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乡村振兴 > 镇村发展
兴宁市跻身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潜力评价前十五名
“百千万工程”激活发展新引擎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5-05-23 11:09:36  浏览:-
字号:

111.jpg

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项目预计2025年底前建成、2026年春节后运营。(陈思杰 摄)


222.jpg

兴宁市推动肉鸽产业快速发展,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陈思杰 摄)


333.jpg

叶塘镇以“引进大企业+带动村农户”的方式,打造了适配不同消费群体的温泉产品。(叶塘镇供图)


444.jpg

辰浩医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在“上规”的基础上得到快速发展。(吴腾江 摄)


  日前,由广东省委党校专家团队编制的《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正式发布,兴宁市在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潜力评价中位列前十五。这一成绩的取得,展现出兴宁近年来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激活发展新引擎,迸发出的强劲发展势头。

  近年来,兴宁市坚持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奋力再造一个新兴宁。2024年,兴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5.16亿元,同比增长3.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23亿元,增长4.7%。今年第一季度,兴宁市GDP实现50.66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排梅州第二,高于全国、全省、梅州市增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一幅“城乡共美、产业共兴、民生共享”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产业体系重塑升级 激活县域经济动能

  作为兴宁市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在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轰鸣的机器奏响了发展的乐章。近年来,兴宁市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我们正在积极推动转型升级,年产4000吨微细电磁线技改扩产项目的建设,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我们仅用5个月就完成了从项目落户到首条生产线设备调试工作。”广东金雁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炼表示,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计划投资5000万元,在第一条生产线达产的基础上,启动第二条生产线的建设,努力深度嵌入国内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做大做强高端电磁线产业。

  近年来,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聚焦医疗器械、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引进金雁电工、辰浩医疗等15家规上企业。这些企业的落地生根,为兴宁的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24年兴宁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9%,增速居梅州第二。

  兴宁市还坚持强化用户思维,全面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聚焦“工业倍增、公共品牌培育”等行动,成立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态特色食品、体育运动休闲、医疗器械五大产业攻坚队,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强化“四上”企业培育 夯实县域经济基础

  “我们今年的生产经营态势稳步上升,通过创新驱动和数字化赋能,今年将力争完成3亿元产值。”辰浩医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负责人梅文杰说。

  乘着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东风,辰浩医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正铆足干劲赶订单、扩产能,跑出发展“加速度”。梅文杰表示,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该公司在“上规”的基础上得到快速发展,接下来会结合兴宁市医疗器械产业园的区位优势,加大科研投入,优化生产流程,今年计划提升产能20%以上,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上”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兴宁市深知这一点,始终坚持“市级统筹、部门协同、镇村联动”,建立“三级书记抓培育”工作机制,形成“政策+服务+考核”闭环管理,构建全链条培育体系。兴宁市还通过政策赋能、精准培育、要素保障等举措,推动“四上”企业量质齐升。

  据统计,2024年兴宁市实现净增36家“四上”企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同时建立健全了“四上”企业培育库,2025年将92家企业列入培育库,对有潜力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形成企业发展梯队。目前,兴宁在库“四上”企业达303家,这些企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推进典型镇村建设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沿着叶塘镇蜿蜒的乡村道路前行,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干净整洁的村道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一栋栋错落有致的民居点缀其中,这便是叶塘镇汤湖村。

  近年来,叶塘镇依托当地丰富、优质的温泉资源大力开展招商,镇村党员干部通过走访群众积极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发动农户参与温泉产业建设。该镇以“引进大企业+带动村农户”的方式,在汤湖村及附近区域打造了适配不同消费群体的温泉产品,形成了以“玖崇湖温泉度假区为代表的高端温泉+逍遥谷温泉度假区为代表的特色温泉+其他温泉民宿”的温泉基础产业布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同时,村里还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定期举办民俗文化节、乡村音乐会等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黄槐镇,曾经的“煤炭小镇”如今已华丽转身为军旅特色镇。走在黄槐镇的街头,处处洋溢着军旅文化的气息。镇里打造了军旅文化主题公园,展示着各种军事装备模型和军旅文化展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投资23.8亿元的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将于今年底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可以满足7000名学生军训。为此,村民们也积极参与到军旅特色镇的建设中来,纷纷开办了民宿、餐馆等,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近年来,兴宁市紧扣省典型镇村培育指引和梅州市“双十”主要目标任务清单,大力推进美丽圩镇、和美乡村建设。兴宁市分批次推进典型镇村建设,首批2镇6村建设成果显著,实现特色转型和荣誉获评,如黄槐镇转型为军旅特色镇,以及叶塘镇、汤湖村成为省文旅特色镇、村,形成示范效应。

  当前,兴宁市正加快第二批3镇32村培育进程,大坪、径南入选“百千万工程”专业镇,进一步扩大示范范围。同时还提前谋划了第三批12个镇36个村的培育工作,以保持乡村振兴工作的连贯性和持续性,确保乡村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开展重点区域攻坚 提升区域发展水平

  位于黄槐镇的四望嶂矿区旧址,塔吊林立,工程车辆来回穿梭,一派忙碌的建设场面。这个已经荒废近20年的矿区,自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项目在此动工建设后,十几栋新建的大型建筑已初具雏形。该项目预计2025年底前建成、2026年春节后运营,将致力于打造国家级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兴宁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学习,也将推动当地的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兴宁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兴宁将全力推进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并充分发挥该项目的带动效应,为兴宁发展增添新亮点,提升兴宁的区域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兴宁市区域发展水平,兴宁还聚焦济广高速石正出口至四望嶂矿区(黄槐段)等6条示范路段建设,以及罗浮-寻乌县留车省际交界处等2处省际交界处建设,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和发展环境,促进区域经贸交流与合作。

  兴宁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的兴宁,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未来,兴宁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全省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记者 陈思杰 特约记者 钟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