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生态环境局 通知公告 关于拟对梅州供电局500kV嘉岐甲乙线与嘉敬甲乙线交叉跨越改造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决定的公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机构 > 市生态环境局 > 通知公告
关于拟对梅州供电局500kV嘉岐甲乙线与嘉敬甲乙线交叉跨越改造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决定的公示
来源:本网   时间:2025-11-03 15:44:45   浏览:-
字号:

  

  根据梅州供电局500kV嘉岐甲乙线与嘉敬甲乙线交叉跨越改造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估报告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5年11月3日至2025年11月7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梅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三楼市生态环境局窗口,邮编:514021

  联系电话:0753-6133820;  传真:0753-6133820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该审批直接涉及其重大利益关系的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我局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以书面形式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

名称

建设单位

建设

地点

环评

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梅州供电局500kV嘉岐甲乙线与嘉敬甲乙线交叉跨越改造工程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梅州市梅江区

四川省自然资源实验测试研究中心(四川省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

(1)新建部分

新建500kV双回架空线路路径长度约2×23.0km。新建线路起于500kV嘉岐甲乙线现状#1塔,止于500kV嘉岐甲乙线现状#43塔。

(2)拆除部分

拆除现状500kV嘉岐甲乙线#1-#8段导地线、#41-#43间导地线及#42塔,其余段线路通道闲置备用,拆除路径总长2×3.7km。

本工程共新建铁塔46基,塔杆类型为500kV同塔双回架空线路,塔基永久占地约1.84‬hm2,施工临时占地约5.32‬hm2。

1、电磁环境保护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本项目线路工程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线路线高进行建设,在线下或塔基附近设置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加强运行期巡检工作。

根据类比预测结果,本项目线路工程沿线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不超过《电磁环境控制限值》标准限值要求,沿线电磁环境敏感目标也不超过公众曝露限值要求。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采取各种声环境保护措施,如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布置和施工工序,避免高噪声施工机械和设备同时运作,禁止在夜间使用高噪声施工设备等。

根据预测结果,本项目声环境保护目标处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要求。

3、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对易起尘的临时堆土、土石方等采用密闭式防尘布(网)进行苫盖、洒水降尘等有效措施减少施工作业大气;土、石料、水泥等施工材料在运输时用防水布覆盖;定期冲洗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禁止固体废弃物就地焚烧。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运行期无废气产生。

4、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废水通过修筑简易沉砂池对其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不外排;施工人员一般租用当地的农居,不单独设置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利用当地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收集处理。线路工程施工期间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垃圾、弃土、弃渣,禁止排放未经处理的钻浆等废弃物,架空输电线路塔基基础开挖时在施工场地内设置沉砂池,上清液回用于施工场地抑尘或周边绿化,沉淀泥浆干化后回用于工程填方。

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产生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对线路沿线地表水体水质和水环境不产生影响。

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土石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收集,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清运处置,施工完成后及时做好迹地清理工作;在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堆土场用于堆放土方,施工结束后用于回填;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随生活据点纳入当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输电线路运行期间不产生固体废物,仅有线路巡检时巡检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及时带走统一收集丢弃;线路检修时可能更换绝缘子串与导线,交由电力公司物资部门进行处置,不会对沿线环境造成影响。

6、生态保护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临时用地优先利用荒地和劣地;做好表土剥离、分类存放和回填利用;施工临时道路尽可能利用机耕路、林区小路等现有道路,严格控制道路宽度;基坑开挖时尽量不开挖或少开挖施工基面,施工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因地制宜进行土地功能恢复。

工程运营期线路正常运行,对线下植物资源无影响,也不会对区域植被群落造成连续分割,不会使工程沿线林地产生边缘效应,不会影响线行下方动物生境,对动物资源无明显影响。本项目跨越生态保护红线,在采取各项措施后,对红线内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满足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7、环境风险

本项目拟建输电线路工程不涉及变压器、电抗器等绝缘油泄漏风险,无危险废物产生,不涉及危险废物泄漏风险。主要的环境风险包括建设期水土流失风险以及运营期线路短路、倒塔等风险。建设单位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同时依法进行运行期的环境管理工作,制订实施各项环境管理计划和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8、不可避让穿越生态保护红线段环境保护措施

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设置施工营地、牵张场区、取/弃土场等临时设施;塔基建设应最大限度的保护山体自然状态,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优化铁塔根开尺寸,采用全方位高低腿塔及主柱加高基础等。

项目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反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