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梅江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家足球特区的部署要求,在体制机制、场地建设、赛事活动、文化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足球事业快速发展。足球运动更加成为梅江人民特别是梅江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早在2013年,梅江区委、区政府便统筹各相关单位成立了区振兴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纲领性文件,为振兴足球发展绘制了蓝图。随后,梅江区先后被确定为“广东省足球试点县(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等。随着振兴足球工作的不断开展,并为积极推进足球特区建设,在上级部门的积极部署下,梅江区组织专家制定了《梅江区足球发展十年规划(2020-2029年)》。根据规划,梅江区将着力在优化足球青训体系、推动校园足球晋升与提升、推动社会足球持续繁荣发展、扩大足球场地有效供给、加强本土足球场地人才建设、推动足球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谋划推动梅江区足球发展。
2020年,梅江区足球协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梅江区足球运动的发展和普及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梅江区足球协会的成立,为梅江区足球事业发展添加了新动能、注入了新动力。此外,梅州市足球文化公园的全面建成使用,不仅改善了江北老城区的人居环境,擦亮了“足球之乡”品牌,还更好地满足了广大市民对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活动的需求。梅江区以经营城市、经营文化、经营场馆的理念切实管好、用好、运营好市足球文化公园体育场馆,把足球文化公园建设成足球人才聚集地,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梅江区职业、青少年、群众足球也不断取得新突破,结出丰硕成果。近年来,梅江区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建成足球场33块,如今全区现有足球场107块,并先后获得2019年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U9组男足冠军、省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总决赛)09女足冠军。西阳足协、发泰俱乐部作为梅江区代表队包揽首届梅州市足球联赛冠亚军。在注重竞技比赛的同时,梅江区还突出“基础先行”,群众体育运动遍地开花。通过做强“一区一特色”品牌赛事,先后举办“区长杯”“梅江杯”“体彩杯”等足球赛事1000多场次,进一步丰富群众文体生活,不断推广梅江特色品牌活动,培育体育人才。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梅江区培养了U15女足国家集训队助理教练饶惠芳,中超联赛现役球员曾超、叶楚贵, U16女足国家集训队队员卜嘉盈、刘依等一批优秀体育人才,向各级职业足球俱乐部梯队输送运动员37名。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正在梅江区变为现实。在各个学校,校园足球运动正在“热”起来,不少中小学校开设了专门的足球课,组织起各类青少年足球赛,让越来越多孩子爱上足球。同时,不断完善运动场地,为学校开展足球等体育运动提供强大的保障。据了解,现全区中小学校园内有运动场46块,每间学校至少拥有1块足球场,全塑胶运动场达80%以上。自2017年梅江区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以来,新建足球场11块,其中十一人制3块、七人制5块、五人制3块。如今,梅江区公办学校现有市级以上足球特色学校39所,其中国家级22所(含幼儿园2所)、省级4所、市级13所;并已实现每所中小学校每个年级均有足球队,常设足球赛事,校园足球比赛形成校校参与、全区联赛的格局。梅江区还创新实施“足球外教进校园”项目,与巴西桑托斯足球俱乐部签订合作协议,提升青少年足球教学质量。其中,振城足球青训中心为助力校园足球发展进驻梅江区多间小学,为热爱足球的孩子们提供专业的训练,为学校校队提供教练,为学生进行日常训练、带队参加比赛。
梅州日报记者:叶惠玲
编辑:黄振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