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乡村振兴 > 镇村发展
平远县大力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文明新风浸润万家 乡村振兴焕发活力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5-01-03 10:07:11  浏览:-
字号:

平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为弘扬乡村文明新风的主阵地。(钟小丰 摄)



东石镇凉庭村美丽乡村一角。 (袁志鹏 摄)



童谣《月光照客都》传承客家文化抒发爱党爱国情。(平远融媒供图)



上举镇畲脑村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庄面貌焕然一新。(钟小丰 摄)


  2024年以来,平远县积极响应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紧密围绕“百千万工程”战略核心,制定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实施方案。该方案将五大行动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旨在切实解决农村地区在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改善、文化生活丰富、文旅产业发展及移风易俗等方面的迫切问题。

  自“五大行动”启动以来,各牵头单位与各镇政府高度重视,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工作责任,确保了各项措施扎实、细致、高效推进。这一系列努力之下,平远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丰富活动 推动城乡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2024年12月13日晚,中行镇文化广场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实践活动——“文明乡风·你我共建”主题展演在这里热闹举行。这场由县委宣传部指导,县文联、县文广旅体局等多个部门联合主办的晚会,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视听上的盛宴,更以艺术为媒介,将文明新风悄然吹进了群众的心田。

  活动现场,随着一曲歌伴舞《客家迎客来》的开场,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而五句板《“百千万工程”披霞光》则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生动展现了平远县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的成效。此外,小品《助农直播》巧妙地将直播带货、网络助农等现代元素融入其中,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一首节奏轻快、朗朗上口的《移风易俗新事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觉树立了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的意识。现场群众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举办得很好,既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又让他们在欣赏节目的过程中受到了文明教育。他们希望以后能够多举办类似的活动,让文明新风在乡村大地蔚然成风。

  据悉,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平远县启动“文明乡风·你我共建”文明实践展演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主题活动,旨在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涵养刚健朴实文化,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服务“百千万工程”。活动以“汇聚文明新风 助力‘百千万工程’”为主题,将在中行镇中行村、县工业园区、县文体中心广场等地举办3场文艺演出,展示各镇各单位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五大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成果,生动讲述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五大行动、文明实践的故事,充分展示平远乡风文明建设新成果、乡村新气象、村民新风貌,以及园区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成效。

  多措并举 以“环境美”驱动“乡村兴”

  近日,记者走进东石镇凉庭村的清拆现场,只见挖掘机轰鸣,危旧的土砖瓦房在机器的巨臂下迅速化为土块瓦砾。村民林姨感慨地说:“这些房子破旧不堪,还存在安全隐患。政府推出这么好的政策,我们当然全力支持,拆除后村子肯定会变得更好。”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凉庭村紧抓被选为典型村的机遇,按照省市部署,针对自身短板弱项,掀起了一场“三清三拆三整治”的行动热潮。该村多措并举,提升乡村整体形象,以“环境美”为引擎,推动“乡村兴”的快速发展。

  为了推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顺利进行,镇村干部深入村民家中,耐心细致地宣传政策,讲解未来规划,激发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凉庭村村干部林苑表示:“我们镇村干部下乡入户,和群众一起探讨如何打造更美丽的凉庭村。群众非常支持,同意拆除危旧房屋。”

  东石镇党委副书记王耀表示,为了全力抓好典型村培育工作,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17个工作小组,深入各村民小组进行动员宣传、制定实施方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这些措施推动了乡村风貌的进一步提升,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年以来,平远县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切入点,出台“以奖代补”政策,持续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目前,该县共完成“三清理”4080处、“三拆除”面积7.21万平方米、“三整治”734处。其中,7个典型村和9个第二批拟培育典型村共完成存量农房风貌改造412栋、危旧房屋等拆除2.69万平方米、绿化3.1万株、“三线”整治37.89公里、乡村道路改造提升41.5公里。这些举措确保了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效,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创作童谣 传承客家文化抒发爱党爱国情

  近日,“童声里的中国”梅州市第八届客家童谣传唱活动获奖作品名单揭晓,平远县在此次比赛中表现出色,喜获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展现了平远县少年儿童对客家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排排坐,食果果;从河洛,传薪火……”在平远县城南小学的教室里,随着老师轻快的节拍,孩子们以稚嫩而甜美的嗓音,齐声唱响了荣获三等奖的童谣《月光照客都》。据了解,童谣《月光照客都》由平远县文广旅游局姚利梅作词,平远县城南小学邓舒老师负责编排和教学演唱,是一首体现客家传统文化的作品。

  邓舒老师表示,此次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客家人的精神风貌。她希望通过童谣这一形式,展现客家人从河洛迁徙、历经革命战争、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精神。因此,她将客家迁徙的足迹、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先贤程旼的德化之功、元帅故里的荣耀以及将军之乡的历史等代表性元素巧妙地融入童谣之中,以泛指的手法,站在梅州全域的广阔视野上,彰显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我希望通过这首童谣,让我们世世代代的客家人更加了解客家历史,传承和弘扬客家精神。如果孩子们能够通过这首朗朗上口的童谣记住我们客家的一些人和事,那我觉得我的创作就是成功的。”邓舒老师说。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平远县在客家童谣创作方面的一次肯定,更是对平远县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工作的一次鼓舞。近年来,平远县文明办把童谣征集传唱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调动资源,精心策划部署,着力扩大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打造体现平远县新时代少年儿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和健康阳光、品质过硬的优秀作品,着力营造少年儿童热爱党和祖国、争当时代新人的浓厚氛围。(记者 叶嘉瑶 特约记者 吴辉燕 袁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