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乡村振兴 > 镇村发展
梅江区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全面推进乡村绿化工作
吹响绿美号角 绘就绿美画卷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5-04-16 12:11:30  浏览:-
字号:

梅江区全面推进乡村绿化工作,推动绿美梅江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林翔 摄)


  今年以来,梅江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百千万工程”为重要抓手,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凝聚社会力量,加强要素保障,绿美梅江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强化规划引领 厚植底色谋新绿

  梅江区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出台《2025年乡村绿化工作指引》《关于推进以村为单位开展乡村绿化“两先三找”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区农业农村、林业、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联合成立2个乡村绿化规划组、4个绿美人才服务团,推动指导全区81个行政村制定乡村绿化“一图一表”。同时,加强政策宣传,对《广东省村庄绿化指引(试行)》《乡村绿化工作导图小册子》及《村庄绿化一张图》等政策进行精心解读,并举办绿化业务培训315场,为奏响乡村绿化的“春之曲”奠定了扎实基础。

  为全面落实“百千万工程”和绿美梅江生态建设目标任务,梅江区持续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抓乡村绿化“12345”工作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全面参与。其中,“1”即绘制一张乡村绿化简图,“2”即组建成立党员先锋队和群众护绿队,“3”即设立党员责任岗、群众志愿岗和代表示范岗,“4”即建立领导干部包抓机制、常态化调度通报机制、常态化管护机制和评优评先机制,“5”则是因地制宜打造“先锋林”“乡亲林”“青年林”“喜事林”“公益林”等。

  为进一步凝聚绿美生态建设合力,梅江区各村党组织通过召开党员会、户主会、议事会、乡亲会等“四场会”,发放倡议书,邀请社会各界人士通过认种认养、捐资捐物、“有好事、来种树”等方式为乡村绿化作贡献。同时,通过生态项目谋一点、财政投入一点、企业赞助一点、集体出资一点、党员带动一点、群众筹措一点、社会募捐一点的形式,做到七点共筹、联合发力,凝聚乡村绿化行动最大牵引力。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区累计召开“四场会”200多场,筹集社会资金690万元,占乡村绿化总投入资金一半以上,为推进2025年乡村绿化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动员全民参与 齐心协力植新绿

  春风催新绿,植树正当时。日前,梅江区6个镇(街道)分别选取辖区1个行政村参与2025年全省乡村绿化主题植树活动,组织发动550多人参加,种植橄榄树、嘉宝果树、水杉等1200余株;区工商联、城北镇联合开展共建“梅江民营企业主题林”植树活动,党员干部群众、企业家和商(协)会代表在上村村种下70多棵紫花风铃木;金山街道各村联合结对共建单位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近期以来,梅江区各级各部门抢抓植树黄金期,组织开展“绿美梅江 美梅与共——我为梅江种棵树”义务植树活动、“爱绿植绿护绿兴绿”“绿美梅江 管护先锋行”主题党日活动、主题林建设活动等,以实际行动为梅江区增绿增彩。

  沿着省道333线进入西阳镇,记者来到四平村白宫河畔看到,沿岸的樱花、梅花、古树等迎风挺立,勤劳的工人们分工有序,忙碌开展松土、播撒草籽、覆盖保水膜等工作,对河堤进行绿化提升。“以前,河道沿岸被私自占用开垦成菜地,影响河道生态环境。”四平村村委委员王国导告诉记者,该村统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美丽圩镇建设和乡村绿化工作,计划在沿白宫河畔2公里种植500多株樱花和梅花,与直坑村、阁公岭村联动起来,形成白宫河畔赏花景观带,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

  王国导介绍说:“四平村还设立了‘人均种植一棵树’的目标,党员示范带头利用‘四旁’‘五边’因地制宜见缝插绿,村民们也积极响应,纷纷在自家庭院、房前屋后栽花植绿,各家各户根据喜好种有桂花、罗汉松、竹柏等常绿植物,主动打造‘美丽庭院’,形成人人参与乡村绿化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全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264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40次,种植各类苗木近7万多株,建成主题林94个,掀起爱绿植绿护绿的新热潮,乡村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巩固绿美成效 多措并举护新绿

  在推进乡村绿化过程中,梅江区注重科学配置乡土树种、经济林果和珍贵树种,鼓励和引导辖区群众将绿美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驱车驶入长沙镇大密村,村口的绿美小公园、绿化景观路绿意盎然,主村道沿线、沿河堤种植有桂花树、橄榄树、水杉等,村民正带着孩子在步道上悠闲散步。在村党总支部书记钟波的带领下,记者还来到大密村坑尾公园,只见在乡村绿化主题植树活动中由干群栽种的细叶榕、小叶榄仁、橄榄树、桂花树等树苗已冒出新芽,长势良好。

  “按照广东省乡村绿化‘五个一’建设要求,大密村今年以来完成‘桑梓林’等主题林、公共休闲绿地、绿化景观路、生态景观林的绿化工作,累计种植1280棵树苗,并筹集捐款11万元。”钟波告诉记者,大密村将“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与乡村绿化工作有机结合,依托大密河等自然生态资源,规划在坑尾打造采摘园,种植橄榄树、嘉宝果树、桑葚树、李子树等,为市民游客提供休闲的好去处,也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注入新引擎。

  在不远处的小密村,珠宝产业园项目旁,一排排新栽种的嘉宝果树展现出勃勃生机。“近年来,嘉宝果成为消费者的水果新宠,我们计划在小密村种植700株嘉宝果树,由强村公司——小密生态投资有限公司进行管理、种植,预计两年后可挂果。”小密村党总支部书记李连华表示:“2024年,小密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约80万元,嘉宝果种植业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7万多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梅江区全力健全“种、管、护”全链条工作机制,加强技术支持和日常管护,做好植绿增绿到长效管护的有序衔接,让各类树种真正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一方面,统筹技术团队和职能部门专业力量,全覆盖为各镇选派绿美人才服务团,实现“一镇一技术团队、一村一绿美特派员”,指导各地做好绿化规划、苗木树种选择、打穴备耕、日常管护等工作;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网格化绿化管护机制,并广泛开展农村党员挂牌亮诺活动,统筹吸纳村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护林员、保洁员、志愿者、群众参与绿化管护工作,确保苗木种得活、管得好。(记者 江婵  特约记者 钟戈 陈绮冰 陈鸿  通讯员 侯锐淞 曾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