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体育局 计划规划 关于印发《广东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粤体办〔2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机构 > 市体育局 > 部门文件
关于印发《广东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粤体办〔2
来源:未知   时间:2011-10-27 19:24:00   浏览:-
字号:
各地级以上市体育行政部门、佛山市顺德区文体旅游局,省体育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现将《广东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体育 十二五 规划 通知
广 东 省 体 育 局 2011年6月28日印发
广东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 二五”时期,是我省体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加快建设体育强省、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时期。为统筹规划“十二 五”时期各项体育发展任务,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我省体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广东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十一五”时期广东体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 一五”时期,我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两次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和省政府授予的“集体二等 功”以及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2008年奥运会重大贡献奖”、“第十六届亚运会贡献奖”,连续五年获国家“体育突出贡献奖”,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既定目标。

  一是群众体育开创新局面。全民健身活动日益丰富,以“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的主题,成功举办了广东省第二届体育大会和“体育节”等系列活动。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增多,“十一五”期间,省本级体彩公益金资助各地新建和维修改造的场地设施264项,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顺利完成。全民健身体育组织基本覆盖全省城乡,初步形成了省、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的体育组织架构。社会体育指导员 队伍不断扩大,体育人口不断增加,国民体质不断提高。群众体育参赛水平有新提高,我省参加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均获得金牌、奖牌和总分三个第一; 参加全国各项群众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二是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十一五”期间,我省共有184人次获得世界冠军,39人次打破世界纪录,位居全国前列。在北京奥运会上,我省共获得6个项目7人次7枚金牌,4个项目6人次6枚银牌,3个项目4人次4枚铜牌,取得历史性新突破。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我省共获得45枚金牌、45.5枚银牌、39.5枚铜牌,总分和奖牌总数位居各省区市代表团第二。在第16届亚运会上,我省共有93人次获41枚金牌、182人次获79枚奖牌,金牌数、奖牌数全面超越往届,位居全国第一。

­­  三是体育产业迈上新台阶。体育休闲服务业、体育竞赛表演业加快发展,体育用品业层次和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体育彩票总销量年年有新突破,五年共销售222.96亿元,居位全国前列。成功举办五届“粤港澳暨中国(广东)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以健身服务业、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体育彩票业为主体的体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逐步扩大,成为国民经济新亮点。

  四是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全省拥有各级业余体校174所、传统校1426所,在训总人数达8万人。我省有28所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被认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居全国前列。

  五是体育盛会筹办工作取得新成效。成功举办2008年奥科会,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隆重表彰。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广东站)活动。成功举办2010年亚运会、亚残会。成功举办了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整体筹备工作转入为赛时运行阶段。五年共承办国内外大赛242项次。

  与此同时,体育发展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党建、宣传、人事、外事、信息、基建和科教等各项工作全面进步,体育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十二五”时期广东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发 展的机遇。一是国家提出建设体育强国和我省提出建设幸福广东、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战略目标,为我省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二 是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我省体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随着《全民健身条例》的深 入实施和各级政府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以及人民群众对体育的强烈需求,体育事业发展所需的各种条件和环境进一步改善。四是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亚残 运会和即将举办的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更多地吸引社会对体育的关注,有助于提升国民体育意识,激发体育消费热情,拓展体育事业发展空间。五是党中央、 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我省体育健儿在国际、国内赛场上争金夺银,屡建奇功,为体育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氛围。

  2.面 临的挑战。一是体育资源供给不足、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公益性体育健身场所缺乏,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差距较大。二是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不强、 发展后劲不足,“尖子不尖、大项不强、新秀不多”等现象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三是体育产业发展规模不大、潜力挖掘不够,新兴产业的优势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四是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不全、效益不高,业余体校场地设施陈旧缺乏、经费不足、发展粗放等问题仍较为突出。五是城乡区域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县、镇、村及粤东西北地区体育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场地设施严重滞后、体育干部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二、“十二五”时期广东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满足 人民群众体育需求为宗旨,以建设体育强省为目标,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群众体育、科学调整竞 技体育、大力促进体育产业,扎实推动三大业务协调发展,争当全国排头兵;着力促进城乡区域体育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为建设幸福广东,真 正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作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

  在体育强省的指引下,到2015年, 珠三角地区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体育的基础上,向现代化社会的体育迈进;粤东西北地区全面进入体育发展的快车道,初步搭建全面小康社会体育的框架,努力把广 东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大省、建设体育强国的主力省、推动体育科学发展的排头兵、打造小康社会体育的示范区以及探索现代化社会体育的试验 区。

  ——全民健身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活动、组织、服务四大网络逐步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健身长效机制逐步健全,人民群众健身需求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质、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显著提高。群众体育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竞技体育水平显著提高。优势强项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传统优势项目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潜优势项目有新突破,基础大项和集体球类项目有新提升;积极探索职业体育发展模式,打造职业体育品牌项目,塑造体育明星,全面提升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夺取“三大战役”新成绩。

  ——体育产业规模和产值显著提高。体育产业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体育产业发展格局基本成形,体育市场进一步成熟规范,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层次和水平明显提高,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力争到201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达到1.5%,本体产业占整个体育产业总量的比例达到40%, 体育彩票年度销量占全国销售总量达到10%以上,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把体育产业培育成为全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青少年体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日益完善,青少年体能素质显著增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育体系逐步健全,青少年竞赛体制日趋完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 城乡区域体育发展协调性显著提高。粤东西北地区体育发展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珠三角体育一体化和粤东西北地区体育跨越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乡体育发 展差距明显缩小,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逐步完善,基本建成广东特色惠及全民的体育服务网络,初步实现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体育盛会举办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及第14届省运会、第3届省体育大会等重大赛事精彩、圆满、成功;各地办大赛的能力水平稳步提高,承办国内外大赛次数位居全国前列;大型赛事的多元化社会功能和综合效应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基本原则

  1、 坚持体育事业为“建设幸福广东”服务。要紧紧围绕“建设幸福广东”,使体育发展的成果转化成人民群众的福祉。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 动,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国争光、为省添誉,激发起人民群众的自豪感,为建 设幸福广东注入新动力;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丰富的体育产品,满足群众体育需求的多样性。

  2、 坚持体育科学发展。要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解决体育事业的发展问题。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增强人民体质为目 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作为工作的根本。坚持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加强统筹城乡区域以及各项体育工作的协调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 规划,促进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3、 坚持加快转变体育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着力在体育服务人民、服务幸福广东建设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加强群众体育有新举措、调整竞技体育有新成效、 促进体育产业有新突破;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坚持适度发展规模、努力提高质量,坚持“好”字当头、“快”在其中,坚持单位投入的最大产出,努力实现速度、 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结合,促进体育发展由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体制创新的集约型转变。

  4、坚持以体育强省的目标指导各项工作。以体育强省两个阶段两个层次目标和标准为指引,珠三角地区和东西北地区根据相应的体育工作目标和标准,做好“十二五”时期的体育的各项工作,加快全省实现小康社会、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体育建设步伐,推动幸福广东建设。

  三、“十二五”时期广东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着力加快全民健身网络建设,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

  1、加快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建设。一是加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建设。编制并实施广东省《“十二五”基本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稳步推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确保全省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以上。省主要体育场馆建成多功能的体育中心。地级以上市建有体育馆、体育场、游泳池和占地2万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广场(公园)。80%以上的县(市)建有体育馆、体育场、游泳池和占地1万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广场(公园);70%以上的区建有体育馆(或使用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室内全民健身中心)、游泳池、体育场(或占地1万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广场)。100%的乡镇建有3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广场;60%以上的街道建有占地1500平 方米以上的健身小广场。行政村在已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文体活动室。社区和有条件的自然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新建居住区、公 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普遍建有全民健身设施。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工业园区结合实际建设体育设施。加大进城务工人员聚居地、城乡结合地、公共场所体 育健身设施建设。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建设或自建面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公共体育设施。二是扎实推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在确保安全 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率总体达到50%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要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

  2、 加快全民健身活动网络建设。一是拓展全民健身内容。大力开展公园体育、绿道体育、广场体育、社区体育、校园体育、乡村体育、家庭体育等休闲体育活动,不断 推出适合不同人群、地域、季节的体育健身新内容和新方法。关注弱势群体的身体健康,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为下岗失业、城镇贫困人口、农民工等人群及老年人、 妇女儿童、残疾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方便,创造条件丰富其体育生活。二是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围绕“迎接运动会、创造新生活”的主题,结合体育节活 动,组织各级各类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大型主题活动,形成相对固定的活动体系。三是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竞赛制度。省每四年举办一届体育大会以及各类人群综合 性运动会,每年举办“体育节”活动和省级单项群众体育比赛;市、县(市、区)、镇(街道)要积极组织开展相对应的综合性运动会和有关单项群众体育竞赛活 动;行政村、社区、自然村要根据各自的特点,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各具特色、民族传统、小型多样的群众体育竞赛活动;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要 定期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全民健身竞赛活动。力争到2015年,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

  3、 加快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一是加强体育工作机构和体育组织建设。在强化省、市、县(市、区)体育机构和体育组织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建立健全乡镇(街道) 体育工作机构,配备专兼职体育干部具体负责日常体育管理工作,并逐步将体育管理工作延伸到农村(社区)。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相关人群、项目体育协会;支 持村(居)委会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群众性体育组织;有条件的学校、社区、体育场馆要建立体育俱乐部。二是健全基层体育站点。建立健全覆盖农村、社区体 育站(点)、全民健身指导站、文体活动站以及晨晚练点。力争到2015年,90%以上的街道、乡镇建有体育组织,80%以上行政村、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有条件的自然村建有体育健身站(点)。

  4、加快全民健身服务网络建设。一是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逐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力争到2015年,建立起一支拥有15万人以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达到每万人拥有15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省、市两级要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80%以 上的县(市、区)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二是加强体质监测站点建设。完善省、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县级体质测试机构,完善测试制度,扩大测 定范围,确保全省常年测定工作覆盖至乡镇(街道),定点至行政村(社区)。建立健全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和测定系统,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公布国民体质测定 结果,并争取将测定结果纳入社会统计指标体系。三是加强全民健身宣传指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 刊、互联网络等大众传媒,进一步加强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普及科学、文明、健康的全民健身知识。借助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大力开展全民健身科学研 究,推广科学的全民健身方法。大力推行《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力争到2015年,我省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达90%以上,其中,良好以上水平的人数占45%以上。

  5、 打造群众体育精品。一是构建环珠江体育圈。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文明城市群建设实施纲要》,以珠江两岸为依托,进一步整合珠江沿线地区体育资源,加大珠江 两岸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建设一批全民健身精品工程,形成沿珠江两岸体育功能齐全、满足运动休闲需求的全民健身示范区域。二是构建绿色体育带。以省立绿 道网为依托,有效整合全省体育资源,着力构建集体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体育带。不断完善体育带配套建设,合理设立生态体育活 动站点,积极开发一批生态型的休闲体育活动项目,努力把绿色体育带打造成为具有广东特色、国内领先的群众体育示范基地、全民健身休闲基地。三是打造特色体 育点。继续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扶持力度,挖掘、整理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广东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精品”项目,形成一批民族传统体 育特色体育之乡。依托高等院校建立非奥项目发展培训基地,全面推动我省非奥项目的均衡发展,继续保持我省非奥项目的竞争优势。

  (二)着力增强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1、 优化项目布局与结构。一是继续巩固优势强项。加大经费投入、设施配套和编制配备,优先配齐配强队伍班子、科医人员,确保优项需要,着力培养一批项目领军人 物。二是全力打造拳头大项。着力在队伍建设、资源保障等方面下功夫,扩大大项的规模和厚度,切实加大资源的整合力度,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 平的拳头大项。三是积极提升潜优项目。进一步加强潜优势项目人才梯队建设,扩大优势小项的数量,努力在一些小项上形成人才集团优势,力争使更多的潜优势项 目转化成优势项目。四是调整弱势项目。对一些长期弱势的项目进行调整,并对投入大、见效慢的项目转变发展方式,寻求创新突破。五是进一步优化项目结构。优 势项目应全面对接国家队,健全“国家、省一、二、三线”梯队,适当扩大规模和厚度;基础大项应增项扩人,加厚一线,配齐二、三线;潜优项目应加强一线,增 配二线。

  2、 着力实现四项重点突破。一是采取超常措施努力实现单项突尖。分类圈定各级尖子,积极推行以强度为核心的系统训练;完善尖子运动员“一点一组”的科医服务模 式,着力解决尖子运动员训练提高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优先安排尖子运动员外训、外赛,大力营造尖子运动员夺金环境,重点打造领军式的运动员。二是突破集体球 类项目弱势。研究制定适合集体球类项目发展的倾斜政策和有力措施,加强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建设,强化集体球类项目梯队衔接,创新训练思想和方法,全面突破集 体球类项目。三是突破女子项目。加强对女子项目特点与规律的研究和探索,大力实施女子项目男性化训练,促使女子项目在体能、负荷、作风和运动成绩上有明显 突破。四是加强对粤籍国家队人员的管理工作。加大备战奥运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对他们的领导和管理;积极配合国家队做好我省重点运动员的训练提高、资格选拔 和参赛夺金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生活待遇,调动其备战积极性。

  3、 构建强劲支持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培育尖子体系。建立健全以系统训练为核心、教练员为主导、运动员为主体、科医为支撑、行政后勤为保障的尖子培育体系,集中 力量培育一批传统优势项目和顶尖选手,形成广东竞技体育的核心优势。二是提高科医服务水平。以满足系统训练和备战参赛的需要为核心,加强科医软硬件建设, 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复合型科医人才,转变科医服务模式,创新科医服务方式,全面提升突尖和攻关的科医服务水平。三是提高后勤保障效益。努力加大备战经费总 量,创新资源配置方法,以两次分配,实行“优队优投”。在充分保证铸金、夺金的基础上,着力完善现代化配套的场馆设施。四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创新思 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着力培育运动员拼搏精神、顽强作风、夺金霸气,铸造广东“军魂”。提高管理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水平,争取在拼搏精神、真抓实干、增 强执行力等方面有明显的提升。五是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改革周期成绩评价办法,完善年度动态评估机制。改革激励办法,完善奖励制度,进一步加大运动员、 教练员和科医下队人员的激励力度,努力提高一线人员总体收入。

  4、 打造职业体育品牌。一是积极发展职业体育。在巩固和提升省优秀运动队的基础上,以“管理有序、发展可控、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原则,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 会、省与地方、职业与专业的关系,充分挖掘、调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办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二是加大职业体育扶持力度。研究制定相关的政 策措施,对足球、篮球、排球等社会关注度高、观赏性强、群众基础好以及网球、高尔夫球、桌球、飞碟等投入大的项目逐步向社会化发展,并在政策上支持,创造 条件促进职业体育发展,力争到2015年,打造3-5个具有广东特色、品牌优势的职业体育赛事和职业体育俱乐部。三是塑造体育明星。创造条件为体育职业俱乐部吸纳和引进顶尖人才提供帮助;积极引导体育职业俱乐部建立专业团队塑造和挖掘体育明星,树立个人品牌;定期举办体育明星评选活动,加大体育明星的宣传力度。

  5、 落实保障政策,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一是加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加强优秀运动员的 文化教育,提高优秀运动员的基础文化教育水平和质量,逐步提升优秀运动员学历教育层次。二是落实优秀运动员保障措施。继续落实和完善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 等院校学习的各项政策及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出台优秀运动员伤残评定、劳动能力鉴定相关政策,完善优秀运动员工伤保险。建立健全优秀运动员多层次医疗保障 体系,不断完善运动员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等保障,争取使运动员退役后的各项社会保险政策能顺利与社会保险政策相衔接。三是做好退 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贯彻落实《广东省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办法》,对获得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金牌的退役运动员由政府人事部门安置,对自主择业的退役 运动员实施经济补偿。完善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期的培训、教育,建立职业转换社会扶持体系,充分利用社会人才网络资源为退役运动员的安置“搭桥铺路”。

  (三)着力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提升体育产业竞争优势

  1、 加强体育产业扶持引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落实产业政策。全面落实《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和国家、省有关扶持服务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 策,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体育市场融资、政府贴息、体育公共设施建设等;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建立协调联动 机制,联合各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各项体育产业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二是加强宏观指导。建立健全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统计制度,积极配合 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体育市场管理规范,逐步建立起以产业政策和经济法规为主要调控手段的体育产业宏观管理机制,创造有利于体育 产业发展的投资环境,积极引导各类资金进入体育产业。

  2、 优化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一是优化体育产业布局。发挥广州、深圳中心城市的作用,做大做强城市体育经济,大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形成全省体育产业发展龙头;大力发展珠三角其它地区普及面广、多层次的健身服务业和各类体育制造及体育商贸业,形成若干具有规模 优势的产业集群,成为全省体育产业发展基地;大力培育粤东西北地区区域特色主导产业,积极扶持中小体育企业发展,不断壮大体育产业发展规模。二是优化体育 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健身服务、竞赛表演和体育彩票等本体产业,加快发展体育培训、体育咨询、体育中介等体育服务业,大力扶持体育用品、体育会展业,延伸发 展体育旅游、体育康复、体育建筑、体育影视、体育传媒及体育电子竞技等新兴产业,逐步形成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现代体育产业体 系。

  3、 加强体育市场培育,提升体育产业总量。一是加快发展健身服务市场。加强对体育健身业的指导和政策支持,不断丰富全民健身活动经营服务项目,支持社会力量投 资全民健身服务业,鼓励优势体育健身企业实施连锁、加盟、并购和重组等多种途径打造品牌。二是提升发展竞赛表演市场。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与个人投 资体育赛事和职业体育俱乐部,积极引进国际精英赛事,努力培育2-3个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体育赛事 品牌。三是积极发展体育用品市场。大力支持体育用品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知名 品牌。积极协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办好体育用品博览会。四是大力繁荣体育彩票市场。依靠提高人的素质、依靠科技创新、依靠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转变 体育彩票发展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体育彩票大发展。在强化常规工作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优化公益金和发行费的配置;扩大队 伍、提高水平,改革用人制度;增机扩点、扩大规模、优化网点格局、提高网点质量,在大力发展城市市场的同时,加大县级体育彩票工作力度,提高体育彩票的销 售总量。五是积极开拓新兴体育市场。积极推动体育与卫生、建筑、旅游、会展、广告、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逐步壮大体育康复、体育建 筑、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影视和体育传媒等新兴体育市场。

  4、 加强体育市场管理,引导体育消费。一是规范体育市场行为。加快建立公开、透明的管理规范和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加强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 动的安全监管,依法确定严格、规范、公开、透明的准入条件。推行体育服务质量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体育服务规范。加强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 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二是积极引导体育消费。搞好大型赛事的综合开发,激发体育消费热情,壮大体育消费市场。繁荣城乡体育市场,着力促进农村体育消费与城 镇体育消费、传统体育消费与现代体育消费的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公共体育场馆综合开发利用,扩大体育消费需求;着力把奥体中心打造成为国际竞赛中心、国家南 方训练基地、省级全民健身基地(中心)和区域高端的体育休闲、旅游、商务活动中心。

  (四)着力发展青少年体育,提升后备人才水平

  1、 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活动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学校体育活动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工作部署,以学校体育为重点, 进一步深化体教结合,完善学校体育工作体系,大力开展课间操和夏令营、冬令营、校园足球等各项课外体育活动,广泛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切实把青少年 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落到实处,全面提高青少年体能素质。二是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组织体系。大力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进一步加强青少 年体育活动组织建设,大力支持各级各类体校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力争到2015年,体育特色校达到400所,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达到21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国家级达到300个、省级200个,国家青少年户外体育营地达到10个。 三是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以各级各类学校、体校、体育场馆为载体,以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户外体育营地、体 育特色学校和社会其他服务机构为组织形式,以体育教师、教练员、家长、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为组织指导人员,以健身活动、竞赛交流、技能培训、健身 咨询、体质监测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2、 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训练网络体系。一是完善青少年体育训练网络。继续加强以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广州市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体育运动学 校、深圳市体工队等综合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及其他单项示范基地为龙头,地级市、县区重点单项基地为骨干,传统校、网点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基 础,社会办校为补充的青少年体育训练网络建设,逐步形成以项目发展为主线,以点带面的青少年体育训练格局。二是加强各级各类体校建设。省附属竞技体校要逐 步扩大规模,力争达到1000人左右。要加快附属竞技体校的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作用,进一步提高训 练、科研、教学和管理水平,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广东特色、华南一流、全国知名的体育学校和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示范基地;广州、深圳要继续巩固在全省的核心地 位,全力办好体育运动学校(市业余体校),集中资源打造具有全国先进水平,集“训练、科研、教育”一体的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加强体育运动学校(市级业余 体校)建设,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内部管理,积极争创国家、省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各县(市、区)要创新办学模式,采取独立办学、依附体育场 馆和依托重点中学等形式,办好1所以上青少年业余体校。三是建立各级各类体校评价机制。严格按照各级各类体校管理办法及设置标准,建立各级各类体校评估办法,以评估促进体校建设。

  3、 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体系。一是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链。着力建立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选材、基础训练、输送到成才、就业的青少年后备人才输 送链,并制定和完善各环节的工作要求和制度。二是理顺层级、条块关系。进一步强化省、市、县(市、区)青少年体育训练管理职责,充分发挥各级青少年体育训 练管理部门的作用,努力实现层级职能与管理的对接。进一步加强省专业队对各级各类体校的训练指导,充分发挥省专业队的业务指导作用,努力实现省专业队与各 级体校训练业务的对接。三是创新“体教”结合工作机制。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加大体教两家资源的整合 力度,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管理作用,形成体育部门主管运动训练、教育部门负责运动员文化教育,两部门分工合作,紧密配合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管理体制和运 行机制。

  4、 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训练竞赛体系。充分发挥省运会等重要赛事的杠杆作用,以培养传统优势项目和基础大项后备人才为主要目的,坚持“立足本地,适当引进”的 方针,进一步调整省运会的赛制、项目、年龄和奖项设置,调动各地输送优秀后备人才的积极性。着力构建符合体育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青少年竞赛体系,有 效提高青少年的运动水平和后备人才的质量。

  (五)着力统筹协调,提升城乡区域体育协调发展水平

  1、 优化区域体育布局。一是打造全国一流体育强市。广州、深圳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导向作用,进一步提升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提高竞技 体育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高端体育产业,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标志性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平台,努力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国际瞩目的体育强市。二是打造全国 体育示范区。珠三角其它地区要结合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促进珠三角体育资源共建共享,着力建设国内一流水平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 力的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国内知名度的体育产业品牌,努力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影响全国的体育示范区。三是打造特色体育发展区。粤东西北地区要逐 步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四大网络和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各具特色的体育精品,大力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产业,努力打造成为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与珠三角地区优势互补、跨越发展的特色体育发展区。

  2、 统筹城乡体育发展。一是建立健全城乡体育统筹机制。全方位推进“以城带乡、以镇(街道)帮村(社区)”的协调互动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体育发展规划、资 源和三大业务统筹机制,全面推进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大力促进乡镇、农村体育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二是推进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强化 城乡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扩大城乡公共体育服务覆盖面,确保乡镇、农村群众与城市居民享受均等的公共体育服务。建立健全城乡体育工作机构,完善城乡体育组织 网络。加大城乡体育经费投入,逐步健全以区县为中心、街道乡镇为基础、方便社区居民日常体育锻炼所用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网络。力争到2015年,全省城市建成“十分钟文化体育圈”、农村建成“十里文化体育圈”。广泛开展符合乡镇、农村特点的体育活动与竞赛,进一步加强对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指导,不断满足城乡居民体育需求。

  3、 创新帮扶机制。一是建立健全联系点制度。强化省体育局宏观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大对各地体育工作的指导力度,建立健全省局领导联系点制度,帮助联系点解决困 难、指导发展。二是建立健全对口帮扶制度。创新珠三角与东西北地区之间的对口帮扶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对口帮扶激励政策,努力提高对口帮扶的力度;建立健全 对口帮扶监督制约机制,努力提高对口帮扶的效益,逐步形成两类地区优势互补、资源互相整合,实现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三是加大县级体育扶持力度。 积极促进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体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加大对县级体育的扶持力度,并在资金、项目、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 重点扶持。大力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体育彩票工作的意见》,全面落实体育彩票公益金二三次分配的扶持政策,继续加大省市体育彩票公益金向基层扶持的分 量。

  (六)着力申办重大赛事,提升举办大型赛事水平

  1、举全省之力办好2011年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认真学习借鉴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和世界各国举办国际体育盛会的成功经验,紧紧围绕 “更精彩、更成功、更具影响力”的办会目标,以“改革开放、青春时尚、创意无限、充满激情”的办会理念和“政府主办、市场运作、市民参与、集约办会”的办 会方针,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举全省之力扎实推进各项组织筹办工作,努力把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办成具有“中国特色、广东风格、深圳风采”,“团结、祥和、文明、精彩”的体育文化盛会。

  2、精心办好省运会和体育大会等重大赛事。以“一流的场馆设施、一流的组织服务、一流的竞赛成绩、一流的城市形象”的办会标准,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做好各项筹办工作,切实把第14届省运会和第3届省体育大会办成隆重、圆满、精彩、富有“岭南特色、地方风采”的体育文化盛会。全力配合办好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职工运动会、残疾人运动员、老年人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和中学生运动会,推动非奥运动项目和各类人群体育发展。

  3、 继续申办大型赛事,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积极申办和举办高水平、高层次的体育大赛,不断提高办赛的能力水平。省及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要提高承办国 内外综合运动会或国际顶级赛事的能力;各地级市要提高承办国家和省级综合运动会或大型赛事的能力;县(市、区)要提高承办国家和省的单项赛事的能力。

  四、“十二五”期间广东体育事业发展保障措施

  (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

  1、 创新体制机制。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扎实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建设,强化体育行政部门在政策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充分发挥事业 单位、体育协会在协助政府部门开展行业管理、社会服务的作用。通过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建立起各级党政领导重视、体育部门主导、相关部门支持、社会各界广 泛参与的运行机制。二是深化体育事业单位改革。创新体育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体育事业单位在用人、财务、业务运营等方面的自主权;继续深化内 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内在活力。三是完善体育投入机制。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体彩公益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投 入机制。各级财政对体育事业经费投入要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增长逐步增加;要重点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公共体育设施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省市两级设 立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专项资金,确保“十二五”期间,全省100%的乡镇建有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 程。四是全面加强体育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加快建立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体系。继续推进落实《粤港澳体育交流与合作协议书》。积极做好对新疆哈 什、西藏林芝体育事业的对口援建工作。五是加大体育宣传推广工作。完善体育宣传工作机制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大体育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建立健 全省市县体育信息网络和信息工作培训制度,推进体育信息化建设进程。

  2、 完善政策法规。一是加强体育政策研究。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建设体育强省两个层次目标,加强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在确保政策连贯性的同时,逐步完善 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青少年体育、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等相关配套政策。二是加强体育法制建设。贯彻落实《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年)》, 制定并实施体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加快修订《广东省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管理规定》,加快制定《广东省全民健身条例》等若干法规规章。 积极推进体育政务公开,增加阳光操作透明度。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创新和制度执行工作,以制度保障各项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加强人才培育,创建学习型队伍

  1、加强人才培养。一是加强培训。研究制定并实施体育人才培训专项计划,完善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岗位培训,进一步加强对各类体育人才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适度扩大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规模,逐步增至全日制在校生3000人,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教育在籍学生稳定在400人,非学历培训学员达到1500人次以上;新增专业2-3个,学科门类突破到8个,建设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3个, 努力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大力支持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逐步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市体育运动学校升格办高职 教育。三是加强人才引进。制定出台《引进体育领域高层次人才办法》,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特聘计划,落实配套政策,面向国内外重点引进和聘请高水平教 练员、科医人员和体育领军人物。四是改善人才成长环境。完善人才选拔制度,改革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健全科 学的人才激励机制,逐步健全收入分配体系、绩效激励机制和全运会周期奖励激励体系。

  2、 创建学习型队伍。一是加强学习。以提高体育队伍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基本目标,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乐于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崇 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和教育,不断增强体育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转变观念。坚持科学发展,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发发展方式,围绕“建设幸福广东”,更加注重又好又快、增添福祉的发展。三是转变作风。加强机关 作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真抓实干,在苦干中抓落实,在拼搏中促发展。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进廉洁从政。加强体育 作风建设,扎实开展体育系统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治理工作,增强体育队伍的敬业精神、责任观念和奉献意识,努力维护体育的公正性和纯洁性。

  (三)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规划实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本地区的体育事业发展,切实把体育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幸福广东建设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考核体系,将体 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体育事业各项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进一步完善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财政、金融、土地、规划等方面的政 策。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的作用,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督促检查。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行业和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体育工作领导 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体育事业发展。

  2、 细化规划实施。省体育局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要按照本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制定各自的“十二五”规划,分解目标、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确保 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级体育部门要制定本地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与省规划的有效衔接,确保条线之间、层级之间目标一致。各级政府及体育部门要建立落 实机制,进一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尤其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要建立目标责任制,落实责任人、责任部门、完成时限,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