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梅城驱车前往丰顺县留隍镇探幽。留隍镇,古称万江市,迄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相传南宋末代皇帝赵昺被元兵追击时路过丰顺县留隍镇。
秀美的留隍全景(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卢道科 摄)
留隍镇地处丰顺县东南部韩江中下游西岸,有着“画山绣水”之美誉,属梅州、潮州交界处潮客文化交融的地区。据《丰顺县志》记载,南宋末代皇帝赵昺被元兵追击至万江时,适逢暴雨天气,行至万江古庙后面的一株大榕树下,便雨过天晴,君臣们正欲离开,暴雨又至。如此反复,便有一近臣向皇帝进言:“万江庙小,可留皇上。”皇帝听后,便决定在庙里留宿。次日临别,皇帝便在香案上用香灰写下“留皇”两字。后来,当地人们为了纪念和避嫌,便把万江改称“留隍”。曾有人著诗:“美丽传说话万江,帝昺避难易留隍。古庙救驾显神通,千秋笔墨谱华章。”
惠仁寺(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李万宅 摄)
站在留隍大桥放眼望去,一片波光粼粼,沿岸的绿植和其间点缀的各色鲜花,清新雅致。亮化工程也已完成,到了晚上华灯初上,美不胜收。随后走上红岽山公园,人随台阶移步换景,可以尽览桥两边美丽的画卷。抬头望去,江边榕树上白鹭栖息,时而空中盘旋,时而立于水中,姿态十分优美。偶尔还能看到湖面有轻舟划过,打破平静的江面,荡起阵阵涟漪。
走下留隍大桥,拐弯进入左侧留隍风景区,眼前一片豁然开朗,焕然一新的基础设施映入眼帘。一些市民沿着滨江长廊轻悠漫步,微风徐徐,鸟儿翱翔,两岸杨柳依依,空气里充盈着清新与幸福的“味道”。这一幅幅美丽的城镇图景,得益于美丽城镇建设。走在老街上,看着五花八门的门市、琳琅满目的商品,使人仿佛穿越时空,依稀可以看出这里曾经的辉煌和繁荣:船只在码头停泊起航,船户、纤夫屯居于此。成群挑夫、马帮也在此歇脚。船桨穿梭,商贾云集,白天人声鼎沸,夜晚灯火通明……
接着,记者来到韩江边登上游艇,体验在宽阔的江面疾飞之感。站在甲板凭栏眺望远方,一阵江风拂面,尽情饱览水天一色的韩江:天空湛蓝,视野空旷,山水相依……清凌凌的江水,倒映着岸边树林碧绿的身影,就像浸染在绿色之中,成了无数流动的翡翠。环视四周,群山叠翠,白云悠悠,衬托着绿色的画廊,宛如一道变幻多姿的风景。此时此刻,人因景而醉,艇为江添色。游艇像一只贴近水面斜飞的小燕,在一望无垠的江面穿梭。飞过之处,浪花四起,碧波荡漾,大家的欢笑声雨珠般洒落江面……
随行的朋友介绍,留隍镇水果远近闻名,出产有柑、橘、橙、荔枝、龙眼、枇杷、酸梅……而种植历史有200多年的橄榄,目前有三万多亩,年总产量达5万多吨,总产值近2亿元,畅销潮汕、港澳台及东南亚市场,成为梅州地区最大的青榄产区。此外,留隍“锦糕”也是当地“一绝”:不仅寓意着“步步高升”,而且香甜可口,令人回味。
留隍镇一角(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李万宅 摄)
爱上留隍,始于颜值,终于品质。镇内一批古建筑、历史街区、古桥、名人古居保存完整,非物质遗产项目众多,自古崇文重教,人才辈出。留隍镇,正站在一个崭新的历史路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留隍镇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创建秀美精致乡镇目标,强化项目统筹,不断完善城镇公共服务配套,丰富城镇功能,呈现出“新镇区功能齐全、老镇区活力十足、古镇区古韵浓厚”的整体格局,将以小城市的发展姿态迎接四面来宾、八方商贾。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文化旅游名镇正在崛起,它宛如一幅精美细腻、意境深邃的山水画,令人心醉。(记者李万宅 通讯员张佳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