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规公文 > 文件解读
《梅州市茶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解读
来源:本网  时间:2024-01-11 11:11:42  浏览:-
字号:


政策原文: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梅州市茶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的通知


《梅州市茶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解读


  梅州市委、市政府着力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提出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做强梅州柚、嘉应茶、平远橙等传统优势产业,制定实施梅州茶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做强品质、提升效益、惠及茶农。为加快梅州市茶产业高质量建设步伐,促进梅州茶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依据,我局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开展实地调查基础上,结合梅州市茶产业发展基础条件,编制《梅州市茶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以下简称《规划》)。我局发函征求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意见,经综合收集到的书面反馈意见和专家组评审意见修改形成《规划》(送审稿)。现将起草主要情况说明如下:

  一、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前,我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形势依然严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任务依然艰巨。“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的重点难点在“三农”,未来五年仍将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广东省“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风险挑战依然较大,农业供给结构不优,经营效益偏低,“卡脖子”技术瓶颈明显,园区化、绿色化、机械化、规模化、数字化、融合化水平还不高,与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全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业在农村。

  “十四五”期间是解决梅州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历史机遇。梅州市委、市政府着力做强梅州柚、嘉应茶、平远橙、客都米等传统优势产业,致力将梅州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长寿食品、食材等优质农产品主要供应地。梅州具有突出的自然生态优势和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被定位为广东省生态发展区、粤北重要生态屏障、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大背景下,将进入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期。结合现有乡村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茶产业成为与当前梅州市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契合度较高的产业。新形势下,梅州茶如何对接大湾区市场,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根据《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人才发展帮扶计划”的通知》(粤人才办﹝2020﹞5号)文件精神及省委组织部扬帆计划工作业务座谈交流工作部署,为做好2021年梅州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人才振兴计划的实施工作,我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签订《梅州茶产业柔性引进人才合作协议》,委托中国农业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编制《规划》。编制组在组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国内茶产业专家对梅州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编制了本规划,作为未来五年梅州茶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梅州市政府将编制《规划》列入 2021 年度市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二、起草依据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2中央一号文件,2022.2.2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3中央一号文件,2023.1.2);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3.10);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农产发〔2020〕4号);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2022年12月8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有效投资力度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意见》(粤发〔2020〕12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粤府〔2021〕56号);

  《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委、省政府,2021.8.28);

  《梅州市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实施方案》(梅市明电〔2023〕51 号);

  《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梅市府〔2021〕8号)。

  三、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十个章,第一章为规划背景与意义,第二章为规划区概况,第三章为梅州市茶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第四章为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第五章为梅州市茶产业发展思路与定位,第六章为形成四大特色优势种植区,第七章为产品结构与加工体系建设,第八章为优化茶产业组织与经营体系,第九章为品牌培育与营销体系,第十章为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