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全省生态环境系统2025年上半年“苦干实干、争先创优”现场交流会,集中展示上半年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做法,动员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立足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新起点、新任务,奋力谱写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晓霞出席会议并讲话,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国英主持会议。
会上发布了“苦干实干、争先创优”活动第一、二季度21个典型案例。珠海、中山、韶关市生态环境局,茂名市生态环境局信宜分局、厅执法处、深圳驻市监测中心站等6个单位代表,围绕助企服务、智慧信访、创新监管模式、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化工园区绿色发展、监测数据数智化转型等争先创优亮点,登台晒实绩、亮硬招、展形象,分享工作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为全系统提供了有益借鉴。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增强“苦干实干、争先创优”的使命感、责任感。深刻认识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的重大责任,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劲、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上走在前、作表率。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高效通道,找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路径,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要全力以赴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紧盯约束性指标和硬任务,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集中优势兵力全力冲刺攻坚、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会议强调,要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推动“苦干实干、争先创优”不断取得新进展。用好“眼睛向上法”,对标对表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找准目标和方向,确保各项工作不偏向、不走样。用好“眼睛向下法”,践行“一线工作法”,真正沉到基层找办法、解难题。用好“问题导向法”,敢于动真碰硬,把短板弱项锻造成优势长板。用好“学习借鉴法”,紧跟前沿领域,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支撑,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会议要求,要以“苦干实干、争先创优”的奋进姿态,全力夺取生态文明建设新胜利。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焦“两个维护”筑牢忠诚根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盯AQI、PM₂.₅、重点水质断面等约束性指标,查漏补缺、攻坚冲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力争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进一步争先进位。坚持服务大局,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环评、碳交易、绿色金融等改革创新,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健全担当作为和保护机制,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营造风清气正、担当作为的良好政治生态。
厅领导、二级巡视员,厅机关各处室、派出机构、直属单位以及各地级以上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同志,县区生态环境分局、驻市监测站主要负责同志,以线下线上形式参加会议。
省生态环境系统2025年上半年
“苦干实干、争先创优”典型案例
第一季度典型案例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
深圳大亚湾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大鹏实现全域美丽海湾
韶关市生态环境局
探索监管新模式 营造风清气正新气象
河源市生态环境局
绿色赋能“百千万”,连平打造山区“无废”全链条治理新样板
梅州市生态环境局
梅州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
中山市全国率先创新智慧信访应用以“三个赋能”助推生态环境信访法治化
茂名市生态环境局
茂名市先行先试开展特色农产品碳标签试点建设
茂名市生态环境局信宜分局
多维发力 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
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中心
数智赋能危废全链条精准治理,非现场智慧监管体系助力企业减负增效
厅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处、省环境技术中心
创新机制 精准发力 助推我省化工园区高质量绿色安全发展
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主动求变 蹄疾步稳 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走在国内前列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首创“5+20”立体要素体系 打造生态社区典范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
全国率先打造“专家+保姆”式全方位企业服务体系,成效显著
汕头市生态环境局
只进一家门、办成两家事——汕头市生态环境局创新工作机制 跨部门高效办成“一件事”
清远市生态环境局
清远推进国家优化环评试点,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
佛山市禅城区创新开展废矿物油智能收集试点构建危废治理数字化新路径
厅办公室
坚持政治引领 强化统筹审核以硬举措切实改进文风会风
厅应对气候变化与交流合作处
精心组织中美青年营,共架低碳合作桥
厅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处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切实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厅水生态环境处
省市联动 数智引领 水华立体协同监测全力守卫鹤地水库水源安全
省环境辐射监测与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持中心
汇聚科普创新合力 “粤鹰小队”筑强核与辐射安全防线
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