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要让乡村人民成为最大受益者。不能因为旅游而旅游,打造、经营、管理,要以保障乡村人民的利益为前提。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整合优美生态等资源,以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美丽画卷。
在丰顺县汤坑镇铜盘村,有个花果山百亩果园,经过冯越松几年来的苦心经营,已然探索出“乡村旅游+”模式,他让荒地变果园,助推了乡村振兴,拓宽了致富路。
驾车从梅城出发到丰顺县城,穿过206国道从金贵大道驶入大宝山风景区,再行约10分钟路程便到了铜盘村花果山。从山下绵延至山上,起伏的山坡上均是李子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开满洁白的李花,芳香醉人,树丛中蜂鸣蝶舞,乡野自然风光直扑眼前。游客置身花海之中,袭人的花香让人如痴如醉。花果山主人冯越松介绍,铜盘村土壤肥沃,温度适宜、光照时间长,一直以来都有种植“高山李”的传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让李子果实口感出众。每年春季,山坡上、村道旁、溪流边,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处处都是李花的海洋,当地村民把美景拍成图片、视频发在微信朋友圈,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往观赏,带动了村里的旅游业。
“这里的景色非常优美,仿佛置身花的海洋。淡淡的花香让人神清气爽,心情舒畅,让整个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来自揭阳的游客王女士说。上周末,天气晴好,花果山百亩果园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李花竞相绽放,吸引游客驻足留影。(以上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李万宅 摄)
在推进生态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冯越松大力发展林下产业,散养本地土鸡,让乡村产业富起来,带动家庭脱贫,有效推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有了方向和目标,冯越松越干越起劲。记者在花果山环顾周围,只见漫山遍野的树木郁郁葱葱,成群结队的土鸡在树下悠闲地刨土、觅食……为了提高“跑山鸡”的品质,冯越松采用散养的方式,让鸡全天候在山上觅食天然草料、虫子,饮用山泉水,辅以稻谷喂养。因为是天然放养的,一时间他养殖的“跑山鸡”开始小有名气,出栏的“跑山鸡”肉质细嫩、韧性好、低脂肪,香味浓郁,在汤坑、汤南、埔寨等周边乡镇很快打开了市场销路。“跑山鸡养了150天才可出栏,比普通鸡的喂养周期长90天。按照现在市场行情,跑山鸡的价格24元/斤,每年可出售30000余只,比在外打工强多了。”冯越松说。
冯越松在花果山果园发展林下产业。(图片来源:梅州日报,张佳胜 摄)
通过乡村旅游,打造复合型乡村空间,拓展乡村的功能。“下一步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把生态资源禀赋转化为村民致富源泉,并与大宝山景区形成休闲旅游线路,将林果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冯越松表示,将立足自身特有的生态优势,打造“李花李子+乡村旅游”新模式,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型。同时持续推出“赏花摘果”乡村游活动,提升李子名气,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体验农事采摘,提升产业附加值。
据了解,近年来,丰顺县汤坑镇铜盘村大力发展以赏李花、摘李果为主的旅游观光产业,把李花打造成为美丽乡村游的亮点,通过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方式,在传统农业中注入现代农业文化,使两者交相辉映,既美化了乡村,又促进农业产业发展,让乡村人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有事可做、有钱可赚,对推动乡村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记者李万宅 通讯员张佳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