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乡村振兴 > 镇村发展
梅江区乡村振兴驻镇帮扶工作队深入镇村走访调研
摸清村情民意 探寻振兴之路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1-09-08 09:05:12  浏览:-
字号:

c2fcd659df3a4dd22937caa2ddc3596e.jpeg

西阳镇驻镇帮扶工作队到北联村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调研。(受访者供图)

da5341eb54b71a9bb37d4a6aeb973598.jpeg 

宫前村建起了乡村体育馆,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吴腾江 摄)

48a7879d3f594788ef4f794995ae8849.jpeg 

三角镇驻镇帮扶工作队来到宫前村与村民交谈,了解村内情况。(吴腾江 摄)

bcfe8ea34ca6b71d914fae159b221eb0.png

梅江区乡村振兴驻镇帮扶工作队深入镇村基层,寻求发展“良方”,助力乡村振兴。图为西阳镇阁公岭村一景。(吴腾江 摄)

(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走访调研摸清村情民意、完善基础设施、关注易返贫监测对象……在梅江区有这样一支队伍,最近两个月来,他们深入镇村基层,寻求发展“良方”;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记者近日前往三角镇、西阳镇,采访了梅江区乡村振兴驻镇帮扶工作队的帮镇扶村故事,跟随他们的脚步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进村入户 把准脉搏对症下药

  上午8时许,三角镇驻镇帮扶工作队早早来到该镇宫前村,与村“两委”班子共同谋划产业发展事宜。在与村“两委”干部多次座谈交流、走访调研过后,工作队员对该村的地理位置、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等乡村振兴工作基本情况有了初步认识,每天在村里走走看看,更加深了他们对村里的了解。

  尽管近年来宫前村有所发展,村里还建起了乡村体育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但村里仍有不少闲置空地,由于土地性质的问题无法利用起来发展产业,导致宫前村发展缓慢。工作队的到来,给村干部和村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现在工作队来了,给村里很大的支持。如果村里有项目需要引进,工作队会从他们的角度给我们提供建议,促进发展。”宫前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叶晓芳高兴地说道。

  三角镇还有不少这样的案例,工作队都一一记在日志本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基础。工作队队员曾国文说,接下来工作队将持续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多方力量,尽最大可能解决土地问题,帮助村里发展产业,“无论是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我们都会细致考察,通过科学的方案一点点优化。”

  7月6日进驻三角镇后,工作队便马不停蹄地开展实地调研,走遍全镇13个村,和村干部一起走访入户,实地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深入基层了解具体情况。“这边没有人行天桥特别不方便”“村里自来水很小”“这条路坑坑洼洼”……工作队每次进村入户,都有群众向工作队员反映一些民生问题。

  “群众对我们很信任,也对我们充满期待。”在三角镇党委副书记、驻镇帮扶工作队队长张伟看来,三角镇是梅州中心城区提质扩容的“主战场”之一,近几年城市化发展比较迅速,百分之七八十已经城市化,但仍属于城乡接合部。三角镇要如何围绕乡村振兴谋发展,成为了工作队这两个月来日夜思索的问题。“目前,除了考虑将泮坑村依托清凉山郊野公园的自然环境与风貌、因地制宜发展旅游特色产业外,梅塘村的杨桃产业园也是一大发展机遇。”张伟告诉记者,接下来,工作队将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区对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的部署,在“九大攻坚行动”“五大振兴”中出实招、见实效,推动镇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和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发展经济 构建可持续产业链

  “外部人才引不来,优秀人才留不住。”这是西阳镇驻镇帮扶工作队队长刘大志对西阳镇的其中一大担忧。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大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例如白水村户籍人口1400人,常住人口仅有20余人,青壮年长年在外务工。“只有发展产业,提供足够的就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才能留住年轻人,才能解决农村‘空心化’的困境。”刘大志说。

  工作队调研结果显示,西阳镇近几年通过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培育和壮大了一批农村集体经营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比较显著的。村级“健康小屋”、村民看病就医难问题、危房户住房修缮工程、自然村雨污分流和污水管网等民生问题也基本得到了解决。

  下午3时许,天气晴好,记者跟随工作队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位于西阳镇桃坪村的源自然农场。工作队通过实地考察农场草地、石岩古道徒步路线,与农场相关负责人共同探索农旅发展新路径。在乡村振兴任务中,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一个产业的搭建、形成再到初具规模,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久久为功。静下心、安下心来深入基层调研很重要,只有把准了脉,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刘大志说。

  工作队队员告诉记者,这两个月深入基层,让他们身上的“泥土气”重了,西阳镇272.5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工作队每一人的心中,也越来越清晰。生态环境好、文化底蕴深,拥有蔬菜、香芋、蜜柚、茶叶等特色产业,获得了广东省十大茶乡、广东省高山茶种植加工专业镇、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等荣誉……说起优势特点,工作队员一人一句,如数家珍;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三产融合程度不深,农村“空心化”严重……针对问题困难,大家理性分析,畅谈看法。

  “工作队员们的工作非常扎实,‘跋山涉水’访遍了村居企业,无论是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他们都细致考察。相信在工作队的支持下,桃坪村一定未来可期。”桃坪村党支部书记杨耿辉说。

  刘大志告诉记者,增加农户收入、促进村集体收益增长,是工作队成立之初的目标与方向。工作队来了以后,看得更多的是民生工程,民生工程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产业是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是需要长期造福百姓的,由‘输血型收益’向‘造血型收益’转变,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从而不断壮大镇村两级经济,才能让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刘大志说道。(记者 侯珍妮 特约记者 钟 戈 钟伟才 陈绮冰 通 讯 员 魏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