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乡村振兴 > 镇村发展
丰顺县加力提速推进典型镇村建设
引领打造各具特色镇村格局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4-04-17 10:14:31  浏览:-
字号:

留隍镇在广大乡贤的鼎力支持下,以“头号工程”的干劲和力度,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吴腾江 摄)


在汤坑镇横东村湖心岛,一幅由众多特色元素组成的乡村田园新图景徐徐展开。


丰良镇三山村的村民出资出力出策打造客潮古驿道。


在汤西镇大罗村,一河两岸的亲水平台、岸边长廊、休闲广场等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安居图。


建桥镇郑屋村大力推进乡村道路“白改黑”改造升级,完成郑屋村石头塘移民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


  2023年11月6日,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在茂名召开。会上,公布了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其中,丰顺县入选首批典型县名单,留隍镇,汤坑镇横东村、汤西镇大罗村、丰良镇三山村、建桥镇郑屋村、潭江镇官下村、砂田镇黄花村入选首批典型镇村名单。

  乡村大地上,乡贤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乡村振兴贡献光和热;美丽圩镇中,“土特产”孕育大商机,乡镇联城带村功能持续凸显;广袤沃野上,农文旅融合红红火火,村民腰包越来越鼓……当下的丰顺生机勃勃、奋跃而上,典型镇村建设成效不断显现。

  释放“乡贤+”力量 焕发城乡新活力

  悠悠韩江水,绵绵潮客情。千年古镇——留隍镇,位于韩江中下游,隶属梅州市丰顺县,古称万江市。

  乡贤一直以来是留隍镇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留隍镇在广大杰出乡贤的支持下,紧紧围绕典型镇“1+4+7+9+N”建设要求,锚定目标、踔厉奋发,以“头号工程”的干劲和力度,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

  行走在留隍镇骑楼古街,留隍镇副镇长谭英立讲述着留隍这些年的变化。骑楼古街修缮工程完工后,有效提升了留隍镇古城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周边居民生活质量。“留隍的建设离不开乡贤的财力支持,更离不开他们的智力支持。”留隍镇党委书记许能洪表示,在规划前,留隍镇主动征集外出乡贤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不断完善规划,力争快速实施落地。

  “留隍镇的乡贤见识广、思维活、资源多,既有回报家乡的想法,又有回报家乡的能力。”在许能洪看来,让乡贤每次回家都能看到新的变化,这一做法既能让外出乡贤了解家乡的发展,也能让乡贤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参与家乡建设。

  日前,留隍镇原乡智慧农业小镇正式开园,这是当地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新成果。原乡智慧农业小镇项目占地面积约400亩,发展规划面积约200亩,由稻田种植基地、智能大棚种植基地组合而成,采用现代种植技术,有效实现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项目通过流转撂荒地,解决土地撂荒闲置、碎片化等问题。”原乡智慧农业小镇项目负责人曾云表示,通过把荒地变成良田,助力提高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

  “留隍橄榄市场大,但比较分散,品牌效益低。希望可以通过提高特色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广东裕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廖嘉臣是90后优秀大学生,对于农产品如何发展壮大,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回乡后他通过成立丰顺县留隍镇橄榄协会、申请地理标志等方式,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品牌打造,提升产品品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下来,留隍镇将推进军塘湖湿地公园建设项目、骑楼古街修缮工程三期项目,并围绕县域副中心发展定位,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编制《丰顺县留隍镇典型镇建设规划》,积极谋划生活设施、教育、医疗、交通、市场等项目,着力建设具有潮客风韵的“韩江明珠”。

  昔日偏僻小山村 今日热门打卡地

  “粤东第一瀑”龙归寨瀑布位于汤坑镇横东村,每到节假日,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景区旅游人气的高涨,给当地群众带来了许多的就业机会。在该村湖心岛,一条观景长廊串联起周边的“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等,一幅由众多特色元素组成的乡村田园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修旧如旧,是我们保留潮客特色的重要法宝。”汤坑镇横东村支委委员徐少华告诉记者,目前,横东村正全力打造全域文旅升级工程,同时引进梅州市民宿协会打造潮客风情民宿项目,多渠道扩宽经济收入来源,带领村民富起来。“村民的利益诉求不完全一致,如何形成共识是比较难的地方。”徐少华感慨道,为了充分征求村民的意见建议,村委经常定期召开村民大会,让村民直接参与决策和讨论。

  该村依托依山傍水的优越自然环境,充分挖掘特色资源,把农耕活动、休闲农业与现代乡土文化结合起来,着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乡村游,有效带动农家乐餐饮业发展和特色农产品销售,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

  在丰良镇三山村记者看到,盛开的鲜花与青山绿水和蔚蓝天空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清新、亮丽的“画卷”,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赏花。

  “我们先后4次共筹集资金约80万元,捐出道路建设用地,实现全村水泥硬底化道路拓宽,村道由窄到宽、由通向好的实质性蜕变。”丰良镇三山村党支部书记杨名航告诉记者,这是三山村成功转变“政府干、群众看”为干群合力,干群踊跃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写照。

  在客潮古驿道施工现场,远远就能看到一群撸起袖子埋头苦干的村民。“村民出资、出力、出策,甚至连建设用地,都是村民无偿出让的。”三言两语间,杨名航道出了其中的不同。“我们是出钱又出力,把自己生活的环境打造得更加美好。”村民杨文华告诉记者,环境变美了,住着才舒心。

  近年来,三山村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人居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完成外立面、屋顶美化108间,农房风貌更具特色,规划建设森林木屋、修旧如旧老屋、修整古驿道、改造一溪两岸,建设桃花溪公园,极大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促进全村“颜值”“气质”双提升。

  守正创新抓实践 绘就文明新画卷

  走进汤西镇大罗村,只见沥青铺设的村道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绿化树木花开正艳,与一河两岸建设的亲水平台、岸边长廊、休闲广场等相结合,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美景,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感受不一样的乡村意境。

  大罗村今天的大变样不仅靠党员干部出力,还有村民的力量支撑。大罗村党支部书记黄福财告诉记者,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得反复做思想工作,讲大局、摆事实、谈道理,这样才能得到村民的支持、配合。

  近年来,大罗村先后投入1700多万元,通过开展美丽圩镇二期项目,完成柏油“彩虹路”铺设、充电桩安装,持续推进圩镇周边、大罗村新华街外立面整治,加快建设农耕文化展览馆,打造绿美乡村示范亮点。2023年,大罗村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漫步在砂田镇黄花村干净整洁的村道,道路、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庭院绿树掩映,一幅乡村美景徐徐展开。“黄花村人居环境整治,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黄花村委会副主任李伟忠表示,与群众协商、让群众做主,变“要我做”为“一起做”。黄花村创新工作模式,拓展工作渠道,充分发挥“微信群”覆盖广、传播快、效果佳的优势,建立村内联络“微信群”,以微信群为纽带,架设起干群沟通的“连心桥”,逐步形成居民相互提醒、相互照应、相互支持、共同管理、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此外,黄花村以推深做实林长制为契机,积极开展绿美生态建设行动,统筹村庄绿美生态“大格局”和农户美丽庭院“微景点”互融互促,累计投入40多万元资金用于建设村道绿美景观带和强化古树群落保护。

  因地制宜富乡村 深入探索致富路

  走进潭江镇官下村,只见村内潺潺流水与整洁的村道交相辉映,在集休闲养生、观光旅游、防洪灌溉为一体的官溪绿色休闲文化长廊上有不少游客正在驻足观望,绿油油的万亩茶园与生态农业里的瓜果共同勾勒出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官下村集体经济已由2022年的10.92万元增长至57.05万元。”官下村党支部书记张瑞艳表示,村集体收入增长迅猛,主要得益于村里茶产业的蓬勃发展。

  走进梅州市顺兴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多台机器连轴转动,忙着赶制春茶。工人们把村民新鲜采摘回来的茶叶,按照炒茶流程,进行晒青、晾青、发酵、杀青、揉捻、烘干等,伴随着机器的滚动和轰鸣,在一揉一捻一摇间,浓浓茶香四溢,弥漫了整个厂房。梅州市顺兴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绍平表示,得益于乡村振兴利好政策,当地茶叶产量和质量双双提升。目前,在采摘高峰时需要工人200多人,每个人一天的工钱在200元左右。

  官下村以茶兴业拓宽致富路,是丰顺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缩影。“我们村的‘茶韵公园’正在抓紧建设,以此来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张瑞艳表示,下来,官下村将持续发力,以实干促进发展,坚持以发展乡村产业为引领,集产茶、收茶、制茶、售茶于一体,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形成乡村振兴的长效引擎。

  走进位于丰顺县建桥镇的郑屋村,一方庭院一处风景,干净整洁的农家庭院是村民安居乐业、享受幸福生活的起点。现如今,不仅有村民返乡养老,还有不少外出的村民返乡创业,他们将自家房前屋后精心打造,开起了民宿、农家乐,将“方寸地”变成了“增收园”,释放出乡村振兴新活力。“村里这几年的变化特别大,环境变得特别好。”乡里农庄负责人告诉记者,村里环境变好了,节假日外来人流特别多,也可以带动村里土特产的发展,希望可以把橄榄等土特产做强做大,做出名气,增加村民收入。

  “郑屋村大力推进乡村道路‘白改黑’改造升级,完成郑屋村石头塘移民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新建4米宽道路硬底化180米,加宽道路150米。”郑屋村支委委员郑显钦表示,下来,将争取实现村主干道“单改双”。

  一条条村道改造升级、一片片风貌整洁有序、一处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目前,郑屋村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重要任务,正高质高效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村。(记者 王锐  特约记者 郑坤 卜优芬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高讯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