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坪畲族村大力改善乡村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吴腾江 摄)
近年来,丰顺县潭江镇凤坪畲族村紧抓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契机,坚持一手抓茶叶产业发展,一手抓畲族文化保护,走出一条茶旅、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
激发村民参与
共建美丽乡村
凤坪畲族村是我市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聚居地,走进该村,只见庭院错落有致,绿树红花交相辉映,处处透着田园风光的诗意美感。村道挂着“畲”元素路牌,“中国畲族故里”字样和凤凰图腾造型格外吸引眼球。村民房前屋后、学校外墙上,绘制了身着畲族服饰的畲民采茶制茶、唱山歌、跳畲舞的墙画,别具一番民族风。
记者了解到,凤坪畲族村坚持每周开展“三清三拆”工作,组织党员、村民、志愿者清理村巷道、房前屋后垃圾,拆除乱搭乱建物、违规商业广告等。同时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激发广大村民建设家园的热情,乡村环境从“一时美”变为“一直美”,实现“开窗见绿、出门见景”的建设目标。此外,该村还用好宣传栏向村民普及文明知识,倡导文明行为,培育文明新风。
“村里推行村民门前‘三包’责任制,通过划分路段、责任到人的方式,提高村民参与度,彻底改变‘脏乱差’状况,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凤坪畲族村党支部书记蓝永达说。
做强支柱产业
茶旅融合发展
时下是茶叶大面积采收时节,凤坪畲族村一派忙碌的采茶景象。
在海拔1260米的凤坪畲族村仙柱峰生态茶叶基地,云雾缭绕,回乡种茶的深圳企业家钟奕洋在碧绿的茶垄间指导采茶工采茶。“采摘时一定要用双手采,速度才快。捏住嫩芽,轻轻一提就采摘完成。”钟奕洋动作娴熟,边采茶边传授技巧。10多名采茶工头戴草帽,腰挎竹篓,在茶垄间穿梭,一双双巧手上下翻飞采摘着翠绿的嫩芽,整个山间弥漫着清新怡人的茶香。20多年来,从开发凤坪畲族村仙柱峰生态茶叶基地到注册“野出茗”“畲山牌”“元神雾枞”商标,从茶园管理到茶叶深加工,从品质把控到品牌打造,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钟奕洋对品质的追求。
茶叶产业是凤坪畲族村的支柱产业,仙柱峰生态茶叶基地是该村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目前,我们村有茶叶专业合作社6家、茶叶公司2家。全村茶园面积1.3万亩,年产量40多万斤,年产值8000万元,人均年收入7万元。”蓝永达说。
多年来,潭江镇聚焦茶叶产业提质增效,以生态茶园建设为核心,从源头管控、农技培训、销售推广等多方面发力,推进茶叶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品牌优化,推动全镇“茶旅+文旅”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我镇将发挥高山的生态优势,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创新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茶农增收、茶企增利、茶业增效,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让更多村民享受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潭江镇副镇长廖宪平说。(记者 王锐 通讯员 张佳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