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充分利用广东(蕉岭)美丽乡村培训学院教学资源和阵地优势,深化基层党员干部培训。
(图片来源:梅州日报汪敬淼 摄)
我市不久前推出10条红色教育线路,广东(蕉岭)美丽乡村培训学院的“游寿乡蕉岭·看苏区振兴”线路入选。广东(蕉岭)美丽乡村培训学院坐落于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近年来,蕉岭县充分利用广东(蕉岭)美丽乡村培训学院教学资源和阵地优势,围绕抓党建、促振兴,深化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同时,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把党建引领融入新时代发展当中,辐射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为奋进新征程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红绿融合
激活“美丽经济”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征程,我心向党。作为本地人,通过解说员的宣讲和参观学习,我对蕉岭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同时,我也深切感受到了学院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县乡村焕新面貌,把家门口建设得美不胜收。”日前,市民张亚文带着家人从蕉岭县城来到广东(蕉岭)美丽乡村培训学院,打卡“游寿乡蕉岭·看苏区振兴”线路。他告诉记者,红色教育线路将蕉岭的红色地标、红色故事、特色节点紧密地串联在一起,让他在重温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红色精神中,切身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发展,爱党爱国热情进一步激发。今后,他会多带孩子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汲取精神力量,补足精神之钙。
蕉岭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结合示范片内农村综合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不仅一体化规划美丽乡村培训学院,而且还在九岭村规划建设了生态养殖示范区、湿地公园、十里荷塘、客家农耕文化艺术长廊等众多美丽乡村游览点,充分释放“美丽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为让村民走上致富路,我们学院以客家文化为魂,把学院与十里荷塘、咖啡屋、客家情公园等景点串联起来,深入推进‘红绿’融合。”广东(蕉岭)美丽乡村培训学院培训部主管刘玉招介绍说,通过学院这一载体,九岭村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精致农业和特色农业,如今实现了“一村一品”规模化经营、品牌化推广,乡村自我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当地休闲康养等乡村体验型业态和综合体业态的“美丽经济”也获得持续发展。
初心如磐
打造“人才智库”
“把学院建在乡野之中,把课堂开在田间地头。”广东(蕉岭)美丽乡村培训学院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乡村振兴“培训热”,为蕉岭乃至全市、全省的乡村振兴培育着一批又一批人才。
“学院本身就是鲜活的成功案例,培训课程和形式都很灵活,通过课堂教学与现场考察相结合,不少前来学习的镇村干部都感慨收获很多。”刘玉招说,一直以来,广东(蕉岭)美丽乡村培训学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培育镇村干部队伍,培养高素质农民,围绕“培训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目标,立足“村庄是教室、专家是教师、土地是教材”,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一大批专家、教授和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能工巧匠,为各地学员授课。当前,学院以九岭、芳心、东岭、广育等村的蕉岭乡村振兴系列特色实践为基础,积极拓展区内现场教学点,目前开设有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电子商务等专题培训班。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一直以来,蕉岭县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充分利用培训广东(蕉岭)美丽乡村培训学院这一平台,抓牢抓实实用人才、基层干部等培训,扭住“人”这一关键要素,不断推动农村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源源不断输送能量。“我们的小康生活会越来越好,我们的人才队伍会越来越强。”九岭村党总支部书记徐建文信心满满地说。(记者 丘 琼 记者 廖静宜 丘林强 汪敬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