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规公文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索 引 号: 753001/2024-00017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3-11-23
名  称: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梅州市茶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4-01-08
文  号: 梅市府办〔2023〕12号

梅市府办〔2023〕12号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梅州市茶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和中央、省属驻梅各单位:

  《梅州市茶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农业农村局反映。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1月23日

梅州市茶产业发展规划

(2023—2027年)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意义

一、规划背景与意义

(一)国内经济社会背景

(二)广东省经济社会背景

(三)梅州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

二、规划依据

三、规划范围与期限

(一)规划范围

(二)规划期限

第二章 规划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气候概况

二、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水平

三、农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总产值

(二)农业产业结构

第三章 梅州市茶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梅州市茶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二)主导品类结构逐步形成

(三)茶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四)产业主体与品牌发展初见成效

二、发展优势

(一)自然生态条件优越

(二)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

(三)茶叶生产历史悠久

(四)销售市场基础稳固

(五)政策支撑有力

三、梅州市茶产业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一)缺乏系统性规划和发展蓝图

(二)茶树品种结构亟需优化

(三)加工水平仍需提高

(四)品牌建设有待加强

(五)企业整体规模小且带动能力弱

(六)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

四、梅州市茶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国内外茶叶市场需求仍有巨大潜力

(二)梅州茶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第四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原则

三、发展目标

第五章 梅州市茶产业发展思路与定位

一、总体思路

二、目标定位

(一)打造“客家绿茶之都”

(二)打造“中国单丛茶乡”

(三)打造“三茶统筹”先行示范区

第六章 形成四大特色优势种植区

一、种植基地布局

(一)客家炒绿生产基地

(二)名优绿茶生产基地

(三)梅州单丛生产基地

(四)荒野特色茶树资源保护基地

二、根据优势区进行主栽品种布局

(一)客家炒绿主栽品种选择

(二)梅州单丛主栽品种选择

(三)品种结构优化项目

三、改造提升茶园基础及配套设施

四、构建绿色生态茶园体系

第七章 产品结构与加工体系建设

一、形成客家炒绿为主导的产品体系

二、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

三、提升改造茶叶加工条件

四、提升加工工艺水平

第八章 优化茶产业组织与经营体系

一、优化产业组织模式

(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二)充分发挥企业引领作用

二、培育构建新型生产服务体系

(一)实现生产服务主体多元化

(二)构建涵盖全产业链服务体系

(三)打造交叉领域生产服务体系

三、加强业态与经营模式创新

(一)打造具有客家特色的茶旅路线

(二)基于跨界融合发展新业态

第九章 品牌培育与营销体系

一、品牌培育与管理

(一)以客家、长寿和红色文化为核心凝练品牌个性

(二)推行三级品牌管理体系

(三)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四)培育壮大企业品牌

二、目标市场选择

(一)重点深耕市内及省内市场

(二)优先拓展南方及周边市场

(三)积极拓展北方及海外市场

三、渠道构建与拓展

(一)扶持与提升线下渠道

(二)培育与开发跨界渠道

(三)培育与开拓线上渠道

四、建设客家茶文化体验展示研发中心

第十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政策扶持

三、强化科技支撑

四、加强队伍建设

五、加大宣传推广

附表:茶产业发展规划工程项目推进计划表


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意义

  一、规划背景与意义

  (一)国内经济社会背景。

  “十三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前,我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形势依然严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任务依然艰巨。“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的重点难点在“三农”,未来五年仍将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发展乡村产业意义重大。党中央认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二)广东省经济社会背景。

  “十四五”时期广东省农业农村发展风险挑战依然较大,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制约更加凸显。农业供给结构不优,经营效益偏低,“卡脖子”技术瓶颈明显,园区化、绿色化、机械化、规模化、数字化、融合化水平还不高,与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全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业在农村。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扶持农业发展,形成了强大工作推进合力。区域协调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战略引领与引擎驱动作用不断强化,经济社会发展集聚度和政策协同效率大幅提升,将推动农业农村加快融入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促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深化调整,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大带动力。

  (三)梅州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

  “十四五”期间是解决梅州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历史机遇。对此,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工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做强梅州柚、嘉应茶、平远橙等传统优势产业,致力将梅州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长寿食品、食材等优质农产品主要供应地。

  梅州具有突出的自然生态优势和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被定位为广东省生态发展区、粤北重要生态屏障、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大背景下,将进入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期。结合现有乡村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茶产业成为与当前梅州市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契合度较高的产业。新形势下,梅州茶如何对接大湾区市场,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编制《梅州茶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有助于梅州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兴旺。

  二、规划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

  《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有效投资力度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意见》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

  《梅州市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实施方案》

  《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梅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三、规划范围与期限

  (一)规划范围。

  ⒈区域范围: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8个县(市、区)。

  ⒉产业范围:从种植、加工到流通的茶产业全产业链。

  (二)规划期限。

  2023—2027年,其中规划基期为2022年,规划目标年为2027年。


第二章  规划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气候概况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理位置坐标为北纬23°23'~24°56'、东经115°18'~116°56'之间,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东部与福建省龙岩市和漳州市接壤,南部与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河源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赣州市相连。全市土地总面积15876平方千米,下辖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代管兴宁市。

  梅州全市山地面积占24.3%,丘陵及台地、阶地面积占56.6%,平原面积占13.7%,河流和水库等水面积占5.4%。梅州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地势北高南低,山系主要由武夷山脉、莲花山脉、凤凰山脉等三列山脉组成。梅州境内主要盆地有兴宁盆地,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梅江盆地,面积约200多平方公里;蕉岭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汤坑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

  梅州地处近临南海、太平洋,且受山区特定地形影响,具有夏日长、冬日短、气温高、光照充足和雨水丰盈且集中等低纬地区气候特点。梅州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以大埔县茶阳经梅县区松口、蕉岭县蕉城、平远县石正、兴宁市岗背为分界线,平远、蕉岭、梅县北部为中亚热带气候区,五华、兴宁、大埔和平远、蕉岭、梅县南部为南亚热带区。

  二、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水平

  2022年梅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318.21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91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407.69亿元,同比下降3.5%;第三产业增加值652.60亿元,同比增长1.3%。

图片1.png

图2-1  2015—2022年梅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2022年梅州市经济运行简况》


图片2.png

图2-2  2015—2022年梅州三次产业结构图

数据来源:2022年梅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农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总产值。

  2022年梅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0.94亿元,同比增长5.75%。自2000年来,梅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2016年以来,连续突破300亿元。另外,梅州市获批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及省级农业产业园,极大推动梅州市农业产业发展。


图片3.png

图2-3  梅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2022年梅州统计年鉴

  (二)农业产业结构。

  2022年梅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0.9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74.11亿元,占比64.7%;林业总产值20.64亿元,占比5.02%;牧业总产值91.76亿元,占比22.33%;渔业总产值13.43亿元,占比3.27%;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0.99亿元,占比2.68%。近年来,梅州市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依托,积极发展优势农产品,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全面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格局。


第三章 梅州市茶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梅州市茶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梅州市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相比于2010年,茶园面积和茶园产量都实现了翻一番,已经成为广东省茶叶生产第一大市。2022年全市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分别占全省的22.41%和18.47%,茶园平均亩产干茶约为89公斤。2022年梅州市茶园面积32.95万亩,同比增长0.67%;茶叶产量2.77万吨,同比增长8.2%。全市茶产业主要分布在梅江、梅县、兴宁、平远、蕉岭、大埔、丰顺及五华等8县(市、区)。

  表3-1  2010—2022年梅州市茶产业发展规模变化情况

年份

面积(万亩)

茶叶产量(万吨)

2010

16.14

1.13

2011

16.60

1.22

2012

16.34

1.27

2013

17.07

1.31

2014

18.11

1.38

2015

18.08

1.42

2016

19.11

1.52

2017

19.73

1.58

2018

24.96

1.97

2019

29.71

2.09

2020

31.78

2.43

2021

32.73

2.56

2022

32.95

2.77

数据来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及梅州市统计局


图片4.png

图3-1  2022年梅州市各县茶叶生产情况

数据来源:梅州市统计局


  (二)主导品类结构逐步形成。

  梅州市目前主要以生产绿茶和乌龙茶为主,同时生产少量红茶和其他茶类。2022年茶叶总产量中绿茶占52.52%,青茶(乌龙茶)占42.36%,红茶占2.11%,其他茶类占3.0%。其中绿茶主要以客家炒绿为主,并有一部分名优绿茶,乌龙茶则以单丛茶为主。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多元化引导下,梅州市茶叶企业纷纷试制红茶、黄茶、柚花茶等茶品类并投放市场,进一步丰富了梅州市茶叶产品结构。


图片5.png

图3-2  2022年梅州市茶类产量分布情况图(%)

数据来源:梅州市统计局


  (三)茶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梅州市客家茶文化景区发展迅速、独具特色,在国内外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梅州市涉茶休闲旅游企业20多家,以茶为主题的旅游景点7个,包括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阴那山旅游度假村、西岩山茶乡度假村、兴宁合水万亩茶山旅游区、丰顺县韩山生态旅游度假区、铜鼓峰生态旅游度假区、平远南台山景区等。其中以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最具代表性,其是农业农村部、国家旅游局评定的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成为闽粤赣边客家中心区客家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典范。

  (四)产业主体与品牌发展初见成效。

  2022年,梅州市经营茶叶种植、加工、流通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有72家,其中省级以上33家。此外,梅州市累计78家茶叶企业获得SC认证。2019年至2022年,已有34家茶企茶园认定为广东省生态茶园。近年来,梅州市立足茶叶品牌发展,统一将全市茶叶品牌整合为“嘉应茶”,致力将其培育成具有梅州客家特色的知名区域公用品牌。梅州市企业品牌也不断发展壮大,出现了“英帅”“凯达”“西岩”“阴那山”“马山”“雁南飞”“凤畲”“园山湖”“石正云雾”为代表的茶叶名牌,产业主体和品牌发展呈蓬勃发展趋势。

  二、发展优势

  (一)自然生态条件优越。

  梅州市具有种植茶叶得天独厚的条件。梅州坐落于粤东北山区,全境森林植被覆盖率在70%以上,拥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点,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从地形条件看,梅州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有140多座,海拔600米以上的高丘陵和山地面积168.8万亩,具有生产高山优质茶的先天条件;从土壤条件看,梅州是以花岗岩等岩石风化形成的红壤和黄壤的砂质酸性土壤为主,能为茶树的生长提供肥沃的土壤;从气候条件看,梅州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2021年平均气温在21.6~23.4℃,年总雨量在805.4~1315毫米,年总日照时数在2082.8~2580.1小时,终年温和温润、无霜期长,有利于茶树积累丰富的有机质。

  (二)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

  一是梅州具有独特的客家文化。梅州市是世界客都,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全球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历史上,梅州是客家人南迁的重要落脚点,也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境内保存有大量客家古城镇、古建筑、客家民俗等。客家人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客家茶文化”,包括客家茶山歌、采茶歌舞、采茶戏剧、客家擂茶、客家茶亭等。二是梅州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梅州是叶剑英元帅故乡、重点革命老区、广东省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拥有叶剑英纪念园、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红色旅游景区,具有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茶旅”的良好条件。

  (三)茶叶生产历史悠久。

  梅州市茶叶生产历史悠久。1974年广东省考古专家在梅县畲江唐代墓地中挖掘出唐朝末年的青釉茶具(现收藏于梅县区博物馆),由此推算梅州远在公元1000年前就有饮茶习惯。公元960—1280年《惠州府志》中也有长乐(今为五华县)生产土茶的记载,梅县阴那山灵光寺和大埔县西岩山西竺寺历代僧人在寺庙种茶、采茶、炒茶。明代时期茶叶遍布梅州全市。清代已盛产梅县清凉山绿茶(现为梅江区清凉山茶)、兴宁官田绿茶、五华天柱山绿茶、丰顺马图绿茶与潭江水仙茶、平远锅叾茶与南台绿茶、蕉岭黄坑绿茶和大埔西岩乌龙茶等九大地方历史名茶,在国内及东南亚市场享有盛誉。

  (四)销售市场基础稳固。

  一是梅州茶具有稳固的客家消费人群。梅州市客家文化历史悠久,享有“世界客都”的美誉。梅州是“粤闽赣边客家中心区”的重要区域,梅州生产的客家茶将辐射福建、江西等客家人群消费。二是粤港澳地区茶叶市场消费基础好。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人口基数大,同时大部分地区又是非产茶区域,而梅州客家茶文化在该区域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三是梅州茶具有良好的东南亚市场基础。梅州素称“华侨之乡”,据统计梅州旅外华人华侨达700多万人,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港澳台同胞也达200多万人,而台湾500万客家人中,就有180万祖籍在梅州。

  (五)政策支撑有力。

  近年来,梅州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梅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梅州市进一步加快推进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加快推进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市乡村产业全面振兴、走在全省前列,努力形成“古镇与良田共存、产业与乡村共兴”新貌。在政府政策引导下,梅州市已有梅江区、梅县区、丰顺县、五华县、大埔县5个茶叶产业园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2年丰顺茶叶产业园再度获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扩容)资金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梅州市茶叶产业的发展。

  三、梅州市茶产业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一)缺乏系统性规划和发展蓝图。

  梅州市茶产业的发展尚未建立与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发展格局,在产业品牌管理、宣传推广、结构布局上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亟需通过加强产业顶层设计,盘活产业发展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汇聚发展力量,统一发展格局,共推梅州茶产业大发展。

  (二)茶树品种结构亟需优化。

  目前梅州市茶树品种主要以岭头单丛(26.11%)、凤凰单丛(18.89%)、本地群体种(16.46%)、梅占(10.07%)及金萱(7.95%)为主,缺乏具有本地特色的主栽良种。部分产区良种率低,部分产区茶树老化严重,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图片6.png

图3-3  梅州茶树品种种植分布情况图(%)

数据来源:梅州市农林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表3-2  梅州市各县(市、区)主要茶树品种结构

县别

品种

名称

占比(%)

品种

名称

占比(%)

品种

名称

占比(%)

品种

名称

占比

(%)

梅江区

黄旦

28.51

大叶

黄旦

17.28

金萱

13.3

清凉山小叶种

12.91

梅县区

金萱

45.08

岭头

单丛

11.39

梅占

8.56

凤凰

单丛

6.86

兴宁市

岭头

单丛

65.79

凤凰

单丛

3.95

梅占

14.47

黄旦

14.47

丰顺县

本地

群体种

30.45

凤凰

单丛

15.85

梅占

14.47

岭头

单丛

12.50

五华县

凤凰

单丛

29.35

梅占

16.54

岭头

单丛

14.65

金萱

14.65

平远县

锅叾

水仙

60.13

金萱

15.27

岭头

单丛

6.14



蕉岭县

梅占

38.99

岭头

单丛

19.49

本地

群体种

12.91



大埔县

岭头

单丛

46.3

凤凰

单丛

27.78





数据来源:梅州市农林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三)加工水平仍需提高。

  一是客家炒绿加工工艺相对传统。工艺创新不足,存在高火香、汤色偏黄、外形欠美等问题,相较于别的名优绿茶缺乏市场接受度和竞争力。二是单丛茶的加工工艺受潮州凤凰单丛产区影响较大。局限于模仿凤凰单丛茶的加工工艺,缺乏本地加工特色,精制加工水平亟需提高。三是加工的标准化水平较低。市面上茶叶品质参差不齐,辨识度较低。四是加工的机械化、清洁化水平较低。目前梅州市茶叶加工的基础设施薄弱,大部分为简易的加工作坊和加工点,设备老旧,机械化、清洁化水平需提升。

  (四)品牌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公用品牌特色不够鲜明。在品牌构建中未结合客家文化进行布局,品牌的文化力较弱。二是品牌的产品力不足。目前“嘉应茶”主导品类较为模糊,具体包括绿茶、乌龙茶、红茶等多种茶类,消费者对品牌认知不清晰。三是品牌的管理机制尚待完善。梅州各县(市、区)未主动积极纳入区域品牌管理中,品牌合力未形成。同时,品牌的准入、授权、使用等制度不完善。四是品牌的市场力不足。从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梅州市以品牌茶销售的茶叶占比为1.5%,零售形式销售的茶叶占比为3.29%,反映出当地大部分茶也是以原料茶及批发的形式流通,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有待加强。


  表3-3  2020年梅州市以零售及品牌形式销售的茶叶占比情况

项目

产量(吨)

占总产量比例(%)

零售形式销售的茶叶

770.58

3.29

品牌形式销售的茶叶

350.88

1.50

数据来源: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五)企业整体规模小且带动能力弱。

  一是缺乏有影响力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企业销售额大部分集中在50—500万元之间,无国家级龙头企业和营收超过2亿元的头部茶叶企业,缺乏销售端龙头企业的引领。二是企业开拓市场的积极性不强。特别是在市场渠道拓展上,积极主动性不强,大部分产量销往本市及外地的客家人群体,在广东省内及全国范围内占比较低,消费群体相对固定,市场影响力有待提高。

  (六)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

  一是基层推广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目前梅州市各县(市、区)专职茶叶专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10人,技术推广人员业务能力不足,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普及推广仍存在一定困难。二是梅州市茶叶科研力量有待提高。由于梅州市农林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组建时间相对较短,具有茶学专业背景的科研人员仅5人,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有待提升。三是缺乏市场营销端人才。特别是市场营销、品牌策划、文化传播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尤其匮乏。

  四、梅州市茶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国内外茶叶市场需求仍有巨大潜力

  尽管国内外茶产业整体都面临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但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茶产业的市场需求仍有巨大增长空间。预计未来我国茶叶消费量仍将以3~5%的速度持续增长。第一,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消费国,有世界上最大的茶叶消费群体,又有悠久的茶叶消费历史,具有稳固的市场消费基础。第二,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是确保茶叶消费的经济基础,预计未来我国整体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再加上合理的定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大众茶叶消费。第三,消费习惯的培育是未来重要的增长点。调研发现,现有人群的消费量还可以提高40%以上,加上新加入的消费人群的消费量,可以预见茶叶总消费量提升的空间依然很大。第四,随着对茶叶精深加工产品和多元化消费的增长,会产生新的茶叶消费需求,进而形成新的增长点。第五,随着新茶饮的发展,年轻群体的茶饮消费日益成熟,对支撑未来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六,茶叶健康保健功能的普及和认知也是确保未来茶叶消费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梅州茶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如前所述,梅州茶产业发展具有生态、文化、市场、政策四大优势。此外,梅州茶还具有发展的后发优势,可以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策划有效规避茶产业发展中的风险。只要梅州茶发挥好自身的优势,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和开拓海外侨胞市场,探索出特有的发展模式,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第四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茶产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继续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抓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发展机遇。结合梅州茶产业资源禀赋,强化“醇香嘉应茶 浓厚客家味”总体定位,坚持生态化、优质化、特色化及品牌化发展方向,推动梅州茶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助力主产区乡村振兴。

  二、发展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主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产业发展规律,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瞄准现有和潜在市场,从市场需求和消费需求出发,进一步优化梅州茶的产品结构,立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不断提高梅州茶的品质。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广东省生态保护屏障的区域定位,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生态茶园、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生产绿色生态茶叶产品,引导绿色消费。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技术创新、装备创制、文化创意,为茶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强化各产业发展主体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健全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产品追溯体系和监管制度,全面提升梅州茶产业的质量安全水平。

  四是坚持融合发展。推动茶产业与旅游、康养、教育等产业进行渗透融合,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产业联农带农作用。

  三、发展目标

  以打造和建设“客家绿茶之都”“中国单丛茶乡”“三茶统筹”先行示范区为发展总目标,到规划期末将梅州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态茶产品供应地、高品质客家茶生产基地,优质单丛茶生产高地。力争到2027年,梅州茶产业的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及数字化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具体目标如下:

  一是强基础: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至2027年,梅州茶园种植面积35万亩,投产面积33万亩,茶叶产量3.0万吨。培育和推广地方特色茶树品种1~2个,推广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10万亩以上,实现无性系良种茶园覆盖率达85%,推广绿色生态生产技术,建设生态茶园12万亩,改造低质低产茶园5万亩,建设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茶园5万亩,建设数字茶业示范茶园1个,全面推动茶园生产生态化、精细化和现代化;加工技术大幅提升,SC认证企业达85家,现代化生产加工示范企业10家,数字化茶叶加工示范厂1家,推动茶叶加工清洁化、标准化。

  二是育主体: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主体。培优扶强省、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力争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1家,省级龙头企业35家,年销售超过1亿企业1家。优化产业组织体系,实现茶农加入合作经济组织比例达60%,改造专业合作社20家、家庭茶场50家。

  三是强品牌:进一步做强梅州茶品牌。通过品牌推介、销售和宣传活动,增强梅州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誉度。重点将客家文化融入梅州茶叶公用品牌内涵构建和宣传中,让梅州茶叶品牌有明显的识别度。

  四是增效益:进一步提升茶叶发展效益。到规划期末,梅州市茶产业综合效益和发展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一产产值75亿元,综合产值400亿元。切实实现茶农增收,茶农亩均收入达15000元。


表4-1  梅州市茶产业发展规划目标表


项目

基期(2022)

中期(2025)

末期(2027)

产业规模

种植总面积(万亩)

32.95

34

35

投产面积(万亩)

31.09

32

33

总产量(万吨)

2.77

2.9

3.0

经济收益

一产产值(亿元)

40.0

50.0

75.0

综合产值(亿元)

200

400

茶农亩均收入(元)

10000

14000

15000

基地建设

生态茶园面积(万亩)

8

12

改造低质低产茶园(万亩)

3

5

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茶园面积(万亩)

0

3

5

加工体系

SC认证企业(家)

78

80

85

现代化生产加工示范企业(家)

0

5

10

数字化茶叶加工示范厂(家)

0

0

1

组织模式

与业态创新

茶农加入合作经济组织比例(%)

——

50

60

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个)

4

5

6

经营主体

培育

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家)

0

0

1

省级龙头企业数量(家)

27

30

35

年销售额>1亿元的企业(家)

0

0

1

家庭茶场(家)

30

50

人才支撑

农村乡土专家(人)

30

50

科研及农技推广人才(人)

10

15

20

  

第五章 梅州市茶产业发展思路与定位


  一、总体思路

  以打造和建设“客家绿茶之都”“中国单丛茶乡”“三茶统筹”先行示范区为发展总目标,立足梅州市客家文化、长寿文化、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四大优势,统筹发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推动绿色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融合化发展。

  二、目标定位

  (一)打造“客家绿茶之都”。

  梅州具有建成“客家绿茶之都”的独特优势。梅州是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更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被誉为“世界客都”。梅州的“客家炒绿”加工工艺,炒出的茶性温偏热,养胃提神,回甘持久,是胃寒的人也可以喝的茶。因为长时间高火炒制,客家人形成了当年茶隔年喝,甚至存放多年再喝的习惯,陈放的“客家炒绿”温和不刺激,被客家人称为“暖肚茶”“温肚茶”,也被称为“可存放的绿茶”,具有广泛的受众和发展前景。在新的时代特点下,坚持“传承创新”的理念,正确处理客家炒绿加工工艺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将梅州客家炒绿原品种、原生态、原工艺的传统特色优势充分发挥,又要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加大客家炒绿的加工工艺创新,让客家炒绿走出梅州市场,走入全国市场,全面打响梅州客家绿茶之都的发展目标定位。

  (二)打造“中国单丛茶乡”。

  梅州的部分主产县就分布在凤凰山脉,与凤凰单丛产区具有类似的地理气候生态条件,且具有更大的茶园面积和规模,目前也是凤凰单丛的主要原料供应地,1997年梅州市被命名为“中国单丛茶之乡”。建议利用凤凰单丛的知名度,发挥产区规模大、生态好的优势,鼓励乌龙茶产区主打梅州单丛。深入挖掘梅州单丛的特有优势,结合工艺创新和科技赋能,与潮州产区共同推进广东单丛的打造,逐步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国单丛茶乡”。

  (三)打造“三茶统筹”先行示范区。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为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三茶统筹”,文化于前。梅州市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多元,发展茶产业具有天然优势。将文化与科技相互联动,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打造“三茶统筹”先行示范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图片7.png

 


第六章 形成四大特色优势种植区


  一、种植基地布局

  (一)客家炒绿生产基地。

  依托品种资源和具有客家炒绿加工技艺的梅江区、丰顺县、蕉岭县、平远县建设客家炒绿生产基地,稳固梅州茶产业传统优势。

  (二)名优绿茶生产基地。

  梅县区、五华县和蕉岭县以生产绿茶品类为主,且现有品种结构中无性系良种种植比例较高,具有发展标准化茶园基地的产业基础条件,重点发展名优绿茶,力争发展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的名优绿茶生产基地。

  (三)梅州单丛生产基地。

  大埔县、丰顺县及兴宁市单丛茶树品种资源相对丰富,具有打造高品质单丛的基础条件,以发展单丛为主。

  (四)荒野特色茶树资源保护基地。

  丰顺县、平远县及梅江区拥有丰富的荒野特色茶树资源,在这三区域内建设荒野特色茶树资源保护基地,重点加大对平远锅叾水仙、清凉山小叶种及潭江水仙老茶树等种质资源的保护。引入相关资本和企业对茶树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其经济和社会价值。


图片8.png


  二、根据优势区进行主栽品种布局

  加快梅州市茶树良种化进程,结合客家炒绿、梅州单丛特色,同时考虑区域与气候条件,选择1~2个主推品种,稳步提升梅州市无性系良种种植比例。

  (一)客家炒绿主栽品种选择。

  对于以客家绿茶生产为主的区县,种植品种为:梅占、黄旦、岭头单丛3大品种,适当推广鸿雁12号、金牡丹、瑞香等品种,对于群体种种植面积较大的丰顺县(30.45%)、平远县(60.13%)、梅江区(12.91%),适当提升区域的无性系种植比例。

  (二)梅州单丛主栽品种选择。

  结合品种开采时间和经济效益,充分考虑品种间早、中、晚搭配问题,重点推广岭头单丛品种及品质优异的凤凰单丛品系种植,适当推广金牡丹、瑞香等乌龙茶新优品种。

  (三)品种结构优化项目。

  一是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加强梅州市茶树种质资源的鉴定和挖掘利用,加大对平远锅叾水仙、清凉山小叶种及潭江水仙老茶树等种质资源的保护。二是加强本地优良品种的选育。重点以“甜韵花香型”中小叶高档名优绿茶为目标,加快梅州特色新品种的选育。三是引进省内外优良茶树品种。加大对新优良茶树品种适制性、抗性和配套技术的研究示范,提高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实现高产优质。

  三、改造提升茶园基础及配套设施

  一是开展老茶园改造工作。对于基本无产出的茶园则适时退出或进行重新种植,提高老茶园产出和综合效益。二是开展茶园基础设施提升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主要茶园基地的水电路综合、排灌系统等基础配套设施。实现茶叶主产区茶园周边道路平整、硬化和拓宽,保证集中连片道路顺畅,主干道贯通,道路排水系统完善。对部分茶园周边环境进行改善,保障茶园的生态水平。三是探索开展数字茶园建设项目。加大对茶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的投入力度,积极申报茶园数字化改造项目,全面推进梅州市茶产业的数字化改造提升。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茶园基地进行改造,提高数字化管理和采摘水平。

  四、构建绿色生态茶园体系

  一是开展生态茶园建设工作。立足梅州优质的生态环境资源,高标准建设具有广东特色且规模最大的“粤字号”生态茶园。二是全面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实施化肥、农药减施行动,建设一批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茶园。三是推进绿色食品认证工作,提升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四是加快推进标准化种植。特别是对于新开垦的客家炒绿生产茶园,逐步推进标准化种植,实现茶园生产的高效作业。


表6-1  规划期内梅州市茶园改造提升建设目标(单位:万亩)


项目

区域

茶园

面积

规划

面积

改造低质低产茶园面积

建设生态

茶园面积

建设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茶园面积

全市

32.95

35

5

12

5

梅江区

2.55

3

0.5

1.5

1

梅县区

2.10

2.3

——

1.5

——

兴宁市

2.85

3

1.5

2

1

平远县

1. 49

1.8

0.5

0.5

——

蕉岭县

1.32

1.4

0.5

0.5

——

大埔县

5.90

6.5

1

2

1

丰顺县

9.80

10

1

2

1

五华县

6.94

7.0

——

2

1



重点工程

⒈资源保护及品种选育工程。重点开展梅州特色种质资源的开发、加大对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在规划期内,成功培育具有梅州本土特色品种1~2个。

⒉品种结构优化工程。重点引进省外品种,加强品种推广示范,到2027年全市良种化率达85%。

⒊茶园改造提质工程。重点开展低质低产茶园改造和茶园基础设施提升工作。到2027年,改造低质低产茶园5万亩;完善全市茶园道路、排灌系统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数字茶业示范茶园1个。

⒋全域绿色发展工程。重点开展生态茶园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化肥、农药减施行动、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及标准化种植工作。到2027年,建设生态茶园12万亩,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茶园5万亩,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占比20%。


第七章 产品结构与加工体系建设


  一、形成客家炒绿为主导的产品体系


图片9.png

图7-1  梅州茶产品结构图


  重点打造以“客家炒绿”为主导的产品体系,其中客家炒绿分为传统客家炒绿、名优客家炒绿及陈年客家炒绿。一是重点保护好传统“客家炒绿”的品质;二是创新发展具有“花蜜香型”名优客家炒绿;三是深挖陈年客家炒绿饮用功效,聚焦客家炒绿年份茶健康功能的挖掘。四是发展有别于凤凰单丛特色的梅州单丛茶;五是充分发挥梅州市南药、水果等特色资源,深入开发花果茶、药茶等再加工茶。通过多品类,多档次产品,全国提升梅州茶产品的发展效益。

  二、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

  一是推进鲜叶的标准化采摘,引导茶农开展茶青的标准化采摘,从产业链上游确保鲜叶的标准化加工。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地方标准。健全“客家炒绿”标准,完善产地环境、品种种苗、投入品管控、产品加工、分等分级、储运保鲜、包装标识、物流运输等关键环节标准的修订。三是制定“梅州单丛”“柚花茶”产品标准。四是制定“客家炒绿”“梅州单丛”及“柚花茶”加工技术规程。

  三、提升改造茶叶加工条件

  按照标准化清洁化要求提升改造加工条件。一是鼓励开展集中化加工,推广梅江区清凉山茶叶集中加工场所建设模式,提升梅州茶叶加工品质的稳定性。二是改造茶叶初制加工厂。加大茶叶初制加工厂与龙头企业之间合作,逐步形成重点产区初制茶厂的全覆盖。三是提升企业加工的现代化和数字化水平,支持企业进行茶叶加工设备提升改造。

  四、提升加工工艺水平

  一是创新客家炒绿加工工艺。加大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客家炒绿品质提升工作。重点改良客家炒绿的滋味苦涩、外形粗糙等品质缺点,提高其市场接受度。二是提升梅州单丛精制加工水平。重点提升乌龙茶的精制拼配技术,形成梅州单丛独有稳定的品质特点,让其与潮州茶有一个明显风格区别。三是加大茶叶初加工机械购置补贴力度。推进茶叶初加工设备装备更新升级,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茶企、社会化服务组织等购置杀青机、揉捻机、理条机、色选机、炒(烘)干机等初制加工机械。四是加大对乡村工匠及茶叶加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人才助力梅州市茶产业加工技能水平的提升。


重点工程

1.产品标准化提升工程。完善现有客家炒绿标准,制定梅州单丛和柚花茶标准,同时加快制定加工技术规程。到2027年,完善标准1套,制定新标准2套和加工技术规程3套。

2.加工条件提升工程。重点支持加工主体改造提升工作。到2027年,打造3—5条标准化茶叶生产示范线,实现全市SC认证企业85家,现代化生产加工示范企业10家,数字化茶叶加工示范厂1家。

3.产品质量提升工程。重点加大对“客家炒绿”“梅州单丛”的生产工艺研究,以及在龙头企业的推广应用;将茶叶初加工成套设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

4.客家炒绿传承与创新工程。组建一支客家茶研发与传承队伍,在核心产区建设客家茶技艺传承基地,对乡土茶叶人才进行特殊支持;加大对乡村工匠及茶叶加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第八章 优化茶产业组织与经营体系

  一、优化产业组织模式

  (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一是要逐步引导茶农参与产业分工并形成适度规模化经营。鼓励小规模茶农进行茶园流转或托管,扶持种植大户进行茶园兼并。二是鼓励组建新型和规范运营的茶农专业合作社,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积极发挥合作社集中管理、联合销售作用,实现茶叶的标准化采摘和集中化加工。三是扶持家庭茶场、茶庄园、茶民宿等业态发展。

  (二)充分发挥企业引领作用。

  一是培育大企业。重点支持优势茶叶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兼并收购及合资合作等方式组建企业集团,培育排在全省前列的茶叶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茶叶“四上”企业。二是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优化龙头企业融资环境,支持土地流转,切实为企业解决资金周转和土地使用问题。三是引导企业把经营重点放到产品研发、精制加工和市场开拓上,在基地种植管理、初制加工方面与茶农、合作社、初制厂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

  二、培育构建新型生产服务体系

  (一)实现生产服务主体多元化。

  一是依托广东省“1+51+100+10000”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全面布局县区农技推广服务驿站。二是逐步引导市场和社会组织力量参与新型生产服务体系构建。重点通过引导茶农合作社、茶叶龙头企业等提升功能,丰富生产服务主体数量及类型。

  (二)构建涵盖全产业链服务体系

  一是构建产前生产服务体系。支持并规范社会化服务企业、农业合作社开展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病虫害防控、统一施肥修剪等专业服务。二是构建产中生产服务体系。引导龙头企业与茶农或者合作者之间形成紧密合作,提升梅州茶产业的标准化水平。三是构建产后生产服务体系。构建高效率的流通服务,整合市场资源,打通市场销路。

  (三)打造交叉领域生产服务体系。

  一是继续做好茶叶特色保险。重点结合梅州自然环境因素,深化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茶叶特色保险工作,全面保障茶农、采茶工的收入水平。二是为茶叶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梅州市茶叶融资难、融资贵等发展难题。

  三、加强业态与经营模式创新

  (一)打造具有客家特色的茶旅路线。

  ⒈养生茶旅专线。

  线路1:客都人家—千年古刹灵光寺—雁南飞茶田景区—华银阴那山茶园基地—雁山湖国际花园度假区。

  路线主题为“世界客都·千年古刹·醉美茶乡”,通过串联“客都人家”“千年古刹灵光寺”“雁南飞茶田景区”“华银阴那山茶园基地”及“雁山湖国际花园度假区”景区资源,突出“休闲到梅州,围龙屋里茶飘香”的景区意境,让游客感在具有客家特色的养生度假中体验客家茶俗、聆听客家茶歌、阅读客家茶诗及领略千年古刹风光,在养生度假中静心、养心,感受美好慢生活。

  线路2:韩山历史文化生态区—丰顺县嘉洪农林茶园基地。

  打造以“韩山历史文化生态区”为核心,串联丰顺县“嘉洪农林茶园基地”的茶旅养生专线,游客在该线路可体验韩愈文化、观光美丽茶园、览胜山地休闲、游历天然湖泊,其是一条远离城市喧嚣、云游湖光山色的绝佳养生茶旅专线。

  线路3:径南镇官亭村广东晨露茶文化旅游产业园—径南镇云山谷“客家茶文化研学基地”—月形山国家3A景区。

  以兴宁市径南镇为中心,推动径南镇茶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打造“径南镇官亭村广东晨露茶文化旅游产业园—径南镇云山谷客家茶文化研学基地—月形山国家3A景区”养生旅游专线。让游客在茶园观光中,研修客家茶文化,同时依托月形山国家3A景区,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形态。

  ⒉红色茶旅专线。

  梅州是革命老区,是广东省唯一全区域被认定为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周恩来、朱德、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开展革命活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

  线路1:雁南飞茶田景区—叶剑英纪念园—华银阴那山茶园基地—三河坝战役纪念园。

  串联“雁南飞茶田景区—叶剑英纪念园—华银阴那山茶园基地—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景点,让游客感受绿色茶园、红色文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线路2:中央苏区丰顺革命纪念馆—马图红四军军部旧地—马图绿茶产区。

  串联“中央苏区丰顺革命纪念馆—马图红四军军部旧地—马图绿茶产区”景点,并以红色精神为传承,以绿色茶产业为主题,打造红色老区的绿色旅游。

  线路3:石正南台—八尺威华茶心谷—仁居红军纪念园

  依托平远县优质乡村风貌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串联“石正南台—八尺威华茶心谷—仁居红军纪念园”,让游客感受红色记忆美丽乡村示范线。

  ⒊休闲茶旅专线。

  线路:百侯名镇旅游区—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西岩山茶乡度假村旅游线路

  依托大埔县“梅州香格里拉”资源优势,发挥“大埔小吃文化城”流量资源优势,打造“百侯名镇旅游区—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西岩山茶乡度假村”旅游线路。让旅客在大埔县领略丰富的小吃文化,品尝客家养生菜,感受愉悦的客家茶文化。

  (二)基于跨界融合发展新业态。

  深入挖掘茶产业的多功能性,推动茶产业与生态、健康、休闲、养生等产业相融合。一是推进茶产业与陶瓷产业融合。依托大埔县陶瓷产业基础,打造类型丰富的茶具,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茶家居产品。二是推进茶产业与餐饮业融合。依托客家美食文化,打造具有明显风格特色的客家茶宴,客家茶点。三是加快推进茶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推进客家茶文化与梅州市文创、动漫产业相互融合,设计具有客家茶文化特色的梅州茶产业IP形象,助力发展茶产业。


重点工程

1.产业组织模式优化工程。重点开展产业组织模式优化及龙头企业培育工作。到2027年,实现茶农加入合作经济组织比例60%,改造专业合作社20家,建设家庭茶场50家,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1家、省级龙头企业35家及年销售超过1亿企业1家,培育茶叶类“四上”企业5家以上。

2.新型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到2027年,培育50名农村乡土专家及20名科研及农技推广人才,精准服务梅州茶产业经营主体发展;做好茶叶保险及金融服务工作。

3.三产融合建设工程。到2027年,打造极具客家文化的特色茶旅旅游线路7条,标准化客家茶宴1套,梅州茶产业特色IP形象1个。


图片10.png

 


第九章 品牌培育与营销体系

  一、品牌培育与管理

  (一)以客家、长寿和红色文化为核心凝练品牌个性。

  重点打造“嘉应茶”区域公用品牌,深入挖掘客家茶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历史故事,凝练“嘉应茶”品牌内涵。一是主打“好客文化”,梅州人自古就有好客风气,客来敬茶,以茶联谊,以茶代酒屡不鲜,传达着嘉应茶产品是一杯好客茶;二是突出“长寿文化”,梅州蕉岭县、大埔县作为世界长寿之乡,具有深厚的养生文化发展背景,传达着嘉应茶产品是一杯养生茶;三是主打“客家文化”,代表着客家人团结奋斗,克服困难的坚定决心,传达着嘉应茶产品是一杯代表着团结、友好、奋进的茶产品。四是融入丰富的红色文化基因,传达着嘉应茶是一杯涵盖红色文化的茶产品。

  (二)推行三级品牌管理体系。

  一是构建“区域公用品牌+子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三级品牌体系,以“嘉应茶”为区域公用品牌,以各自县区公用品牌为子区域公用品牌。二是完善“嘉应茶”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制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实行严格的公用品牌准入制度。三是规范公用品牌包装使用标识,以“客家文化”为品牌包装基础素材,在品牌茶的包装上统一印制客家围屋标志性建筑,提升品牌的文化力。

  (三)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一是开展中国客家茶文化节。重点开展客家茶文化高峰论坛、客家炒绿茶商大会、客家炒绿手工制茶大赛等活动,通过会展活动,提升梅州嘉应茶品牌知名度。二是开展公共营销,力争使梅州茶进入广东省农产品宣传推介平台,选择性赞助大型会议和活动,进入会议指定用茶名录。三是政府牵头在广东省内重要窗口区域开设“嘉应茶”茶文化专区。四是支持茶企、茶商到国内大中城市设立“嘉应茶”专营店,专营店需“统一门店标识、统一装修风格、统一宣传内容”进行布置,并给予一定的资金鼓励。五是加大新兴媒体投入,提高宣传可达性和效果。六是鼓励茶叶企业积极参加国家级名优茶评比活动,争取国字号奖牌,提高梅州茶的美誉度。

  (四)培育壮大企业品牌。

  全面培育壮大梅州市企业品牌。一是开展品牌整合,构建“一牌引领,多牌协同”的企业品牌发展体系。二是支持企业品牌“走出去”,组织、鼓励和支持企业赴各地参加参展、评优、推介等活动,同时积极构建交流平台,让当地的茶叶企业到品牌茶企进行交流、学习。三是加大对于成功申报品牌企业的奖励力度,对于被新认定的企业品牌给予一定资金奖励。

  二、目标市场选择

  梅州茶的销售区域要立足本市,深耕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带动海外。目标市场细分如下:

  (一)重点深耕市内及省内市场。

  积极鼓励企业与本省旅游、供销、电商、企事业等单位深度合作,开发旅游市场与礼品市场,在省内实现全覆盖,并深耕大湾区市场,进一步扩大其在本省的影响力。

  (二)优先拓展南方及周边市场。

  梅州的客家文化在福建龙岩等区域具有极高的认可度,所以在南方市场及周边区域具有较强的市场发展潜力。一是重点组织企业参加南方市场展会。二是重点支持茶商在南方区域开设“嘉应茶”品牌店,并对这部分企业给予资金奖励。三是在南方区域的主要交通枢纽投放“嘉应茶”广告,加大对周边市场的渗透。

  (三)积极拓展北方及海外市场。

  梅州茶目前在北方及其他产区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较低,考虑到消费特点,以北方大中城市为重点,进行梅州茶的消费市场培育,前期可借助品牌渠道企业进入市场,后期可鼓励企业开设形象旗舰店,适当鼓励企业到北方参加茶博会进行宣传推广。客家炒绿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产品热销东南亚市场,积极借力“海丝之路”,依托侨胞资源,将客家炒绿推向海外市场。

  三、渠道构建与拓展

  (一)扶持与提升线下渠道。

  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形象体验店,按照一城一馆的总体布局,打造集梅州茶批发销售、茶艺展示、品茶休闲于一体的品牌形象体验店。结合企业特点,开发团体直销渠道。

  (二)培育与开发跨界渠道。

  一是培育与开发跨界渠道,坚持资源互补的发展原则,积极开发培育与大型企业的渠道共享合作,横向打通流通渠道。二是构建新型零售终端体系。三是积极开展与品牌渠道商、茶馆的合作,在品牌连锁企业内开设梅州茶专柜,积极参与相关营销推介活动,借助渠道商品牌来拓展终端消费市场。四是充分运用茶叶交易市场集散功能,依托五华茶博汇,形成规模效应,拓宽营销渠道,远销海内外客家同胞。

  (三)培育与开拓线上渠道。

  一是鼓励支持线上推广。成立梅州市茶叶电商运营公司,利用各大直播电商平台,搭建梅州市茶叶网络销售平台。二是与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合作,建设梅州茶叶电商馆或淘宝村。三是鼓励茶农、茶户利用抖音直播和微信小程序、朋友圈等形式宣传、销售自家茶叶,积极探索梅州茶的直销模式。

  四、建设客家茶文化体验展示研发中心

  在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梅县区建设客家茶文化体验展示中心,作为宣传客家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充分融入梅州的客家文化特色,以客家建筑为主体,融入高科技手段,实现一站式购买梅州茶。引入龙头企业展示柜台,形成品牌宣传与展销区。在中心内专门设立围绕客家、长寿、红色、茶四大文化融合的研究队伍,并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从科学权威角度揭示四大文化的关系,为梅州茶产业发展进行文化赋能。


重点工程

⒈品牌影响力提升工程。一是每年度开展中国客家茶文化节,具体包括客家茶文化高峰论坛、客家炒绿茶商大会、客家炒绿手工制茶大赛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二是是做强区域公共品牌。制定“嘉应茶”品牌宣传语及品牌准入体系;三是壮大企业品牌。支持企业品牌整合,加大企业品牌工作的扶持力度。

⒉渠道拓展建设工程。到2027年,在梅县区/梅江区建设客家茶文化体验展示研发中心1个,稳步推进全国市场开拓及海外市场扩张工作。

⒊客家茶文化体验展示研发中心建设工程。充分融入梅州的客家文化特色,引入龙头企业展示柜台,设立围绕客家、长寿、红色、茶四大文化融合的研究队伍。

  

第十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分管领导为总召集人,农业农村、市场监管、财政和旅游等部门参加的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要建立相应制度,做到上下联动、目标一致、行动统一,确保茶产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强化政策扶持

  结合新发展目标,完善现有茶产业扶持政策,把茶叶作为主导产业加以扶持,积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对梅州市茶产业生态茶园建设、加工技术提升及品牌营销推广的资金保障,保证现有有关政策落实到位并具有连续性。同时,依托产业规划项目,重点聚焦梅州茶产业二、三产业提升,确保资金扶持从生产端向加工端及销售端转变。采取财政补贴、贴息、以奖代补、税收减免等各类方式,加大对茶农、合作社和茶叶企业的金融支持。

  三、强化科技支撑

  一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和平台建设。以市农林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为依托,借助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梅州市茶产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和国家、省、市科研专家的力量,建设省级工程中心,配套完善的实验室、科研基地等科研基础设施,策划优质项目,积极争取各级农业、科技等部门的项目支持,开展科研攻关。二是加快特色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结合梅州茶叶生产习惯和消费市场,在“甜韵花香型”客家炒绿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地方历史名茶种质资源,加快特色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三是开展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创新。积极开展客家炒绿品质提升技术、黄茶加工技术、柚花茶加工技术等加工技术创新研究;四是提高茶园标准化管理水平。研发和引进适合山区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的机械化设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切实解决梅州茶产业发展遇到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四、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引进具有茶叶品质化学、加工等茶学等背景的研究型人才,为做好客家炒绿口感改良工作及乌龙茶精制加工技术提升做好人才支撑。二是定期开展专业技术水平提升培训。邀请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对茶园管理、茶叶加工、市场营销等茶叶从业人员进行技能提升培训。鼓励支持加工技能型人才发展,对于获得相应奖项的技能人才进行相应的奖励;加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定期举行技术培训、人才培训。三是定期组织企业管理层到外地游学或培训,提升茶叶从业人员技术技能水平。四是开展全市茶叶技能比赛,形成赶学比超的氛围。五是完善茶叶科技推广体系,组建“技术团队+科技人员+示范基地+实用人才”的联合服务团,同时发掘和培育乡土技术能手和本土人才,充实乡镇级技术推广队伍。六是鼓励企业建设创新实验室等研发基础设施,培养研发团队。七是加大力度招引高层次茶叶专业人才到梅州市工作创业。八是设立高级专家工作站,邀请茶产业高级专家定期开展技术指导。

  五、加大宣传推广

  一是积极开展面向茶商策划标志性节会。借助平台宣传作用,邀请市外更多的经销商走进梅州茶,实现梅州茶“走出去”,为更多的企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提升品牌知名度。二是结合旅游开发,开展茶旅融合节庆活动。如农民丰收节、马拉松比赛、客家博览会等,以旅带销,让更多消费者了解梅州茶。三是借力客家文化艺术节,打造梅州茶采摘节,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梅州茶。四是联合梅州柚开展茶叶节庆活动,让两大产业形成合力,协同扩大节庆活动的影响力。五是筹备开展国家生态茶发展研讨会,集聚各方产学研力量,激活梅州茶的绿色基因。六是做好活动推介。积极赞助重大活动,同时吸引广大网红、社会名媛推介梅州茶叶,提升梅州茶的品牌知名度。


附表

茶产业发展规划工程项目推进计划表


序号

工程名称

2023—2024年

2025年

2026—2027年

1

资源保护及品种选育工程

开展梅州特色种质资源收集;制定古茶树资源保护方案。

对种质资源性状进行研究,选育出具有梅州本土特色品种2~3个;实施古茶树资源保护工作。

观察初步选育出的茶树品种性状及适制性,从中选优1~2个品种。

2

品种结构

优化工程

引进一批省外优良茶树品种,开展试点种植,观察品种适应性。

选择表现较好的良种开展示范推广工作,力争到2025,全市良种率达80%。

加大新茶树品种推广示范工作,力争到2027年,全市良种率达85%。

3

茶园改造

提质工程

制定低质低产茶园改造方案,确定低质低产茶园地理分布情况;整合相关资金,做好茶园基础设施提升准备工作;制定数字化示范茶园建设方案

推进低质低产茶园改造工作,到2025年改造低质低产茶园3万亩;开展全市茶园道路、排灌系统等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工作;基本完成数字化示范茶园建设。

到2027年,改造低质低产茶园5万亩;完成全市茶园道路、排灌系统等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工作;建设完数字茶业示范茶园1个,确保其投入使用。

4

全域绿色发展工程

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制定生态茶园建设和茶园标准化种植规划;制定全市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化肥、农药减施行动方案;加大与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合作交流,制定合作方案。

到2025年,建设生态茶园8万亩,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茶园3万亩,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占比10%。

到2027年,建设生态茶园12万亩,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茶园5万亩,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占比20%。

5

产品标准化提升工程

邀请茶叶标准制定专家,开展客家炒绿标准完善、梅州单丛及柚花茶标准制定工作。

邀请茶叶加工专家,开展客家炒绿、梅州单丛及柚花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制定工作。

到2027年,完善标准1套,制定新标准2套和加工技术规程3套。

6

加工条件

提升工程

制定加工条件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确定标准化茶叶生产示范线分布情况,拟定新增SC认证企业、现代化生产加工示范企业及数字化茶叶加工示范厂名单。

充分整合资源,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对于实施加工水平提升的主体,开展加工条件提升指导工作。争取到2025年,打造1~3条标准化茶叶生产示范线,实现全市SC认证企业80家;现代化生产加工示范企业8家。

进一步核查加工主体是否达到加工标准。争取到2027年,打造3~5条标准化茶叶生产示范线,实现全市SC认证企业85家,现代化生产加工示范企业10家,数字化茶叶加工示范厂1家。

7

产品质量

提升工程

构建产学研合作模式,搭建茶叶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合作平台,开展“客家炒绿”“梅州单丛”的生产工艺研究工作。

推动“客家炒绿”“梅州单丛”生产工艺在龙头企业的推广应用;梳理相关政策,将茶叶初加工成套设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

将改良后的“客家炒绿”及“梅州单丛”生产工艺进行消费市场测试,进一步完善加工工艺。

8

客家炒绿传承与创新工程

制定客家茶研发与传承队伍组建方案;制定客家茶技艺传承基地建设方案;草拟乡土茶叶人才特殊支持方案。草拟乡村工匠及茶叶加工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开展客家茶研发与传承队伍组建工作;实施客家茶技艺传承基地建设工作;报相关部门,讨论乡土茶叶人才特殊支持方案;报相关部门讨论乡村工匠及茶叶加工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成功组建1支客家茶研发与传承队伍;建设客家茶技艺传承基地1个;出台并运行乡土茶叶人才特殊支持方案;出台并运行乡村工匠及茶叶加工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9

产业组织模式优化工程

制定重点开展产业组织模式优化及龙头企业培育工作实施方案。

到2025年,实现茶农加入合作经济组织比例50%,改造专业合作社10家,建设家庭茶场30家,省级龙头企业30家。

到2027年,实现茶农加入合作经济组织比例60%,改造专业合作社20家,建设家庭茶场50家,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1家、省级龙头企业35家及年销售超过1亿企业1家。

10

新型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制定农村乡土专家团队组建方案,并确定专家定点服务企业的名单。

到2025年,培育30名农村乡土专家及15名科研及农技推广人才;制定茶叶保险及金融服务工作方案。

到2027年,培育50名农村乡土专家及20名科研及农技推广人才;推行茶叶保险及金融服务工作。

11

三产融合

建设工程

设计客家文化特色的茶旅旅游线路方案;设立标准化客家茶宴工作小组;邀请专业机构开展梅州茶产业特色IP形象设计工作。

开展客家文化特色的茶旅旅游线路建设招商工作;推动标准化客家茶宴试行工作;初步完成梅州茶产业特色IP形象设计工作。

到2027年,成功打造极具客家文化特色的茶旅旅游线路7条,标准化客家茶宴1套,梅州茶产业特色IP形象1个。

12

品牌影响力提升工程

制定中国客家茶文化节活动方案(客家茶文化高峰论坛、客家炒绿茶商大会、客家炒绿手工制茶大赛);制定“嘉应茶”品牌宣传语及品牌准入设计方案。

筹备中国客家茶文化节系列活动;制定企业品牌整合方案,重点加大企业品牌工作的扶持力度。

成功开展中国客家茶文化节1次;实施企业品牌扶持工作的奖励方案。

13

渠道拓展

建设工程

制定客家茶文化体验展示研发中心建设方案;草拟渠道拓展奖励方案。

开展客家茶文化体验展示研发中心招商工作;通过渠道拓展奖励方案。

到2027年,在梅县区/梅江区建设客家茶文化体验展示研发中心1个;实施渠道拓展奖励方案,稳步推进全国市场开拓及海外市场扩张工作。

14

客家茶文化体验展示研发中心建设工程

制定客家、长寿、红色、茶四大文化融合的研究队伍组建方案。

开展客家、长寿、红色、茶四大文化融合的研究队伍试运行工作。

实施客家、长寿、红色、茶四大文化融合的研究队伍试运行工作。


文件解读:《梅州市茶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