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近期,市委市政府作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争创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的号召和部署。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市广大妇女同胞和妇女工作者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积极发挥“半边天”的优势和积极作用,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巾帼智慧和力量。
广泛凝聚“她共识”
“乡村工作很复杂、很繁琐,乡村干部很难做,特别是女村干部更难。只有联动广大妇女姐妹的力量,获得村民的认可,我们才能将乡村振兴工作做得更好!”这是五华县龙村镇湖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妇联主席何俊霞作“巾帼大宣讲”时讲述的一段话,简单朴实的话语,触动了台下不少妇女干部的心。
近年来,我市各级妇联通过组建宣讲队伍和选树宣传典型,凝聚力量,推动巾帼行动不断深入。截至目前,共成立市、县巾帼宣讲团11个,成员268人;线上线下开展“巾帼大宣讲”活动1298场次;组织系列群众性思想宣传教育活动2548场,参与人数20万人次;寻找选树全国、省、市三八红旗手(集体)193名(个),巾帼文明岗89个,不断凝聚全市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的思想共识。
立体展示“她风貌”
思想提升不止步,美丽行动也从未停歇。绿树红花掩映庭院,洁净村巷四通八达,三五村民喝茶小憩……走进梅县区程江镇古塘村龙子岗,宛如走进了城市中的一座“小花园”,让人心旷神怡、好不自在(如上图,吴腾江摄)。“近年来,我们积极响应上级妇联号召,通过创建美丽庭院,以点带面、以户带片推动我们全镇的创建活动。如今,古塘村乃至全镇整体形成了创建‘美丽庭院 美好家园’互学互比的良好氛围,家园变得更加美好,共建共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全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更加高涨。”梅县区程江镇党委宣传委员廖文玲介绍。
向广大妇女发出倡议、向各级妇联发出责任清单、向美丽典型发放扶持奖励……近年来,我市各级妇联通过多种方式助力美丽庭院建设的步伐不断推进。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妇联争取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共259.4万元投入“美丽家园”建设项目,选树了“美丽家园”示范村235个、示范户667户、美丽庭院3297户。
充分发挥“她作用”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我现在打理着20多亩茶田,依靠企业帮扶的茶叶种植,我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挣钱和照顾家庭两不误。”农户俞梅香笑着说,现在每年靠种茶,家里也多了一份收入来源,生活越过越好。
俞梅香口中带领她种茶致富的企业,是我市女致富带头人李玉婷在2008年创立的梅州市小密茶叶有限公司。“刚开始创业时,资金周转比较困难。幸运的是,市妇联在我创业初期分别帮助提供了一次5万元和两次30万元的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助我渡过了难关。”李玉婷告诉记者,在市妇联长期的指导帮助下,她的公司入选省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市巾帼扶贫创业示范基地,并且她本人也在今年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培训提升就业技能、培育女致富带头人、培育扶持巾帼企业……这是我市各级妇联由点带面、由面带片,带动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各级妇联重点培育提升巾帼企业(基地)82个;争取省财政贴息资金195万元,共为234名创业妇女发放项目贴息贷款2212万元,辐射带动全市2340多名妇女创业就业。(记者 赖运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