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铺镇同福村,连片种植的农作物喜获丰收,在此务工的村民忙着采摘。(高讯 摄)
每天早晨,蕉岭县新铺镇同福村村民钟菊芳来到公司“打卡”,随后前往蔬菜基地上班,60岁的她不仅每个月有3000多元工资,每年还有土地租金收益,日子过得充实又有奔头。这是蕉岭县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先行先试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管好用好土地为农民带来的变化。
推行“双田长” 守好“责任田”
全面推行田长制,是压实耕地保护责任的重要举措。驱车驶入新铺镇同福村,平整田块旁的“田长制”公示牌引起记者的注意。公示牌上清晰划定了田块责任区域,标明县、镇、村、网格四级田长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明确田长职责,公开监督电话。
打开“田长巡田”APP,同福村第三网格的村级田长林秋芳、镇级田长范志成开启了巡田工作。“我是村级田长,每周要把网格内200多亩田巡一遍。自‘田长制’开展以来,村民保护耕地的意识提升了,几乎没有占用耕地建房的现象。”林秋芳说,通过数字化巡田,田长发现违法用地后迅速上报,镇街能快速做出反应,从而实现违法占用耕地问题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蕉岭县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积极开展耕地保护“田长制”先行县建设,在全省率先建立四级田长责任体系,并实行镇、村联动“双田长”巡田模式,由县级田长抓统筹、镇级田长抓落实、村级田长和网格田长抓巡查,有效破解巡田频率不足、覆盖不到位等问题。
蕉岭县自然资源局耕保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升级“双田长”模式后,一方面,巡田工作更高效,村级网格田长存在年纪较大、巡田APP系统操作不熟练等问题,可以由镇级网格田长协助解决。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监管,镇级网格田长通过系统可查看村级网格田长的巡田轨迹,确保巡田范围全覆盖。截至目前,蕉岭县全域共划分耕地保护责任网格362个,覆盖耕地面积近9万亩,设立各级田长446名,实现“人田对应”。这些有益探索,让蕉岭县从全省21个田长制先进县中脱颖而出,于日前获“广东省田长制先行县综合评价一等奖”,为田长制的全面铺开提供了经验。
盘活“撂荒地” 迎来“希望田”
行走在新铺镇同福村,青翠欲滴的菜苗随处可见,连片种植的油菜、豌豆、辣椒、玉米等作物长势喜人,在此务工的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转运、装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021年,新铺镇入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同福村扎实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盘活村内闲置低效土地,通过引进蕉岭县勤佳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等经营主体,集约1000多亩撂荒地,发展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打造蔬菜示范基地,实现“小田”变“大田”。“我每天在蔬菜基地工作8小时左右,家门口务工既有收入,还能照顾家里,我很满意。”钟菊芳说。
而在蕉城镇龙安村,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走进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考察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作为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梅州市建丰粮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崇文热情地讲起“一粒米”撬动一个产业的故事。近年来,该公司在蕉岭县盘活撂荒地种植水稻3000多亩,并带动农户种植水稻3万多亩,形成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种粮。温崇文说:“在土地改革方面,我们还在做进一步探索,未来我们希望将农田变股份,按市场化模式经营土地,同时鼓励更多年轻人返乡,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以此破解土地碎片化、农业老龄化、产业低效等问题。”
管好用好土地资源是一项长期工作。蕉岭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实施“田长制”,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构建良田成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土地保护利用新格局,让寿乡沃土结出高质量的丰硕果实。(记者 江婵 实习生 邓惠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