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乡村振兴 > 振兴资讯
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梅州指挥部持续推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取得新成果
驻进心里 帮到点上 结出硕果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3-09-08 12:41:04  浏览:-
字号:

梅江区西阳镇通过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连志城  摄)



合百草制药有限公司带动多个镇发展广地龙项目养殖,图为梅县区白渡镇养殖基地。

(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吴腾江  摄)


驻蕉岭县广福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在当地开展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图片来源:工作队提供)


梅县区白渡镇悦来村“稻蛙共生”基地。(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高讯  摄)


驻兴宁市黄槐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党建引领认耕认种,整治撂荒地。(图片来源:工作队提供)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视察广东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铿锵话语,语重心长。

  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以来,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梅州指挥部在广州、梅州两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州市协作办的统筹抓总和大力支持下,坚持党建引领,探索产业赋能模式,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取得新成果、见到新实效。

  党建引领 高位推动促发展

  与脱贫攻坚相比,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最大的变化在于帮扶模式,由“一对一”变成了“多对一”。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组团帮扶”效用,这是一个问题。

  对此,驻梅江区西阳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给出了答案。“我们推动组团单位与西阳镇各村(社区)党组织构建‘5+N+30’党建共建模式。‘5’指广州市派驻西阳镇帮镇扶村的5个组团单位,‘N’指广州市派驻西阳镇帮镇扶村每个组团单位所属N个党组织,‘30’指西阳镇30个村(社区)党组织。”工作队队长刘大志介绍道,这一模式能够充分发挥组团单位各支部的资源优势,采取“一对一”“多对一”共建形式,搭建党建共建平台,密切帮扶双方关系,以共建促党建,以党建促振兴,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动、资源共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事业取得实效。

  党建引领促振兴。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党建结对共建为基础,不断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努力在精神文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经营管理模式、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走出符合当地发展的特色道路。

  驻兴宁市黄槐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党建引领认耕认种,以认耕认种反哺支部共建,“引领”与“聚力”相结合,推动帮扶单位机关党支部、企业党支部与当地行政村党支部以“1+N+1”的模式组团共建,促使78家企业和单位及22名个人认种土地350亩,探索出一条破解撂荒地复耕复种难题的新思路。

  以先锋模范为引领,以党建共建为抓手,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效借助组团单位后方力量,构建起“互带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凝聚起更大合力谱写乡村振兴的绚丽篇章。

  产业赋能 创新模式立标杆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中,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梅州指挥部坚持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有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持续深化一二三产融合,努力实现村民增收、企业盈利、增加就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多方共赢目标。

  撂荒地上 硕果累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词中描绘的景象,如今在梅县区白渡镇悦来村“上演”,成为现实版的丰收图景。

  基于白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驻梅县区白渡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在改良复垦的土地上发展“稻蛙共生”,在稻田里养殖黑斑蛙,田间种稻、蛙吃稻虫、稻遮蛙阴、蛙粪肥田,实现“一田双收”。“我们的基地一年至少可以养殖2批蛙苗,产量约30万斤,年产值800万元以上。同时,基地每天至少需要15人做工,均招聘周边村民,日薪在150元至200元,联农带农作用显著。”工作队队长于建军说。

  梅州是广东农业大市、粮食主产区之一。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大力推进撂荒地整治攻坚行动,总结出“小块变大块、低值变高值、村集体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指导方针,因地施策,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代耕代种、托管经营等方式,激发基层内生动力,实现土地规模化,提高农田产出效益,推动土地资源变资产、农民变工人,实现农业产业化、产业市场化,既保住“米袋子”,又鼓起“钱袋子”。

  番禺五华“稻虾共作”模式推广至全县13个镇,共建成30个基地,总面积达2500亩,年产出罗氏沼虾300吨、总产值2400万元,水稻640吨、总产值200万元;荔湾梅县“巨型稻+蓝龙虾”项目一年可为村集体增收约10万元,创乐布里蔬菜基地每年可为46户村民增收6.2万元、为村集体增收4.3万元……还有广州平远“花稻轮作”、海珠丰顺“烟稻轮种”、天河兴宁“稻鱼共生”等产业模式,在广州对口帮扶的30个镇,可推广可复制撂荒地整治经验已燃起“燎原之势”,目前共计流转土地16.26万亩,复耕复种15.49万亩。

  三产融合 互促互进

  今年1月,广梅预制菜产业投资基金在广梅产业园揭牌,成为全国第一支由园区引导成立并重点为园区配套服务的预制菜股权投资基金,总投资10亿元、首期2亿元,以金融杠杆赋能客家预制菜产业发展。

  预制菜产业,是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梅州指挥部立足梅州农业资源禀赋、适应消费升级新需求打造的重点产业,其上游涉及的果蔬种植和家禽、水产养殖等,为促进乡村振兴、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在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梅州指挥部的统筹指导下,驻梅县区南口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促成镇政府与深圳有信达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签订白羽鸡产业化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有信达计划投资4亿元,在全镇建设15个产业化养殖鸡场和饲料场、有机肥厂,让南口镇成为他们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增收。”工作队队长李宝山告诉记者。

  由30个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供应原材料,深化三产融合,推动产业帮扶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大力发挥广梅产业园的联动效应。广药集团王老吉项目带动平远县659户农户种植仙草2280亩,每亩收益约5000元;广州酒家为五华高山红薯研发的流心酥,持续热销;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研发的太空番茄在梅县区丙村镇推广种植,每亩年收益提升1万至2万元等等,合百草制药有限公司带动茶阳镇、白渡镇等工作队发展广地龙项目养殖,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梅州指挥部构建起园区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提升村镇经济造血功能。

  民生为本 补短扶弱优环境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做好农村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驻五华县长布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何伟樑细数着这两年所做的民生实事:发动帮扶单位或爱心企业,向长布镇中心小学捐赠52万元建设运动场,完善蓝塘小学、育文小学、长布镇中心幼儿园等的硬件环境,对老街道的管道、排水、路灯、路面等基础设施进行整改,完成青岗村、五彩村、大径村、蓝塘村等村的路灯建设。

  驻镇以来,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努力完善当地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宜居美丽乡镇。目前已帮助对口帮扶镇建设村级党群服务中心442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0个及镇级卫生院17个、村级卫生站77个,修缮道路239条,推进农村集中供水30个镇全覆盖,实实在在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医疗是民生之需。工作队常态化举办就业培训班,培训已脱贫人口1084人次,帮助已脱贫人口实现就业209人;大力推动广州和梅州学校、医疗机构结对帮扶,选派173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支医支教和义诊活动,接收45名骨干教师到广州结对学校跟岗学习,向梅州对口捐助教育帮扶资金2200多万元、医疗帮扶资金280多万元。

  驻蕉岭县广福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在当地开展多场科普大篷车巡展、机器人表演等科普活动,成功组织广福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广梅园小学师生代表44人开展“走出大山,团徽闪耀”研学活动,立足镇、辐射县开展班主任能力提升研修班、干部培训班等,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多形式、高标准补齐当地短板弱项,助力镇村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 刘 巧通讯员 张森发吴一鸣邓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