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体育局 体育人物 我们眼中的陈秋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机构 > 市体育局 > 资料大厅
我们眼中的陈秋绮
来源:未知   时间:2016-02-03 22:43:00   浏览:-
字号:
  在北京奥运会女子曲棍球决赛中,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历史性地夺得银牌,在中国队中有一位客家妹子——19号队员陈秋绮,她用自己的行动记录了梅州体育的里程碑——奥运会第一块银牌。在比赛开始前,记者走访了陈秋绮的父母、启蒙教练、体校师姐,请他们为本报读者讲述他们和陈秋绮之间的故事。
   父亲评价:用脑打球的运动员
  在父母眼中,陈秋绮是一个聪明、文静、纪律性很强的孩子。对于陈秋绮在运动场上的表现,熟悉女儿的父亲评价说:“秋绮是用脑打球的运动员,在场上沉着、冷静,看准了才传球,传球准确率比较高,因此在女曲项目中不断取得新突破。”
任何运动员的运动生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陈秋绮同样如此。陈标华回忆说,当年刚进入梅县业 余体校时,因身体瘦小、体质较差,秋绮短时内无法适应高强度的体育训练,曾经产生了不读体校的想法。后来专门买营养品为她补充营养,不断安慰、鼓励她好好 表现,加上启蒙教练陈晋干慧眼识千里马,不断鼓舞、表扬秋绮,坚定了她继续训练的信心。在入选省女子曲棍球队后,虽然又苦又累的训练不断挑战着秋绮的体能 极限,但跑步速度快、应变灵活等特长让秋绮意识到自己能够在曲棍球项目有所作为,所以她克服重重困难一路坚持了下来,并最终入选国家队。
在 父母看来,秋绮的身体状况一直是他们牵挂的“内容”,每次通电话都离不开这个话题。秋绮的母亲黄静云告诉记者,北京奥运会前三个月,秋绮的膝关节伤势严 重,着急的家人甚至联系了车辆准备到训练基地看她,但因为球队管理严格,家人只好通过电话安慰她,鼓励她战胜伤痛。家人的鼓励加上队医、专家的治疗,秋绮 最后坚强地出现在了奥运赛场上,并作为主力场场比赛打满全场。
教练透露:雅典奥运后秋绮曾想“退出国家队”
  昨 日上午,记者通过长途电话与在深圳的陈晋干取得了联系。陈晋干告诉记者,有陈秋绮参加的赛事他一场都没有落下。对陈秋绮在奥运赛场上的表现,陈晋干的评价 是“防守稳、整体发挥好”,特别是在半决赛中,有伤在身的陈秋绮充分发扬客家运动员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与队友力克卫冕冠军德国队杀进决赛。
  在 陈晋干眼中,陈秋绮是个肯吃苦、无怨言、训练十分刻苦,赛场上头脑冷静、应变能力强的运动员。但在雅典奥运会后,因为饱受伤病的折磨,陈秋绮一度产生了 “退出国家队”的念头。陈晋干获悉情况后,多次与陈秋绮通电话,鼓励她战胜伤痛,继续奋斗,不断攀越自己运动生涯的高峰,为国家和家乡人民带来更多的荣 誉;并开导她韩国教练严厉训练她们也是为了使中国队取得更好的成绩,使队员们能够站上自己运动生涯的巅峰。家人、朋友和社会各界也纷纷给陈秋绮鼓励、开 导、支持,最终使她打消了“退出国家队”的念头,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最终实现了中国女曲、梅州体育的历史性突破。
同队师姐:秋绮哭着训练坚持到最后
梅县新城中学的何桂娟老师是陈秋绮在梅县业余体校时的师姐,也是陈秋绮多年来一直情同姐妹的好朋友。当年,县体育局招收女足队员时,陈秋绮还是何桂娟和陈晋干教练从南口镇招来的。在足球队,年纪稍长的何桂娟担任队长和助理教练,乖巧、聪明、能吃苦的陈秋绮一直深得她的喜欢。
何桂娟告诉记者,陈秋绮在体校是一位非常守纪律的学生,上课也很认真、积极,机灵的她在训练时常常一点就通,接受能力比一般同学都要强。体校的训练非常辛苦,经常一次要跑400米的操场10圈,不少队友都打起了退堂鼓,回到了原来的学校。当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