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乡村振兴 > 镇村发展
大埔县三河镇汇城村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
产业颜值两手抓 典型建设劲更足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4-12-17 10:24:49  浏览:-
字号:

汇城村因地制宜打造绿美景观带,村居环境宜人。(刘文烽 摄)


  打造红色文化示范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制定乡村绿化“作战图”,提升乡村颜值;创新“榕树下议事”制度,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去年以来,大埔县三河镇汇城村抢抓“百千万工程”机遇,聚焦党建引领、产业发展、风貌提升、乡村绿化等多个方面,蹄疾步稳推进典型村建设,扎实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

  荒地变身小公园

  扮靓乡村颜值

  步入初冬,汇城村韩江源头江水如碧,明媚的暖阳配上绘塑精美的母亲雕塑,犹如梦中的冬日画卷。这里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沿着崭新的柏油路往村子里走,有一片占地约100亩的小公园——城西水系。过去的城西水系,存在池塘水体浑浊、杂草丛生的情况。如今,经过提升改造,原来的荒废地变成休闲广场,古香古色的百年老宅与生机盎然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整体风貌焕然一新。

  如何科学谋划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好“风貌文章”?汇城村党总支书记周世祥介绍,该村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契机,由镇驻村干部带领村“两委”干部一起逐户摸排,制定具体方案、处理计划、清拆时限,按照先易后难、集中攻坚的原则开展清拆工作,并争取资金对城西水系因地制宜打造“水文化”功能区,同步推进周边农房外立面改造提升、生活污水管网铺设以及道路硬底化改造工程。

  截至目前,汇城村已完成三清理653处、三拆除133处,提升农房风貌178栋、“三线”整治2.7万米。“典型村建设让我们村变得更漂亮,没事绕着村子转一圈,到处都是好风景!”村民饶琪锋说。

  在绿美村庄建设方面,汇城村突出绿化和美化协同,制定完善乡村绿化作战图,在进村口、主干道两侧因地制宜打造绿美景观带。截至目前,汇城村接受捐赠苗木632株,新种各类苗木约2500株,打造“党员先锋林”“巾帼林”等4个主题林,创建美丽庭院17户。

  立足资源禀赋

  提升产业含金量

  在汇城村,一排排银色的光伏板向阳而立,平整有序,工人们正将一块块光伏板运上长廊顶部,进行组装固定。

  结合乡村绿色发展,汇城村因地制宜推动分布式屋顶光伏农房建设,充分利用村集体和农户闲置屋顶,铺设光伏发电设备,盘活闲置资源,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

  “依靠租金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1万元。”周世祥告诉记者,汇城村积极探索“光伏+”融合发展模式,计划引进企业发展光伏农业,即光伏棚下培育灵芝,夯实产业基础,努力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11万元增长至40万元以上。

  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汇城村打造智慧鱼塘,大力发展清水鱼、松茸菇、蜜柚等兴村富民产业。探索推进农文旅融合,汇城村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村落、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等旅游资源,通过华润希望乡村项目集约周伯明故居周边土地,打造红色文化示范区,同步引进休闲茶室、书吧、特产购物中心等业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特色乡村旅游业。

  值得一提的是,汇城村还入选2024年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当前,我们已完成梅江碧道、韩江源碧道、韩江源母亲雕像周边环境提升,城西旅游公路、三河坝古渡口修复等文旅配套项目建设,并完善了周家庄特色民宿配套设施。”周世祥表示,接下来,该村将充分发挥好中山纪念堂、“一门九清华”陈氏宗祠、华萼楼等特色古民居古建筑的资源禀赋优势,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特色村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记者 洪国栋  特约记者 罗文燕 刘文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