低端,且以传统汽车、柴油车、专用车零部件为主,如劳动密集型等铸造类配件产品。随着下游相关产业竞争加剧和上游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梅州市目前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竞争力逐步走弱,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面对当前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发展浪潮,企业在新产品方面研发投入不足,产品结构调整步伐较慢。

  ⒊要素支撑能力较弱。一方面由于梅州市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中传统铸造机械类企业较多,其对土地、用电、环境等要素承载能力要求较高。近年来,由于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政策的变化,汽车零部件产业招商引资和企业增资扩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制约了产业进一步集聚。另一方面,由于梅州市经济与专业教育基础较为薄弱,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尚待完善,汽车零部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且梅州汽车零部件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还存在普通工人供给不足,用工成本相对较高等方面问题,都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主要发展目标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精神,围绕建设广东省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重要零部件产业基地的总体目标,以融入广东省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为主线,以提升传统汽车零部件发展质量为核心方向,以培育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配套零部件为突破重点,依托广汽零部件产业园等特色“园中园”,持续深化穗梅产业共建。力争到2025年,梅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整体规模实现跃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治理模式更加完善,对外开放合作更加深入,关键零部件产品品质水平和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一批高端零部件产品进入国内乃至国际主流汽车主机厂供应链,构建形成特色突出、分工合理、配套完善的先进制造业体系。

  ——集群规模快速增长。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00亿元以上。其中,乘用车零部件总产值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挂车等专用车零部件总产值达到35亿元以上,新能源“三电”类专用零部件总产值达到15亿以上。超20亿元的企业达到1家以上,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以上,产值超1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以上,部分主导产品在全国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或有显著的行业影响力。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新增省级以上创新载体2—3个,力争培育1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个。在智能、绿色汽车零部件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标准化组织等合作更加紧,产业创新能力从“引进、跟随”为主逐步向“内生、并行”转变。

  ——治理模式更加完善。探索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自治的集群治理模式,土地、能源、人才、资本等要素配置更加高效,培育形成1个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机构,推动集群上下游企业间业务协作、资源交换更加密切。

  ——开放合作更加深化。融入广东省汽车战略支柱产业集群建设更加深入,新增进入广汽、比亚迪等汽车主机厂一级/二级供应商体系高端产品数量不少于10个,积极参与全国乃至全球汽车制造业产业链分工与合作,“引进来”和“走出去”能力显著增强,新增签约/投产项目不少于15个。

  五、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引育,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依托梅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现有基础,紧抓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机遇,瞄准挂车等特色专用车零部件、智能乘用车零部件、新能源“三电”零部件三大重点发展领域,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重点抓好增资扩产、优化调整、招商引资等一批总投资约50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不断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一)推进优质企业增资扩产。

  聚焦挂车车轴、轮毂、精密铸件、轴用制动蹄铁、轴用制动蹄片等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产品,通过推进企业增产扩产进一步提升优势产品的产能和品质。规划期内拟依托BPW(梅州)车轴有限公司建设BPW第八期车轴扩产和转型升级项目,包括车轴配件电泳涂装生产线技改,26.5万根车轴扩产项目,10万根盘式车轴项目以及10万根空气悬挂车轴扩产及技改;依托梅州市福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建设汽车轮毂项目,项目采用节能环保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混砂系统及自动清理系统,可形成年产200万套汽车轮毂的生产能力;依托雄辉实业有限公司建设精密铸件新建厂区项目,项目计划购进4套节能环保熔炼设备,2条国内先进铸造生产线;依托梅县庆达实业有限公司建设轴用制动蹄铁,轴用制动蹄片增资扩产项目,依托梅州市捷松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汽车设备、塑料制品项目。

  (二)加快传统领域优化调整。

  紧密围绕产业发展新趋势和新要求,通过推动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生产过程绿色制造水平,提升产品性能及品质水平,响应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加快企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拓展企业生存空间。规划期内拟依托卡莱(梅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建设轮胎生产线节能环保综合技术改造项目,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和节能减排水平;依托广东鸿荣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焊接机器人生产线设备技术改造项目,通过购置先进的焊接机器人设备提升产品的焊接产能,进而提高生产产能和产品品质;依托梅州伟友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建设挖掘机配件智能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通过购置生产设备组成专业生产挖掘机配件的智能生产线,预计提升生产效率10%;依托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1.5万吨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高性能铜箔技术改造项目;依托丰顺县培英电声有限公司建设汽车音响生产基地项目,产品包括各种车船影音产品、GPS导航仪等;依托洪裕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建设汽车零部件新产品工艺提升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可改进汽车零部件生产造型速度及钢材熔炼速度。

  (三)瞄准重点领域招商引资。

  围绕梅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紧抓产业转移机遇,通过开展建链补链强链行动,大力培育和引进相关知名企业,推动梅州市汽车零部件高端化发展。规划期内依托梅州广汽汽车弹簧有限公司建设广汽汽车弹簧生产项目,生产悬架弹簧、稳定杆、悬架弹簧钢丝等产品,达产后产值超5亿元,远期拓展延伸为10亿元产值规模;依托法国圣戈班和广汽集团建设圣戈班梅州高端汽车玻璃生产项目,建成后达到年产能450万片智能玻璃,三期目标产值可达11.8亿元;依托梅州宏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建设汽车座椅面套及内饰件开发生产项目;依托广东华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建设华悦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主要生产锁具及其配件、设计、模具、塑料制品、五金制品;依托广东安闻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建设安闻汽车零部件研发设计和生产项目,主要生产汽车座椅安全带传感器、座椅腰部支撑系统、座椅加热器、座椅通风系统、汽车座椅线束;依托广东欧富来新材料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年产40万件套汽车配件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依托恒裕燊五金制品(五华)有限公司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机器手、机器人RV减速机、家用电器、通讯设备生产及销售项目。

  六、加快开展功能区域建设,实现集聚集约发展

  牢牢把握广东省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的机遇,深化穗梅产业共建,充分发挥梅州市政策扶持、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等要素优势,结合产业布局现状,加快产业集聚,通过构建以高新区为龙头带动,以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平远县、丰顺县、五华县为重要支撑的“一核心、多基地”联动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持续不断吸引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技术、资本等要素向梅州转移。

  (一)广汽乘用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广汽集团对上游零部件配套企业的牵引作用,依托广汽集团“优先配套”帮扶政策,继续推进广汽零部件产业园做大做强,大力打造乘用车配套零部件产业“核心”集聚发展区。全力做好 “3+3+3+X”项目规划中已落地的广汽弹簧、广汽华德、广东安闻、圣戈班等重点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项目有力有序推进。加快推动广汽更多优质零部件配套项目向广汽零部件产业园转移。强化梅州现有橡胶制品、汽车电子等零部件企业同广汽零部件产业园的合作交流,加快推动汽车音响等相关制造企业满足广汽主机厂QCD要求,培育更多企业进入广汽配套体系。充分利用产业园“X”空间重点布局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新兴汽车业态零部件项目,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加快融入大湾区汽车产业发展链条,积极对接大湾区比亚迪、东风日产、一汽大众、北汽、小鹏汽车等整机厂,以及德赛西威、大洋电机、中兴智能等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制定重点发展目录和引进企业目录,实施精准靶向招商,大力吸引电子电气零部件类、车身零部件类企业来梅州投资建设制造基地、研发中心。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和创新体系建设,吸引汽车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入驻,打造梅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高地。到2025年,力争形成“2+10”的园区企业布局,即实现不少于2个10亿元产值规模和10个1亿元产值规模项目入园,园区总产值不低于40亿元,将广汽零部件产业园打造成为广汽集团重要的传统汽车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基地。

  (二)挂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带。

  依托梅县区白渡、城东工业带为主,在梅县区打造挂车产业链零部件产业基地,梅江区、平远县等拥有较强金属加工产业基础的片区形成产业配套集聚带。组织梳理分析梅州挂车零部件产业链薄弱及缺失环节,紧密结合梅州地区产业发展基础,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重点进一步提升BPW亚洲研发中心研发水平,推动在梅州市设立车轴类零部件检测基地,提升挂车产业链上游相关配套产品的整合能力,带动梅州洪裕、福德等一批本土配套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并吸引车轴配套产业链企业加速向梅州市集聚,加快实现上游制动鼓、轮毂等主要零部件梅州本地配套,产品进一步向“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渗透。在此基础上,抓住国内半挂车市场容量增长和产业向大城市外围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高端车轴产品竞争优势集聚车身、物流等相关配套资源推动车轴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同时适时培育和引进挂车轮胎、牵引销、支腿等其他挂车用零配件产品,推动广东昊龙、平远鑫荣达等企业大力发展挂车制造。鼓励和支持广东昊龙着力打造挂车整车生产基地,创建自主知名品牌,在现有产品基础上,研发挂车新型产品进入国家产品目录公告,挂车产品辐射闽粤赣等周边地区。

  (三)新能源“三电”零部件培育区。

  依托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等区域现有基础,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等“三电”核心零部件开展布局,将梅州市打造成为省内重要的新能源“三电”关键材料及配套元部件产业基地。在电池方向,优先发展高性能锂电铜箔,并积极延伸动力电池产业链条谋划发展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动力电池关键配套材料。加快推进嘉元科技年产1.5万吨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高性能铜箔技术改造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动工建设,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依托嘉元科技、超华科技等现有龙头企业,积极整合上下游资源,抢占国内动力电池快速增长的铜箔市场需求,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巩固6μm高性能极薄锂电铜箔的技术优势,进一步围绕4.5μm锂电铜箔规模量产、铜箔轻量化等未来发展方向,提前做好技术储备,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争取引进国内高性能锂电生产企业,布局延长产业链条。在电机、电控方向,重点支持传统电机向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型,积极发展磁性元件、电源模块、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零部件等。支持云山汽车以专用车研发为方向,推动新能源整车制造特色发展。在项目引进方面,重点关注珠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如广汽、小鹏、比亚迪等整车制造企业,大洋电机、比克电池、贝特瑞、亿纬锂能、泰坦新动力等新能源“三电”企业。引导井得电机、广汽强华等电机生产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多外合作,加快研发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产品。支持雅玛西新能源汽车用磁性元件项目持续扩大投资规模,加大与世界一流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范围和力度。

  七、持续加强核心技术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把提升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增强集群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湾区政产学研协同联动的集群创新体系,面向集群重点发展方向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创新平台服务能力,抓好集群各类人才引育工作,增强自主发展动力。

  (一)完善创新体系建设。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创建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支持BPW亚洲研发中心进一步建设,打造高端车轴综合研究开发平台、车轴及其零部件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以BPW亚洲研发中心为核心,联合挂车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组建挂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圣戈班等新落地重点企业增强在梅州市的研发力量。积极对接广东省级制造创新中心工程,依托本地龙头企业,积极引进珠三角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广汽等重点企业的创新资源,谋划培育1家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将其打造成为梅州市汽车零部件集群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中心和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

  (二)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以梅州汽车零部件产业智能化、高端化、电动化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以车身关键结构件、动力电池关键材料、智能汽车电子等为重点,依托创新载体,定期研究和发布梅州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明确近、中、远期目标。以企业为主体,联合本地和广州、深圳等高校及科研机构承接或组织实施一批省级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协同攻关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加强新能源动力电池、汽车智能化零部件技术的研发,支持汽车零部件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关联技术的融合和应用。

  (三)提升支撑平台服务能力。

  积极引导集群内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组建汽车零部件产业联盟(促进会),逐渐培育和构建涵盖龙头企业、产业配套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等在内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圈。通过联盟(促进会),有效整合集群内外创新资源,实现技术成果共享、检测认证互认、协同发展,推进技术标准、测试评价、基础设施、国际合作等产业支撑平台建设,完善零部件技术标准体系,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系统化服务能力。

  (四)抓好集群各类人才引育。

  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组织汽车零部件产业人才供需对接、互动交流等专业特色活动,重点引进汽车零部件领域紧缺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实用型人才和科研创新团队。优化人才交流机制,推动本地汽车零部件企业和研究机构同省内、特别是珠三角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双向、多层次的人才交流学习活动,并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完善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机制,发挥校企合作中的双主体作用,支持本地职业院校与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共建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完善顶岗实习、生产实训、员工培训等校企合作方式,为企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八、大力推进智能绿色制造,重塑产业发展形态

  梅州汽车零部件集群的发展坚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原则,加快对已有项目的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提高制造过程节能减排水平,高标准、高起点推进新建项目建设,严格杜绝新上排放一类污染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废水的项目,以智能、网联、绿色为方向重塑梅州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形态。

  (一)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

  支持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加快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在生产过程的集成应用,加强产品数据管理(PDM)、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核心工业软件的推广应用,努力培育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动建设“无人车间”及“数字工厂”,加速企业智能化升级进程,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开展汽车行业智能制造咨询诊断活动,推动相关试点示范项目入围升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二)实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

  依托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对接一批具备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能力的专业平台商和服务商,推动集群企业开展数字化营销,鼓励通过直播或短视频方式,向主机厂展示生产工艺流程,促进产品品牌形象塑造。支持集群企业基于上云在线数据的分析诊断与精准核算,针对性开展自动化改造和生产设备改造等。鼓励围绕特定行业领域生产操作标准化、少人化等需求,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将装备与特定行业的工艺、材料、管理特性需求等进行集成创新,打造特定行业系统集成装备,推动集群纳入广东省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完善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在行业内推广标识解析创新应用。

  (三)加快绿色改造升级。

  全力推进车轴、轮毂、电机等机械类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过程的绿色改造,推广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清洁生产技术,鼓励企业采用高效绿色先进生产装备改造传统制造流程,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和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升级,助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发展。发挥广汽零部件产业园的示范带头作用,打造绿色示范园区,带动园区内汽车零部件绿色产品、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条全面发展。

  (四)生态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立足生态功能区定位,引导资源开发、产业项目生态环境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空间。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环保执法,确保集群企业达标排放,严防重金属、固体废物污染。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九、保障措施

  培育创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强化领导,加强协同,调动各部门、各单位积极性,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形成政策合力,有计划有步骤推进集群培育发展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的重大意义,在市制造业及园区重大项目建设总指挥部统领下,将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作为推动特色产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健全工作机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加快推进本规划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强地方发展与本规划的衔接,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推进和督促各项工作落实,构建职责清晰、协调有序的责任体系。成立集群发展促进机构,承担产业集群沟通交流、国际合作、协同管理等工作任务,形成上下联动、各有侧重、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完善政策体系,合力支持集群发展。

  加强政策规划引导,进一步完善支持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广梅对口帮扶等国家、省、市对梅州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在税收、用地、用电、环保、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支持政策,推动集群建设项目纳入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促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充分运用市政策性融资增信平台为科技信贷增信服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汽车零部件产业企业信贷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统筹资金支持汽车零部件产业重大投资项目引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持续落实创业券创新券等现行有效的科技创新财政激励政策,加强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落实,鼓励企业建立研发管理制度,扩大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的覆盖面,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改、工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对纳入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项目在项目立项、规划、用地、环评报批等方面提供服务,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

  (三)加强宣传推广,形成产业集群品牌。

  加大对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的舆论宣传力度,总结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培育典型案例。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汽车零部件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应用示范等工作成效。推动国家和省级媒体宣传报道,进一步展示梅州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的最新动态,营造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提升集群水平的良好氛围。组织集群成员对外联合宣传、联合参展、对外考察,举办招商引资对接会及高层论坛,提升集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政策解读:《梅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