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声中外的李惠堂先生, 曾有不少文章介绍过他; 而笔者补述的则是未曾有文记载过的轶事遗闻。
在李惠堂先生步入花甲之年时, 由于他早已退出球坛, 加之声誉遐迩, 很多社团都授予其会长荣衔。他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客家乡亲, 也更加热爱乡亲; 而他这个年纪, 又是不少熟悉的前辈乡亲陆续离世的时期。每接讣闻,他都会尽可能前往乡亲灵堂鞠躬, 一来为凝聚乡情乡谊, 二来冀增添逝者的哀荣及对家属的安慰。
他前往灵堂时, 不少乡亲都会欣喜若狂, 满脸笑容高声呼唤他。也有其他乡亲见到面时, 高声喧哗。每在此时, 他都严肃地告诫乡亲:“我们是怀着哀伤的心情来向逝者告别的, 不应高声喧哗, 更不应咧嘴大笑; 否则对不起逝者, 也令遗属反感! 遇上久见的乡亲, 由衷高兴可理解, 但应笑不露齿, 小声说事。”
▲1966年世界杯举行期间,李惠堂与梅县同乡林万里在爱丁堡留影。
由于李惠堂先生所言合情合理, 乡亲们从此不敢在灵堂喧哗大笑了。
李惠堂先生并非不苟言笑者, 在乡亲的聚会上, 他常妙语连珠, 嘻嘻哈哈。
据前辈说, 他曾向乡亲们笑说, 他一生与“5”最有缘:第一,他是五华人;第二,他出生于1905年;第三,他与青梅竹马的廖月英结婚于1925年;第四, 他于1955年倡导成立“ 旅港嘉应五属同乡会”;第五, 他于1965年当选国际足联副主席, 成为华人在国际足联的最高职务者。
▲1966年世界杯举行期间,李惠堂与林万里(左)、司徒文(右)在爱丁堡留影。
还有一个“5”, 是他不可能知道的。他逝世于1979年7月, 积闰享寿75岁。
李惠堂先生就学于香港名校皇仁书院, 平心而论, 他的中英文功底都深厚。
1923年,他参加日本足球赛回来, 连声说自己的英文太差, 以致无法与外籍球员作准确的交流。自此痛下决心学好英文口语, 并不时与外国归来的学者进行英语对话; 由于李惠堂聪明又好学, 他的英文口语大有进步。
▲李惠堂编著的《足球经》。
同年8月,他率 队参加澳洲足球赛。在一个方便时机, 他用准确的英语告诉对方的守门球员: “我劲射门时切勿全身接球,否则易断腰骨,幸请注意!”
也不知是否守门球员早有所闻, 凡他劲射之球, 守门球员均不敢正面去接。结果那场球赛李惠堂连中三元,大获全胜。
多年后, 在乡亲的聚会上, 他对兴宁的朱景尧先生说起此事, 仍然乐滋滋地说: “学好英语真有妙用!”
注:笑不露齿和一生与五有缘的故事由何冬青绅士口述。学好英语的妙用故事由朱景尧先生口述,朱现已90岁, 兴宁县人,“旅港嘉应五属同乡会”的永远名誉会长。
编辑: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