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乡村振兴 > 镇村发展
大埔县因地制宜发展油茶产业助农增收致富
山间小油茶 结出“致富果”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4-11-09 11:42:36  浏览:-
字号:

穗瑞农林油茶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查看剥皮后的油茶籽质量。(连志城 摄)

  初冬时节,大埔县高低起伏的丘陵绿意盎然。郁郁葱葱的山坡上,一株株油茶树长势良好,饱满的油茶果挂满枝头。

  近年来,大埔县因地制宜扩大油茶种植规模,通过加快油茶低产林改造步伐,引进和培育油茶优良品种,鼓励茶油精深加工等举措,让一株株油茶树绿了山头、富了百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图景徐徐铺展。

  龙头带动

  做活油茶产业

  近日,记者走进大埔县西河镇横溪村穗瑞农林油茶基地,只见漫山遍野的油茶树郁郁葱葱,随着山势蜿蜒铺展。油茶树上,一颗颗红艳饱满的油茶果挂满枝头,工人们在油茶树间穿梭忙碌,脸上流露出丰收的喜悦。“今年是个丰收年,预计采收鲜果130多万斤。”广东穗瑞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宜秋介绍。

  大埔县位于粤东北地区,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适合油茶生长,是梅州市油茶重点发展地区。2012年,黄宜秋将目光投向大埔这片绿色土地,决定回家乡种植油茶。他先后投入资金,把茶阳、西河、三河等镇的荒山平整出来,种上了油茶树。

  有了龙头企业的带动,村民便有了信心,以前荒废的油茶山也逐渐被管理起来。近年来,黄宜秋开荒种植油茶近万亩,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辐射带动当地1700多户农户种植油茶,小小油茶果已成为当地农户致富的“金果果”。

  产销两旺的油茶产业,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造福了一方百姓。“我家种了10多亩油茶,不仅企业每年会保价收购,还有技术员上门服务,给我们作种植技术和管理培训。”横溪村村民张建河告诉记者,现在他还在油茶基地务工,不仅可以就近照顾家人,一年下来还能增收3万多元。

  大埔良好的富硒资源是油茶产业发展的优势。近年来,为壮大油茶产业,拓宽茶油销路,带动扩大整个产业规模,大埔县大力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通过提升油茶种植技术,引进优质名种,利用高校科研单位的技术指导,提高油茶种植产量。截至目前,全县种植油茶面积1.2万亩,有油茶种植企业12家,发展种植油茶林地15个。

  深耕精作

  延伸产业链条

  剥皮、烘干、榨油、封装……在大埔县城工业小区的穗瑞农林油茶生产车间,机声隆隆,茶油飘香,工人们正忙着生产茶油。

  “油茶果全身都是宝,通过精深加工,可提升产品40%左右的附加值。”在黄宜秋看来,油茶市场潜力巨大,延长产业链是油茶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依托丰富的油茶林资源,穗瑞农林不断延长产业链,逐渐形成了集油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经营模式,先后获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广东省重点龙头企业等。

  穗瑞农林聚焦生产链,投资6000多万元在大埔县城工业小区打造了集厂房、仓库、办公楼、研发大楼于一体的精深加工基地,并于今年正式投产。“新的生产线具备先进的油茶制备工艺,除了压榨油茶果外,还可以挖掘油茶壳的经济价值,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油茶加工产业链。”黄宜秋介绍,目前该公司已开发出食用茶油产品及茶籽油保健食品、高端日用品、生物有机肥等系列产品。

  发展油茶产业,要突出品牌建设。经过多年努力,穗瑞农林创立了“佰佳惠”“韩江源”“卓粤御品”“茶山仙子”等国内知名山茶籽油品牌。2021年5月,穗瑞农林成为梅州市首家通过深圳“圳品”认证的企业,为今后油茶产品走出国门奠定基础。此外,该公司产品先后获第十四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中国(邵阳)油茶互联网博览会“最具文化影响力奖”等。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广联农带农合作模式,辐射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同时深化与科研院校等的合作,持续优化茶油加工工艺,提升出油率,提高茶油品质。”谈及未来,黄宜秋信心满满。(记者 洪国栋 特约记者 罗文燕 刘文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