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职能
市疾控中心加挂市卫生检验中心、市职业病防治所的牌子。下置流行病防治科(应急办)、免疫规划科、艾滋病与寄生虫病防治科、公共卫生科、职业病防治科、消毒杀虫科、科教信息科、理化检验科、微生物检验科等18个科室。
主要负责疾病、媒介生物监测、预测、预报;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组织调查、制订控制对策和措施;负责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收集、统计分析、综合评价、疫情报告;实施组织全市免疫规划工作;负责环境、学校卫生等卫生学监测及卫生工程、相关产品卫生学评价;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置;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导、健康教育和健康体检;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卫生学评价、卫生防护和应急事故调查处理,职业病诊断,放射卫生防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或有关单位委托的专项抽检和产品检验任务,并指导各县(市、区)卫生防病机构的业务工作。
(二)人员构成情况
经市编委核定事业编制89人,实有人员138人,其中在编在职88人,编外聘用50人,另有退休人员49人。
(三)预算年度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是高标准完成各项疾病预防控制任务,保梅州一方平安。继续加强各类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尤其要有效落实人感染H7N9禽流感、登革热、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措施,确保全年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或流行。
二是着力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巩固技术优势。继续完善应急机制,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好省级传染病防控类卫生应急队伍的培训和拉练工作,提高区域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三是做好免疫规划工作,惠及广大儿童。有序推进免疫规划工作,继续保持高水平的疫苗接种率,免疫规划传染病控制在国家范围内。强化冷链建设,加强疫苗和冷链管理,确保疫苗安全。
四是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切实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充实职业病防治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卫生防护等技术服务水平。打造两支健康体检队,既可满足群众前来健康体检的需要,又可为中大型企业职工提供优质、快捷、便利的“上门式”健康体检服务,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
五是开拓创新,切实做好公共卫生监测工作。继续做好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医疗机构、托幼机构等公共卫生监测工作。按时完成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结合我市情况,开展我市的重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积极推进学校卫生工作。在做好四害密度监测的同时,有计划地开展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工作。
六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开展预防控制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充分利用宣传日活动进行相关政策法规和防治知识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促进健康行为。
七是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完成扩建实验大楼任务,彻底解决建筑面积不足及实验室功能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争取尽快达到生活饮用水106项的检测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重大项目、新项目的检验检测工作,储备检验检测技术能力,最终将我中心打造成粤闽赣边区域性卫生检验中心。
二、收入预算说明
2016年收入预算2549.90万元,其中:公共预算拨款1356.90万元,非税收入征管经费拨款700万元,事业收入483万元,其他收入10万元。
三、支出预算说明
2016年支出预算2549.90万元 。
(一)基本支出预算2004.08万元,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1、工资福利支出1111万元,包括职工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绩效工资等。
2,商品和服务支出541.5万元,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维修(护)费,专用材料费等。
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351.58万元,包括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住房公积金等
(二)项目支出预算545.82万元,包括实验大楼建设经费、实验室检测设备购置及维护经费、传染病督导检查费、冷链经费、公卫应急事件检测处理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经费、城区生活饮用水监测经费等专项业务支出
四、“三公经费”预算说明
接待上级部门、各地市兄弟单位等的公务接待费预算5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38万元。
2016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