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梅州 > 旅游梅州 > 旅游动态
三江汇聚风光美 自然人文积淀厚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3-11-28 10:01:33  浏览:-
字号:

位于三河坝汇城村的明代古城墙。


  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因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在境内交汇而得名。三江汇聚风光美,历史故事流传广,可满足游客一日游。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是我们参观的首站。作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该纪念园内有烈士纪念碑、战役纪念馆、瞻仰平台、石雕门牌坊、朱德铜像、军魂主题雕塑、纪念浮雕文化墙、瞭望塔、将军书画碑林、三河坝战役多媒体展馆、八一广场将帅雕塑、体验式战壕等。“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游客通过纪念园观看图文介绍、多媒体电影、瞻仰纪念碑和实地察看战役地形地貌等方式,沉浸式参观体验,更能感受到三河坝战役的重要历史意义。

  “劲柏翠同忠血碧,丰碑高与白云齐”,朱德亲笔题字的“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高15米、宽4米,15个正楷鎏金大字苍劲有力。纪念碑庄严巍峨肃穆矗立着,日夜守护着这个三江汇合的交通要塞。“望三水回环滚滚波涛疑战鼓,伫笔峰远眺层层峦峰似丰碑。”站在纪念碑瞻仰平台俯瞰三江汇流,历史在这里铸就,红色精神在这里延展,我们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站我们来到位于该镇汇城村凤翔山脚下的三河中山公园。中山公园绿草茵茵,绿树葱郁,中间放置着孙中山先生铜像,铜像身后几米,有一个两层楼高的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兴建于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1918年到三河坝与陈炯明商讨援闽护法而建。它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堂楼高10米,小洋楼风格。一楼正堂设有六个人物蜡像,栩栩如生,再现当年孙中山与胡汉民、陈炯明、蒋介石、邓仲元等人共商援闽护法之场景。正堂正面墙上画有两幅旗帜,以及孙中山生前所书“博爱”二字。此外,堂内墙上有多位将军元老的题字牌匾。拾阶走上二楼展室,整层楼布展了孙中山毕生献身革命的历史资料、图片。走出纪念堂,旁边有个蓝色琉璃瓦为顶的六角亭,亭的正中间竖立着一块长方形石碑。我们不禁感叹,纪念堂虽然不大,但到处是重磅级的人文历史印记啊。

  中午我们选了一家具有三河特色的河鲜馆,点了鳊鱼、河虾、小黄鱼汤等。午饭小憩后,我们前往位于汇城村的明代古城墙景点。古城墙为砖石结构,原有东南西北四门。经过400多年饱经战乱沧桑,墙体多有损毁。大埔县政府对古城的南门“宣和”、西门“镇宁”城楼及两边墙体进行修复,恢复了往日巍然耸立傲视三江的凛凛雄风。

  修复过后的古城墙前面,石板铺就的停车场干净整洁。城楼分两层,楼上有一个砖木结构的阁楼,拔高了城墙的既视感。穿过拱门,走上城楼,向四周观望,村舍、田野、菜地,间插有序,一派宁静祥和景象。特别是城墙上生长的一棵榕树,如一条蟠龙牢牢吸附在墙上。条条气根不规则垂下,像个百岁老人,捋着长须。老树新生,顶着一丛丛茂密嫩绿的叶子,与灰色的城墙相得益彰,成为古城墙的“点睛之笔”,也见证了人文历史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逐渐蓬勃发展。

  从古城墙出来,沿着韩江河畔的堤坝往上走,我们很快就到了“韩江源”。韩江源设置有标志性“母亲”石雕像。其寓意深远,意为世界客都的人文秀区梅州大埔与潮汕平原一衣带水,同饮母亲河水成长。但见伟大的“母亲”雕像,高9.8米,重136吨,头扎传统发髻,有着坚强柔和的面庞,坚毅的目光,她挺直脊梁,赤着大脚笔直站立,左手牵女,背着个小男孩,客家女性勤劳坚强任劳任怨的美好品格,在雕像身上充分凸显出来。

  石雕像立于宽阔的基底平台中间。基底为九环石砌平台,平台面用六角形蜂巢状规格水泥砖铺砌,边沿用石雕栏杆环护。九环上均用砖块砌了花圃,内栽四时花木,将母亲石雕像簇拥于繁花绿树之中。沿着呈放射光芒状石级台阶,可走到河边沙滩。不少游客会带孩子在沙滩上奔跑,堆沙人,挖沙蚬子。有些游客有备而来,拿出简易炊具、食材,就地取材,挖土坑、捡石子、捡竹壳,煨番薯、烤鸡。斜照的冬日暖阳,衬着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真是一幅生动的图景。(记者 杨丽君)