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乡村振兴 > 镇村发展
梅江区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
城乡融合一体推进 产业多元共促发展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4-12-09 10:09:06  浏览:-
字号:

位于梅江区金山街道周溪村的粤海水务水质净化厂楼顶上铺满光伏板,把光能转化为电能。(连志城 摄)


  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梅江区始终坚持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围绕提升“城”的首位度、“镇”的辨识度、“村”的和美度,城乡融合一体推进,产业多元共促发展,全面掀起强区促镇带村的火热实践,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绘就“客都首府、活力梅江”的共富画卷。如今,“百千万工程”在梅江区全面加速,不断勃发奔涌新气象、展现多彩新风貌。

  产业兴

  盘活资源增强造血功能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西阳镇筀竹村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引进产业带头人和优质民宿企业,串联村内品质民宿、农家乐、生态产品、酒馆等多产业链条,激发村庄经济活力。

  有良好的基础,更需突破瓶颈。“筀竹村环境优美,吸引我们投资入驻,同时也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我们民宿节日期间几乎都爆满,虽有好山好水,但却缺土地、缺房子,制约了产业发展。”瑞丰祥文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伟昌说。

  聚焦痛点堵点,筀竹村党支部书记李小龙表示,今年该村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集约土地120多亩,为文旅产业发展腾空间。“我们计划以‘整村运营’模式做强农文旅产业,推动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今年游客预计超12万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4万元。”李小龙说。

  当前,梅江区还有越来越多乡村把目光投向借“光”生“金”项目,激发经济发展强劲“引擎”。

  位于金山街道周溪村的粤海水务水质净化厂楼顶上铺满光伏板,源源不断地汲取阳光,把光能转化为电能。粤海水务水质净化厂楼顶光伏发电项目是金山街道目前最大型的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安装光伏板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总装机容量803.52千瓦,将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逾40万元。此外,金山街道还动员月梅村、东街村、龙丰村、福长村、芹洋村等共同出资参与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实现抱团发展。

  而作为“阳光样板”试点,西阳镇在各村(社区)办公楼、乡村小学等公产房屋顶建设49个村级光伏发电站和2个联村光伏发电站,着力打造“光伏小镇”,为富民兴村增收插上“充电宝”。

  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做足“土特产”文章……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梅江区各村(社区)树牢“产出思维”,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多元业态等方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乡村经济“造血”功能显著增强。

  劲头足

  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9月28日,梅江区举办电商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9月29日,梅江区长沙智慧渔业产业园投产,首批投放鳜鱼苗约6.4万条;10月9日,广东雁中实业(产业园)竣工投产;10月29日,梅江区举行食品与电子信息产业链招商推介;11月1日,梅江区举行2024年BPO产业发展论坛暨招商推介会……一场场活动的开展和重点项目的投产,彰显着梅江蓬勃的发展活力和对未来奋进的坚毅信心。

  近年来,梅江区加快打造烟草、电力、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现代农业和食品加工“五大百亿产业”,不断激发县域高质量发展活力。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集聚了以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86家产业链企业,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超10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集聚了115科技、飞翔云等1600多家数字经济相关企业,拥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2家,产业基础越来越扎实。

  走进广东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华电子”)生产车间,处处是忙碌景象。生产线上,生箔机台正输出玫瑰金色的铜箔。

  去年9月28日,盈华电子年产5.66万吨高端铜箔项目二期正式投产。通过两期总投资额达38亿元的项目建设,盈华电子已成长为预计年产值56亿元、年纳税2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的骨干企业。“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后,进一步扩大了企业产能规模,丰富了产品结构,拓展了产品应用领域。”盈华电子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公司将全力以赴加快产能释放,早日实现项目达产满产,为推动梅江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服务优

  精准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梅江区数字BPO产业园由金山小学原址改造而成,是政企合作投资、建设、运营的客服平台项目,在15天内完成落户注册、启动改造工程,仅用时76天便实现正式开园。该项目目前已为700多个年轻人提供新型互联网就业岗位,首年产值预计超5000万元,二期项目建设即将启动。

  同样将闲置场所通过“微改造”方式转化为创业平台的,还有位于梅城百岁山脚下青梅互联网创业产业园。该产业园作为梅江区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为青年群体提供了低成本、便利化、开放性的全要素双创平台。“园区内配套设施完善,能满足青年人才的各项需求,企业及青年人才在这里能够吸收成长的养分。”深圳原画人文化教育有限公司负责人曾繁裕表示,他对在梅江区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梅江区数字BPO产业园、青梅互联网创业产业园是“免费梅江”系列行动的生动实践。梅江区通过盘活辖区范围内的闲置资产,为青年人才和就业创业者提供限期免费住宿、免租工作场所和免费平台等,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融合发展。“我们公司植根服务外包行业20多年,总部在广州。梅江区帮我们解决了场地问题,让我们前期投入节约了1000万元。”嘉音讯数字服务(广东)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志平说,“免费梅江”行动让企业感受到了梅江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服务理念。

  针对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梅江区还建立服务企业“首日制”、代办制、降成本等机制,在全市率先完成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精简化服务,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受益于梅江区推出的系列服务企业机制,博敏电子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扩建项目、盈华电子二期年产2.66万吨高端铜箔项目、金航科技园区项目等得以加快建设或顺利投产。(记者 张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