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新陂镇组织考察团外出考察豆制品加工项目。(受访者供图)
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以来,兴宁市新陂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实效,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让党的建设与“百千万工程”同频共振,推进强镇富民兴村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补短板
凝聚发展共识
“学到了很多新型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接下来要把这些好经验转化为助力新陂镇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在河源市东源县顺天镇学习农业产业振兴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时,该镇学员们如是说。
新陂镇聚焦镇域高质量发展需求,不久前组织部分镇领导班子、相关部门负责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及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成员等,开展了这次参观学习。大家通过实地察看、询问交流等方式,详细学习了当地水晶梨、泰国青柚、白花油茶及土地流转等农业产业振兴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参观了诗画田园风貌带,进一步开阔视野、启迪思维。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夯实发展根基,新陂镇按照“一支部一品牌”的要求,近年来积极打造了一批特色支部党建品牌,深化实施“头雁工程”“精准画像”“书记领航项目”。该镇通过持续将村(社区)干部培养成大学生、将大学生培养成村(社区)干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
围绕“党建+”工作理念,新陂镇还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主阵地,组织驻村挂点领导、村党支部书记、人大代表,结合镇村实际,用生动的案例、翔实的数据和朴实的语言,把“百千万工程”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向群众宣讲。多措并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百千万工程”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实惠和变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好地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百千万工程”的目标任务上来,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突破、新实效。
强产业
筑牢发展基石
产业发展和培育,是推动“百千万工程”的强有力支撑。新陂镇近年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村级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
“福民村背靠着山,有优质山泉水作原料,很适合加工腐竹。村里生产的腐竹目前已远销香港和深圳等珠三角城市。”新圩镇相关负责人说。为进一步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6月,新陂镇组织考察团到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众创农贸发展有限公司,实地考察其豆制品加工项目发展情况,并围绕豆制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现代化、规范化的经营模式及如何做大做强豆制品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未来合作意向。
近年来,新陂镇采取“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集约流转土地,培育壮大了大批特色产业,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除了腐竹产业,该镇还根据各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以先声村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为契机,建设了面积达4184亩的油茶种植基地,华新村流转300余亩撂荒地种植茭白,福庆村种植沉香和柚树1000余亩,茅塘村水产养殖年产量达梅州前列,乐仙村种植油茶和柚树800余亩、新金村和新元等5个村种植丝苗米2000余亩。
此外,新陂镇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优质项目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推动龙芯辰浩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广东达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投资项目尽快落地。并做好广东新裕昇矿业有限公司增资扩产项目投资入库备案工作,助推广东泰歌科技能源有限公司、广东新裕昇矿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早日“上规”,力争今年实现净增“四上”企业4家以上。
促文明
奏响发展乐章
新陂镇一直以来坚持党建引领,以乡风文明建设为载体,厚植精神沃土,构筑文明富地,为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引领和精神动力。
该镇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将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通过“网格+志愿服务”“网格+矛盾化解”等,不断提升村级事务为民服务水平。各村(社区)通过完善村规民约,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参与者”“监督者”“受惠者”。同时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功能,常态化开展文明家风、爱国精神、总体国家安全观、“美丽庭院”建设等主题宣讲活动。还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载体作用,用鲜活的语言和易懂的形式宣讲党的理论政策,多渠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营造积极向上的文明新风。
此外,新陂镇通过建立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活动信息预告机制,组织党员群众、村民、志愿者积极参加红色革命教育、绿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祭祀、公益讲座、文艺汇演、婚约风尚、健康生活、家庭教育、禁毒反诈等各类宣传推广活动,有效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法治意识和科学文化水平。
“我们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高质量党建赋能‘百千万工程’,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新陂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