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过程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鸽舍、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恶臭、饲料加工粉尘。通过采用干清粪工艺,降低舍内恶臭气体浓度,加强场区及场界的绿化,每天对鸽舍、污水处理设施等区域喷洒除臭剂,饲料加工工艺粉尘由自带的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无组织排放,恶臭气体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相应的排放标准限值,粉尘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最高点监控限值。 2.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洗布废水和生活污水,采用“格栅+沉砂集水池+固液分离+AAO工艺+沉淀池+消毒+存储池”处理工艺,废水经处理达到广东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613-2024)表1中二类区域排放限值、《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中旱作作物灌溉标准及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一级标准的较严值后,回用于绿化灌溉。项目配套约3000m2的绿化林地(2#氧化塘绿化林地2000m2,宿舍旁绿化林地1000m2),满足正常生产情况下本项目废水消纳需求;项目配套建设1个有效容积为80m3的储存池,可满足雨季情况下连续15天的废水存储要求,满足非正常情况下本项目废水存储需求。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噪声源主要包括鸽子叫声以及水泵、风机等机械噪声。采取以下防治措施:①在场区设计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远离办公生活区,并加强场区绿化;②选用性能优、噪声低的设备;③高噪声设备均在密闭的车间内布置,对各类水泵进行基础减振;④制定场区内高噪声设备运行管理和检修计划,确保高噪声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通过采取上述措施,项目各边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鸽粪收集采用干清粪,日清日运,交由农户外运利用,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泥交由相应单位处置,项目病死鸽与死胚蛋委托梅州市兴合动物无害化处理有限公司处置,原辅料物资拆封、有机肥成品包装等过程产生少量包装废料、废窝布垫、废布袋交由物资回收单位回收处理,蛋壳、生活垃圾等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医疗废物(防疫物资)和废紫外线灯管等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 5.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对鸽舍、办公生活区、饲料加工车间等简单防渗区采取地面硬底化措施;一般固废暂存区、事故应急池、污水处理设施设置硬底化防渗防漏衬层,渗透系数≤10-7cm/s,污水运输管线采用PVC管道防渗,防渗能力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相关要求;危废暂存间属重点防渗区,设置基础防渗层为至少2mm厚的防渗漆(渗透系数≤10-10cm/s),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防渗技术要求。 6.生态保护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过程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减少施工占地面积,降低人为干扰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待工程完成后,立即进行绿化,尽量恢复原有的植被面积。本次扩建项目养殖区及生活办公区用地维持现有范围不变,土地利用规划为草地、园地,没有占用基本农田,在保证废水、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作的前提下,本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不会对周边的生态系统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7.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事故包括柴油泄漏、污水处理设施出现故障和发生泄漏、厂区发生火灾事故等。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废水处理系统定期巡检、调节、保养、维修;雨季来临前,尽量抽取回用水池中的废水用于农林灌溉,防止池水外溢;柴油储存区周围设置围堰,围堰内进行防漏防渗措施;设置一个500m3事故应急池,事故应急池与消防废水收集管网和污水收集管网系统连通,确保火灾时产生的消防废水、废水处理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时的综合废水经管网收集进入事故应急池暂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