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东亚文化之都”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二):刁田村光美如画,酒香引得贵客来
来源:梅州文广旅游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2-06-14 09:58:23  浏览:-
字号:

  刁田村,位于梅州市兴宁市石马镇东部天马寨山下,距镇政府约1.5千米。元末,因客家人迁入而逐步成为客家聚居之地,又因当地土著村民原有刁氏和田氏,故得名刁田村。世居村民均为汉族,客家民系,通用客家方言。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被认定为中国传统村落。

图片

风景优美的刁田村

客家围屋,藏山间

  刁田村的居民主要为陈、何、张三姓,都是明代从邻近村落迁居至此,现存有明清时期兴建的客家围屋12座。其中,荫城围、日升围为明末清初所建,朝阳第、敦善围、松竹围3座围屋于2009年被评为兴宁市特色古民居。

  刁田村地处石马镇南部,村庄整体呈带状,是传统文化最为集中并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松竹围、敦善围、朝阳第、荫城围、孝安围、日升围、明德堂、四角楼……漫步刁田村,可见村里有十余座各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分布其中。

朝阳第

图片

朝阳第 (来源:方志广东)
  朝阳第(又称大夫第),位于刁田村塘背,建于清同治年间。坐西向东,三堂四横“四点金”式客家围屋。分布面积41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宽82.1米,进深29.6米,建筑面积2430平方米。有厅堂19个,住房57间。三合土夯墙和砖墙结合使用,天面木、瓦构筑,硬山顶。屋侧栽有一棵百年山布惊树,是兴宁市最古老的布惊树。

敦善围

兴宁市石马镇刁田村保存最为完好的敦善围,依旧充满了生活气息(连志城 摄)

  敦善围,建于清末,是由当时兴宁著名的围屋建造师傅许家班历时10年建成。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古建筑,分布面积265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宽53.9米,进深30.4米,建筑占地面积1638.6平方米。坐东南向西北,为三堂二横二角楼棋盘四点金式客家围屋,左右两边有碉楼,门前有禾坪和水塘,共有9个厅、13个天井、78间房。

图片

敦善围(梅州日报资料图)

  石柱石础,三合土夯墙、砖墙结合,天面木、瓦构筑,硬山顶。上下堂有14根方石柱,梁架由金漆木雕装饰。室内楹联、壁画众多,文化内涵丰富。清晰可见高高的屋脊、雕刻梁柱上的真金箔装饰,仿佛仍在提醒着世人它曾经的辉煌。全屋设计效仿了《红楼梦》中的荣国府,是该村较具代表性、也是截至目前主体保存状态最好的古民居,2009年被列为兴宁市“特色古民居”。

图片

敦善围梁架雕刻上的金箔装饰(连志城 摄)

图片

敦善围内的梁用金箔装饰,至今依然光彩照人(梅州日报资料图)

松竹围

  松竹围位于兴宁市石马镇刁田村李坑,建于清乾隆年间,坐南向北,一层围龙,正面两端四角楼,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80平方米 。

图片

松竹围

  外墙为沙石、石灰夯墙,木砖瓦面,卷棚顶,上中下堂完整,共有房屋120间。整座建筑艺术高超,雕梁画栋,气势恢弘,保存完好。

图片

松竹围内堂(梅州日报资料图)

图片

兴宁市石马镇刁田村松竹围的梁架雕刻(连志城 摄)

  屋主是十五世落居祖陈嵩山公。据传其二儿子是同治皇帝的老师,四儿是河南彰德府知府。屋内大厅原本悬挂着两块牌匾,一块是嘉庆皇帝亲手用汉、满两种文字写的表彰匾,但如今,嘉庆皇帝所写的表彰匾早已遗失。

早已遗失被盗的嘉庆皇帝颁赐的金匾 (来源:方志广东)

  另一块是正厅悬挂的由梅州名士宋湘在此学堂任教时写的“怀德堂”牌匾。“怀德堂”三个字中的“德”字少写一横,据说是宋湘认为主人一家向来行善积德、善待邻里,没有“横”心,因此,“德”字里面的心上面少写一横。

图片

宋湘在此任教时所书的“怀德堂”牌匾(连志城 摄)


  一座座古民居,犹如一部部纪录片,记载着历史的变迁,沉淀着岁月的斑驳……该村民居的取名,也凸显了该村文化底蕴之深厚。如“日升围”“月恒围”“松竹围”等,饱含着祖辈希望把家园建成犹如“如日之升”“如月之恒”“如松竹之茂”等美好愿望。

乡土佳酿,韵味长

  外人多知刁田村“古宅古韵美如画“,但刁田村世代相传的另一个“秘方”,是一门酿酒手艺。据老一辈村民介绍,村里一直都有酿酒的历史,一代又一代的刁田人把一壶壶美酒,酿成了刁田村“一村一品”的代表作。

图片

村民用纯手工将米复蒸,然后按比例撒上酒曲,准备装入陶瓮中糖化发酵(连志城 摄)

  刁田村村民素有做小锅米酒的传统,且小有名气。改革开放后,村民发扬传统工艺,利用村中3.2千米长的防空洞隧道(石马洞)藏酒,创造“石马洞藏酒”品牌,常温、常湿储藏5至8年,使米酒醇香可口,被誉为“广东洞藏第一窖”。

图片

米酒贮藏地——恒温恒湿的山洞 (连志城 摄)

  有空到这里走走吧,沿着蜿蜒的道路,循着米酒的芳香,探寻一座座古老民居,感受刁田村的悠悠乡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