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新媒体协会会长张龙文在直播间推介五华菩米。(赖锋 摄)
五华县电子商务协会党支部书记宋伟东在田间地头帮助农户宣传售卖生姜。(受访者供图)
五华县消费帮扶转水馆内,负责人正在打包客户订购的农特产品。(赖锋 摄)
五华县消费帮扶转水馆内,各种农特产品布满展柜。(赖锋 摄)
五华供销系统多措并举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受访者供图)
五华县新媒体协会2024年直播助农带货450万元,16支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积极奔走牵线助销农产品,五华供销系统多措并举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2024年,五华各级各相关部门把助农助销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凝聚各方力量,谱写助农篇章,持续助力农民增收。
直播助农 千里买卖一线牵
“昨晚直播到12点,今天一早起来又去农户家里选看农产品,有点没休息好。”记者见到五华县新媒体协会会长张龙文时,他两眼微红,略显疲态。简单采访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走进直播间,“今天要直播卖五华的菩米、茶叶、柚子”。直播间里,没有华丽的布置,有的更多是一份真实和助农的初心。
作为五华县小有名气的网红,张龙文与五华县新媒体协会的成员们一有空就会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直播助农活动。“囿于各种原因,五华农产品价格优势并不明显,传统的销售渠道已不能很好满足产销需求。”张龙文说,直播助农就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于是,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干起了直播助农的事业。如张龙文的IP“张搞长”、邹访林的IP“油老板”、宋伟东的IP“客家茶哥”等。
邹访林是五华县新媒体协会副会长,也是地道农民。54岁的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年过半百竟成为了年轻人口中的“网红”。直播带货一年来,他个人线上农特产品销售额达到了45万元,并通过线上引流拉动线下消费扩容提质。
“直播对农业来说,意义是显然的。看似简单的销售形式,实际上有效解决了‘产供销不畅’的难题。”张龙文说,五华县新媒体协会义不容辞,发挥传播优势,让五华优质农产品乘着“网络经济”效应做成“千里买卖”,走向更大市场。据介绍,2024年,五华县新媒体协会电商带货销售额超450万元,创历年新高。
与五华县新媒体协会一样,五华县电子商务协会也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在直播助农、电商人才培养等方面聚焦发力。2024年以来,五华县电子商务协会党支部书记宋伟东也频频走进田间地头直播售卖茶油、生姜、西瓜等各种农产品,帮助不少农户解决了销售难题。“多亏了宋书记宣传推介。”五华县琴江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宋凤萍说,该公司种植了几千亩油茶,但茶油销售一直是难题,今年得益于宋伟东等人的助农直播,该公司茶油销量逐渐好起来了。
消费帮扶 农产品出山入湾
走进五华县消费帮扶转水馆,丝苗米、腐竹、花生、南薯粉丝、古法酱油等各种产自转水镇及周边镇村的农特产品琳琅满目。场馆负责人李叶青正忙着打包由广州市番禺区多家政企单位订购的新春员工福利,大大的纸箱盒摆满了门店,纸箱里装满了转水镇产的丝苗米、腐竹等特色农副产品。
李叶青告诉记者,这些大订单的促成,多亏了广州市番禺区派驻转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的奔走牵线。番禺区新一轮派驻转水镇工作队自2024年7月进驻以来,通过多种形式深入了解转水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把如何帮助农业企业和农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工作队充分发挥组团帮扶单位优势,向各单位及相关企业、食堂发出消费帮扶倡议书,号召大家积极支持采购转水镇农特产品。”工作队队员林永坚说,2024年中秋节以来,工作队共发动多家单位在五华县消费帮扶转水馆累计采购各类农特产品189万元;同时在番禺区多家大型商超帮忙搭建转水镇农特产品展销点,助力转水镇农产品“出山入湾”,助农增收。
眼下,正是冬种萝卜的采收时节。在梅林镇梅东村,五华县日日升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150亩白萝卜迎来丰收,农户正抢抓农时采收萝卜、晒制菜脯,当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也积极奔走推销相关产品,助力农户增收。
“我们的产品有梅林菜脯、老菜脯等,因为量比较大,所以需要拓宽销路。”五华县日日升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世鹏说,梅林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非常热心帮忙推广销售相关产品,目前已有10多家餐饮店与合作社达成合作意向,并且已经开始拿货,目前销售了近6万元的货品。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一整年,五华县16支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通过发动各所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力量实现消费帮扶1928万多元,有效助力了五华各镇村农特产品销售和农户增收。
供销搭台 助农服务上水平
2024年初,五华县梅林供销社尖山分社挂牌成立。这是五华县第一个开展实体业务的供销社,标志着五华助农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成立村级供销社的目的主要是联农带农,帮助企业和农户‘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让企业和农户不再担心销路的问题。其次,供销社有一个统一的品牌,能让大山里的农特产品更好地走出去。”梅林镇尖山村党支部书记、梅林供销社尖山分社负责人黄国俊说。
梅林供销社尖山分社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产销联动优势,以“村集体+供销社+企业基地+农户+互联网+统一包装+统一仓配标准化”方式推进,实现企业能发展、农民有工作、集体有收入的良性发展。目前,梅林供销社尖山分社自有品牌菩米系列农产品已含有菩米酒、菩米酿粄、菩米南瓜饼及加工产品甜粄、绿茶、红茶、白茶等30多种,月均营业额达4.1万元,覆盖农户73户,每户农户可实现增收2100元。
此外,五华供销系统还坚持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五华供销农服围绕产前、产中、产后需求,通过搭建体系整合资源,提供个性化“套餐式”托管服务,建立了有组织、有机构、有人才的专业生产托管服务队伍,助推五华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在五华县农业生产托管运营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五华网约机小程序,对农户的耕种订单进行接派等各种操作。负责中心运营的五华县优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由省、市、县三级供销企业联合成立的企业,目前日作业能力可达到1500亩以上。该公司总经理陈焕告诉记者,繁忙时节,公司单日最大接单量达到了25单,服务的土地亩数接近300亩,能有效解决农户耕种难的问题。
与此同时,五华优禾农服公司以供销社各基层社及助农服务中心为基站,发掘培养镇村助理,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目前除水寨镇托管运营中心外,还建设有横陂、华阳两个镇级托管站点。据统计,目前五华共建有生产托管示范基地5个,服务农户4000户,近年来共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10万亩,累计举行40多场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训会议,培训人数达2000人,实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各项指标的预期任务,进一步擦亮了供销社为农服务“金字招牌”。(记者 赖锋 特约记者 曾文敏 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